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白說》讀書心得範文(通用7篇)大綱

本文已影響 1.22W人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寫一篇讀書心得好好地作記錄了。現在你是否對讀書心得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白說》讀書心得範文(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白說》讀書心得範文(通用7篇)

  《白說》讀書心得1

這兩天在看白巖鬆的《白說》,我頗有些感觸。這種強烈的感覺促使我突然想寫點什麼。

《白說》這本書聽其名大概就能夠猜到它的主要內容,也就是白巖鬆對於人生和生活的感悟。我平常向來不太愛好此類書籍,在我看來,人生百態,各有其不一樣,成功和人生軌跡是不能複製的。但是我很好奇從一個新聞人眼中看社會和世界是怎樣樣的。此時此刻我的心跳速率比平常快,這說明這本書給了我收穫和共鳴。刷了太久的微博和朋友圈,很久沒有這種在書中偶遇知音的驚喜感和幸福感了。就像張愛玲筆下所寫:“原來你也在那裏”。就像在鋪滿青石板的雨巷中,突然轉身看見撐着油紙傘的丁香姑娘。這種幸福感缺失了太久。我開始認同讀一本好書就如談一場戀愛的觀點了,期間有與作者心靈之通,有意見相左的分歧,只是不能爭吵,不能轉身離開,一陣反思過後仍然愛不釋手。

白巖鬆在書中談到他的讀書之道時,我差點淚流滿面。他說你以爲讀過了,其實是錯過了。我想想自己錯過的確實值得可惜。大學四年,我很多時刻都是跑圖書館,借閱過很多書籍,歷史類,哲學類,心理類,文學類等等。其實我沒有接觸過作者,我之因此讀出我所認爲的作者的性格,但是是正因他的作品確實搞笑,確實讓我喜愛。當然這也和個人的文學底蘊以及史學背景有很大的關聯。作爲大家或者資深的研究者,也許他們在我們看來枯燥的史學中發現了樂趣,然後幫忙我們去發現其中的樂趣。我們此刻所閱讀的都是他們在原始史料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正如他們把食材加工成食品。只是食材加工大多數人都會,只有少數人才能做成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令人垂涎欲滴,流連忘返。我至今都很感謝我大一的專業老師,是她讓我知道陳寅恪,錢穆,顧頡剛,翦伯贊,黃仁宇。這些人的作品有驚人之處,當然驚人之處是我閱讀後得出的結論。經過廣泛閱讀之後,我發現讀什麼樣的和讀誰的書太重要了。一本好書讀完後就像和戀人分別,其間的酸甜只有自己慢慢去體會和領悟。有的時候,我們不帶任何目的的去閱讀也許會收穫更多。僅僅只是喜愛,因此願意在喧鬧的環境中如飢似渴的閱讀。正如白巖鬆所說:閱讀也要講究隨緣和惜緣的,別功利,彆強加。隨着年齡的增長,它慢慢成爲你的一種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白說》讀書心得2

鑑於書荒,我便讀了這本《白說》,這本書裏面收錄了一些他的演講稿,還有寫這本書時他的一些所思所想,說實話,剛開始我看這本書,純粹是因爲好奇他這個人,很想看看他的書裏又會有怎樣犀利的語言,讓大衆看起來很出氣。書的封面上還有這樣一段話:我沒開微博,也沒用微信,只能確定這本書裏的話,是我說的。一些比較有思想、有文化的名人,好像都沒有使用微博、微信之類社交軟件的習慣,比如之前看過的《君子之道》的作者餘秋雨先生,他也從來沒有用過這些軟件,少了些煙火氣,所以文字才更清澈見底。

我也有個習慣,每看完一本書,總想留下點什麼。雖然沒怎麼看懂一些書裏的政治方針,但通過這本書,使我對白巖鬆先生的印象充實了起來。說他言辭犀利,實則只是實事求是,而是他的高情商,讓他所評論的新聞更能入大衆的耳朵,再碰到一些社會敏感的事件,人們總是希望能從他的嘴裏再聽到些什麼。他說:“智商決定你跟誰比賽,情商決定你比賽的結果。”由此可見,情商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極限挑戰中張藝興的這句話時常被當作笑點,每每被欺騙的時候,他總會說“人與人之間能不能多一點信任”。這本書中也有一篇文章是寫到信任的,在這個大社會裏,有幾件事情經常抓住人們的耳朵,那就是醫患關係和師生關係。這兩個職業是唯一需要在後面加上一個“德”字的,說明了這個職業除了一般的養家餬口,創造價值的功能之外,還需要有很大的胸襟,醫者仁心,辛勤園丁。但現在的社會中醫患關係,師生關係的緊張隨處可見,被媒體放大,民衆的情緒也就上來了。如果人與人之間多一份信任,那麼這樣的緊張狀態也就輕鬆很多。當你信任對方的時候,對方給予你的會更多。這樣一想,很多事情就自然而然的不必要發生了。眨眼間,暑假已經過去了一半,能用來靜心充實的時間不多了,初讀《白說》,能想到的也只有這麼多。

