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高寬課程心得體會三篇大綱

本文已影響 2.51W人 

篇一:讀書筆記高寬課程

高寬課程心得體會三篇

近日,我有幸拜讀了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安.S.愛潑斯坦的著作《認識高寬課程模式之學前教育中的主動學習精要》,主動學習是高寬課程的核心。高寬課程採用術語“主動學習”來描述學習者和環境之間的互動過程。所謂主動學習(Active Learning),是指由學習者發起的學習,是學習者通過操作與人、物、觀念、情景相互作用,主動地建構關於現實知識的過程。幼兒主要依靠動作,直接作用於環境而獲得經驗。如果幼兒僅僅被告知某事,反映思維真正改變的學習就不會發生。幼兒需要成人的鼓勵以及對他們思維的挑戰,需要親眼去看,親自去嘗試。在過去的教育活動中,我們習慣於教師講,學生聽,被動的接受知識,忽視了幼兒是學習、發展的主體;忽視了爲幼兒營造寬鬆、自由、和諧的學習環境,同時還忽略了各種物質材料、空間和時間對幼兒的影響,從而制約了老師對幼兒的評價。讀完《學前教育中的主動學習精要》一書,如何創設高效的學習環境,我有了新的認識:

一、精神環境--創設支持性的學習氛圍,相信孩子的能力、給孩子足夠的空間、積極參與幼兒的遊戲,服從幼兒安排,支持幼兒的遊戲,巧妙運用鼓勵,學會解決問題。

在支持性氛圍中,分享控制意味着幼兒和教師的關係特別融洽,師幼可以輪流擔任領導者、被領導者,講話者、傾聽者等等。老師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幼兒的遊戲,向幼兒學習,聽從幼兒安排角色,讓幼

兒自己安排一些事情讓幼兒自己管理。記得曾經在幼兒園工作時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我的性格開朗,經常和孩子們玩的意興盎然。無論什麼時候到教室,孩子們都能聚集在我的身邊。有一次孩子們在玩醫院遊戲,我走過去對他們說:“孩子們,我能加入嗎?”莉莉連忙走過來說,“您就扮演病人吧,請您靠在靠墊上,醫生來給您檢查啦。” 莉莉一本正經的給我看起病來,拿起聽診器聽,接着讓我張開嘴巴“啊--” ,她告訴我“您感冒了,扁桃體發炎,需要打針”,我看着她一本正經的樣子忍不住“哈哈哈哈”笑起來,小傢伙鄒鄒眉頭很不開心的立即轉身走開。我很奇怪她爲什麼會這樣,走過去問她,她說:“醫院是個安靜的地方,病人都很難受,所以一定要保持安靜。”我很不好意思的低聲對她說“這樣講話對嗎?”莉莉連忙把我扶到病牀上“剛剛我不該把病人丟下,這樣做不對,耽擱你治療了不好意思。”你瞧,孩子們雖小,但是生活經驗卻不貧乏,孩子們在老師的參與中得到了最大的鼓勵,獲得了分享的滿足。但是當老師違反了遊戲規則,孩子也會有所反應,雖然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太恰當,但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自己認識了錯誤並及時改正。其實孩子們遊戲的過程中已經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建立了遊戲規則,在遊戲時產生衝突給幼兒提供了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老師恰當的`幫助孩子調整情緒、解決問題。創造一種幼兒能在其中絲毫不感到恐懼、焦慮、厭煩的學習和遊戲環境,讓孩子學習成爲一種積極地、快樂的、自然地體驗,是我們作爲學前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做到的。

二、物質環境--創設幼兒喜歡的、符合幼兒成長的環境

①從幼兒的角度,以幼兒的眼光來創設環境。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詢問,提供情境或材料等手段,瞭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在牆面裝飾中體現幼兒認知特點,色彩上以豔麗的純色爲主;造型以稚拙、簡潔爲主要表現手法;內容應以幼兒熟悉的東西爲主。環境佈置還應注重幼兒的年齡差異。例如:中、小班幼兒活動室牆上佈置多種不同情態的擬人化的動物比佈置山水畫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和喜愛程度;大班、學前班牆面以“我長大了”“升班了”爲主題佈置,配以自己穿衣服、繫鞋帶等畫面,可以激發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

