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教學觀摩學習心得

本文已影響 2.54W人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觀摩學習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觀摩學習心得

教學觀摩學習心得1

20xx年3月27、28日,我有幸參加了“和美課堂”第十六屆全國小學語文觀摩研討會,在這兩天的時間裏,觀摩了趙志祥老師、孫雙金老師、蔣軍晶老師、張學偉老師、戴建榮老師、羅才軍老師、何捷老師、魏星老師、孫慶博八位老師的觀摩課,並聽了幾位教師的課後分享和精彩專題講座。一系列教學活動,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一位好老師一定是善於引導的老師,老師們精彩的預設與生成,適當的點撥與啓發,無不讓人稱奇,感嘆語文教學的文學化和藝術化。下面我就幾位教師的課來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一、注重與學生的溝通,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感。

課前教師與學生輕鬆的交流,使學生的心情得到了放鬆,簡單的幾分鐘交流,讓學生忘卻了嘈雜的環境和緊張的情緒,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及亢奮的鬥志投入到了新內容的學習。如戴建榮老師就和學生問好這件事展開交流,趙志祥老師用幽默風趣的“反話”與學生交流。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拉近了師生的心理距離,自然就緩解了學生的緊張感,也爲自由寬鬆、和諧活躍的課堂奠定了基礎。

二、更新觀念,內化理論。

教學並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理念問題。教師講什麼並不重要,學生想什麼纔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新課改下,我們應當做的是把課堂交給學生,課堂上心中要有一個一個的學生,我們的課堂既要強強相爭,又要弱弱相持。如此次聽課,幾位講課教師都是很注重學生想什麼並鼓勵他們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不知不覺中,學生就經歷了一個思考再思考,從不敢說到嘗試說再到喜歡說的過程,也就在這樣的過程中學會了新知識,並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形成了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和思想。

三、培養習慣,掌握學法。

每一位老師在上課中都將習慣的培養貫穿課堂始終,如春風化雨般使學生的好習慣一點一滴形成。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掌握恰當的閱讀方法。方法是工具,能夠幫助孩子去探索豐富、精彩的世界。

通過此次課堂觀摩與講座學習活動,我認識到在教學的整個過程,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順應學生的學習天性,讓同學成爲同學,做一位善於引導的教師。教學方法上要儘可能地讓學生通過充分的自主學習來達到學習的內化。

四、語文素養最重要。

一個好的語文教師,不需要華麗的包裝,也無需精緻的課件,他一出口就是文章,一說話就是哲理,談吐優雅,儒雅別緻,語言富有魔力,能讓學生跟着哭跟着笑,這與老師深厚的語文素養是分不開的。所有語文老師一定要多讀書!

總之,這次南昌之行,我收穫很大,感謝學校的領導給予我的關心、支持和幫助,我一定會在語文的教學方面不斷地努力,將學習到的東西與自己的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用心教書,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教學觀摩學習心得2

從大連學習回來後,應王校長的要求,寫一份心得,在全體教師會上交流。

首先在這裏對學校提供的這幾次學習機會表示感謝!

下面我來把學習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學習的感受,那就是大開眼界、受益匪淺。以前在鄉下教學的時候很少有機會到外面聽課學習,感覺自己的教學就是坐井觀天、閉門造車。

通過這幾次學習,我聽了不少專家名師的現場做課以及講座,感覺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長處值得我學習。我感覺每個人年齡不同,性格各異,講課的風格也各有千秋,我想根據年齡層次分別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先從老前輩說起。印象最深的就是支玉恆老師,他今年75歲了,但精神矍鑠,依然活躍在講臺上,並且筆耕不輟,這種精神讓我感動、欽佩。他的教風樸實自然,落落大方,真是天然去雕飾。他在講課過程中,沒有以老前輩自居,而是和學生親切交流,拉近距離,並不知不覺中把學生帶入到課堂氣氛中去。他對教材的理解透徹挖掘深刻,並在講課過程中靈活處理教材,引導學生學習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課外知識,遇到學生易混易錯的生字時,當場講解糾正,加深學生印象。這和我們在講公開課時爭議的,哪些該講哪些不該講不同,任何知識點,只要學生掌握得不牢固,都可以再加以練習,不要過分拘泥於課堂結構。

張化萬老師,也是一位老前輩,今年69歲了,依然精神飽滿。他講的是一節作文課,指導學生寫《一個特點鮮明的人》。他先讓學生交流,自己心目中誰特點鮮明,有哪些鮮明的特點。學生紛紛回答,有足球迷老爸的,有愛打扮的媽媽的,有冰塊老師的,有調皮可愛的弟弟妹妹的等。接着讓學生交流對誰的回答印象最深刻。又指導學生擬特別的題目引人入勝的開頭,再讓學生抓住人物特點選取典型事例,教給學生選取材料的方法,比如,怎樣從細節上描寫,和人物關係不大的內容可以省略不寫。寫的過程中,又對學生講解寫作文的第一要求,如寫字工整、語句通順、用語準確等。學生寫完後,讓學生當堂念自己的作文,並讓同學們點評,並講了點評方法,如先誇誇別人,再幫他找找問題。這一節課,學生始終緊張而興致盎然,從中學到了習作方法,我們也感受到張老師的善於指導,善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張老師的講座,也讓人學到了很多,他通過舉行各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指導學生寫出真實有趣的作文,避免假大空,並提出“人格覺得文格”的觀點。這節課收穫很大。

再說說少壯派的代表人物。首先,我想說的是王崧舟老師,他是被稱爲大師級的人物。他在武漢講的是《去年的樹》,在大連仍然講的是《去年的樹》。他倡導的是詩意語文的教學理念,他的聲音充滿磁性,娓娓道來,他的課件設計充滿詩情畫意,配樂悽美動聽,很煽情,在講課過程中,當他看到學生泫然欲泣的瞬間,趕忙關掉了音樂。他的引導啓發循循善誘,教材講解由淺入深,最後的結尾又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在整個過程中,真的讓人感到詩意涌動。他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並進行寫話練習。讓學生帶着想象去感悟童話的魅力,並感受《去年的樹》平淡簡約的敘事風格,體味作者留白的意味。從他身上,我看到了溫文爾雅的大師風範。很可惜,他兩次講的是同一節課,很希望能聽到他不同的課,領略他別樣的風采。

下面,我再說說葉秀萍老師的低年級的識字課。我一直認爲低年級的識字課是比較淺顯易懂的,從她的課中,讓我看到了識字課也可以加深的。她在講課過程中,加入了漢字演變的知識,讓學生認識到這個漢字的來源,並感受到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從漢字演化中加深了對漢字的印象,促使學生牢固認識漢字。她的課堂輕鬆活潑,通過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讓學生認識生字,給生字組詞。這些都給我們很大的啓發。

