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錦集八篇

本文已影響 3.78W人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庭教育心得體會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錦集八篇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1

長久以來,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是家長最關心也是最困惑的一個問題。作爲培訓機構的老師,不論從目前的工作上還是以後的家庭方面考慮,瞭解家庭教育的方面的知識都是很有必要的。上週,聽了錢老師和陳老師的講座後,讓我更加充分地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通過聆聽講座,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

好家長勝過好老師。家長是孩子的啓蒙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學

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每週在校的五天教育,老師都是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興趣等等,孩子也易於接受和成長。可是週末的兩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長的溺愛,沒有規律的學習和生活,把在學校五天培養出來的好習慣給忘掉了。作爲家長,應該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才能成長爲可以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才能成爲對社會有益的棟樑之才。

二、幾種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1、言傳身教法

孩子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受父母的影響最大。你讓孩子不亂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後卻隨手把衣服扔在沙發上,還口口聲聲地教育孩子,這種效果明顯不會有效。你不讓孩子看電視、上網玩遊戲,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自己卻愜意地看着爛俗的電視劇,玩着網遊,這讓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則,比千言萬語都更管用。

2、學會賞識教育

都說孩子還是自己的好。所以說,從內心賞識自己的孩子,應該不是一件多難的事情。只是,家長要做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得當,不要因爲孩子一次考試成績的不如意就苛責孩子,更不要因爲工作壓力等原因而遷怒孩子。孩子身上有很多優點,比如孩子的誠實、善良、守信,這些都是很多大人所不具備的。能一口氣說出孩子10條以上優點的家長,纔是合格的家長。平等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讓孩子從小樹立自信,積極樂觀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3、學會有效地與孩子溝通

首先要善於傾聽。只有傾聽孩子的心裏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纔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輕易。其次,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家長如果總是高高在上,就很難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談不上真正的溝通。這就要求家長和孩子談話時,要以孩子的心態和孩子能理解的語言進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年齡、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異,理解需要一個過程。如果過於急躁,溝通就會成爲泡影。

總之,感謝公司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組織了這次培訓,讓我在家庭教育方面受益匪淺。感覺自己需要提高的還有很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2

週四受邀參加了XX縣XX小學杜主任主講的《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杜老師圍繞“用心呵護,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這個主題,深入簡出的闡述了孩子學習、日常行爲習慣和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內容。 聽完了杜老師的講座,作爲家長的我感觸頗多,在孩子到學校的這段時間裏,孩子學到了很多知識,也比以前懂事了很多,這些都要感謝老師們的關愛和教誨,也離不開學校給家長的培訓。自己也通過和老師的配合,悟出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1、家長的一言一行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想法和行爲,以後我們對待孩子要言行一致,一切從有利於孩子的心靈健康出發。

2、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按各科的教學目標引導孩子,使孩子樂於學習,勤于思考,善於觀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及安全意識。教會孩子認真遵守交通規則,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快快樂樂的生活、學習,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爲以後成功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3、合理安排孩子的課餘時間,在完成家庭學業的前提下,給予其他興趣愛好培養,讓他做個全面發展的孩子。

4、要時刻保持與學校的溝通,尤其是班主任的溝通,對於一個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他還不具備自學能力,憑藉着的是個人的興趣愛好接受教育。孩子大部分時間在學校裏,只有時刻保持與學校的溝通,才能更全面的瞭解孩子,通過學校和家長的努力,讓孩子快樂的接受教育。

5、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增進父母與孩子心靈的溝通。

一個人命運的好壞,取決於一個人的性格,而完善性格的培養取決於好習慣的養成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品德修養。但是這些東西從小就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尤其是在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多方面的因素都會影響到孩子,主要有家庭、學校、社會等。所以,我們大家要羣策羣力,努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感謝XX小學的領導和老師提供了這樣一個讓家長提高進步的平臺。正是因爲你們的不辭辛勞,無私付出,犧牲自己寶貴的休息時間爲我們提供這樣的培訓講座,真正的體現了老師們教書育人、無私奉獻的崇高品德。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3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培養好孩子是每個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他以後各方面成長的基石!今天,在這裏與大家分享一位非常棒的媽媽的點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一、家庭教育的觀念很重要

首先每個家長要明白家庭教育很重要。要樹立爲國育人的理念。而不是單單的爲家庭而教孩子。教育孩子首先要從教會孩子做人開始,做一個身體健康的人,心裏健康的人,思想健康的人,要培養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通過自己動手體會到勞動的快樂和辛苦,從而體會到父母的辛勞。同時,還注意培養孩子的愛心,在讓孩子充分享受父母、老師所給予的愛的同時,讓孩子懂得父母、老師無論批評得多麼重,懲罰得多麼重,其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夠早日懂事,成人,

