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創新設計心得體會

本文已影響 2.28W人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創新設計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創新設計心得體會

創新設計心得體會1

近幾周學習了“民間工藝傳承與設計創新”這門課程。上過幾節課後,還是有一些收穫,這門課程同時也開拓了我的視野,而且豐富了我在民間工藝美術方面的知識,我瞭解到了我們中國的傳統民間藝術是多麼令人拍案叫絕。

在全世界,藝術形式多種多樣,令人眼花繚亂,包括我們國家藝術生在內,在進入大學以前接受的“素描,速寫,色彩”的美術形式也源於西方。即便這樣一個學習過程是在爲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但是在我看來,藝術形式的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西方藝術,我認爲西方藝術的表現形式是一種與我國本土藝術形式相較更爲理性的`藝術形式。在我們常見的素描,雕刻等作品中,不難看到人體的骨骼內部構造,肌肉的線條紋理,而這些都是西方的藝術家,科學家們理性思考的所得。與西方相比,東方的民間藝術則更多地被感性充斥。我們平日生活裏多多少少地會見到一些年畫,工筆畫,相較之下卻沒有那麼多肌肉紋理的呈現,又例如一些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色彩運用大膽,神態表現生動,意境勾勒悠遠,其更加註重色彩的運用以及意境的描繪。在我看來這更是一種時代精神與當時社會背景的體現。我國的民間藝術不僅僅是勞動人民的生活寫照,同樣也是國人們在世界藝術領域上開闢的又一佳話,也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所以東方民間藝術也一樣值得我們傳承發展。

民間工藝的形式多種多樣,不僅僅是圖畫,更有戲劇,音樂。手工製品則有木雕,陶瓷,編織等等。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告訴我們:民間工藝的進步,首先要做到繼承,而後再發展。民間工藝流傳至今再到以後,不能是單純的繼承,還需要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才能讓其良性發展,因爲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談到創新,那麼如何創新是一個問題。首先就是要結合社會現實,我們說藝術來源於生活,雖然脫離生活實際的藝術並不一定不好,但是我認爲,藝術形式的一大作用就是反映生活,反映社會。會有人問“將藝術與社會現實結合起來,謳歌社會主義好不好?”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在創作過程中有一點要注意,就是不能將“謳歌”與“表揚”所混淆。有人說過“文學不是用來表揚社會的形式,而是要如實地反映當下,要敢於把好的和不好的都寫出來”。我們常常說“文學藝術,文學藝術”那麼我認爲藝術也是如此,不能用做表揚的工具。所以民間工藝的的創新應將社會現實與工藝品“如實的”結合,才能讓其發展壯大,熠熠生輝。

創新設計心得體會2

大三了,出於對學校的安排,我們進行了一次《機構創新綜合實驗課》,雖然只是兩天的實踐課程,可對我卻是受益匪淺。

早上是理論知識的講解,下午我們進入到了可實際操作的教室,進入到教室我內心就對眼前的一切充滿了許許多多的好奇。在看起來不怎麼大的教室裏擺滿了各種機構,各種設備。在此面前的忙碌着的是同學,臉上顯現出各種渴望,看到的是同學們的思考的眼神。眼前的一切看起來好不熱鬧。

我也不例外,經過一下午的實踐操作。在我頭腦裏也出現了許多許多的疑問。“我該設計怎樣的機構“。開始我和我的組員開始談論該如何設計我們機構,創作我們的作品。實驗室裏提供的零件有各種長度的杆,凸輪,齒輪,墊圈,套筒,還有皮帶輪,根據這些提供的零件,同時我們也是盲目的思索着漸漸的便先想到了切割機構,由切割機構我就展開了聯想,豎直運動是切割,那水平往復運動呢?水平往復運動可以用來幹什麼,刷牆、清潔,都是可以的,所以也就確定了我們的'機構方向。更進一步引發了各種遐想。應該有什麼樣的裝置,應該怎樣來實現便是我們談論的焦點。由電機開始,隨後是蝸桿,由蝸桿帶動蝸輪。隨後應是斜齒輪。然後再根據我們設計機構的需要,根據機構運轉的需要,便選擇一系列齒輪結構。最終我們設計的是一個曲柄滑塊機構來實現清潔,我的組員負責安裝,我則是找需要的零件,利用兩個小時的時間我們便完成了我們原先設計好的機構。接下來的工作便是校驗能否實現該機構所要實現的運動。我們先使用手動的辦法,開始校驗我們設計的機構的運動。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遇到了很多的問題,發現了很多幹涉的地方,看着我們畫出的草圖是很正確的,可具體的安裝的時候卻出現了很多的干涉,這或許就是理論聯繫實際的一種問題所在,我們尋找具體的干涉原因所在,我們調節齒輪所在的平面,我們加高杆的位置,我們做了好多好多,終於在我們手動校驗的結果下,發現我們的機構能達到預定目標了,我們便找來了電機開始做具體的檢驗,最後的結果是我們設計的機構能實現我們想象的運動,而且運動的很準確。可以說兩天的忙碌,流掉的汗水到了此刻回味起來便也只是一種成功。因爲我們看到了屬於我們的果實。

可說我們設計的機構經過兩天的努力便圓滿的完成了,剩下的工作便是向老師介紹我們設計好的機構的具體的情況。因爲經歷兩天我們設計好的機構總體看來還是比較簡單,而且運動也不復雜。所以作介紹的話也比較簡單。細心去聽完每一組介紹自己設計的機構。我也認真總結了自己陳述用語,先介紹我們組員設計的具體思路,最主要的是設計的目的,要實現什麼樣的運動。還有就是我們創新在什麼地方,隨後指出優點及缺點,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哪些?,按照自己的思路一一說明。