武鳳霞老師,是我們河南人,她是一個非常善於鑽研的老師,寫了不少語文教學方面的教育專著。她的課,帶有河南地域特點,跟咱們現在舉辦的優質課觀摩課有相似之處,讓人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在課堂上,她思路清晰,語言生動流暢,善於用自己的激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說完了少壯派,我再來說說後起之秀。印象最深的是來自江蘇常州市局前街小學的許嫣娜老師。她是學校的業務校長,對小學低年級段的教學很有研究。她的課曾多次獲得全國特等獎。她一共上了兩節課,都是二年級的課,一節是《荷葉圓圓》,一節是繪本故事《紙馬》。她的課生動活潑,充滿了童真童趣,在講課中,她把自己變身爲孩子,語言語氣都很吸引學生。特別是她用變魔術的形式開頭,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給調過來了。她在講課的過程中,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非常注意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也注意隨時組織課堂紀律。比如,讓學生讀兩遍課文,第一遍讀完後對老師點點頭,第二遍讀完後坐端正,老師對他點點頭。識字教學融入到學習課文中去,引導學生用最簡潔的方法去記生字。她在講課過程中積極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課文,發展學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後起之秀中又一個傑出人物,就是管建剛老師,他來自江蘇蘇州,他一出場,就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他不管從穿着打扮還是語言風格,都接近娛樂節目主持人,非常具有煽動性,課堂駕馭能力也很強。他講的是《春聯》,這一課屬於說明文。一般說來,說明文屬於比較枯燥的體裁,不易上得生動形象,充滿活力。然而,管建剛老師做到了。他在講課過程中,比較注意指向寫作方面的指導。我們學一篇課文,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文本的學習,來學寫此類文章。他除了引導學生了解和春聯有關的知識,還引領學生思考,作者爲什麼要這樣選材,這樣選材有什麼好處。從而,提醒學生在寫作文時也要注意選材。

以上就是我對外出學習的一些感受。從專家名師的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很多經驗,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根據自己的悟性,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這是我以後要努力的方向,但是,我覺得自己資質愚鈍,可能學得只是一點皮毛,不過,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穫吧。

教學觀摩學習心得3

秋光炫麗,金秋送爽,在這迷人的收穫季節裏,懷揣着對教育的那份執着,我於10月1日、14日到XX參加“中國教育夢——全國小學教師名師大堂教學觀摩活動”!兩天的學習,很榮幸能享受到這場教育盛宴!

1日上午是全國著名特級教XX和張XX兩位老師的同異構——《古詩詞三首》!統編教材下詩詞量大幅增加,如何進行古詩教學,兩位名師給我們做了很好的引路,同時也啓發我們去思考。這是一組田園詩,魏老師重音、詞語教學,雙線建構,用猜想、想畫面、聯繫上下、找詞眼等多種形式,上出了語的感覺,有音樂感畫面感,初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張老師的教學追求畫面感,帶學生們由景入境,然後悟情,讓學生們在頭腦中過電影,邊讀邊疊加意向進行想象,抓住關鍵字眼、詞語、句子,必須要沉入詞語,才能想象更細膩!精讀一首古詩,再去讀其它兩首,進行羣閱讀!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思考、表達,讀得懂,想得透,說得清!

1號下午,是全過著名特級教師黃XX老師執教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整節黃老師着力於引導孩子們去思考,這也正是黃老師所倡導的《深閱讀:讓思考成爲閱讀的習慣》,大量的閱讀是高水平閱讀者的必要條之一,有方法、策略、思考的閱讀纔是高水平的閱讀。至於孩子將理解到什麼程度我們可以有多種的形式去檢測,例如,我們可以讓學生去概括內容、做比較、舉例子、理解學作品的言外之意、運用等,同時有懷疑的地方提出自己的問題,不同角度提出不同觀點早有理有據。

怎麼才能促進思考,實現深閱讀?黃老師講到三個方面:

一、教給孩子閱讀策略,提供思考模型。如,關注作品背景、聯繫前後、帶進自己的生活經驗等,

二、提供多個本,對比發現問題。

三、改進考試命題,完成典型任務。

14號上午是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潘XX和李XX兩位老師的同異構——《我要的是葫蘆》。潘老師從語言的建構、思維的發展、審美的鑑賞、化的傳承設計這節,注重趣味性,識字同樣是重點,融入到讀書交流過程中。李老師的同樣是充滿趣味性,一言一行幽默有感染力,一節三個學習單貫穿其間,把時間充分留給學生,而不是與少數學生的對話,顯示了堂的公平性!

下午是全國著名教師郭XX和張XX兩位老師的習作教學。兩位老師各具風格,學生們在輕鬆的氛圍裏潛移默化學到知識。張老師由一個蘋果開始,引導學生進行創作,將學生代理情境裏,去天馬行空的想象!

兩天的學習,收穫很多,感觸很深,堂上教師只是引領者、參與者、合作者,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內容,互教互學,共同提高。教育路上只要我們心中有夢想,矢志不移,一定會收穫新的風景!

教學觀摩學習心得4

019年3月30日―31日,我有幸參加了“和美課堂”第十三屆全國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在這兩天的時間裏,觀摩了來自福州的何捷老師、南京的孫雙金老師、杭州的張祖慶老師等七位老師的精彩課堂,並聽了六位老師的精彩專題講座。此次活動,讓我受益匪淺,下面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更新教育觀念

教學目標2。0的三維時代已經過去,迎來了3。0時代,即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時代。何捷老師對執教統編教材的建議是務必將課後練習設計成教學環節,讓學生當堂完成。想要完成這一目標,需要老師們精心設計好教學環節,深度地鑽研教材,瞭解教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只是教教材,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新時代對我們教師發出了嚴峻的挑戰,“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顯然是已經落伍,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的需要。統編教材的廣泛使用,需要教師深入探討“核心素養”的內涵,探索具有“思維品質”的高效課堂教學。因此我們教師不能再滿足於現有知識的吃老本現象,襲用老方法,老套路的陳腐的教育方法了,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作爲一名語文老師需要不斷更新知識,開拓視野,積極吸收各種信息,汲取先進的教育思想,並善於將其運用於教學之中。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嘗試,才能獲得成長。

二、激發學習興趣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小學生在學習活動和學習過程中各種需要的情緒表現。只有使學生成爲學生活動的主人,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如:孫雙金老師在講授完《敕勒歌》的大意後,要求南昌的學生模仿這首詩歌說說家鄉的特色,一首《南昌歌》就在同學們的積極參與中創作出來了。當學生把學習語文知識和自己的生活聯繫起來時,進入課堂之中,教學工作才富有成效。因此,新授課教學的首要任務,是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地進入學習狀態。學習語文時,只有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喜歡語文,才能學好語文。

教學觀摩會使我深深體會到: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前提,教師的正確引導是積極參與學習的動力,正確評價學生是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有效措施,要獲得教學成功,必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之主動地進行學習,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就是外因條件,學生就是內因根據,教師的“教”只能通過學生的“學”起作用。因此,有效教學就是取決於是否能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三、重視閱讀教學