  《白說》讀書心得3

《白說》是央視資深新聞人白巖鬆的作品,一部言語中的心靈之路。通過近年來於各個場合與公衆的深入交流,以平等自由的態度,分享其世界觀和價值觀。時間跨度長達十五年,涵蓋時政、教育、改革、音樂、閱讀、人生等多個領域,溫暖發聲,理性執言。從《白說》這本書的序章可以看出這本書是白巖鬆在做了央視第一位新聞評論員之後結合自身感悟而創作的一本關於人生道理的書。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標題時,我的內心是拒絕的,白說兩個字讓我感到很迷茫,這到底是寫的什麼,讀着就發現這本書就是通過完全不同的方式展現給我們許多“大道理”。

全書分爲五個章節:歲月,價值,溝通,態度,時代。每一章節都會引入一句名言,作者會對着這句名言開始展開自己對於這句分析與理解,進而引向更高的層面,深至內心,廣至社會。作者爲了讓讀者更容易懂得他的思想,加入了許多有意思的話,我在讀的時候總感覺這本書不像是熒幕上那個擁有一張標準國字臉,滿臉嚴肅的白巖鬆寫出的,更像一位年輕人用輕鬆的口吻對你訴說着一些道理。道理就是爲成功而出現,成功並不容易,雞湯遍地的年代,你喝的再多也許你還是個,白巖鬆的這本書並沒有高歌衆人所傳唱的大道理,反而反對一些話如;堅持就是勝利,並且充分論證自己所說的正確性。成功固然好,失敗也沒關係。重要的是在過程中,我們能夠得到什麼。

有時間的朋友們,可以去讀一下這本書,非常值得讀!

  《白說》讀書心得4

你會與自己相處嗎?

其實,孤獨是自己和自己對話的大門,現在的人最怕一個人,怕不被萬衆矚目,怕沒人在意關心,怕融不入羣體。

《白說》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手機阻止了無聊,也阻止了無聊帶來的好處。多少人每天多少次無意識的拿起手機,仔細回想一下,你的朋友圈是真的朋友圈嗎?交心還是交流?深談還是淺交?人們之間越來越疏離,卻越來越在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深怕朋友圈所有人都在曬自己精彩生動的生活時,自己卻閒時光裏做着無用的事。

其實,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反思,做個閒人,在閒時做些閒事,不爲證明給誰看我過得好,不爲故意演繹多彩,只好好享受屬於一個人的時光,是不是比別人嘴裏的自己更舒服呢?

不管是個人還是社會、世界,都有很多面,卸下社會上的面具,在孤獨的時候,給自己泡壺茶、煮一杯咖啡、停下來,看書也好、聽音樂也好、什麼都不做只思考也好,也不比爲難自己去做那些衆人口中的有意義的事情要沒意義,帶上自己的心,靜靜翱翔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和自己好好聊聊,也許我們會收穫到許多這世界一直費盡心思想讓我們懂得的道理。

引用楊絳老師的一句話: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這兩天,蘇蘇以一個嶄新的身份思考着:國家爲什麼要放假?百度了、搜狗了,其實,放假的最初意願就是讓我們在放鬆中拜訪自己的內心,跟最真實的自己說一聲:你出來吧,別膽怯,別害怕,歲月還漫長,你總會變得更好。

  《白說》讀書心得5

在白巖鬆的新作《白說》中有這麼一段內容,說的就是成功與失敗。他說道:當下是一個成功學氾濫的時代。中國的很多扭曲和亂象,都與追求面上的成功有關。我們只是追求現實的結果,往往不追求真理;我們把結果看得非常重,因此我們從不享受過程;我們爲了實現某種期待,往往不擇手段。

倫敦奧組委的一位官員在回答體育如何影響下一代的問題時,是這麼回答的,“體育教會孩子們如何去贏,同時,教會孩子們如何體面並且有尊嚴地輸。”這是中國人很缺乏的一種教育。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孩子從小到大,什麼時候學習過如何體面並且有尊嚴地輸?其實老祖宗早已明白這個道理,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爲什麼我們從來不教“十有八九”時的心態和應對能力?十之一二的成功,被看得極其重要;十之八九的挫折,也被放大到無以復加。回頭看中國歷史,包括世界歷史,想想看,失敗很可怕嗎?中國有無數的歷史人物,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失敗,而不是因爲成功。岳飛是因爲成功才偉大嗎?項羽是成功者嗎?林則徐的人生成功嗎?