本次實驗課對我們學機械類的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因爲本次實驗給我們提供了實際操作的平臺,以及機構創新的平臺,這勝於我們大學四年學習機械類的課程,也可以說是一個校驗過程,認識,總結的過程。在一定的基礎上提高我了我們對機械的認識,完全是親自接觸,由此我們自己也有了較深的體會。我非常的希望這樣的實驗課程學校裏面可以多提供一些機會,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我們對機械的認識,以及興趣,更多的是可以改善我們學習理論知識的進度,提高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學到真本事。

創新設計心得體會3

機械創新設計——機構創新設計實驗心得體會可說我們設計的機構經過兩天的努力便圓滿的完成了,剩下的工作便是向老師介紹我們設計好的機構的具體的情況。因爲經歷兩天我們設計好的機構總體看來還是比較簡單,而且運動也不復雜。所以作介紹的話也比較簡單。細心去聽完每一組介紹自己設計的機構。我也認真總結了自己陳述用語,先介紹我們組員設計的具體思路,最主要的是設計的目的,要實現什麼樣的運動。還有就是我們創新在什麼地方,隨後指出優點及缺點,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哪些?

按照自己的思路一一說明本次實驗課對我們學機械類的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因爲本次實驗給我們提供了實際操作的平臺,以及機構創新的平臺,這勝於我們大學四年學習機械類的.課程,也可以說是一個校驗過程,認識,總結的過程。在一定的基礎上提高我了我們對機械的認識,完全是親自接觸,由此我們自己也有了較深的體會。我非常的希望這樣的實驗課程學校裏面可以多提供一些機會,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我們對機械的認識,以及興趣,更多的是可以改善我們學習理論知識的進度,提高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學到真本事。

在這次作業過程中,我遇到了許多困難,一遍又一遍的計算,一次又一次的設計方案修改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這方面的知識欠缺和經驗不足。剛開始在機構設計時,由於對matlab軟件的基本操作和編程掌握得還可以,不到半天就將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調試好了。可是我從不同的機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結果,令我非常苦惱。後來在錢老師的指導下,我找到了問題所在之處,將之解決了。同時我還對四連桿機構的運動分析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在傳動系統的設計時,面對功率大,傳動比也大的情況,我一時不知道到底該採用何種減速裝置。最初我選用帶傳動和蝸桿齒輪減速器,經過計算,發現蝸輪尺寸過大,所以只能從頭再來。這次我吸取了盲目計算的教訓,在動筆之前,先徵求了錢老師的意見,然後決定採用帶傳動和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終設計方案。至於畫裝配圖和零件圖,由於前期計算比較充分,整個過程用時不到一週,在此期間,我還得到了許多同學和老師的幫助。在此我要向他們表示最誠摯的謝意。整個作業過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後的文檔。

儘管這次作業的時間是漫長的,過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穫還是很大的不僅僅掌握了四連桿執行機構和帶傳動以及齒輪,蝸桿傳動機構的設計步驟與方法;也不僅僅對製圖有了更進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cad,word這些僅僅是工具軟件,熟練掌握也是必需的對我來說,收穫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能力。在整個過程中,我發現像我們這些學生最最缺少的是經驗,沒有感性的認識,空有理論知識,有些東西很可能與實際脫節。總體來說,我覺得做這種類型的作業對我們的幫助還是很大的,它需要我們將學過的相關知識都系統地聯繫起來,從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進。有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衆人智慧,我相信我們的作品會更完美!

創新設計心得體會4

一、機械創新實驗課程內容概述

1、機械創新實驗課程學習的內容:

1.機械創新的基礎知識

2.機械運動形態與控制

3.機構組合原理與創新

4.機構演化、變異原理與創新

5.機構再生運動鏈原理與創新

6.機械運動方案與創新設計

7.反求工程與創新設計

8.機械創新設計的實例

2、機械創新實驗課程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在這次試驗中我們還是遇到了不少的問題,首先就是我們的相互配合的能力還比較弱,在一起合作完成我們的試驗的時候總會有多多少少的問題出現,比如說在一些問題上出現分歧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固

執己見,相互爭持,不能仔細的聽取對方的方案讓我們的試驗進度大大的減緩,在後來的時候我們在放開心扉一起仔細的探討大大的提高我們的試驗效率。

在這次試驗中我們動手能力的缺乏還是大大的體現了出來,由於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動手自己完成項目的`經驗較少,所以在試驗中我們經常不能很好的完成很多看似很簡單的東西,隨着幾次試驗的進行我們感覺到了明顯的提升,能夠很好的完成試驗,讓我們的到了很大的提升。

3、學習機械創新實驗課程的收穫:

這是一門建立在現有機械設計理論基礎之上,吸收科技哲學、認識科學、思維科學、設計方法學、發明學、創造學等相關學科的有益知識,經過交叉溶合而形成的一種機械設計技術和現代化機械設計方法。通過本課程的實驗,使我們進一步掌握機械創新設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具體步驟,鍛鍊我們的創新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也能大大的提高我們的團隊合作能力。

二、完成模型描述

1、模型名稱:塔吊模型

2、模型功能:能完成物品的起吊和轉運

3、模型的創新點:將螺桿運用於受力較大的吊鉤運動中,能很好的避免實際中鋼繩傳動效率低的問題,提高塔吊的工作能力。

4、模型的組成部件名稱及數量:底座一個承力柱一根橫樑一根吊鉤傳動槽一個吊鉤一個

5、模型未實現的功能:(如果有的話)

三、模型創新描述

我們的模型是一個塔吊模型,在這個模型我們採用的是傳動杆完成塔身的轉動,相對於傳統的塔吊我們將動力系統放在了地面減少了塔身的負擔,提高了塔身的承載能力。關於吊鉤的傳動我們採用的絲桿傳動這樣能提高傳動效率,減少塔吊的能量消耗,提高塔吊的工作效率。

四、小組成員及分工情況

1、小組成員名單:

2、成員甲:塔吊底座組裝設計以及底座動力設計

3、成員已:塔吊承重柱組裝設計以及動力傳動設計

4、成員丙:橫樑以及其動力設計組裝

5、成員丁:程序設計以及整體組裝調試

五、作者承擔工作情況(僅限本人所做工作)

1、完成的工作在模型起的作用:完成主體設計,完成塔吊底座組裝設計以及底座動力設計

2、完成的工作使用的元器件名稱及數量:底板數個5:1變速器兩個轉向器1個電動機一個

3、完成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在最開始的設計中我們一直沒有找到將動力放到地面上面的方法,這給我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後來和同學討論找到了通過傳動將動力系統放到地面的方法。

在完成動力傳動的時候由於沒有選好傳動比例,在完成模型後出現電動機沒有辦法帶動系統的問題,通過改變傳動比例很好的完成了這個問題。

4、本部分工作未實現的功能:(如果有的話)

備註:

創新設計心得體會5

在學習知識上我們認識到光靠學習書本知識是不夠的,真正要動手做一個產品它需要各個方面的知識,而且實驗和理論值有差距的,在實驗中我們會發現很多理論的知識是不實用的,必須要靠經驗以及不斷的摸索去解決。中國的學生總是習慣於在教室裏在課本上學習知識,所以很缺乏創新方面的思維,在做這個項目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意識到我們應該嘗試着多動手,一些機器零部件只有自己親自拆了再裝上去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機構和工作原理,這比在課本上對着圖看原理要方便有效的多的多。說實話,剛接觸助行器這個項目,我連助行器是什麼都不知道,更別說讓我去設計研究出一個助行器產品了。後來,我查閱了好多有關助行器的文獻,才弄明白助行器的一些基礎知識,但是對於助行器的簡單的機械機構還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幸運的是我們學校的實驗室有一個簡單的助行器,可供我們拆卸研究用,所以我自己親自拆裝了幾次,這才完全理解了其中的機械機構,這爲我們後續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創新方面,由於我們這是一個創新創業項目,所以創新方面是必不可少的。我覺得,創新方面首先要明確一個方向和目標,方向和目標是貫穿整個項目的核心,只有明確方向,圍繞這個方向努力下去,纔可能有結果。創新點可以從很多方面着手,不一定要很高深很前沿的東西,只要不是照搬別人的東西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就好。有時候,思維可能會出現“停滯不前”的現象,這時候不要着急也不要想着放棄,要試着換一個角度思考,發散思維多方位思考,作出大膽猜想,這時候你也許會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其實這段時間對這個項目的付出和努力,讓我們覺得收穫最大,體會最多的應該是團隊合作方面。一個人不管怎樣都是需要團隊協作才能把事情做得漂亮,也許一個人也能完成,但是可能要花上十倍百倍的時間,而且完成的可能也沒有那麼漂亮。“衆人拾柴火焰高”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團隊合作中需要我們成員間的不斷磨合,學會傾聽大家的意見和分享你的看法,做到尊重你得每一個組員,開心地交流與合作。一開始,我們組的三個人的合作一點也不默契,甚至可以用不愉快來形容,因爲我們之間缺少交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都放在了心裏,沒有及時地說出來,有種自己忙自己的感覺,一點也沒有團隊合作的氛圍。直到一段時間後,我們開會討論交流才發現我們前段時間都在各忙各的,都沒有辦法交流到一起,整個項目也是毫無進展。這時我們才意識到我們的團隊合作,人員分配方面出了問題。所以我們及時調整,做到及時交流,每一個人有想法都可以及時的提出來我們大家一起討論交流,這樣做之後,真的事半功倍,並且在做項目的過程中也感到很開心很快樂。

在項目研究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學習和創新能力。很感謝這個項目給我的鍛鍊與成長的機會。

創新設計心得體會6

有幸參加本次“博亞杯”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不管是在準備過程中還是在比賽過程中,都學到了許多在平時的學習中所學不到和感受不到的東西。

參加比賽是對一個人各方面能力的全面鍛鍊。這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所得到的經驗對以後的學習工作生活都很重要。總結自己團隊的成敗得失吸取成功團隊的寶貴經驗,個人覺得一個團隊要取得成功以下幾點非常重要:

首先需要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在擁有必要的基本知識技能外還需要能夠統籌全局,充分調動整個團隊的積極性,發揮每個團隊成員的長處,挖掘每個成員的潛能。這需要他能夠準確把握宏觀的方向也要注意很小的細節問題。

二,一個團結奮進的團隊,不僅是個人能力有限,在思維的靈活、見識的廣度、上個人都是無法和團隊相比擬的。一個團結的團隊會有不竭的動力,團員間互相鼓勵保證了團隊的旺盛的鬥志。團員間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使整個比賽過程更加協調。

三、明確的目標和堅定的信念以及不滅的鬥志。堅持到最後就是勝利,說的容易但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回事,很多時候在最需要堅持時,我們往往忘記了這句話。生活最怕沒有目標,做一件事,參加一個比賽亦如此。沒有一個明確而有強烈的目標很難取得比賽的成功。

四、各方面的支持。來自自己的內心,來自學校,來自老師。

比賽表面上是一件件參賽作品的比較,實質是思維和思想的比拼。在比賽中能夠使自己在思想認識上得到提高在思維習慣上得到改善則是最大的收穫。創新,一個不曾間斷過的話題,但怎麼做到創新,怎麼纔能有一個創新型的思維卻很少有人做到。

另外,在比賽過程中和其他學校學生的交流,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看到了現狀。從對比中看到了自己的情況,對自己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上也有很大的幫助,給自己今後在一些事情上的選擇上提供了借鑑。

大三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去搞第三屆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的作品,本來比賽早就完成了,開學還將所有的比賽花費的發票遞交了上去,最後學校還要我們寫一篇比賽心得,今晚花了兩個鐘的時間寫下了下來這篇比賽心得,真的有點長,轉發到自己的博客上,見證下自己曾經的步伐。

