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課例研究心得體會

本文已影響 2.1W人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例研究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課例研究心得體會

課例研究心得體會1

我校教研組舉行了一次轟轟烈烈的課例研究活動。本次活動以“品名師課例,促專業成長”爲研究主題,通過看名師們的各科課例,進行了紮實有效的課例研究活動。此次活動的開展,使我更加走近了“課例研究”。作爲參與活動的一員,我深有感觸,以下淺談幾點我的個人體會:

1、感動。在本次活動中,有三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感動。其一:老師們的積極參與。活動前成立了研究小組。多位教師和領導雖然在一線的工作都很繁忙,但仍然抽出空來,先後兩次在朱老師的精心安排下,設計出了一套行之有效、主題鮮明的方案。在設計過程中,大家各抒己見,獻計獻策,毫無保留。這樣的同心協力,我們的活動怎能不取得成功呢?

其二:研究教師的虛心努力。本次參加活動的教師發言及有理論高度,又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有高度、有深度、更有廣度。如果不是付出了超常的努力,我們的教研活動又哪能如此精彩呢?

其三:領導的關注。本次活動自始至終,學校領導都安排有序,全程追蹤。在活動過程中,領導身體力行,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和教研組教師研討交流,俯下身來和教研組成員評課議課。除此之外,本次活動中,校長也親臨現場,並對此次活動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肯定。領導這樣無微不至地關懷咱們的工作,咱們怎能不感動不努力呢?

2、收穫。自學校教研室成立教研組後,幾年以來我在參加教研活動過程中最大的收穫就是朋友和知識。記得初次活動時相聚的時候,大家彼此都還很拘謹,討論問題、評課議課時,都還帶着些許靦腆。而今,這個集體是團結的、溫暖的、欣欣向榮的。彼此友好、互相關心、暢所欲言、共同進步取代了昔日的一切陌生。在這裏,我們不僅擁有了朋友,更收穫了無盡的知識源泉。教研活動就如同一個精彩的大舞臺,我們在一線工作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在這個舞臺上被演繹的淋漓盡致。每參加一次活動,我都覺得自己好像禾苗又汲取了一次甘露,又多了一些工作的動力、信心、幹勁兒……

3、提高。初識“名師課例研究”,不知其究竟爲何?通過參加此次活動,實際操作和理論知識使我明白了其真正內涵:即以一節課的全程或片段作爲案例進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處或不足之處,或者說是對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特定教學問題的深刻反思及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的過程。這樣的概念易於理解,其操作模式也易於把握:問題設計實踐反思總結。搞清了這些,不禁使人心中豁然開朗,這就是“課例研究”。回想我們以往的教研課,與之相比,課例研究不僅克服了以往教研課的盲目性,更爲教研活動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研討過程的平臺,教師們共同探討,交流分享,獲取大量的信息,共同解除困惑,感受成功。其互助互學的教研過程,更使大家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得以提高。由以上這些聯想到課例研究的起源,哈佛商學院每年每位學生都要研究300多個案例,因此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今,我們只要持之以恆地努力下去,成功也將屬於我們!“讓我們在教研中,獲得智慧、方法、啓示,然後生根發芽,在自己的沃土上開花、結果吧!”

課例研究心得體會2

上學期以來,我有幸能參加市農村優秀青年教師研修班的學習,由衷感謝市、區領導爲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交流、提高的平臺。此次研修不同於以往的任何一次培訓,此次研修的目的是爲了提高我們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水平,我作爲其中的一員當然十分珍惜這次彌足珍貴的機會。短短的六個月下來,自感受益匪淺。作爲參與活動的一員,我深有感觸,以下淺談幾點我的個人體會:

