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一年級教師部編教材培訓心得

本文已影響 2.31W人 

新教材適應了這種形勢的要求,它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動手、動腦的時間和空間,也爲教師的教學提供思路和靈活性。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2017一年級教師部編教材培訓心得,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教師部編教材培訓心得

  【2017一年級教師部編教材培訓心得1】

聆聽了各市優秀教研員或特級教師、名師、歷屆在國家或省裏獲得一等獎的教師現場點評。本次活動,課型豐富,有閱讀教學,有識字教學,有習作指導,還有口語交際;教材版本多樣,有人教版的,有蘇教版,有部編本,還有北師大版的;學段不同,從一至六年級每個學段的課都有,讓參會的老師們享受了豐盛的語文教學大餐,也讓我第一次聽到那麼高大上的優質課,受益匪淺,眼界大開,腦洞大開。

一、成功的課——教學目標要清晰。

教學目標主要指一節課要達到的目的或企望取得成效的標準,而不單指教什麼內容,進行什麼教學活動。教學目標是一節課的支柱和統帥,課堂的各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教學目標設計併爲實現目標服務的。縱觀這13節課,目標明確,教(學)什麼、爲什麼教(學)、教(學)到什麼程度、怎麼教(學),明確無誤,清清楚楚,13節課除《恐龍》一課“複述課文第二段,培養學生的複述能力”這一目標沒有達成外,其他的課教學目標達成度高,教學明明白白,過程清清楚楚。這些好課告訴我們,平時一定要吃透課標精神,研讀教材,瞭解學情,把握學段目標,把教學目標制定得準確、清晰,心有目標,才能胸有成竹,上起課來纔不會“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哪裏”。因此,教學中每堂課下來,要看看設定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用了哪些策略,學生學到了什麼程度,這樣纔會不斷提升教學水平。

二、成功的課——教學生有方法地學習。

沒有方法地學習,是機械的學習,是盲目的學習,是高耗低效的學習。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古語: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這個信息社會,搜索引擎讓知識獲取變得簡單便捷,純粹的知識成爲廉價的信息商品。教學生如何利用書本獲取知識、理解知識、運用知識,教學生如何更好、更快、更有思考地獲取、理解、運用知識,讓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是一堂好課的標準,也是老師們追求的目標。本次的13節課,都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與實踐,讓這生學會學習。

如在《老人與海鷗》中,老師教給學生批註的閱讀方法。先讓學生初品細節,嘗試批註,寫下自己的感受,此是學生的批註是比較隨意的,有的是對一段話的批註,有的是對一句話的批註,有的只是隨意寫了幾個字;接着老師示範批註一處細節“餅乾丁”,抓住關鍵詞,品味作者爲什麼要寫餅乾丁,運用假設、連結、比較等策略思考,達到內容與形式的融合;後來再讓學生體驗抓住關鍵詞,繼續批註,留下思考痕跡,最後展示學生的批註,分享學習收穫。分層批註,思維得了提升,實現逐步深入地閱讀。反思我們平時的教學,也有讓學生作批註,寫下自己的閱讀收穫、感受,但卻沒有對批註的方法給予指導、示範。

劉冰老師在執教《“鳳辣子”初見林黛玉》時,教給學生跳讀的方法——難讀難懂的外貌描寫跳過去,課件出示“頭上戴着攢珠髻,綰着掛珠釵,項下戴着瓔絡圈,裙邊繫着玫瑰佩,身上穿着窄裉襖,外罩銀鼠褂,下罩洋縐裙”並齊讀,說學生快速用一個詞形容王熙鳳給你留下的印象,“跳讀”不妨礙學生對王熙鳳的整體印象,但是會錯過一些很有意思的東西,劉老師又教給學生“細讀”,品一品,對比剛纔跳過去的內容,你現在看到了什麼?我想,今後學生在閱讀《紅樓夢》或其他大部頭的著作時,對於生澀難懂的內容他一定會用上“跳讀”的方法,但也一定不會錯過對精彩之處的“細讀”。

《寫一個場景》習作指導課,教師通過視頻、圖片讓學生了解什麼是“全景鏡頭”,什麼是“特寫鏡頭”,開課兩分鐘就運用“全景鏡頭”和“特寫鏡頭”寫一個場景,利用課文《開國大典》《慈母情深》中場景片段,瞭解“全景鏡頭”可以表現氣氛,運用“特寫鏡頭”突顯個體,經過兩次寫三次改,讓學生掌握“寫一個場景”的習作方法。