轉眼間,大三過去了,在大三的第一個學期的最後幾天,我們的參賽作品——綠色環保自動吸塵黑板擦通過了答辯,最後得到了學校老師,領導的肯定,成爲其中的一個立項項目,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

立項之後,我們就開始了作品的製作階段。寒假期間,我們首先通過上網買回了一個現成的電動吸塵黑板擦進行研究,然後拆了裏面的渦輪風扇用到我們的作品製作中。然後在寒假期間幾次出到大德路去找我們製造作品需要的零件。

大三的第二個學期一開始,我們就開始專注於作品的製作。首先通過上網以及老師,同學的幫助,找了很多地方,終於找到了合適我們製作作品所需要的零件——滾筒以及塑料小齒輪,這兩樣零件不多好找,最終我們是看到了玩具車上面的車輪跟裏面的齒輪,因爲從玩具車上面取下這種在市場上單件少的零件比較划算,不然我們又要花錢去訂做,成本就高了。

買回滾筒以及小齒輪後,我們開始自己設計錐齒輪。在設計的時候,我們運用課本學到的知識,計算並設計了我們需要的齒輪,不過當我們將我們設計好的錐齒輪參數拿到外面叫師傅訂做的時候開始遇到了一些問題。由於我們只是運用課本上的知識,沒有什麼社會上的設計經驗,將我們設計的參數拿去加工的時候,師傅跟我們說那樣的參數的小錐齒輪沒法加工,模數太小了,機牀沒法加工。我們問了很多家,終於找到一家能加工我們參數的錐齒輪的.商鋪,跟老闆覈查好參數之後,這樣就完成了錐齒輪的設計工作。

齒輪,錐齒輪,滾筒都買了回來之後,又買了傳動軸,我們就開始設計自己的黑板擦外盒了。一開始我們計劃用薄鐵皮做外盒,用cad完成自己的加工圖形,然後去大德路找師傅幫我們加工,我們跟師傅說完了我們的設計方案就回去了,一週之後再去領會我們定製的黑板擦外盒的時候發現了問題,由於我們畫的圖紙表示得不是很明白,加上給我加工的師傅也不是很專業,外盒拿回來,我們安裝上齒輪,軸,錐齒輪,風扇發現很多地方不能配合,還有加工錯誤的地方。我們遇到了失敗,很快我們就想出瞭解決的方法,我們發現用圖紙比較難說明我們的作品製作細則,然而我們也不能守在師傅身邊跟他一起完成作品的製作,我們有很多課程,而且做一個那樣的外盒要花上幾天的時間,師傅的時間都比較匆忙。我們想到了首先在學校的塑焊中心首先自己先粗糙得大概作出自己的作品模型,然後再通過模型跟師傅說明我們作品的製作細則。在塑焊中心製作模型的時候,我們可是吃了不少苦,最後在老師的悉心教導跟我們的不懈努力下,最終我們完成了模型的製作。

完成了外盒的模型製作,我們再一次出到大德路找師傅給我們加工的師傅加工我們的產品。這次有了模型跟師傅講解,我們吸取上一次失敗的教訓,找出問題的根源,跟師傅說的相當清楚作品製作的細則。果然第二次加工出來的作品完全符合我們的要求,我們實現了自己作品的製作要求,回來後我們自己將齒輪,軸,錐齒輪,風扇組裝上去,經過我們的不斷嘗試,我們的作品實習我們的設計目的。

我們將第一次完成的作品交到學院接受指導老師的檢查,我們悉心聽取了老師的建議,鐵製的外盒重量以及外觀不好的建議,回來後,我們又考慮了其他的方案。我們想到了用塑料代替鐵皮,作爲黑板擦的外盒。

於是,我們又開始了改良的方案。我們買回塑料板,然後回到學校的塑焊中心自己完成作品的製作,我們割板,鑽孔,焊接,利用平時的空閒以及中午睡覺的時間待在塑焊加工中心爭分奪秒製作我們的作品。在製作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困難,都一一在老師的指導跟我們的努力下慢慢解決了。

經過兩週的製作,我們第二次完成了作品的改良,使我們的作品更加地完善了。然後我們去了洛陽實習兩週,在洛陽的實習中,一次我們參觀軸承博物館,一個精緻的小軸承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突然想到如果我們將那種小軸承加到我們作品的軸端,我們的作品的噪聲跟摩擦問題不就很好的解決了嗎?當時真的很開心,詢問了老師跟同學,我們也知道了原來在廣州也有之類的小軸承買,當時就相當興奮能早點回到學校。

一回到學校,我們馬上出外面買回了我們需要的小軸承,然後捉緊時間開始了我們的第三次製作。第三次製作,我們遇到了很多失敗,我們遇到很多困難,也曾多次不知如何解決問題,然後又不斷地想辦法解決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經過緊張的兩個星期的時間,我們終於完成了第三次的作品大體的製作。然後我們又設計了黑板擦的專門底座,然後加工了出來,再將所有的零件安裝上去,眼看似乎我們的作品完成了,當然興奮。

完成了作品的製作,我們拿到課室去實驗下。實驗的過程中,發生了我們最可怕的事情,由於強度不夠,傳動的力很大,齒輪跟軸發生了滑動。這次可真的給了我們一個巨大的打擊,來得這麼突然,嚴重打擊了我們的信心,看着自己花費了半個學期的心血在上面的作品在快要上交作品的關鍵時刻壞掉,那時候的心情可真的無法承受。作品實驗失敗,我們受到了很大的打擊,跟指導老師以及輔導員聯繫,說明了我們情況,似乎上天給了我們一個補救的方法,老師延遲了我們遞交比賽作品的時間,我們還是有時間去更正我們的問題。