二、好的交流是家庭教育的開始

在教育方面,作爲家長不要把孩子看做是被教育者,應該成爲孩子的朋友,你不和孩子做朋友,或是孩子沒有把你當作朋友,他就不會百分之百、毫無隱藏的敞開與你交流。和孩子交流,應該像好朋友間交流一樣,有一個很隨意的感覺,家長要了解孩子的想法,體會孩子的感受,才能讓孩子敞開心扉的跟我們交流。

三、家庭教育要以鼓勵爲主

在對待孩子的學習問題,主要以鼓勵爲主,其實就是在孩子的普通表現中發現亮點。鼓勵,也是孩子的加油站。對於課堂上的學習內容,別過多的督促和要求,促使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同時儘可能滿足孩子對課本學習以外的學習興趣,輕輕鬆鬆地學習,在興趣中學習到所有的知識。

總之,教育孩子要講究方法,好的教育方法,決定着孩子未來的道路。希望家長和老師看了這篇家庭教育心得體會可以改正以往的一些壞習慣!一切都是爲了孩子!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4

假期閒暇之餘我翻開了《不要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很快我就發現這的確是一本難得的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恰到好處的著作。讀後感觸頗多,現就自己的一些感想與大家分享,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孩子的教育上相互補充不足,共同進步,爲孩子的成長共同創造美好的環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師。親情的紐帶,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應該盡好教育子女的責任與義務,當好孩子的首任老師。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明了環境對人影響的作用不可忽視,這種影響包含了與教育相促進和相矛盾兩方面,對兒童的身心發展有時可能是有利的、積極的,有時可能是不良的、消極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爲孩子健康成長提供的基本保證。家庭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是寓教育於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極強,父母是孩子首先學習的對象。父母生活的態度、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時刻影響着孩子,孩子的言行舉止真實地反映父母教養子女的態度,“孩子是父母的鏡子”。這是通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而實現的。因此,爲人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高尚,自己就不要做違背道德準則的事;如果希望孩子尊重師長,自己首先必須尊重他人、孝敬老人;如果希望孩子有責任心,自己應當對家庭負責、對孩子負責;如果希望孩子好學上進,自己就應該提高自身素質,注重知識的學習積累和更新;如果希望孩子守秩序、守規則,自己就不要闖紅燈跨欄杆、開“後門”。

優秀的父母都是以自身開朗豁達的個性、民主平等的作風去影響孩子,在言行上做孩子的好榜樣,從生活中培養孩子好習慣,從啓發中引導孩子學會寬容他人、感謝生活和珍惜幸福。環境改變了教育,而教育則改變了一切!《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它讓我們深深明白了“只有不懂教的家長,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這句話的含義,讓我們共同閱讀這份每個家長必做的家庭作業。書中有一個欄目“父母課堂”中的幾句話值得借鑑——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好習慣都是養出來的;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確實,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只有不斷學習和掌握現代家庭教育科學知識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長這個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有基本的保障。總之,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個生活場所,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基地,家庭教育是任何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基礎上的延伸、擴展和提高。要真正瞭解一個孩子,首先要了解其家庭,要做到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首先要做到孩子不輸在家庭教育上。

再次感謝《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給我提供的幫助和啓迪。最後祝願天下的父母都成爲家庭教育的首任優秀教師,培養出成功的孩子。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5

不知道怎麼回事,寶寶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早上起牀後都會鬧情緒不背書包上幼兒園,每次硬送他去的時候也總會哭鬧一會兒,但是現在寶寶進步很大,起牀後不再鬧情緒了,每天都能高興地揹着書包上幼兒園了,入園後也不再哭鬧,都能開心的與小朋友一起玩,此外我們發現寶寶在進餐方面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現在不需要大人喂,大都時候都是自己吃飯,爲此我深深感受到幼兒園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真是十分關鍵的,在此我要特別感謝小b班的兩位老師和阿姨對我家寶寶的細心照顧和耐心教導,沒有她們的精心呵護和教育,寶寶不會有這麼大的進步,同時也要感謝所有幫助和關心過泓鑫寶寶的每一位老師們!