此次觀摩會中吳琳老師、王林老師等多位老師強調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部編教材在閱讀方面有幾個讀者看起來很亮眼,編者看起來很得意的欄目,那就是:“和大人一起讀”、“快樂讀書吧”、“閱讀策略單元”。一般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若沒有學到利用一些方法來幫助自己理解得更好,記得更牢,很容易淪爲只會認字,卻讀不出句子,文章所說的意義。或者只能讀出句子的表面意義,卻讀不出隱含的深層含義。吳琳老師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了一些教學建議:幫助孩子讀過文字後,讓孩子在腦海中想一想,思考一下所讀的內容,做做聯結、提問、推論、想想因果、歸納整理瑣碎但相關的信息。接着試着用自己的話將所讀的內容加以濃縮但又不失真地表達出來,並且與家人、朋友分享。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孩子的閱讀素養。

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依據教材的內容,重視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注重教學生閱讀策略,老師要進行整本書的課程設計,做好每學期的閱讀計劃。要求學生讀整本的書,提倡親子閱讀、全民閱讀,讓閱讀成爲習慣成爲時尚。

四、鼓勵質疑問難

何捷老師在教授《鹿角和鹿腿》一課時,首先提出有層次性,發散性的問題,誘導他們去發現問題,產生疑問。然後通過思考、討論、分析、引導學生去探索,去解決,激勵他們進一步探索,對學生萌發的別出心裁的想法,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予以稱讚。本節課何老師設計巧妙,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引領學生讀懂寓言,挖掘隱藏在故事背後的深刻道理。在何老師的引領下,使學生在產生疑問、解決疑問的過程中掌握了“明白道理”的基本方法,同時對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思考。何捷老師精湛的教學功底爲我們呈現了精彩的課堂。

五、合理利用資源

張祖慶老師爲我們帶來的電影寫作課《父與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次發現,原來小學的寫作課還可以這樣上。張老師在課堂上教給學生把微電影變成繪本的四個步驟――觀看影片、整理截圖、配上文字、裝訂成冊。讓學生學會如何把一個微電影變成圖文結合的繪本。這堂課是把信息技術與寫作相結合,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讓寫作教學變得更加生動直觀。這種創意寫作教學,爲學生提供了一把通往作家之路的鑰匙,幫助學生學習寫作技巧,克服寫作障礙。嘗試將外國的創意寫作成果與中國傳統的學習手段相融合,這種教學方式在國內也已迅速發展。對中國的教育改革來說,不失爲一次好的嘗試。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對課堂教學不斷探索,走出適合自己的教學路子。

教學觀摩學習心得5

樂學課堂是心理結構自主構建的過程,其核心在於通過樂與趣的探究、發現、互動,使學與教和諧交融,發揮課堂的主陣地作用。如何和學生一起探究、合作,和學生一起共鳴,快樂獲知,在不隨意中達到和諧、融洽,共建樂學課堂。通過學習,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融洽關係,做學生的好朋友

教學過程中的交往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師生之間的交往、學生與學生的交往,構成了具有特殊性質的課堂關係。特別是師生關係,在教學活動與教學效果之間起着一種潛在的“中介”作用。每一點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等,都是通過師生間良好的人際關係來實現的。師生間只有融洽、只有合作,教學活動才能順利進行,教學才能成功。所以老師要熱愛學生,平時關心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和學生真正成爲好朋友,讓學生真正喜愛老師,並把這種情緒延伸到課堂。

同樣,課堂上老師的語言要親切,要兒童化,目光顧及每一個同學;課堂節奏要多變,動靜結合,通過讀一讀、說一說,聽一聽、問一問,演一演、比一比,讓課堂不斷活躍,高潮迭起。

二、培養興趣,把時間給學生

首先讓學生明確目的,提高自覺性,把艱苦的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享受。布魯納說:“要使一個學生對一個學科有興趣的最好的方法,是使他感到這個學科值得學習。”老師要引導學生認清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工具性及其特殊的審美表現價值,使他們對語文產生一種迫切的需要之感,引起學習語文的興趣。

其次激發廣泛的好奇心也可以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究,產生興趣。尤其是小學語文課本內容豐富,插圖精美,涉及天文、地理,文學、歷史,想象、記事,這些都爲激發學生天真、稚嫩的好奇心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所以要大膽還給學生時間,讓學生想到哪裏到哪裏,能說什麼說什麼,輕易不可限制,否則,欲速則不達。

三、大膽質疑,創新思維,讓學生多說話

“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懷疑能讓學生學會辨別,從而發現問題,建設小小新思想,啓迪小小新發明。構建樂學課堂,要求教師既要依據教學內容向學生合理地提出問題,還要鼓勵學生多“點”質疑,提問老師,對課文內容發表自己的新觀點、新看法。只要是想說的話,儘可能都說;只要說了,都算漂亮話。學生從不同的範圍、不同的角度點擊、輻射課文內容,拓寬他們的思維空間,調動參與的積極性,帶動語言、思維、理解、表達的多向發展,讓學生的獲知既個性化,又多樣化。

總之,要想優化課堂教學,激活學生主體意識,發揮課堂的主陣地作用,就要還給學生一片自由暢想的藍天,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樣才能構建出一個樂學課堂,學生也才能真正擁有一個樂學課堂。

教學觀摩學習心得6

1月1日,在中心校領導的組織和帶領下,我們到了xx小學,參加了爲期一天的“第三屆xx市作觀摩展示活動”。我很榮幸參加了這次的活動,自己本身作爲一名新教師,恰恰需要這種平臺和機會去學習,去認識,去感受自己的各種不足,也更好的塑造自己,知道自己以後奔着那個方向去努力。

上午的第一節是由樊靜老師展示的《中華傳統化》,是一節作講評。先展示了學生的不同習作,進行對比,發現學生寫作需要查資料,積累知識,但是在運用資料的時候不能一味的抄寫,要學會摘選、挑揀,還要進行自己的改寫,教會了孩子們寫作的兩種方法:摘選法和改寫法。期間,樊老師用了去果園摘蘋果的例子,告訴孩子要摘選,形象、恰當,孩子們馬上就能明白。還告訴學生們寫到節日的特色小活動,要把自己寫進去。

接下是嶽潔老師的《把人物特點寫鮮明》,開頭遊戲導入,一下子把學生拉進堂,激發興趣。之後播放了三個小視頻,分別是光頭強吃東西、豬八戒吃饅頭、哆啦A夢吃銅鑼燒,讓學生對比發現各自吃東西的不同,去描寫。之後,帶着學生一起學習曹軒如何在《皮卡》中把皮卡塑造的人物鮮明,學習曹軒的方法,再去改自己之前寫的`,學以致用。