一、感動

其一:讓人敬愛的郭老師。曾有人說:一生遇到一個能讓你敬愛的人,那是一種幸運。而我何其有幸,遇到了我們的學科導師郭冬梅老師。在他耐心、專業的指導下,我以及我們所有的學員都在進步着。半年多的培訓,郭老師很細心地制定了比較系統完整的計劃,每月的培訓,行程安排都非常清晰,任務明確,絕不浪費任何機會和時間。除此之外,她還特邀一些名師名家來做報告,從而提高我們的理論素養。其二:青浦課例組的大力支持。我們的很多活動都是和青浦課例組成員一起的,活動前成立了備課小組,青浦課例組成員穿插進去,給我們以指導與幫助。其三:同伴互助。我們“青優班”十個學員在一起同心協力,在一起爭辯過、快樂過、緊張過,患難見真情,難忘一起奮鬥過的兄弟姐妹。

二、收穫

學科導師給我們學員做了一些有關課例的介紹,讓我們明白什麼是課例研究。我們還根據凌龍老師的課堂診斷報告,撰寫了一份課例研究報告。聆聽了周秀芳老師聲情並茂的報告,讓我感慨萬千;而顧老的報告則真真切切地感動着我;王潔博士作的課例研究報告給我幫助很大。我們還進行了外出考察活動,大家在一起感覺很開心。有幸聽到了青優班三位老師的課,讓我學到了很多。

三、提高

初識“課例研究”,不知其究竟爲何.通過參加此次活動,實際操作和理論知識使我明白了其真正內涵:即以一節課的全程或片段作爲案例進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處或不足之處,或者說是對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特定教學問題的深刻反思及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的過程。它其實是一個三實踐兩反思的過程,回想我們以往的教研課,與之相比,課例研究不僅克服了以往教研課的盲目性,更爲教研活動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研討過程的平臺。在課例研究過程中我們青優班學員在一起共同探討,交流分享,共同解除困惑,感受成功。我相信我們在一起的感受和生活我都將潛移默化地帶到今後自己的教學中去,從而使自己的教學能力得到提高。永遠不會忘記郭老師,忘記青優班的學員,忘記從冬季到夏季我們共同渡過的點點滴滴。

課例研究心得體會3

一、課例研究對您的專業成長在哪些方面發揮了哪些作用?試舉例說明

1、課例研究是對教學經驗的一種重新審視與重新構建的過程。在現實教學中,我們可能備完一次課就不會再進行修改,其實我們在每次上同一節課時,應該及時總結和反思,教學環節的設計是否符合學生的學,是否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應該更加關注學生是否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這些是我在平時教學中不會重新審視的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和關注學生的學。

2、課例研究注重發掘教師的實踐智慧,可以促進教師從經驗型向反思型、專家型教師的轉變,促進教學行爲的轉變。課例研究通過對一節課的全程或片段或細節的細緻觀察和深入反思,探討問題產生的背後原因及影響,尋找問題解決的策略和方法。並且克服了常規教學研究的盲目性。教師專業的成長和發展,關鍵在於實踐性知識的不斷豐富和實踐智慧的不斷提升。開展課例研究,有助於發掘教師的實踐智慧。

3、課例研究培養我的問題意識,提高我的科研能力。在新課程的實施中,有時有新的問題和困惑產生。進行課例研究,爲老師們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創造了條件。在研究課例的過程中,我將自己日常教學實踐接觸的大量感性材料、感性認識,經過理性的探索、認識和加工,並形成帶有規律性的教育、教學理論,這種理論不僅具有創造性、實用性和可行性,而且對於指導教育、教學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4、通過課例研究,能不斷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有意識地去嘗試着改變教學方法,在反思中嘗試,在嘗試中理解,在理解中深化,最終提高自己。

三、您對課例研究有哪些理解和思考?試舉例說明。

對課例研究,原來我不知道研究什麼,通過這幾年的網絡研修,我逐漸有了清晰的認識,課例研究是對教學經驗的一種重新審視與重新構建的過程。在原來的課例研究中,我們只會精心的去設計教學環節,而很少精心的去考慮我爲什麼這樣去設計,而課例研究的學習讓我知道了要研究什麼,課例研究就是要研究校本,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學生怎樣學,研究老師怎樣以學定教。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增強自己的研究意識,多問幾個爲什麼。