作爲父母,第一責任就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任務就是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拿破崙 . 希爾說過:“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習慣左右成敗,習慣改變人生。 作爲父母,我們不能允許孩子的身上有壞習慣存在。因此我們非常重視寶寶良好習慣方面的養成教育,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去教育,比如教寶寶講衛生,進門就洗手,睡前刷牙、洗腳,勤剪指甲,不隨地吐痰、不亂丟果皮紙屑;教寶寶做事情要專心;教寶寶要誠實不說謊;教寶寶孝敬長輩等等。成功從培養習慣開始,爲了自己的孩子成功,建議家長們多留意孩子的良好習慣的培養吧!現在寶寶升上小班了,原來的阿姨和angela 、fiona兩位老師也都跟班了,我很慶幸,我的寶寶能夠由她們繼續帶着,因爲我發現她們兩位老師也很重視寶寶們良好習慣方面的養成教育,在這方面的`教育甚至做得比家長還要好,還要細。有一天,寶寶回家脫下鞋子後就輕輕的把鞋子放好,嘴裏還說:“不能用扔的,”我就問他:“誰告訴你的,”他說:“老師說的。”還有一次,我叫他幫我拿東西,他竟然對我說:“媽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當時驚訝極了,這句話是從兒子的嘴裏說出來的。看,老師教的多好啊!寶寶真幸福!

我相信,泓鑫寶寶在父母和康橋雙語幼兒園老師的細心呵護和耐心教導下,一定會健康、自信、快樂地茁壯成長。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6

小學教育是一個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規教育,搞好小學教育,對孩子從小培養崇高地品德和良好地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小學教育,可以促使孩子們將來順利讀完小學、中學甚至大學。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關難”,小學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頭”,這個頭如何開好至關重要,它有時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以後走什麼樣的道路,決定一個人今後的品行如何。

那麼,怎樣搞好小學生的教育呢?關鍵應該根據小學生的特徵“對症下藥”。小學生象春天的花朵,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純真無瑕,分辯是非能力差,同時有極強的好奇心及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所以對小學生施教,作爲家長絕不能採用簡單、粗暴的方法,應善於引導,想方設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主要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做爲家長要放下架子,善於和孩子們交朋友,平時少用命令的口氣,多用商量的語言,比如可以說“來,爸爸跟你一起想看這到底是爲什麼”,“我們來一起畫畫好不好!”等等。因爲孩子膽小,如果家長經常教訓孩子,勢必使孩子產生恐懼感和厭惡感,不敢親近你,同時還往往產生逆反心理,不但不愛聽你的話,就連學校也怕去了。

其次,做爲家長,平時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言行舉止不能隨便亂來,因爲小學生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同時分辯是非能力差,在家裏,家長們都教育孩子,到學校後要聽教師的話,所以孩子們都認爲老師的話永遠是對的,老師做的永遠都是好事,孰不知,老師在孩子們的心中無形已經樹立了偉大的形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成爲孩子們模仿學習的榜樣,所以在孩子們面前,家長要像教師一樣,言談舉止要文明得體。因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榜樣,家長在平時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着孩子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對孩子今後人生道路的成長影響深遠。

再次,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要想方設法善於引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孩子生性好動、貪玩,正如教育專家所言,只要他們感興趣的事,他纔會真正認真去學,認真去做,自覺地做。否則,對他們不感趣的事,他們死活都不願去做,趕鴨子上架在孩子們身上行不通。只有善於引導孩子,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孩子們學得更多,平時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識,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有趣的遊戲等,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另外,作爲一名家長,我覺得要有極大的忍耐力和足夠的耐心對待孩子。切莫把工作生活當中遭遇到的煩惱向孩子傾訴,甚至把孩子當成發泄桶,人們常說“六月的天氣,孩子的臉”說明孩子們的表情變化無常,經常說變就變,一會兒笑哈哈,一會兒又哭又鬧,剛剛還是很乘很聽話的,一下子就調皮起來,說什麼也不聽了。常常讓家長無名火生,恨不能伸手就給兩巴掌。當然,這時做爲家長是不能亂髮脾氣的,只能不厭其煩地說服教育,最多也只能溫柔的說一聲“你再這樣,我真的生氣了”,然後還是耐心地引導,說服。

總之,對小學生的家庭教育,要學會用心去與孩子們交流,即要耐心細緻,又要靈活多樣,只要我們都成了孩子的好朋友,還怕教不好他們嗎?