第三節是張鳳淳老師的《人從畫中》,選取了《少年閏土》第一段和孫犁的《荷花澱》開頭作爲範本,學習作者是如何把作品繪成一幅幅畫,彷彿人從畫中走一樣,練習時,讓學生們描寫自己的小夥伴。張老師風趣幽默,上時輕鬆詼諧,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孩子們積極性特別高,快快樂樂的就學到了知識。

上午結束時,董老師進行了總結,作分爲講評、讀寫結合和指導,告訴我們要“以學定教”,要雙向激勵,這樣達到表揚的孩子會提高寫作能力,未得到表揚的孩子也會提高審美能力。還告訴我們寫作是模仿—練筆—評議的過程,讓我看到了各位教育前輩對教學、對寫作所做出的努力和無私奉獻,激勵自己不斷前行。

下午第一節是董克鬆老師的《談美食》,是一節口語交際。說到美食,大家都喜歡,孩子們也是。在各種美食麪前,老師引導學生去發現在美食介紹的時候,從色、香、味、形、營養、食材、製作過程、故事和吃法等方面描述,在這樣的情境下,孩子上前對話,真真正正的做到了學以致用。

最後,是王秀萍老師的《再見了,可魯》,是一節導讀。期間,告訴孩子看書的腰封、左上角小字、目錄,選購圖書,瞭解圖書。一點點去展現可魯和主人之間的動人故事,幾次都紅了眼眶。我想孩子們也是非常感動,並且迫切的想要下趕緊去讀一讀,正應了這句話:每一次心靈的旅程都從讀書開始。

最後,王局長做了總結講話,既提出了意見,也肯定了可喜的成績。

一天的學習結束了,雖然很累,但是這次觀摩學習給自己以後的作教學指明瞭方向,也知道自己該怎麼改、奔着哪去努力。感謝領導提供、給予這樣的機會,讓我們可以逐步的提高自己。

教學觀摩學習心得7

正值春暖花開的三月,綠城——南寧滿目皆綠。溫暖的春風吹暖了綠城——南寧,也吹暖了南寧三中逸夫體育館。一千七百多名來自廣西各地的小學語文一線教師歡聚一堂,參加20xx“綠城之春”小學語文名師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

簡短而隆重的開幕儀式之後,來自南京的周益民老師首先把大家帶入了《這裏有個顛倒的世界》。緊接着,激情燃燒的玫瑰——竇桂梅老師向大家做了一次獨特的《讀書報告》,張祖慶老師的《創意圖書館》讓大家耳目一新,林莘老師讓大家重溫了《鯨》,賈志敏老師擺出了一個特別的問題《誰動了松鼠的奶酪》,黃慶峯老師那《黃河的主人》讓大家領略了黃河上一位不平凡的艄公,王崧舟老師的《楓橋夜泊》讓大家再次聽到寒山寺不一樣的鐘聲。名師們獨具匠心的設計,紮實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平實、準確、生動、幽默的語言不虛張聲勢、不大而化之,也不故作深沉,贏得了觀摩老師們陣陣熱烈的掌聲和會心的讚歎。觀摩的老師紛紛拿起手機發短信敘說自己的想法,向專家提出自己的困惑。觀摩會場熱烈、融洽,透着濃濃的教研氣氛。

本次觀摩的課上,老師們聽不到轟轟烈烈的豪言壯語,看不到紛呈各異的學生才藝大展示,只有上課老師悉心指導學生讀好每一句話,說好每一句話,用好每一個詞,寫好每一個字的普普通通的語文教學過程。褪盡浮華,還原本色,本次觀摩活動告訴每位一線小學語文教師,語文課就是紮紮實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這一理念在各位名師的課堂上真實地體現着。

通過本次觀摩,它將引領我們在教育戰線上揚帆起航。

教學觀摩學習心得8

非常感謝教務處能夠給我們青年教工提供教學觀摩學習的機會,使我無論在教學態度、教學方法還是在教學技巧方面都受益匪淺。在課程的選擇上,除了選取化工專業課外,我還選聽了偏重理論的高等數學課和側重實際應用的英語課。儘管每位老師講授風格不同,但他們還有很多共同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態度認真負責,課程準備充分。

經過一學期的觀摩,我認識到這一點是講好課的基礎。以賀高紅老師爲例,儘管科研和行政工作繁忙,但她課程準備和教學方面仍一絲不苟,課件做的很生動。尤其難得的是她不辭勞苦,攜帶大量沉重的實物教具,使同學對工程問題有直觀的認識。我將這個方法用到催化反應工程教學當中,學生反應良好。辛劍老師儘管年齡較大,但上課時聲音洪亮,仍舊充滿激情。並且能夠緊跟技術發展,用生動的動畫將原本枯燥難於理解的分子雜化軌道理論講解的形象生動。如果沒有對學生和教學工作的熱愛和端正的態度,很難做到這一點。

2、課程講解循序漸進,深入細緻。

這一點是建立在端正的態度和充分的準備基礎上的。儘管每位老師講授風格各異,但在這一點上卻是相同的。對於使用課件的老師,課件都做的非常生動。如匡國柱老師,把衆多的公式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利用課件講述的層次分明,深入淺出。而蔣志剛老師的板書有章有法,顯然經過了精心準備。他講述時細緻入微,講分部積分遇到的種種情況都條分縷析,學生當堂都能很好的掌握。這也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3、講課富於啓發性,非常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賀高紅老師的化工原理課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在賀老師的啓發下,同學們成爲課堂的主人,不知不覺中完成了知識的講解和傳授,真正是所謂的潤物無聲,並且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由於英語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講授當中,時真妹老師幽默風趣,給更多學生更多的機會學用語言。蔣志剛老師有意留些問題和時間給學生,讓同學們能夠當堂利用所學的知識,體會到解決問題的快樂。

4、淵博的學識和紮實深入的專業知識是教學的保障。

這些老師在各自專業領域中都卓有成就,取得了相當的成績。這是他們講課深入淺出,高屋建瓴的基礎。有經驗的老師曾諄諄告誡過我,學會掌握一門課容易,但將其講明白就不容易,更不用說深入淺出。除了需要掌握課程之外,還需在自己專業領域有所建樹,才能夠真正的上好一門課。通過觀摩,深深的體會到了這一點。這也是我在今後教學科研中需要注意的一點,要科研教學並重,把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

就我這一學期的觀摩體會而言儘管課程和教法不同,但端正的態度和良好的師德是成爲一名優秀老師的前提條件。所謂爲人師表,在這幾位老師身上都得到了良好的體現。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於孩子們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爲: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我們日常掛在口頭上的爲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我感覺要成爲師德高尚的老師,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需要經常自省。

我認爲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爲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後,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爲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裏,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間一長,就會脫離羣衆,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己威信。當然,只有自己努力纔是唯一的方法。

2、要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係實際上是一對矛盾,處理得好,會教學相長,形成一種師徒般的師生關係,但處理不好,會產生對立情緒,造成教師不願教,學生不願學的局面。老師應去研究學生的心理,研究人的個性,因爲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然後根據不同個性的學生去因材施教,去處理一些問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要多瞭解學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還是教與學工作中,只要多瞭解學生的要求,我們的辦法纔會更多,處理問題會更慎重,師生間只要形成了一種和諧關係,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就會比較順利。