②讓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環境創設是教師與幼兒合作,幼兒能以小主人的身份親自參與的教育過程。而僅僅由教師單方面策劃、忙碌、佈置好了之後,對幼兒說聲“請進”的做法,只會在無形中扼殺幼兒的主體性和參與精神。教師在創設境的過程中,如果採納和吸收幼兒的建議,並請幼兒參與環境創設,不僅能給幼兒提供參與活動的機會,滿足幼兒自我表現的慾望,而且能發展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如在“動物怎樣過冬”活動中,可以讓幼兒一起參與佈置教室。在一面牆上佈置冬天的景象,在大樹上挖許多可開關的洞讓幼兒自己挑選,剪裁一些舊畫冊中的各種幼物圖片,按過冬的方式,把各種動物圖片分別擺在不同的地方。這樣的環境佈置就大大拉近了與幼兒的距離。

③支持、啓發、引導幼兒與環境互動。環境創設的最終目的是能有效地激發幼兒發現的慾望,探究的興趣,實現幼兒的主動發展,因此,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我們應把重點放在引導幼兒產生與環境互動的效應上。無論是師生共同準備和創設的環境材料,還是教師根據

教育目標提供的環境材料,都應積極支持、鼓勵幼兒進行探究和操作活動。在指導幼兒進行探究和操作活動時,我們要轉變以往檢查者的角色,把精力從檢查玩具是否丟了、東西是否亂了、幼兒之間是否發生矛盾了等問題轉到關注幼兒的探究、操作活動上來,關注他們的興趣和需要,正確判斷他們現有的發展水平,鼓勵他們向更高的水平發展。這樣做,才能真正發揮環境教育的價值功能。

篇二:什麼是高寬課程

以幫助兒童學會主動學習爲基本價值取向,以系列關鍵經驗爲主要學習內容,以計劃、行動和反思的活動教學爲基本組織形式,旨在讓孩子們對周圍的自然與社會具有高度熱情和廣泛興趣的一種幼兒園課程模式。其教育哲學核心在於主動參與式學習。

高寬課程圍繞“學習方式”“語言、讀寫能力和交流”“社會性和情感發

展”“身體發展和身心健康”“藝術與科學”五個內容領域中的58條關鍵性發展指標而展開。58條關鍵經驗適合每個年齡階段。

高寬課程中教室內的一日活動如何進行?

室內活動是根據對主題事件的可預測活動而進行的,成爲一日活動。這爲幼兒做出選擇、追隨自己的興趣和發展其各個方面的能力提供了大框架。高寬課程模式決定了其最符合課程設置、課程計劃和班級人數的一日活動,以下幾個方面包括在一日活動中。

計劃-執行-回顧時間:高寬項目的一日常規是一天活動的順序,每天的日程通常都是一樣的。包括計劃--工作--回顧這個工作循環,小組活動時間、集體活動時間以及戶外遊戲時間,這些構成了高寬課程的一日生活流程。這樣規律性的安排除了賦予孩子控制感以及允許他們獨立行動之外,還有

助於他們發展重要的順序概念以及持續性概念。

這三部分是高寬課程獨特的教學方法,包括10-15分鐘小組活動時間,在這個時間裏孩子們計劃工作時間需要做什麼(去參觀哪裏,用什麼材料,跟誰玩);45-60分鐘工作時間,實施計劃;接着又一個10-15分鐘小組回顧時間,這時由一位成人和孩子們一起討論他們做了哪些工作,學會了什麼。在“執行”和“回顧”之間,孩子們把材料收拾乾淨、歸位或者把沒有完成的作品儲存起來。漸漸地,年齡越大的孩子,計劃和回顧的時間越長,並且討論的內容越細緻。在“執行”的時間裏孩子們積極主動且有目的性,因爲他們在做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孩子們會按照他們初步的計劃進行,但往往在參與過程中,他們的計劃會稍做調整或者完全改變。

計劃----工作----回顧

計劃--工作--回顧這個工作循環被認爲是高寬課程的發動機,確保了幼兒的主動學習能夠得以成功實施。

計劃就是幼兒表達意願做出決定的過程,包括選擇材料、行動和合作夥伴。計劃的時間通常有10-15分鐘,基於幼兒的年齡和交流能力,他們通常通過繪畫、手勢或者語言來表達他們的計劃。計劃不同於簡單的選擇,因爲計劃包含兒童關於想做什麼以及將怎樣做的具體思考。計劃比選擇更具有目的性和意向性。教師觀察幼兒,幫助幼兒做出計劃,當幼兒的計劃中途發生變化時,教師給予充分的幫助。