周老師結語:一個人是否傑出,主要表現在他的行爲上,而行爲表現的優劣主要取決於他的習慣。因此,要把一個孩子培養成才,就必須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校教育和家庭更應該在此關鍵時期加強配合與聯繫,相互協助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在這裏我爲各位家長在家庭教育過程中提出三項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要用一分爲二的方法去分析孩子,既要看到優點、又要看到缺點。看到優點,就及時表揚;看到缺點就及時批評,不能一味表揚,也不能一味批評,應該表揚與批評相結合。表揚和批評都要恰如其分。表揚時,不要說得完美無缺,批評時,不能簡單粗暴,說得一無是處。

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一致,有些家長在教育子女時意見不統一,比如,孩子有了缺點,爸爸批評,媽媽袒護,而且常常爲此爭吵,這種情況對孩子沒有一點好處。這樣孩子就是非難辨了。同時也不利於孩子及時改正錯誤。

三.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時間來和孩子在一起盡情地玩兒,要讓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終是第一位的。在玩兒的時候,你一定要愉快而不是應付,讓他知道你非常樂意與他在一起。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7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爲了相互尊重,在儀容、儀表、儀態、儀式、言談舉止等方面約定俗成的,共同認可的行爲規範 。禮儀是對禮節、禮貌、儀態和儀式的統稱。小編精心爲你整理了家庭禮儀教育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借鑑作用喲。

“早上好,寶貝”!“早上好,媽媽”!新的一天從問候開啓,江媽會和江江溫柔的親一下,有時在閉着眼睛聽到此問候,江江會迷糊中應一句。很多時候江江會懶懶的不肯起牀嘴裏念着:“我還想睡,我還想睡。”媽媽也總是回答:“媽知道你想睡,咱們今兒回家就睡。”江江會慢慢的穿着衣服,媽媽也會象徵性的幫他穿只襪子。

有時江江會拿着緊剩的一塊餅乾問:“爸爸,你要不要吃,媽媽,你要不要吃?”咱們的回答總是要吃啊,他會分成大小不一的三塊,還不忘提醒我:“媽媽你吃中的,別把大的吃了,那是爸爸的。”有時看到他特別不捨得還分享的表情,真的很開心,孩子會分享了。其實和小時候給他聽孔融讓梨的故事是分不開的,還記得那時的他還套了故事中的語句“融四歲能讓梨,江四歲能讓餅”總是在笑聲中讓咱們家長成長,感恩咱們的孩子!

前段時間在幼兒園學習了要幫家裏做力所能及的事,有時早上會盛好稀飯,用稚嫩的聲音說:“爸爸,這是給你盛的。”“謝謝!”順便誇他一下比以前進步了,更懂事了,學會關心人了,聽到表揚後會更高興的幫媽媽也來一碗。不要吝嗇咱們的表揚,孩子的一點點進步都是一個大步,微笑的伸出你的大拇指!

有時小傢伙會說我要喝水,媽媽會笑着對他說:“你是在命令媽媽嗎?”“媽媽,請你幫我倒下水好嗎?”江江一改語調,江媽也會告訴他,媽媽很樂意幫忙。有時喝好水後半天沒反映,江媽會對他說:“少爺,謝謝啊!”似乎反映過來了:“媽媽你搞錯了吧,應該是我說的,謝謝你,媽媽。”“下次應該接過水杯的時候就說謝謝哦。”咱們都笑了,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找到樂趣,其實孩子比咱們的接受能力強多了,習慣就成自然了。

家裏準備了一個儲蓄罐,是讓他用來幫助別人用的,讓他想投幣的時候念“願意爲需要幫助的人奉獻一份愛心”有時在外面看見路邊老人乞討,江江就會問咱們要一塊錢,爸媽都會欣喜的拿給他,有時會去路邊買點食物給他們,告訴他做個善良的人,做個有愛心的人很重要。他總是會“哦哦”的應着,雖不知道他懂了多少,他的行動足以證明!

江江有很任性的時候,他有次把東西掉地上了,就是不肯撿起來,生氣的咱們就打了他的屁股,讓他站到了門口,一直站到他同意回來撿爲止。當我蹲下來對他說:“對不起,媽媽不應該打你。”江江委屈着說了句“沒關係”,眼淚就出來了。在聊天的時候問他:最不喜歡爸媽什麼?江江會告訴我:打人,也許咱們自己並沒有意識到,可孩子意識到了,有很多時候家長比孩子還任性,咱們需要向孩子認錯,給他們正面的力量,媽媽也會做錯事,並不是只有江江會做錯哦。

孩子是咱們家庭的天使,他給咱們一次次的機會學習,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灣,它既是遮風擋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飛理想的錨地,孩子是父母言行的一面鏡子,文明禮儀從自己做起,在愉快的氣氛中對孩子進行啓蒙,創造一個和諧尊重,理解信任,感恩寬容,禮貌微笑的氛圍,讓孩子飛的更高更遠,讓咱們一起重視家庭文明禮儀教育,讓咱們把自己一家的幸福變成大家的幸福,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8