課例研究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最有效方式之一。課例研究把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與教學研究活動結合起來,讓教師一邊實踐一邊研究,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課例研究就是總結在課堂教學中成功之處,找出失敗點的原因,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和策略,再從宏觀上審視,看看這堂課哪些地方還需要突破,通過反覆的研究修改,總結出精華。

通過課例研究,能不斷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有意識地去嘗試着改變教學方法,在反思中嘗試,在嘗試中理解,在理解中深化,最終提高自己。

課例研究心得體會4

我有幸聽了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的申宣成博士《教師如何做課例研究》的報告,申博士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將深奧枯燥的理論知識講解的淺顯易懂,讓我們興趣盎然的同時,深刻反思自己的言行,對所學內容回味無窮。

在我們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通過各種途徑讀了不少課例,自己也寫課例,但卻沒有深入地對課例進行研究,缺乏理論的指導。聽了申博士的講解,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曾認爲很驕傲的課例,發現自己曾有多嚴重的不足而不自知,明白了今後的課例研究該如何做起:課例是課堂教學的實錄,是關於一堂課的教與學的案例;課例研究是以教師的教學實踐爲基礎,通過對一節課或其中若干教學事件的描述和分析,在互助與反思中提高教學水平的教研活動。

我們做課例研究可以用專題分析法、情景填空法、結構覆盤法三種方法,結合自己課堂實踐進行。申博士結合大量生動、具體的課例來爲我們解析這些理論,如拂面春風、如甘露入喉,我迫切地認識到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課例的需要。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教師的成長是個不斷學習的過程,能讓自己不斷提高的,是自己不斷的研讀與反思,明確了努力的方向,倍感動力百倍!

課例研究心得體會5

課例是關於一堂課的教與學的案例,課例研究是指圍繞一堂課的教學在課前、課中、課後所進行的種種活動,包括研究人員、上課教師與他的同伴、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對話、討論。

校本教研是“建立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制度”的簡稱,校本教研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爲研究對象,着眼於在真實的學校情境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推動新課程的順利實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這是一種“基於學校”、“在學校中”、“爲了學校”的教學研究。校本教研的核心三要素:“自我反思”——教師個體對自身教學實踐的反思;“同伴互助”——教師集體在教學研究中的平等交流、經驗分享和學術互助;“專業引領”——專業研究人員對校本教研的專業指導和支持。課例研究完全具有這三要素,是校本教研的一種形式,目標指向解決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我校在認真學習外地經驗的同時,在課例研究方面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以下兩種研討形式:

1.一人同課多輪

2.同課異構

我們在“同課異構”的課例研究方面做了很好的嘗試。該校採取的方式是:分年級商定出相同的課文,採用不同的構思、不同的切入點、側重點進行設計,各自闡述自己的教學設計意圖,聽完課後集體進行分析研討,通過這樣的活動旨在引導教師不要“唯教材、唯教參”,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課程設計、分析學生特點、學習方法以及學生的真正需要上,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真正做到教師適度指導、學生主動參與。

第一輪的聽課、評課在熱烈的氣氛中進行,一輪課下來,在教學同一篇課文的過程中,不同的教師雖然教學風格各異,教學特點不盡相同,但都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在課後的研討中,老師們通過比較、分析、肯定、否定,不斷思考自己和他人的教學,從而揚長避短,各取所需。同時也提出值得關注、探討的問題,例如:“怎樣做到關注、尊重每一個學生?”“識字教學的遊戲活動很多,但什麼樣的`遊戲策略更有效?”老師們在這樣的基礎上出謀劃策,尤其是研究人中同提供有效的策略,爲第二輪聽課、評課夯實了基礎。接下來的再次設計、聽課,主要針對第一輪聽課中提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採取改進策略,促使教師行爲進一步改進,以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這樣的課例研究形式從比較教學設計、課堂試銷、到研討反思教學出現的種種問題,到提出改進策略並付諸行動,再次實踐,再次反思,老師們在設計——行動——反思——行動——反思中,經歷了先實踐,再反思,再進行理論昇華,再實踐的過程,不斷提升了自身的教學水平,增強了實踐智慧。