3、注重對學生能力和人格的培養。

現代大學生,思想開放而複雜。作爲教師,除了傳授專業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授最新的方法,培養完善的人格。而這首先需要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才能爲學生樹立表率。這一點辛劍老師做的非常好。數十年如一日,耕耘在講臺上,讓我看到了優秀教師應具有的品質,也是我學習的榜樣。

另外作爲年輕人,我應注重新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比如大部分老師都採用了課件教學,使得原本枯燥的內容變得更容易理解。作爲年青人,在新技術的消化吸收方面有優勢,應該在學校教法革新方面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總的說來,我認爲要想成爲優秀的教師,首先要注重自己道德的培養和人格的完善;在此基礎上堅持科研教學兩條腿走路,教學科研相長,形成良性循環;注重教法和技巧的學習;以學生爲本,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教學觀摩學習心得9

20xx年10月20日至21日,我很幸運參加了第二十屆“相約名師,聚焦課堂”的小學數學的觀摩會,有幸聆聽到劉延革、蔡宏聖、唐彩斌、張冬梅、強震球、朱德江、徐斌等幾位名師的講課,讓我近距離地真實感受到了名師的教學智慧。他們以自己獨有的內在美和外在美的藝術風格的教學,感染着學生,震撼着學生的心靈,同時也觸動着我的心絃。專家們用生動幽默的語言、一個個質樸真實的經歷講述了自己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獨特見解和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他們紮實深厚的教學功底、精湛的教學水平、嫺熟機智的課堂駕馭能力,多方位地展示了自己的教學風格與魅力。課堂上獨特的教學設計、隨機應變的組織教學能力、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讓我們豁然開朗,受益匪淺!這兩天的培訓學習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我們學習數學的意義也是深遠的,下面我就以我印象最深的幾點展開我在此次觀摩會上的體會。

一、注重與學生的溝通,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感。

這次的學習讓我們感受到每堂課都很接地氣,沒有了作秀。教師放低了身份,與孩子有機地融合到一起,很實在,很和諧。課前每一位教師都與學生輕鬆的交流,使學生的心情得到了放鬆,學生自然就以飽滿的熱情及亢奮的鬥志投入到了新內容的學習。如強震球老師,他上的《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分數的意義》這兩課,這位老師的名字很有意思,強大的強震動的震皮球的球。他在課前與學生這樣交流,他說:“你們知道我的名字嗎?”“看到我的名字你們想到了什麼?”這個時候學生開始衆說紛紜,其中有個孩子說:“我在想這個老師是不是強大到震動了地球”。在學生們一片笑聲中,老師趕緊走去和學生握握手說:“謝謝你這麼看的起我。你的想象力真豐富。”“孩子們,今天的課我們就從想象開始。”課就這樣拉開了帷幕。天真的孩子與幽默的老師一下子就拉近了師生的心理距離,自然就緩解了學生的緊張感,也爲自由寬鬆、和諧活躍的課堂奠定了基礎。

二、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聚焦核心。

我很有幸聆聽了劉延革老師的《簡單的數據分析》,在課的開始,通過猜測,班內3位同學的生活方式,引出數據,進而引出數據分析;先是出示身高數據進行分析判斷,然後依據身高數據分析三位同學的生活方式;隨後又出示了體重數據進行分析判斷;最後將問題進行拓展,應用數據分析,進行決策、預測、判斷的練習。

無論是課題的引入,還是隨後的拓展,都把握住“數據分析”這一核心概念進行教學。這種數據分析,不僅僅將目光停留在統計圖上,更重要的是分析出統計圖背後的信息提取出來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

不僅是這節課,我覺得所有的統計教學都應以“數據分析”爲核心。數據分析是是一個複雜的思維過程,數據分析的過程不只是計算和畫圖,而是要選擇合適的方法整理和分析數據,將蘊含在數據中的信息提取出來幫助解決問題。

雖然兩天的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已經結束了,但名師數學教學的風采與魅力給予我極大的感受跟啓發。作爲一名老教師,我深感自己的不足,需要學習和實踐還很多,還需要我們不斷去認真探究,細心琢磨,在自我反思不斷的總結和提高,探索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有效之路。

教學觀摩學習心得10

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活動學習心得:課堂因生成而美麗

12月3日,聽了劉鬆老師的課《乘法的分配律》以及他的報告《有效教學的策略》,以下是我的一點感受與思考。

剛剛走上講臺、成爲教師的那一段時間裏,每次都是在上課前都做好精心的準備,上課時也總是不敢放手讓學生自由的動手實踐,自由的說說對某個問題的看法,唯恐學生的思維跑出之前的預設,唯恐控制不了課堂秩序……。那個時候,總是着急的怕學生說不出預設的內容而着急把一切正確無誤的知識告訴學生,雖然那樣的教案設計滴水不漏,雖然各個教學環節進行的順暢無比,但現在來看,那樣的課堂是缺乏生機的課堂,是沒有生命力的課堂。

葉瀾教授曾說過:“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應被看作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要把個體精神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於是,開始慢慢的學着開放課堂,讓課堂成爲孩子們思維活動與思維碰撞的場所;於是,開始期待孩子們新奇的想法,多元的思維方式,甚至美麗的錯誤……

在執教一年級上冊《統計的初步認識》一課時,以下圖作爲情境圖引入。

圖1

當做好一切鋪墊,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統計後,我選擇了幾個孩子的作品投影展示,其中一個孩子是這樣填寫的表格:

盒子

一個盒子一個盒子

娃娃

一個娃娃一個娃娃

汽車

一個汽車

魔方

一個魔方一個魔方

當我在投影儀上投出這個孩子的作品時,孩子們都笑了。於是我和其中的一個孩子有了以下的對話:

教師:請問你爲什麼笑呢?

學生:他沒統計完。

教師:哦,還真是,不錯!那你統計完了嗎?你用的什麼方法呢?

學生:我統計完了,我用的畫圓圈的方法來統計的。一個圓圈就代表上面的一個玩具。

教師:真棒!那你能說說這個同學的問題在哪嗎?是時間不夠嗎?

學生:是他這種方法太麻煩了,用圓圈表示比較簡單。

如果針對這種情況僅僅到此爲止,就有點淺嘗輒止。這兩個學生的方法恰恰反映了數學的語文這兩門學科的不同以及數學這門學科中符號語言的優越性與應用的廣泛性。對於剛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來講,這不是培養與強化孩子的符號意識的大好時機嗎?