在《乞巧》《嫦娥》兩首古詩的教學中,執教者教給學生運用對比方法評鑑古詩。

教是爲了不教,只有教學生有方法地學習,找到學習語文的“門道”並努力實踐,才能把語文學得更好、更透徹,才能學得輕鬆、學得紮實、學得愉悅。

三、成功的課——教師該出手時就出手。

課堂教學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教師不再是絕對的權威、惟一的主宰者,而更多地扮演組織者、共同學習者的角色。但課堂上不是單純地讓學生你說、我說、他說就完事了,教師應該“該出手時就出手”,該教則教,教得有法,教得到位。在《丁丁冬冬學識字二》中,學生對“攵”只能說出名稱,至於它的構形和含義則不瞭解,也不理解與“手”有什麼關聯,此是地,執教者巧妙利用微課介紹反文旁,溯源“敬”字,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其形義。又如,五年級學生閱讀《“鳳辣子”初見林黛玉》》是有困難,尤其是課文中對王熙鳳的外貌描寫的片段,生僻難懂,讀起來磕磕絆絆,平時教學中大多數是讓學生機械地一遍遍熟讀,或教師領讀,劉冰老師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學情,大膽出手,進行戲曲化朗讀,和着“京調”的節奏,親自示範讀,那句帶着京腔的“丹脣未啓笑先聞”韻味深長,喚醒學生的潛能,享受文學審美帶來的情趣。在學生說“斂聲屏氣”是“大氣都不敢出”,後,劉冰老師隨文認識“斂”,告訴學生,左邊“僉”表示許多人聚焦在一起,右邊反文,又讀什麼?反文過去是怎麼寫的(教師在黑板上寫),上面這個是棍子,下面是人的手,就是用暴力手段讓別人閉嘴,讓所有的人閉嘴。從“斂”的字理文化側面感受到王熙鳳厲害非同小可。劉冰老師的這次出手可謂一“教”驚人,老師當講則講,講得到位;老師該講則講,講得專業;老師該講則講,講得有水平。而對於這點,在平時的教學中,特別是在“先學後教”的課堂上,有些教師簡單地認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不能講、不敢講,一味地讓學生說,該引導的不引導,該指正的不指正,明顯的“不作爲”行爲。

四、成功的課——課結束,餘音繞樑意未了。

好課一堂課結課時不是草草收場,不是書到臨尾漸漸鬆,而是課了事未休,課終情更濃,課結意不停,不僅僅使學生的思維侷限於課內,還要使學生在課外仍然保持強烈的求知慾。劉冰老師在課的結尾,讓學生從一個平民老婦劉姥姥的視角去看王熙鳳,上上下下、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人對她五花八門的“背後稱呼”:觀丫頭、猴、鳳姐、鳳兒、璉二嫂子、璉二奶奶、巡海夜叉、醋罈子……學生正起勁地說着這一個個饒有趣味的名字,羣情激昂。課卻到了尾聲,學生意猶未盡,如夢初醒。我想,課後這個班的孩子一定會迫不及待地讀或重讀《紅樓夢》,班級一定會掀起一股“紅樓熱”,也許還會有“小紅學家”呢!

在《晏子使楚》課的結尾,老師問學生課前提的問題哪些解決了,哪些問題沒有解決,又產生了什麼新問題,沒有解決的問題推薦學生去閱讀《晏子春秋》。在《魚游到了紙上》課的結尾,老師問“你們覺得這篇課文學完了嗎?還有什麼要學的?”教師在結課時有意識地設置懸念,引而不發,讓學生帶着疑問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成功的一堂語文課,是一堂課的結束,也是學習的新起點,應該激發學生新的學習興趣,開啓新的學習之旅。

  【2017一年級教師部編教材培訓心得2】

我參加了由龍巖市普教室主辦,松濤小學承辦的部編小學語文一年級新教材培訓,聆聽了市普教室胡和春、盧曉榮老師和莆田教師進修學院餘英老師精彩的講座,欣賞了松濤小學塗榮妹老師的課文朗讀示範。爲時一天的學習,讓我收穫滿滿,對部編一年級語文新教材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

部編一年級教材,從裏到外,散發出一個“新”字。書是大本的,裏面的內容也更新了不少。整冊教材內容有:“我上學了”,“集中識字”2個單元共10課,“漢語拼音”2個單元共13課,“課文”4個單元共14課,單元后面都有“語文園地”,“口語交際”4次,分別安排在園地一、四、六、八之前;每個園地後面都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讀”,第一單元后還有“快樂讀書吧”。

拼音教學——把握拼音教學的工具性。拼音教學最突出的特點是“延後學習”。 教材改變了以往一進入語文學習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編排,而是將拼音內容安排在一個識字單元之後,以“情境圖”的形式呈現拼音字母,改變了以往單幅圖爲主的方式,以“帶調音節”的形式呈現拼讀過程,加快了音節拼讀的熟練程度。由學生可以拼讀的音節組成的常用詞語。幾個詞語之間存在內在的邏輯關係。在詞語中學習個別漢字,進一步體現拼音學習的價值。