課例研究心得體會6

通過學習我認爲:課例研究就是聚焦課堂教學,以課堂教學爲載體重視教師的行爲跟進、理論提升、能力提高以及個體的自我反思以促進教師羣體的共同成長。它依據教師個人已有的教學經驗,在此基礎上關注新的教學理念和學生的行爲,尋找自身的差異不斷改進已有的教學方式方法。

課例研究通常採用做中學的方式幫助教師學會怎樣去做,達到提高教師學科專業水平的目的,引導更多教師掌握並運用這種方法改進常態教學的質量。

在這個過程中課例研究就成爲了教師學習的認知支架,是教師們直面教學共同分享的平臺,課例研究起到了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中介作用,它能夠增長我們的實踐智慧,使每一位參與的教師都成爲有研究能力的實踐者。我也深深感受到,課例研修與我們的平常的教研活動是有區別的,平常我們往往只關心課怎麼上,板書怎麼設計?提哪些問題等技術問題,缺乏從理論層面上對教材、教法和學生的認知基礎與風格加以分析與思考,因而就不能高屋建瓴地從整體把握教學設計。進行課例研修可以讓我們學習別人的經驗和理論,豐富自己的認知,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課例研修是一種旨在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量,以改進和提高教師實際教育教學工作爲首要目標。課例研修關注的不是教育學或各學科所認定的理論問題,而是校長和教師經常遇到或亟待解決的實際教育教學問題。這種研修活動最終不是追求理論上的產出,而在於教師實踐本身的改進。這種改進沒有終結的目標,因此,這種研修通過螺旋往復的過程來追求教育實踐的不斷完善。這種研修的過程是教師在行動中學習提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爲進行觀察與反思,通過與其他教師和專業研究人員的對話與交流,不斷地對自我和自我實踐加深理解,並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自己。

“課例研修”的階段:“策劃與準備”階段、“實施與反思”階段、“梳理與提升”階段。“策劃與準備”階段具體任務有組建課例研修小組並分工、定主題和課例、定關鍵詞、查找文獻資料、制定課堂觀察表。

“實施與反思”階段具體任務是確定課例研修形式、開展“三課兩反思”、做前測和後測。“梳理與提升”階段具體任務有找出課例研修報告的基本要素、撰寫時選擇“關鍵事件”、撰寫時有效地使用文獻資料、寫好報告的“結論”部分、明確報告的字數。

課例研修這種培訓的活動形式是以教師教育教學中實際存在問題的解決爲指向,以改進教師教學行爲,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爲目的,既可以迅速提高教師的新課程實施能力,又可以使培訓的效果及時體現在新課程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上,因而受成爲一種有效的教師創設教學情境能力訓練的方式。

課例研究心得體會7

課例是關於一堂課的教與學的案例,課例研究是指圍繞一堂課的教學在課前、課中、課後所進行的種.種活動,包括研究人員、上課教師與他的同伴、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對話、討論。

校本教研是“建立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制度”的簡稱,校本教研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爲研究對象,着眼於在真實的學校情境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推動新課程的順利實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這是一種“基於學校”、“在學校中”、“爲了學校”的教學研究。校本教研的核心三要素:“自我反思”——教師個體對自身教學實踐的反思;“同伴互助”——教師集體在教學研究中的平等交流、經驗分享和學術互助;“專業引領”——專業研究人員對校本教研的專業指導和支持。課例研究完全具有這三要素,是校本教研的一種形式,目標指向解決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我校在認真學習外地經驗的同時,在課例研究方面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以下兩種研討形式:

1.一人同課多輪

2.同課異構

我們在“同課異構”的課例研究方面做了很好的嘗試。該校採取的方式是:分年級商定出相同的課文,採用不同的構思、不同的切入點、側重點進行設計,各自闡述自己的教學設計意圖,聽完課後集體進行分析研討,通過這樣的活動旨在引導教師不要“唯教材、唯教參”,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課程設計、分析學生特點、學習方法以及學生的真正需要上,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真正做到教師適度指導、學生主動參與。

第一輪的聽課、評課在熱烈的氣氛中進行,一輪課下來,在教學同一篇課文的過程中,不同的教師雖然教學風格各異,教學特點不盡相同,但都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在課後的研討中,老師們通過比較、分析、肯定、否定,不斷思考自己和他人的教學,從而揚長避短,各取所需。同時也提出值得關注、探討的問題,例如:“怎樣做到關注、尊重每一個學生?”“識字教學的遊戲活動很多,但什麼樣的遊戲策略更有效?”老師們在這樣的基礎上出謀劃策,尤其是研究人中同提供有效的策略,爲第二輪聽課、評課夯實了基礎。接下來的再次設計、聽課,主要針對第一輪聽課中提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採取改進策略,促使教師行爲進一步改進,以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這樣的課例研究形式從比較教學設計、課堂試銷、到研討反思教學出現的種.種問題,到提出改進策略並付諸行動,再次實踐,再次反思,老師們在設計——行動——反思——行動——反思中,經歷了先實踐,再反思,再進行理論昇華,再實踐的過程,不斷提升了自身的教學水平,增強了實踐智慧。

課例研究心得體會8

在華師大學習的第二週,又陸續領略了幾位“名師”的風采,其中15日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楊玉東教授向我們主講的“教師如何做課例研究”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通過上午三個小時的講解,使我對課例研究有了重新的認識。

“課例”是一個課堂教學改進的實例,是對教學改進過程中的問題和教學決定的再現和描述。以前我沒有認識到“課例”在教育教學的重要性和價值,平時把它當成一個負擔,更談不上在管理中指導教師進行“課例研究”。課例研究的價值在哪裏?就參與教師來說,可以聚焦課堂、聚焦學科,促進學科教學內容知識發展,是傳統教研活動的精緻化研究。優秀教師積累的豐富的“實踐智慧”需要通過課例加以傳遞;同伴的經驗可以通過課例讓大家共享;大量的教育教學案例成爲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梯。

課例研究起源於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最早產生於醫學領域,後來哈佛商學院將案例研究引入教學領域來培養和教育學生,每年每位哈佛商學院的學生都要研究300多個案例,因此而獲得巨大成功,併爲其它領域所借鑑。中小學教育教學借鑑案例的模式而形成今天的“課例研究”。

回到學校,我要“學以致用”,要開展課例研究的探索,首先發現問題、確立主題、設計方案:要對教師的需求進行調查,在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統計分析,瞭解大多數教師的實際需求,摸清教師的認識和行爲現狀,然後據此確定課例研究的主題和形式。入口要小,便於深入研究,儘量避免“大”而“空”的主題。然後觀察課堂、研究課例。課例研究需要先進的理論和課改理念做支撐。在課例研究過程中,有些教師缺乏理論底蘊,在自我反思、課堂觀察、課例研討等環節,僅僅停留在經驗層面上,不善於對課堂中發生的問題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致使課例研究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理論學習是課例研究走向深度的關鍵。圍繞主題學習理論,使理論學習與實踐有效對接。最後行爲跟進、持續研究。在課例研究活動的最後階段,要集中大家的智慧,要對問題解決的多種策略加以比較和甄別,從中篩選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性辦法和有效策略,供大家在今後的教學中自主選擇。當然,歸結總結,達成共識,不是爲了追求單一的、權威的改進建議,而是爲了教學策略對於實際問題的解決更具有建設性,更容易被教師認同和理解。

課例研究是提升教師教學實踐智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與教師的專業成長密切相關。從日常聽課、評課到主題課例研究的開展,是一種課堂研究方法的改進,更是一種學習文化和研究文化的重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