收到那個信息的鼓舞,我們又開始了第四次的作品製作,這個我們聽取了塑汗加工中心老師的意見,採用了ab膠水代替萬能膠來連接齒輪與軸的連接,我們經過試驗,而且改進了粘貼的方法,經過幾天的實驗室奮戰,我們又完成了第四次的作品製作。這次我們可是信心十足了,大家都很有信心不會發生什麼問題,再一次拿去實驗。

然後,失敗再一次嚴重地打擊了我們,實驗再一次失敗,同樣的問題,傳遞了力矩太大,強度不夠。那次的失敗,我們幾乎要面臨放棄了,我們兩三天心情都相當失落。我看着失敗的作品,慢慢研究了下,重新檢查了我們的問題所在,想了挺久都想不出什麼更好的方法。那段時間離比賽很近了,我們的作品卻成了廢品,心情非常糟糕。

我們後來又想了幾個方法,都以失敗告終,大家心情都低到谷底了。我很細心研究並思考了解決的方法,終於想出了一個解決力矩太多的解決辦法——卸載。我將裝軸承的孔擴大,然後再裝上軸承,想到就馬上行動,經過兩三天的努力,我們的第五次作品最終完成,我們再一次以一百分的信心出發教室實驗,終於,我們成功了,我們完成了作品,那時候的心情真的無法描述,三個一個字,爽極了。

完成了作品的製作,比賽的時間也將近,我們分工完成參賽作品的材料以及作品的最後包裝,終於在規定的時間趕上了比賽,提交了我們的作品。

5月31號,我們在華工進行了答辯,我們充分地向比賽的評委展示了我們的作品,得到了評委的好評,雖然我們的作品最後沒有獲得名次,不過正如一個評委跟我們說那樣:“你們的作品很有推廣價值。”我們的作品完全能讓我們引以爲傲,我們花了半年的心血完成的作品已經讓我們收穫了很多,雖然我們的作品還有地方要改進,我們作品遇到的很多加工精度的問題是我們單價生產,比賽經費受限制所不能解決的問題。

比賽過了,我的最大的心得就是:創新的道路真的很艱難。但是無論道路有多艱難,唯只有我們能始終堅持不懈,運用科學的方法去思考問題並付諸行動,才能在創新這條道路有所作爲。

創新設計心得體會7

20xx年7月我報名參加了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機電學院的選拔,後來分到了一個課題組來研究災難搜救機器人,正好與本次大賽的主題是一致的。由於當時我會使用一些三維設計軟件,所以小組中我的任務主要是工程製圖和仿真分析。前期我主要做國內外同類產品的資料收集,中期根據大家討論好的設計模型繪製三維圖,出圖紙,並校覈產品的機械強度,動力性能,後期去市場購買所需標準零件,和製作一些簡單機械動畫。本次大賽是一次漫長艱辛的過程,我全面知道了機械產品開發前後的流程,開發時應該注意的細節問題等。我感覺最重要的收穫如下:

1、團隊合作和協調溝通能力。

任何一種機械產品的開發,憑一人之力是很難完成的,此時團隊的力量將變得十分重要。如果一個團隊成員合作能力強,大家能夠互相協調並有效地溝通,擰成一股繩,產生的力量會無比強大。如果大家努力的方向不一致,大家互不接受對方的意見,工作將難以開展,或者效率很低。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爲在設計過程中大家出現幾次意見分離,產生了牴觸情緒。當自己在精心做完一項工作時,卻得到其他組員的批評指責時,其實他只是憑自我感覺說話,而我當時十分惱火,直接扔下工作不管。其實我覺得一個團隊中大家必須相互理解,每個人的做法都有自己的理由,我們一開始不能憑感覺否決他人,而是應該理解別人的思想後再給出中肯的意見。所以我從中學會去了解小組中每個成員的做事方式,去進行有效地交流溝通,不要簡單地批評他人的構思,而是學會傾聽,然後積極討論,爲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

2、何謂機械創新設計。

機械設計往往離不開自己的閱歷,經驗的積累固然可以從書本中學到不少,但是事非躬親很難再自己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機械設計的好壞必須要依靠實踐經驗。所以之前設計的機構形狀複雜,沒有考慮到工件的定位,加工工藝等,當我們把圖紙給機械加工師傅看時,他以爲我們是大一的。很多結構無法用普通機牀加工,如果上數控機牀成本太高,我們的.經費不足。當我們按着公差書上的標註時,把精度定的太高,所以很多參數根本對那些普通機牀來說是無法做到的。很多結構複雜的必須分解加工,然後再組裝起來,有的裝配圖的零件孔加工必須配做。這些東西必須要親身去工廠實踐纔能有具體的概念。對於創新,通常的創新分爲兩種,一種就是構成事物就有元素的重新組合,一種就是在舊有元素上加上新的元素。所以,不管怎樣,創新總是含有一些舊有元素影子。正像哲學中所講,新事物總是在肯定中否定,否定中有肯定產生。但是任何創新不是爲了獨特而創新,而是因爲追求新的功能,追求設計的東西比已有事物在各方面更好。我們的項目名稱是“城市災難現場搜救機器人”,我們的創新是功能的一些組合,但是這種組合勢必有很多缺點,在複雜的場景下肯定是很難完成的,也就是機器人的環境適應性不太好。我們機器人分離組合採用了鎖具結構,我認爲這是一種創新,之前我們翻閱過很多資料,只不過我們把對接結構重新設計,在國內子母機器人分離組合還是沒有的。所以我認爲創新是無處不在的,創新也許在是在原有結構工藝上改進一點點,或者將不同機構組合在一起,達到好的效果。但我們不能只爲追求獨特、新鮮,而做出一些沒有任何實際價值的東西,這種創新是無意義的。

3、從這次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中我也知道了自己眼高手低的不良態度,其實這也是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