曾經有位老師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讓學生折出一張長方形紙片的二分之一,可有兩個學生折出了四分之一,這時老師就問學生:“對這件事你們怎麼看?”大多同學都持反對意見,可這位老師卻評價說:“你們真有創造力。”簡單的一句點評,體現了老師對學生的寬容,也體現了老師對學生充分的尊重。接着,這位老師以此爲契機,讓學生折出自己想到並喜歡的幾分之一。到了課的最後,老師又說:“老師教出了一個二分之一,你們卻創造出這麼多的分數,首先該感謝誰呀?”自然而然,兩個看似“不聽話”的孩子就成了這節課上的英雄,這個教學環節就成了亮點。

生成的課堂是美麗的。新課程倡導建立“開放”、“有活力”的課堂教學結構,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促進學生思維的多向發展和多元感受。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依照課改精神,還要具有教育機智和學科智慧,能極時地根據教學情況和學生反饋,敏銳地捕捉到這一課堂生成性教學資源,並有效地加以利用、引導,來借“機”施教,使樸實的數學課堂因有價值的動態生成而彰顯無窮的教學魅力。

教學觀摩學習心得11

雖然只有短短兩天半時間,內容卻是豐富多采,包括演示課、講座、教師互動三個板塊。名師們以他們匠心獨運的教學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生動活潑的語言、詼諧有趣的神態、隨機應變的組織教學能力深深地折服了與會的一千多名來自五湖四海的老師。每位名師都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敏銳地捕捉學生在課堂中的每一次思維靈感的閃現和稍縱即逝的教育契機,不着痕跡地加以指導、點撥、放大。學生則是積極參與、沉浸課堂,聽說讀寫,樣樣拿手。我不禁感嘆:語文課堂原來可以如此美麗!聽課回來,重新審視自已的課堂,我覺得我也應該在平常的課堂中融入新的理念、新的課標精神,讓我們平常的家常課也生動、有趣起來!下面談談我個人的幾點思考。

第一、鑽研課標、吃透教材、把握語文的本質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一門研究語言文字運用的課程。薛法根老師在《好課的祕密》講座說:“語文教學要走教學的正道,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語文教學要培養運用語言、創造語言的人,而不是研究語言的人。”的確,本次演示的十三節課,不管是繪本教學、口語交際還是作文指導與課文內容教學,都體現了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重視語言文字的動用。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研修學院的王文麗老師展示的《祖父的園子》,追求言語與情感共生。她讓孩子們充分地讀,充分地品。像“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在說話似的。”“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願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若都不願意,就是一個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兒從牆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兒又從牆頭上飛走一隻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些能充分體現蕭紅作品語言特色的句子,王老師是讓學生反覆地讀,細細揣摩品味,瞭解文章的語言特色,然後讓孩子充分的說句式相似的句子,如:祖父xxx,我就xxx;祖父xxx,我就xxx。在說的基礎上,再讓孩子寫相似的句子。如:讓孩子們仿寫“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在說話似的”這句話。孩子們就寫出了“樹結果了,就像在聚會似的。花謝了,就像睡着了似的。樹綠了,就像穿上了新衣似的。玉米長高了,就像在跟誰比長個似的。蟬叫了,就像在發牢騷似人……”王老師紮紮實實地落實語言文字,讓學生會說會寫。

第二、不同體裁、不同類型、不同教法

語文應該教出文體與文本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尊重文本的體裁、類型,如散文側重情感的感悟,詩歌側重於語言的美感與韻律感,而小說則側重於情節和人物形象,繪本的教學則側重於引導想像與訓練說話。如《咚咚咚,是誰呀》是則繪本故事,這就需關注繪本故事的特點,用好繪本,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想像,讓他們充分地說。林莘老師就是這樣做的。她出示了五幅圖,都先出示遮住一大部分的圖,讓學生認真觀察,發揮想像,猜猜它是誰。然後又讓孩子們用“我覺得它是誰,因爲……”的句式同桌小聲說,再小組彙報。在此基礎上出示繪本內容,指導孩子讀,然後再讓他們仿照句式寫。整堂課下來,學生的聽說讀寫,沒有一項落下,非常符合繪本的特點。再如駱應華老師執教的《窮人》,駱老師整堂課抓住小說的環境描寫來體會人物的內心和品質。駱老師先讓學生找出第一段中環境描寫的句子,讓學生橫着對比體會人物內心,豎着對比體會人物內心惶恐的不斷加深。從而得出:環境描寫,映照人物的內心;心理描寫,直擊人物內心。這就是托爾斯泰的祕密,這就是托爾斯泰式的心理描寫。洛老師整堂課也牢牢地抓住小說的兩大要素來教學。

第三、指導朗讀、層次分明、方式多樣

語文教學要重視朗讀的指導。朗讀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老師的朗讀,二是學生的朗讀,三是老師對文本和關鍵詞語的理解和處理。老師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並引導學生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是一種美妙的境界。葉聖陶先生說:“閱讀教學總得讀。”張田若先生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學生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就證明學生對課文的內容理解了,對文章的思想感情體會出來了。把課文的內容和感情通過自己的聲音再現出來,這是一種再創造,是賦予作品以生命。全國著名教師薛法根執教的《剪枝的學問》一課在讀這方面尤爲突出。薛老師整堂課甚至沒用多媒體,只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語文書,引導孩子有問題從書中去找答案,不理解了從書中去讀。他的口頭語是:“看書、看書、看書!”並美其名曰: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剪枝的學問》這一課堂,薛老師讓學生初讀課文,找出“我”幾次去王大伯家,圈出“去年冬天的一天”、“春天到了”、“夏季”這些表示時間的詞,然後讓他們說在這些時間裏,“我”看見了什麼?再把這三句話連起來說,這樣就讀懂了文章的主要內容。然後讓學生細讀文章,邊讀邊圈出心理活動的詞,指導學生了解“着急地問”要讀得語氣急、聲音大、語調往上揚。還指導學生分清敘述語和角色語,讓學生讀出不同年齡角色不同的感情,讓學生了解敘述語要讀得娓娓道來的感覺。薛老師反覆引導朗讀,有序地引導熟讀成誦。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薛老師指導朗讀在一個學生身上花了五分鐘,並讓大家一起目睹了這孩子朗讀能力的飛躍進步。薛老師說,每天至少要花五到八分鐘在一位學生身上,每天抓一位學生,一年下來,每位學生都得到有效的指導。薛老師那爐火純青的教學藝術,詮釋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聽薛老師的語文課,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是一種藝術的享受。他的課堂開放而有序,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學生學得那麼主動、生動,在課堂上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感受着語文的無窮魅力,自始至終享受着學習的快樂。師生能讀得入情入境的語文課堂,一定是充滿生機、充滿靈性、充滿情趣的語文課堂。

第四、風格各異、細心聆聽、錘鍊提升

聆聽課堂,印象深刻,因爲每個執教的老師都形成自身獨特的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王文麗老師追求言語與情感共生,薛法根老師講究迴歸語文本質,林莘老師進行靜悄悄地課堂革命,張維娜和陳金龍老師用學生活動體驗來指導學生寫作,何捷和歐義賜老師用繪本訓練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王樑賢和馮巍老師則把思維導圖引入課堂。我在感喟名師在課堂中的那份沉穩,那份大氣外,也爲他們背後的付出深深感動。在享受他們輝煌的同時,我想,更應學習他們對課堂教學的態度,對於語文教學的執着,這樣,才能讓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走得更遠!