以史爲鑑,迴歸到個人去看,我們應該知道,失敗有時是需要的,而且是偉大創作的重要動因。此外,我們還應該明白,挫折與失敗原本就是變革的機會。要知道,人在勝利的時候是不必做決定的',但在失敗的時候要做決定。做出決定,往往意味着一種變革,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每當失敗與挫折來臨,你應該懷着好奇心去看待它,試圖弄明白它的目的:難道這是一次提醒?難道我應該做出一個更有利的決定?

  《白說》讀書心得6

白巖鬆的《白說》已草草翻過一遍,平心而論,還是有些小失望。即使白巖鬆在後記提及這不是一本演講集,但是從每一篇文章結尾的日期和地點,我們仍能感受到演講稿的痕跡。很大的篇幅是在各個大學的演講稿重新歸納整理,之前也散見於不少媒體,不少故事的講述和感悟的闡述,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所以再看就少了些許的驚喜,如同隔了夜的飯菜,重新加熱總歸少了最初的新鮮。和前幾本書相比,總覺得缺少了些誠意。

因爲是爲大學生做的演講居多,文中難免存在些心靈雞湯的內容,或許對於尚未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讀者比較受用,但對我而言,一方面已經工作多年,一方面離開媒體多年,再看裏面的內容,終歸是缺乏了一些共鳴。

可這些無礙於買一本《白說》裝飾着我的書櫃,書櫃的一層是由包括南方報業叢書在內大批媒體人的書籍組成,曾以爲這些書將會是自己工作中的輔導教材,可至今有些書仍未拆封,但購買如初,說起來這是對媒體工作難捨情懷的一種慣性。

這幾年的媒體似乎被一種悲愴的氛圍所籠罩,南方週末愈來愈少了銳度,那位寫出“即使新聞死了,也留下聖徒無數”的報業先驅身陷囹圄,從前幾年的柴靜、崔永元,再到最近的張泉靈、郎永淳,一個個昔日熟悉的名字的面孔因爲各自的原因從熒屏上漸次消失,他們不是第一批離開央視的主持人,同樣也不是最後一批。不過這樣看來,白巖鬆的堅守顯得尤爲珍貴。

本有千言萬語,落到筆下卻已寥寥。《白說》是否真的白說,並不好說。不管如何,我還是會從書櫃中偶爾取出讀上三兩行。

書中提及胡適的一句話,“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至少我曾振臂高呼過。

  《白說》讀書心得7

這天抽空讀了下前些日子買的老白的《白說》這本書,書的開頭就談了我這幾年一向在思考的問題,人活着的好處究竟在哪裏?書上說大多身處中年危機的中年男子會思考這個問題,但是我今年才26就時常在思考這個問題,這說明我提前遭遇中年危機麼。

人生的好處到底是什麼?我讀研究生的時候有時也會問導師,導師說談論這個問題沒有好處,哲學研究的方向早已遠離本體論,我們就應關注更具體的問題。對於導師這個回答我是不滿意的,但是導師粗暴的回絕我問題的態度令我也沒有進行再次深問。

我很喜愛但丁神曲裏西西弗里斯推石頭的故事,人的好處就好比上帝懲罰西西弗里斯推石頭一樣,慾望就是石頭,滿足了一個慾望就會產生下一個慾望,於是西西弗里斯就不斷的把石頭推向山頂然後石頭又滑落到山底,如此反覆,想想人生何嘗不是。

史鐵生說人生本是沒有好處的,但是沒有好處是一件可怕的事,因此我們自己要賦予人生一個好處,這個好處就是自己給自己的人生設置一個個目標,然後全力以赴完成這個目標,重要的不是達成目標,而是達成目標的過程,過程就是好處,如果達成了這個目標就設下下一個目標,直至生命結束。雖然這短話乍一聽很有道理,但是剝開一些言詞的包裝,其實和西西弗利斯的故事一樣,所謂的目標與慾望也相差無幾。新鮮的反義詞 叔本華說人的一生是杯具的,雖然人生是有喜悅的,但是總體來說杯具的時刻會長於喜悅的時刻,而且喜悅總是短暫的,悲傷卻是很長久的。

加繆說人的一生是虛無的,人類對於這個世界這個宇宙來說就是毫無好處的存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