工作是幼兒實施計劃的階段,此時兒童的遊戲是有目的的,這也是高寬項目的工作時間與其他學前項目中自由選擇時間的不同。工作時間通常是45-60分鐘。回顧是幼兒理解他們有目的的遊戲的時間,回顧時間通常爲10-15分鐘。回顧不同於回憶,它不只簡單談論他們計劃了什麼以及他們是如何做的。而要思考自己學到了什麼,這爲兒童反思自身行動並吸取與環境材料和人互動的經驗教訓提供機會。回顧環節的策略包括環境的支持,材料的提供、以及交流的方式。幼兒自我的反思在國外的課程項目中都有提到,這是我們國內幼兒園中做的比較少的,PYP項目中比高寬課程更多幼兒進行自我反思的實踐環節。

高寬課程如何評估幼兒發展?

好的課程項目總是非常重視評估的。高寬課程強調使用真實性評估。真實性評估包含客觀的觀察、兒童作品檔案、家長和教師對兒童行爲的評估。高寬的研究者開發、驗證了兩個進行真實性評估的工具,一個是《兒童觀察記錄量表》,另一個是《早起讀寫技能評估量表》,這兩個量表的使用都需要用軼事記錄進行支持。也就是說,這兩個評估工具的使用是在自然的真是情境中,教師通過觀察幼兒的行爲進行評估,教師對幼兒行爲、語言的記錄是證明幼兒是否達到量表中標準的證據。

運用八大領域活動內容作爲評估框架,教師記錄每日軼事,描述孩子們的語言和行爲。教師每年要做2-3次針對記錄的回顧,爲幼兒在六個領域至少30個測評項目中到目前爲止表現出的最高水平定級。這六大領域分爲:自主性、社會關係、創意表現、運動、音樂、語言和識字,還有邏輯和數學。

篇三:高寬課程研究現狀

我在萬方和學術期刊網共搜到8篇關於高寬課程的學術文章。經過閱讀我發現:

一、主要研究方面:

1.學前兒童衝突解決(3篇);

2.兒童主動學習的建構(1篇);

3.一日常規活動的特點及啓示(1篇);

4.一日生活中的教師角色(1篇);

5.學前兒童評價的特點及啓示(1篇);

6.形成動因及啓示(1篇)。

二、值得研究方面:

1.高寬課程中師幼互動特點及啓示;

2.高寬課程中家園合作的特點及啓示;

3.高寬核心課程的建構;

4.兒童衝突解決策略(中國化,本土化);

我覺得在中國傳統教育思想和幼兒教師素質普遍不高的大環境下,高寬課程給我們課程改革帶來了很好的啓示,要重視幼兒的主動學習能力,培養幼兒探索和創新的能力,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在民主的氛圍下快樂健康的發展。但是,由於中國人口衆多,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幼兒園往往面臨的是教師與幼兒1:15的比例,甚至更多。面對如此多的幼兒,教師可能不能全面的關注到每一名幼兒,所以我們不能照搬照抄高寬課程模式,要在高寬課程模式的指導下,改造並創造出真正能適合本國國情的幼兒教育課程模式。

高寬課程將課程內容分爲:學習方式;語言、讀寫和交流;社會性和情感發展;身體發展和身心健康;藝術和科學(後將藝術和科學分爲數學、科學和技術、社會學習和藝術)。我國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將課程分爲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兩者對比,可以發現,高寬課程將學習方式獨立出來,這就說明了高寬課程將主動學習的學習方式放在最核心的地位。雖然,《指南》裏沒有學習方式這一項,但是認真閱讀《指南》,會發現《指南》很重視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注重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學習主動性、堅持與專注、現象與創造等優秀的學習品質。

高寬課程的幼兒衝突解決“六步法”很值得我們借鑑,幼兒自己解決衝突,而不是教師解決幼兒的衝突,在一定意義上體現了兒童的主體地位,有利於兒童自我解決衝突能力和社會性的發展。解決衝突的過程,也是幼兒主動學習的一個過程。然而,在我經歷的幾次幼兒園見習中,我發現我們的幼兒園都採用的是傳統的衝突解決方法,由教師主導,幼兒被動接受。這種方式可能在短時間裏解決衝突,但是在下一次幼兒再出現類似的衝突時,幼兒還是不會自己解決衝突,這無疑在一定的程度上扼殺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所以,高寬課程中幼兒衝突解決策略,對我們很有借鑑意義。

還有高寬課程的一日常規活動和學前兒童評價也很有特色,但是,我覺得再有特色也是別人的課程,而不是自己的。所以,我們應該致力於吸收高寬課程的精華,將高寬課程真正中國化。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