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三國演義初中讀書心得

本文已影響 3.34W人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初中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國演義初中讀書心得

三國演義初中讀書心得1

說到三國,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曹操、劉備、孫權等人。很多人認爲這三個中,離統一天下最近的人便是曹操了,因爲統一天下的人是他手下的司馬氏,許多人都因爲這點,而覺得曹操十分成功,我卻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我不否認曹操是個成功的人,他手下大將如雲,每一個都肯爲他付出生命;他手下的謀士也是大排長龍,而且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

再說說他本人,更是聰敏絕頂,對他看中的人,可以說是開誠佈公,什麼好東西都給他;可是,對所有人,他似乎都不會完全信任,有時甚至會因爲一點小動作引起了他的疑心就大開殺戒……我想,曹操是一個歷史上性格最複雜,形象最多樣的人了,他聰明透頂,又愚不可及;奸詐狡猾,有坦率真誠;豁達大度,又疑神疑鬼;寬宏大量,又心胸狹隘;大家風範,小人嘴臉……這些極其矛盾的性格,同時在他的身上體現,就造就了一代奸雄。

我認爲這也是他的可悲之處,無論他是和性格,都離不開“猜疑”二字,而就算他猜疑了一輩子,他一手建立的曹氏王朝,也被他最得力的手下司馬一族奪去,猜疑了一輩子,也沒出掉一個真正的“禍害”。無論對誰,他都做不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對待降將蔡瑁張允,只因一點疑心就殺了他們;對待關羽,寧可自己戰敗也不然他又見到劉備的機會,是爲了想留住關羽;對待劉備,即使他有了皇親國戚的身份,也不將兵權交給他,連荊州都還要派一個車胄去鎮守、監視……曹操每次做起決定來都是閃爍不定,都把人派出去了,還要找兩個人跟着,還不放心,偏要自己也一起去。

我覺得這就是曹操的悲劇之處,是他失敗的原因。

三國演義初中讀書心得2

“人中關羽,馬中赤兔。”這描述的是一個忠將——劉備的弟弟關雲長。

關羽這一人物是羅中最用力刻畫的武將之一,《三國演義》中塑造的曹操——“奸絕”,諸葛亮——“智絕”,那麼關羽就是“義絕”。

在故事中,關羽在劉備兵敗投奔袁紹之時,關羽孤身一人爲保護兩位皇嫂,不得已投降,但對曹操有言在先:

第一,我和皇叔誓保大漢江山,如今我只降漢獻帝,不投降曹操;

第二,要按照皇叔的俸祿發給我的兩個嫂嫂,閒雜人等不能到其門口;

第三,一旦我知道了劉皇叔的去向,不論千里萬里,我都去投奔他。

關羽的衣服破了,怎樣也無法補救那個大洞,曹操見了,送了關羽一件新的,但他也只把它穿在裏面。

在關羽的眼中,投降是可以變通的,但惟獨他對漢朝之忠,對劉備之義,是永遠不可更改的。關羽之義絕不是一般的義氣,而是披肝瀝膽、義無反顧,他的義比泰山還重,比生命還珍貴,禁得住人間的種種考驗。

當然,我們要用現代的觀點去理解、體會這個人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的忠,是忠於師長、忠於工作;我們的義,是守道義、講信譽;我們的勇,是勇敢地面對挫折、敢於見義勇爲;我們的氣,是做人要有骨氣、要有凜然之氣。這,就是我通過這個人物領會的最大感想。

以上內容由提供,如果您覺得本站的信息還不能完美解決您的問題,可以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內爲您解答。

三國演義初中讀書心得3

在這個寒假,我一口氣讀完了一本六十三餘萬字的文言文《三國演義》。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可謂是羅貫中寫得最好的一個人物了,而且他也是作者熱烈頌揚的一個英雄人物,魯迅先生說過:“以至劉備之寬厚而似僞,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唯有關羽,義勇之概,時時可見矣。”在“溫酒斬華雄” 、“斬顏良、誅文丑”中,可以看出關羽的英勇,在“刮骨療毒”中,可以看出他的“大丈夫”氣概,總之,羅貫中用各種誇張的手段,使關羽在他近六十年的征戰變成了一個英雄。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也是作者寫得較成功的人物之一,曹操被作爲惡的象徵,那麼他無疑是“奸雄”的代名詞。如果說劉備的江山是哭來的,孫權的江山是繼承來的,那麼曹操的江山就是自己奮鬥出來的。曹操不僅是“運籌帷幄”的`指揮官,而且還是“歷經磨難”的鬥士》曹操在三十餘年的征戰中,常常親臨戰場,被馬超打得割須棄袍,華容道遇到關羽,在赤壁之戰,曹操幾乎全軍覆沒,但他沒有放棄,而是退回北方“收兵” 、“養民” 、“屯田”,好來年再戰。

在三國演義中,我還學到了許多計謀,比如:荀彧的驅虎吞狼之計,郭嘉留下的遺計,劉琦的上屋抽梯之計,王允的美人計,龐統的連環計,司馬懿的五路夾擊之計,諸葛亮的空城計等等。我還認識到了許多歷史的人物:善於“運籌帷幄”的周瑜,善使飛刀的祝融夫人,單騎救主的趙雲,驍勇善戰的呂布,力大無比的典韋,還有“虎癡”許褚,江東的四大精英“程普” 、“黃蓋” 、“韓當” 、“祖茂”,曹魏的五子良將“張遼” 、

“徐晃” 、“樂進” 、“于禁” 、“張頜”。

這本《三國演義》是我學會了許多許多,真不愧爲“四大名著之一”啊!

三國演義初中讀書心得4

《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英雄傳》,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

《三國演義》不僅是較早的一部歷史小說,而且代表着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它用淺近的文言,明快流暢;筆法變化波瀾多姿;語言生動優美,把百年左右頭緒續繁,錯綜複雜的事件和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訴述得前呼後應,層層遞進;這本書特別擅長描寫戰爭,它把人物的神情、動作、語言描寫得生動形象;描寫戰鬥的同時,兼寫其他活動,作爲戰鬥的前奏、餘波;把緊張的、驚心動魂的戰鬥場景表現得有節奏和詩情畫意。

《三國演義》中,有足智多謀、善於謀劃的諸葛亮;有善良勇敢的關羽;又心直口快的張飛;還有曹操、周瑜、董卓、劉備等人物,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個英雄硬漢的形象,它對中國歷史、文學史都有很大的影響。

留給我印像最深的故事是《草船借箭》,它主要講的是:周瑜不服氣,他讓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出十萬只箭,諸葛亮用了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著名的“草船借箭”,晚上,二十隻船靠近曹操水寨,曹操的水軍放了一大堆的箭,結果,二十隻船上所有的稻草人蔘上密密麻麻地插滿了箭,看!諸葛亮不費江東半點財力就得到了十萬多隻箭,而且那天才是第三天呢!讀完故事後,我佩服得五體投地,諸葛亮真的好聰明。我們要學習諸葛亮,專心鑽研,仔細思考,刻苦學習,更重要的是要向他那樣虛心、用自己的智慧證實自己的成績

從《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體會到了做人的道理,足夠享用一生,《三國演義》是一部豐富而深刻的鉅作,有人說:“每一本書,都像一盞燈,可以照亮前方前進的道路。”是哦,這盞燈不僅能照亮我前進的道路,更照亮我的人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