識字教學——文化內涵更加豐富。識字教學仍然堅持識寫分流,多識少寫的原則。全冊共認300字(比舊版減少了100個字),寫100字。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集中識字:識字一、二,共90個字;識字加油站,31個字。分散識字:漢語拼音,32個字。課文,147個字。識字、寫字編排科學選擇字種,高頻常用字、構詞能力強的字優先安排。寫字由簡單到複雜,由獨體到合體,體現字序安排的合理性。識字方式的多樣,體現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字理識字,傳統蒙學,看圖識字,事物歸類識字,反義詞識字,兒歌識字等。

閱讀教學——突出“雙主線”。教材安排了14 篇課文,按“四季”“想象”“兒童生活”“觀察”分爲4 個單元。既圍繞四個人文主題,又凸顯語文要素。對語文知識、技能訓練作了通盤考慮,努力體現語文學習體系與教學“梯度”, 突出語文課程的核心目標—— 學習語言文字運用,強調語文與生活的聯繫,以語文能力培養爲主線,體現層級序列,增強實踐性、操作性。

口語交際——訓練目標更加明確。四次的口語交際,每一次訓練都有不同的訓練點。從《我說我做》《我們做朋友》的遊戲、交友的交際活動,到《用多大的聲音》關注交際對象與語言環境,再到《小兔運南瓜》中的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着力創設真實的交際情景。

綜合性學習——更加重視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本冊教材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同,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讀”和“快樂讀書吧”。“和大人一起讀”體現幼小銜接,是口語過渡到書面語的橋樑,體現親子閱讀、分享閱讀與無壓力閱讀。快樂讀書吧,將課外閱讀納入語文課程。激發閱讀興趣,提示閱讀途徑和閱讀方式。引導學生分享閱讀的快樂。這無疑是把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提到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

教材變新了,是不是所有的都變了呢?並不是這樣。胡老師說,教材變了,但是語文教學傳統的內容沒有變,語文教學理念、目標、方法、過程、規律以及教學評價都沒有變,要求我們一年級的語文老師“不折不扣地認讀每一個拼音,牢牢固固認識每一個字,端端正正寫好每一個字,認認真真讀好每一篇課文,精心細緻養成每一個習慣。”在使用部編教材的過程中,我們應當領會教材編排意圖,把握教材特點,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真正使用好教材,發揮教材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功能。

1.拼音教學,應突出“爲識字服務”之目的,不可任意拔高要求。拼音教學是爲識字服務,關鍵在於會拼讀。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情境圖、帶調音節、音節詞和兒歌等進行拼讀訓練。

2.識字教學應準確把握識字目標,在語境中學習鞏固運用,激勵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鼓勵“發現”意識,讓主動學習成爲習慣,選用恰當的識字方法,如,字理識字,主要揭示漢字的構字規律,提高識字效率,讓學生對象形字、會意字有所瞭解,發現形聲字偏旁表義的特點。在語境中復現生字,兼顧積累詞語和口頭表達。使生字的學習富有思維發展的價值。寫字教學要分類指導,突破難點,切實做好寫字指導。

3.閱讀教學要針對文本個性,讀好課文。部編教材特別重視朗讀,不只是籠統地提出“朗讀課文”,而是針對文本個性,提出朗讀的不同要求。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帶着問題閱讀課文。帶着問題閱讀,前期適當滲透,後期重點訓練。要引導學生從圈詞到畫句,引導學生通過從文本中提取相關信息來促進閱讀理解。

4.把握每次口語交際的訓練要點展開口語交際教學。找準學生的心理素質突破口,以訓練學生的交際膽量爲出發點,轉變評價的視角,建立常規交流機制,重視交際意識和交際習慣的培養,強化日常學習活動中的口語交際意識。

5.發揮語文園地的功能,引導學生髮現識字規律,舉一反三進行詞語積累,培養學生正確書寫習慣,重視閱讀興趣的培養,讓閱讀成爲學生的快樂事情。


1.2017一年級教師部編教材培訓心得

2.2017部編教材網絡培訓心得

3.2017小學一年級部編教材培訓心得

4.2017人教版一年級部編教材培訓心得

5.2017新人教版部編教材培訓心得

6.2017人教版部編教材培訓心得

7.2017一年級語文部編教材培訓心得

8.2017小學部編教材培訓心得

9.2017小學語文部編教材培訓心得

10.2017新版部編教材培訓心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