因爲在學校了我們只能通過課本去了解知識,很多機械知識獲取只是通過做習題來掌握。殊不知機械學科是一門長期實踐的學科,很所結構在紙上畫起來十分簡單,用鼠標隨便點點畫畫就行了,殊不知很多學得東西無法運用到生活中去,造成知識與生活脫節,紙上建模簡單,但真正投入到實際加工中,我們就會對自己的設計十分擔心,因爲實際加工影響因素多,自己考慮問題不全面,產生一系列問題。另外我感覺自己以前可能對機械結構觀察不深入,接觸的機械產品太少,具體到設計過程中時,大腦中浮現的機械結構太少,只能根據產品功能去查閱書籍。所以我認爲對於機械專業學生,必須生活中留心觀察各種機械結構,瞭解工作原理,存儲在大腦中,這樣設計產品才能得心應手。有了一定機械知識的存儲,纔會從中得到靈感,纔能有好的創新點子。

4、每一次團隊合作也是一個相互學習的過程,這個學習不僅僅是涉及項目知識的快速學習,而是學習他人優秀的品質。

通過這次團隊合作,自己可以認識很多優秀的人,通過他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我們只有虛心請教他人,才能使自己快速成長。我很欣賞龔力學長,因爲他做事非常有條理性,每天都會規劃好自己要做的事情,做事目的明確,領導能力很強。還有鄭金忠英語非常好,常常翻閱英文資料,查找的資料十分全面,我以後也要看看類似英文的材料,畢竟國外機械行業做得比我們好,自己不能侷限於中文資料。參加這種比賽,也可以鍛鍊一個人的意志力,因爲我們只能利用業餘時間做這種比賽,所以玩的時間少,項目的完成進度經常會和學習考試發生衝突,自己必須在短的時間內,學習新的內容,從而提高了自己辦事的效率。

非常希望學校以後能夠多多舉行這種比賽,並給予一定的研究經費。大學裏工科類學生必須注重實踐,通過動手實踐,可以加深我們對大學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創新設計心得體會8

這次參加的電子信息創新基地開展的創新實驗——簡易穩壓電源順利結束,回顧在奉賢的兩年參加的創新實驗,感觸頗深。

進入大學第一學期,通過同學的介紹我初次接觸了機器貓控制這個項目,看着同學製作好的機器貓成品,我非常羨慕,於是在短學期選課時選了大一下的機器貓控制。作爲焊接技術的應用,機器貓控制這個項目主要涉及焊接和貼片兩項主要技術,並在PCB板製作完畢後將其裝入機器貓進行調試,調試應該達到能夠對機器貓的移動進行聲控或者光控的效果。具體來說,在啓動機器貓控制開關後,機器貓向前移動,人在附近拍手可以使機器貓靜止,當再次拍手時,機器貓又運動。第一節課老師簡單介紹了機器貓控制的原理並且發給我們所需要的電子器件,第二節課去實驗室進行了貼片,由於貼片的器件比較小,所以操作都是在放大鏡下進行的,貼片沒有什麼技巧和難度,只要足夠細心和耐心,按照桌上圖紙上標註的位置一個一個將器件用鑷子放上就行了。第三節課我們就直接進入實驗室動手焊接了,對於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焊接的我來說,剛進入實驗室腦袋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什麼是焊接,怎麼焊接,甚至都搞不清楚焊錫和電烙鐵,幸好周圍的學長都是比較有經驗的,我去認真觀察了他們如何焊接,然後回到自己的位置依樣畫葫蘆做好了第一步,雖然焊的不太美觀,但至少了解了焊接的基本操作和操作要領,也算收穫頗豐。PCB板處理完畢後,最後一步,將PCB板裝入機器貓進行調試,順利通過。

大一下學期,電子信息實驗教學中心還在週四晚上開設的數碼照片修飾和影視製作這門課,當時覺得照片修飾和視頻處理這兩項技術是應用很廣的基本技能,所以想學一下,不過當時選課人數太多,我沒能選上,但是後來去找了教這門課的宋瑤君老師,說明我的想法,剛好後來有人放棄了這門課,於是我有幸參加了這門課的學習。這門課歷時8周,主要教授Photoshop和會聲會影兩個軟件的應用。同樣是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Photoshop軟件相對比較複雜,工具較多,雖然老師講的很好,我上課也很認真的聽講和練習,但是學起來始終很吃力,所以Photoshop我也只是學了點皮毛。這裏主要談一下學習會聲會影的感受,對會聲會影軟件印象比較深,主要來源於在上完這麼課之後兩次應用會聲會影軟件處理視頻的經歷。一次是幫同學處理二專課要求拍攝的一個英語短劇,由於是初次應用,所以用起來還是比較生疏,那次視頻從中午一直處理到晚上斷電,不過最終同學的視頻還在二專課上獲得了第一名,雖然只是做了少部分後期處理工作,但是當時心裏還是很欣慰。另一次是處理我們自己二專課上的視頻,那次老師要求每個小組做一個以環保爲主題的presentation,我們決定用拍攝視頻的方式來展示,有過一次視頻處理經驗我信誓旦旦的包攬了視頻的後期處理工作,拍攝完大量視頻後,我們聚在一起討論後期處理,這次再用會聲會影我明顯感覺得心應手了,很快的按照我們想要達到的效果處理完了視頻,後來展示的時候我們的`presentation獲得了一致好評。

電子信息創新基地開設的創新課程是一系列具有連貫性的項目,在大一下學到這麼多實用技術之後,我決定堅持下去,繼續參加創新基地的創新實驗,大一下的時候我選擇創新實驗還懷有獲得創新學分的目的,但是到大二上,創新學分已經修完,我選擇創新基地的項目已經是完全出於自己的興趣了,而並不在乎創新學分的多少了。