20xx年的秋天,我有幸成爲了一位母親,自從有了這個小寶貝,爲我們家庭增添了不少快樂。

我的孩子朱穎嘉在學校近兩年的學習生活中,各學科成績還算優秀,各方面都取得了些的進步,在此感謝老師們的辛勤培育,感謝同學們對她的幫助和信任。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我認爲適時給孩子鼓勵、引導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持之以恆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重要的。

1、給孩子鼓勵,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

學習是一件艱苦的事,同時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我的孩子智力很一般,有時會聽她說:這麼難、我學不會、我做不好等等,我就問她你長大了想做什麼,她說我想做醫生,我說你有這個想法好樣的,但是做一個好醫生需要很多知識的,你現在學的語文、數學、英語都是基礎,如果基礎知識沒有好好掌握,沒有一件事能做得好的,別說是醫生了。於是她覺得必須學習好現在的各門功課,才能實現願望。她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我們都會表揚他:表現不錯!很有進步!這個主意太好了!想像力真棒!你可以當爸爸媽媽的老師了!等等,讓她很高興,覺得很有成就感。做得不夠好的,我會鼓勵她說:相信你下次會做得更好,她也深知跌倒了就要馬上爬起來!

尊重和引導孩子的興趣,不斷鼓勵孩子,孩子有了興趣,有了信心,學什麼都會變得容易起來。

2、積極配合學校,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按照學校的有關要求,配合學校的安排。學校要求家長每天簽字是很有道理的,這是督促和了解孩子的有效方式,是聯繫學校與家庭的一個互動的平臺,家長可以及時瞭解學校的安排、學習內容、學習進度,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因此我們都會嚴格監督和協助孩子完成功課,並仔細檢查孩子的完成情況,幫助她查缺補漏,對不懂的給她講解,對出錯的讓她強化改正。與孩子一起分享老師的表揚,告訴她要再接再厲;與孩子一起分析表現不好的地方,告訴她爲什麼那樣做不好,以後該怎麼做。

貪玩是孩子的本性,需要督促,需要引導,讓孩子養成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上課專心聽講,課後複習,認真完成功課,獨立思考,勤學好問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牢固掌握所學知識。

3、堅持課餘學習,不斷擴大知識面

除學校的功課外,我們爲孩子制訂了學習、鍛鍊的計劃,如在少年之家學的國畫、電子琴、寫字、寫作培訓等內容,按學期和週末交替進行。剛開始她不喜歡電子琴了,其餘三門都是挺喜歡的(她常對我說:“媽媽,這三門我要學到少年之家沒有爲止呀。”)。老實說電子琴是挺難學的,一開始我也聽不太懂,別說是小孩子了,而且還要花好多時間,我常對女兒說萬事都是開頭難,但是隻要肯下功夫,肯定能學會學好的。我就給她講鐵棒磨成針的故事,並堅持每天練習半小時,有時她還不怎麼肯練呀,我就要鼓勵她,你一旦學會了電子琴,你不就是多了一項本領,到時你就知道自己今天的辛苦沒有白費。就這樣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慢慢地適應了。老師的評語從開始的良好到現在的優秀了,就在這期的署期掊訓中還獲得了優秀學員的稱號了,她也高興的不得了,還對我說:“我好像有這方面的天賦呀。”我說肯定是有的了,不然怎麼會得到獎狀呢!我現在看她的品生書上的個人檔案中興趣愛好一欄裏有電子琴了。

孩子還喜歡看書,家裏有好多她的書,有童話故事書、寓言書、故事作文、我們愛科學、百科全書、十萬個爲什麼、腦筋急轉彎等等,對讀書表現得很感興趣,睡覺之前還要看半個小時的書,她說如果不看的話我會睡不着的。

知識是需要不斷積累的,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4、家庭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家長自我提高的過程,大人也有很多的不足,爲了教育好後代,我們努力校正自己的行爲,不斷完善自己。大人的一言一行,無意中會引導孩子對其注意,進而模仿、嘗試。所以家長要率先垂範,從自身做起,平時做人做事都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使孩子的品德與智力良性發展。

生而有涯,學而無涯,作爲家長,加強學習,科學教子,且努力做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一同成長!成爲孩子人生路上的優秀引路人!爲孩子的健康成長創設更廣闊的藍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