教學觀摩學習心得12

5月16日至17日,永州市第三屆小學數教師學素養比賽在零陵區黃古山小學舉行,感謝學校給了我們這次寶貴的機會,讓我們能親臨現場親眼目睹各位優秀教師的風采。

此次大賽主要分爲賽課、現場問答與才藝展示三個環節,幾天裏,我們一共觀摩了來自12個縣區的12堂優質課,12堂問答與才藝展示。無論是“概念”教學、“解決問題”的教學、“空間與圖形”的教學,還是才藝展示,各位老師現代的新課標理念、新穎的設計、清晰的思路、靈活的教法、愉悅的情感、親切的語言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我們對課堂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一、教學設計合理、精當,令人耳目一新。

在平時的數學課堂中,總感覺不夠形象、生動。聽取冷水灘區馬坪學校周建華老師在教學《植樹問題》時,才認識到數學課可以如此生動。在感知“間隔”與“間隔數”時,她是這樣設計的,“請同學們伸出你們的左手,像老師這樣,張開的5指間有幾個空隙呢?(4個)數學上我們把這個空隙叫做‘間隔’,4個間隔,間隔數就是4。4根手指呢?3根手指呢?2根手指呢?老師與學生有效地互動,讓學生深刻地領悟到了數學的概念。

二、課堂教學注重實效,讓學生親身體驗數學。

參賽老師具有很好的教師素養,基本功紮實,能靈活的把握教材,有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關注學生的表現,促進數學知識的動態生成。如:我縣驥村中心小學雷雲香老師教學的二年級數學《找規律》,真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活起來了。她圍繞物質循環排列規律這一重點,設計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動:猜一猜(空盤子裏應擺放什麼水果)、擺一擺(學生動手按規律擺圖形)、遊戲(男、女同學各4名,按規律排隊進行比賽)。環節目標的細化、落實,使學生真正地掌握了本節課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會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整個課堂教學充實、紮實、有效。

三、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極力構建生活化的課堂。

每一位參賽教師都善於溝通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繫,創設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數學情境來服務數學。如:運用四川雅安7.0級地震的情境進行了《小數的讀法和寫法》的教學,“六一”聯歡會佈置(彩旗的排列順序)引出找規律的概念等。既豐富了課堂教學過程,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真切地體會到了數學來源於生活。

四、加強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新課改強調體驗性學習,就是要求學生用身體去親身經歷、體察,用頭腦去思考、探究,用心靈去意會、感悟,讓知識得到內化。如:江華縣橋頭鋪鎮完全小學朱隆邦老師教學的《解決問題的策略畫圖》一課中,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產生畫圖的需求,在畫圖時,給孩子們留下了充分的思考時間與空間,盡情讓學生思考、研究、探索在合作中藉助畫圖的策略解決問題。數學課堂中,在關鍵問題的探索中有的學生確實“慢”,但是優秀的老師總會“等待”。同時這堂課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思想,讓我認識到教好數學需要增強策略意識。

五、才藝展示、精彩紛呈

在大賽中,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數學教師的才藝展示環節。沒有想到數學老師的才藝也能如此豐富,而且還能與數學聯繫起來。在才藝展示環節中,教師展現的形式有:數學故事、數學魔術、數學情景劇、數學簡筆畫、脫口秀、舞蹈書法與數學融合、數學圖案剪拼,伴着輕快的音樂,我們回味着數學教學路上的歷程,一切是那樣熟悉而感動。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有:雙牌縣江村學區張玲老師表演的《數學小魔術》。她藉助52張撲克牌中的數字,運用“循環排序”這一數學規律,進行了神奇的數字表演。看來魔術也是很好的數學素材。

江華縣沱江鎮一小周麗君老師展示的瑤族長鼓舞,從鼓聲中的節拍中與數學的找規律聯繫起來,讓我領略到了數學的美,感受到了瑤族的風情。

六、專家提出的數學思考

1、如何改變一問一答式的數學傳統教法?

2、如何打破沉悶的數學課堂?

3、老課新上,怎樣使課堂教學更有效?

4、教師如何做好評價,做到不忽略學生的錯誤,及時、準確、有效評價?

教學觀摩學習心得13

我觀看了xx小學x老師的兩節語文課和xx小學郝老師的一節思品高效課堂觀摩課,聽後,感受很深。我認爲要提高課堂效率主要從這幾方面入手:

要想課堂變得高效,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有普遍的關注。

1、要經常用目光或微笑與學生交流,這是實現普遍關注的前提

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從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種關注,感受到一種溫暖,獲得一種支持。

2、用欣賞、誇獎的手段來體現你的關注

對學生的欣賞、誇獎、鼓勵往往表達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老師器重我。要把他們每一點的積極性、每一點的學習熱情保護起來,讓它生長起來,壯大起來。

3、用提問或允許回答問題來表達你的關注

不經意的允許能滿足學生的被認可感,滿足學生被承認的需要。

4、用“中斷定勢”的形式表現你的關注

當學生表現得沒有積極性,否認自己的成績的時候,教師用“中斷定勢”的方法打斷其對自己的消極認識來表現對學生的認同。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讓每一個學生都不再產生自我貶低,自我矮化的想法和行爲。

5、營造能夠給所有的學生以自信的氛圍

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對自己有自信心。此時的學習是最有效的。

6、營造讓所有學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圍

在這樣課堂裏,學生感到輕鬆、活躍、精力充沛。如果學生覺得自己沒有活力,甚至消沉、憂慮、緊張,高效的課堂是無從建立的。

7、營造能夠讓學生自我管理的氛圍

在這樣的課堂裏,每個學生都能實施自我管理,都能感到要對自己負責。如果總是覺得自己被控制着,自己對自己毫無責任,也是沒有學習效率可言的。

8、營造讓所有學生都有歸屬感的氛圍

學生間彼此聆聽,彼此認同,彼此尊重,不僅能提高其學習效果,亦可修養其人格品質。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各界都在提倡給學生減負,不能佔用學生的休息時間,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畢生都要研究的課題,把老師和學生都從題海和加課中解放出來,讓教師快樂地教,讓學生快樂地學。

通過學習,不斷吸取先進的教學經驗,從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入手,培養學生感悟情感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真正的將學生學習情緒調動起來,變讓我學爲我要學。

教學觀摩學習心得14

12月3日和4日我有幸聆聽了劉鬆、張冬梅、楊秀清、錢守旺和王彥偉五位數學名師的示範課,一堂堂生動的示範課讓我領略到數學深邃的思想。五位名師通過自己的課堂實踐,給予了我們這些年輕教師最前沿的引領,最智慧的啓迪。兩天的學習讓我近距離感受着名師們獨特的教學魅力,耳聞目睹他們在課堂上的精彩演繹,讓我學到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下面我就幾位老師的課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幽默教學,活躍課堂