大二上學期,我選了楊富琴老師的PCB設計這門短學期課程,這門課主要是講Protel99軟件的應用,包括畫原理圖,生成網絡表,PCB圖等,屬於電子線路CAD的一個軟件。這個軟件的學習爲我後來簡易穩壓電源課程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個學期,我選了鬱金明老師的簡易穩壓電源課程,這門課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學習Protel99軟件的應用,經過這個學期的學習,原來上PCB設計時還不是很清楚的地方全部搞懂了,也更加系統的掌握了Protel99軟件的應用,這也得益於鬱老師的教學方式,老師上課講的特別詳細,一步一步的爲我們演示,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大家都能聽懂。從整體來看,簡易穩壓電源就是PCB設計與焊接技術的整合,但是給我感觸最深的並不是操作過程,穩壓電源整個項目都比較順利,但是最後調試過程中發光二極管的小燈不亮,老師幫助我進行電壓測試,最後發現問題在於保險絲基礎不良,這一件事給我啓發給大,會製作成品只是基礎,更重要的是要會調試,會排解故障,這纔算真正掌握了,不只是在電子這一方面,這又讓我想起了工訓時老師說過,鉗工是最基礎、最有用的工種,因爲幾乎所有的其他工種的設備都要鉗工維修。對於我們學工科的來說,首先要會做出產品,然後要會處理、維修產品。拿機械的例子來說,既會操作又會維修的肯定比只會操作的工人更有前途。

馬上就要離開奉賢了,感謝電子信息創新基地讓我找到我的興趣點,培養了我的基本技能,感謝所有創新基地的所有老師,希望創新基地能夠桃李滿天下。

創新設計心得體會9

一、引言

創新的作用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到人類文明進步、人類科學的發展、現代科學體系、技術和經濟發展、綜合國力,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一個創新的點子往往能給我們帶來太多的便利。世界各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軍事和科學技術方面的劇烈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競爭的關鍵是人才創造力的競爭。然而,滲透人們生活點點滴滴的東西,總是與機械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如何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特別是對機械類學生來說,更應該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擺在重要位置。

二、機械與創新

對於一個工科生,還是學機械的我而言,機械其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機器與機構的總稱,走在大街小巷,進入公司、教室,回到家裏,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物件都跟機械有關,我不想以一個機械專業的學生來講解機械,更通俗易懂的方法還是運用實例,運用大家司空見慣的東西來解說。前不久學校剛剛刮過“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的強風,大家熱情都很高,在創新這塊兒,無論身處何種地位的人,都多多少少有些想法,但是好多人一看到“機械”這樣一個名詞,又開始畏縮了,小到一把剪刀,大到一架飛機,都是我們所說的機械產品,我們大可以認爲,只要能夠相互傳遞運動的部件都是機械的範疇,就如同語言沒有國界一樣,創新實際上也沒有界限,只要有思想,它就有實現的可能。

爲此,國內全國各高校的機械及自動化類專業相繼開設了《機械創新設計》課程,有些高校還將其作爲專業課的核心課程。作爲一門核心專業課程,各高校都在對其教學內容、手段、方法、實驗方法進行探討。研究了機械設計創新實驗教學的管理模式和教學方法,就開設機構創新設計實驗的必要性及創新設計實驗室的創建進行了討論,清華大學、華中理工大學、中南大學是將機械創新研究作爲主要研究方向,都很重視機械創新設計的發展[3]。但是,目前用的《機械創新設計》教材主要是圍繞着新機構、新機器創造普遍規律及適用方法的應用基礎理論來編寫的,同時還注重應用基礎理論與工程實際相聯繫。課程中的實例基本上停留在怎樣進行機械機構運動原理分析,即就其實驗的性質來說,這些實例嚴格說來是驗證性實例,離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設計性實例相差甚遠。

國外很多國家在創新這塊兒較國內有過之而無不及,許多著名的高等學校都非常重視學生創新設計能力的培養。設置有關創新方面的課程。建立創新實驗室。德國大學工科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創新實踐活動的比例很高,學生除了要完成依附於課程學習的實踐任務外,還要完成不依附於課程的6項難度與我國畢業設計相當甚至超過碩士論文的創新設計或創新實踐教學任務。此外,學生還必須在工業企業中進行x周以上的實習,通過較長時間的經驗積累來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設計能力[4]。

三、 《機械創新設計》課程改革

然而要想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必需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摒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堅持啓發式教學。通過實例分析和引導,課堂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存疑和創新思維;同時爲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創新慾望,鼓勵創新熱情;開展各種機械設計實踐活動,如機械創新設計競賽,支持和指導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爲學生提供一定場地和必要的實驗條件。

就以上這點,我覺得我們武漢大學在《創新設計》這門課上就做了一番功夫,早在大二的時候,我就上過王曉進老師的《機械創新設計》公選課,老師着重跟我們講目前國內國外的發明動向,舉出很多很多讓我們瞠目結舌的例子,啓發我們的思想;之後到了大四,作爲專業課,學院又開設了由胡基才老師主導的《機械創新設計》課程,胡老師是個很有心的人,他總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中看出道理來,也是從他這裏,我深刻體會到了“創新之源”的所在,胡老師舉過一個關於樓梯的例子,告訴我們創新首先要做到合理,胡老師帶到課堂上面的那些他從全國甚至全世界各地帶回來的新奇玩意,更是讓我們自慚形穢,那些東西原理簡單,但就是沒人想到。

資深專家爲國內目前《創新設計》課程提出以下建議: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爲目標,改革並加強現有的機械創新課程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通過變驗證性實例爲設計性實例,以達到優化學生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動手能力;注重創新實例課程與工廠實際的聯繫,培養學生面向產品製造的思維理念,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構想以及動手能力,利用課餘時間,開放實驗室,按基礎型、設計創新型和提高型三個層次進行規劃教學體系,按必修和選修的不同要求提供給學生;努力加大機械設計及理論的各個方面建設,爲機械創新設計實踐提供有利的.保障,對機械創新人才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我對創新的理解