《乘法分配律》是一節枯燥的數學知識課,可在劉鬆老師風趣幽默加肢體語言的點撥下,整個課堂充滿着歡聲笑語。乘法分配律讓學生在觀察思考嘗試中輕鬆達成,學生們能用不同的符號表示乘法分配律,真是難能可貴。

整堂課,劉老師關注學生情感、興趣,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無論課前的談話還是課堂中的肢體語言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讓學生快樂着,探索着。劉老師帶領學生回顧已學知識,尋找乘法分配律的“蹤影”(二年級的乘法口訣,長方形的面積),學生“溫故而知新”,再一次讓學生充分體驗,經歷學習的成功,進一步的加深了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應用。整堂課學生都在興奮、積極中與教師緊密配合,學生思維得到充分表現,享受着學習的快樂。

聯想自己的課堂教學,我終於明白:數學課要讓學生愛學,樂學。老師首先要一切從學生出發,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向劉老師那樣讓課堂變得輕鬆、愉悅、高效、成功!

二、把課堂交給學生

大膽放手,把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有效學習,成爲真正的學習主體,這是張冬梅老師授課的最大特色,這也恰恰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學生對“米”的認識是比較抽象的,而張冬梅老師通過各種巧妙的活動設計,幫助學生建立了“1米有多長”的表象知識。每一次的活動,學生們都完成的有序且有效。縱觀整個課堂,在張老師的引領下,開展了各種各樣的小活動,所有的活動都是圍繞教學重點展開的,且銜接的十分流暢自然,讓學生沉浸在活動中的同時,不知不覺的加深了對“米”的認識。

張老師的課堂親切自然,所有的活動都輾轉自如,只有像張老師那樣把課堂交給學生,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激勵學生,增強學生自信

《雞兔同籠》問題一直是小學階段學生的弱點,學生難理解,難掌握,難運用。楊秀清老師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教學直觀形象,從淺入深,從易到難,從抽象到形象,層層善誘,方法多樣,引導學生步步瞭解,層層解決,深切瞭解到多種解題方法,從不同方法,不同角度幫助學生剖析解題思路,讓學生深切瞭解了“雞兔同籠”的理念,學生再面對這樣的問題將迎刃而解了。

楊老師授課最大的特點就是善於表揚和激勵學生,這極大的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對學生進行鼓勵教育,能使不同差異的學生都能在愉悅和諧的學習狀態中,教學環境中茁狀成長。

四、激發學生興趣

數學的起點是培養學生以數學的眼光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增強應用意識。在《24時計時法》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錢守旺老師收集了大量的生活中的用24時計時法表示的時間(如:公交站牌上、火車票上、郵局開箱時間等),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整堂課,所有的內容都爲孩子們提供了思考、交流得平臺,每一個信息的設置都在不經意間引領學生進入了更深層的思考,這樣的課堂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中,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纔會主動學習,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

五、親切教學

《圖形的旋轉》是小學數學中較抽象的一節課,而王彥偉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化抽象爲具體,很好的完成的這節課的教學。王老師對多媒體課件的準確運用,使旋轉的表象在學生的頭腦中形象、生動地建立起來,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練習、訓練到位,使學生對知識學以致用,得到了鞏固和提高;較複雜圖形的引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王老師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親切。整堂課,王老師始終面帶燦爛的微笑,對於學生漂亮的發言,給予肯定和讚揚,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於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學生,王老師耐心地加以啓示、引導和點撥,讓學生處處時時感受到老師的溫暖,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縮短師生心理距離,營造了寬鬆和諧、自由活躍的課堂氛圍。

雖然只有短短兩天的時間,但五位名師的精彩授課讓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現在的數學課堂教學不再是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究,師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課堂活動。學生的自信,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引領、呵護和賞識。師生在課堂中不再是原來傳統教學中的傳授者和接受者,施與者和容納者;在現在課堂中學生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會總結經驗,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們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後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鬥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教學觀摩學習心得15

10月30日,我有幸在黃山實驗小學聆聽了張麗、李媛、李萍、陳鳳榮4位老師所執教的作文教學課以及精彩的報告。4位執教老師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精湛的教學藝術,頗具特色的肢體語言,樸實無華的教學風格令我難以忘懷。

張麗老師的“學寫日記”圖文並茂的日記格式,循循善誘的講解,細緻入微的日記內容分析,學生的模仿寫和展示點評,給我拍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李媛老師的“關注提示語”更是精彩,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從“說”的不同表達方式入手,用具體的事例,詳細的講解如何讓關注提示語,並讓學生做了具體可行的訓練,真是讓人大開眼界。李萍老師的句子娃娃圖畫式“看猴山”習作指導,更是圖文並茂,按一定順序寫作訓練精準到位。

最精彩的莫過於陳鳳榮老師漫畫情景作文教學指導。陳鳳榮老師一再強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學生對寫作訓練有濃厚的興趣是教學的最大成功。”在《情趣作文教學》這節作文課上,張老師用她精湛的教學藝術給我們展示了一節精彩的寫作指導課。

陳鳳榮老師說:“課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是教學。”作文就是生活,是生活的過程,是建於學生生活基礎之上。先有生活的觀念,然後纔有教學的努力。教學的作用是讓學生作文生活的質量更好,一味的追求教學的目的,將使生活變得蒼白而無力,將奪去學生生活的活力,生命力,反映出的作文也就變得呆板。

陳老師的教學中引用的例子都來源生活,報刊雜誌的漫畫,電視的公益廣告等等,生活的素材被他加以改造利用,成爲激發學生思維的媒介。作文融入了生活,使擠牙膏的艱難變得靈動而鮮活。作文不再困難,成爲了學生生活的佐料,讓學生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陳老師倡導:“作文應該有意思,不是有意義”。她闡述:選材要有意思,一個語文教師要有素材意識、作文意識,時刻考慮到孩子會喜歡哪些話題;命題要有意思,要確定能夠激發起學生興趣的,充滿語文童趣的命題,活化學生的思維;要把課上的有意思,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流程,讓孩子感到每個教學環節都有意思;評改要有意思,當面評改是有效的,要有好的語感,能瞬間發現閃光點,並予以放大。

陳老師老師強調要注意語言的積累、生活的積累、感受的積累。老師要有積累的意識,要以讀爲主,多讀多背,一堂課上完,要給學生留下什麼東西,加強學生語言的積累;要多組織活動,創造機會,在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活動中,增加學生的生活積累;要引領學生學會感受,感受身邊的事物,記錄個性化的感受,讓生活充滿詩的意味。

一天的學習時間十分短暫,留給我卻有許多許多。執教老師們獨具個性的教學風格我不可能全部學到,但是他們高超的教學藝術卻是需要我用心去領悟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