所謂的“創新”簡單地理解不就是“創造新的東西嘛”,我將其分爲兩類:革新和改進。革新和改進都可以創造新型東西,都能給人們帶來人們想要的某些效果。我想首先從“創新的起始點”談起,上面我有提到從胡老師的課上,我深刻理解到了“創新之源”的所在,是的,創新其實並不神聖,它來源於生活,多數的創新是建立在解決目前處理問題存在的缺陷上面的。以前處於溫飽的中國人民,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開始考慮怎樣更好地解決衣食住行問題、更舒服地生活了,這就是創新的源泉

爲了更方面地洗衣服,洗衣機隨之誕生,將以前的人工搓洗,直接裝換爲旋轉式柔和的衣物間自身相互摩擦,接着又有不斷的改進,於是市場上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洗衣機;爲了方便人們縫補衣服,縫紉機也就被髮明出來了,並且不再墨守成規地用單線縫補,進而更高效更牢固的縫補衣物。還有不勝枚舉的例子供我們參考,一個新的具有時代意義的機械產品被生產出來,首先肯定是突破常規的,而所謂的突破,其實質上探究新的工作原理,這樣的突破纔是飛躍性的突破爲便於區別,我將其定義爲“革新”。

在我看來,很多時候人們創新的想法往往被扼殺在搖籃裏,由於專業知識和閱歷的侷限性,我們太容易否定自己的各種想法了,其實可能只要我們去深究,即使現在不能實現東西,誰能保證以後也沒法實現呢,就如同50年代的人能預想到現在人手一臺電腦的現象嘛。

然而,我又不得不承認,那種具有時代意義的機械產品的誕生,並不常見,

我們司空見慣的還是在原有理論基礎上面的改進,但是,真正的創新其實應該具有革新一樣意義,其真正鼓勵人們去做的其實是用不同的方法去更好地解決相同的問題,簡單的換位思考有時候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創新從思維做起、從點子做起,無論從你所掌握的知識能否實現,先要敢想。

五、 總結

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機械,各種機械產品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利,然而,實際生活中其實還存在這很多讓人們不滿的地方,需要我們去完善,去用非常規的方法解決,進而完成真正意義上的革新。本文純屬一篇綜述性文章,很多觀點都屬一家之言,不夠成熟之處在之後的學習過程中我會加以改進。

創新設計心得體會10

首先真的很高心可以有機會參加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中我學到了很多。在多次和指導老師交流的過程中對現在的中國的能源和照明情況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對國家的節能工作也有了進一步瞭解。

由於這次只是以小組成員的身份參加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工作量不是很大,但卻需要持之以恆的精神,每週五晚上都需要去612、613進行測量照度和相應的用電量。學會了如何使用照度計,也瞭解照度是什麼含義。並利用寒假期間查了相關資料,對國家節能環保中心、北京發改委最新的政策做了更深瞭解,深刻體會到國家對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重視。而我們作爲新一代的大學生更有義務肩負這項使命,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中多多學習,多多思考,爭取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中可以對國家節能這方面做出貢獻。而且在查找有資質的節能認證機構的過程中,也瞭解到國家關於節能這方面相應的法律、法規。

項目的開展需要學會自主的學習,這是參加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與課堂學習最大的不同與收穫。平時的課堂學習,老師都會給我們強調什麼是學習的重點,同時又通過課下作業進行強化,把握知識相對較容易;但是在項目中,遇到的問題往往需要寬廣的知識面及一定的開發經歷解決,沒有人能直接的'告訴你問題原因所在,不能及時的解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自己就要能夠分析出問題可能出現的原因,並通過網絡資源及相關書籍進行學習,與自己的實驗條件等信息進行比較,經不斷的修改調試去解決問題。因此,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顯得比較重要。

在後期的大創中,需要對圖書館相應的照度進行測量,學會了國家標準照度是多少。測量結束後,也發現我校的圖書館照明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些地方的照明明顯不符合標準照明亮度,這也讓我對圖書館應該換led燈有了更大的信心,畢竟換了之後會減少電量的使用,而且led對環境的污染要比普通燈管小很多,同時led的照明更亮,可以更好地保護圖書館那些努力學習的同學們的眼睛。

項目的開展需要團隊合作交流,它不僅關係着項目開展的進度快慢的問題,而且關係這一個團隊能否堅持到最後並取得一定成績。很開心的就是這次比賽中每個成員都發揮了各自的長處,使得項目開展的很是順利,這也是我明白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創新設計心得體會11

一、機械與創新

對於一個工科生,還是學機械的我而言,機械其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機器與機構的總稱,走在大街小巷,進入公司、教室,回到家裏,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物件都跟機械有關,我不想以一個機械專業的學生來講解機械,更通俗易懂的方法還是運用實例,運用大家司空見慣的東西來解說。前不久學校剛剛刮過“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的強風,大家熱情都很高,在創新這塊兒,無論身處何種地位的人,都多多少少有些想法,但是好多人一看到“機械”這樣一個名詞,又開始畏縮了,小到一把剪刀,大到一架飛機,都是我們所說的機械產品,我們大可以認爲,只要能夠相互傳遞運動的部件都是機械的範疇,就如同語言沒有國界一樣,創新實際上也沒有界限,只要有思想,它就有實現的可能。

爲此,國內全國各高校的機械及自動化類專業相繼開設了《機械創新設計》課程,有些高校還將其作爲專業課的核心課程。作爲一門核心專業課程,各高校都在對其教學內容、手段、方法、實驗方法進行探討。文獻研究了機械設計創新實驗教學的管理模式和教學方法,文獻就開設機構創新設計實驗的必要性及創新設計實驗室的創建進行了討論,清華大學、華中理工大學、中南大學是將機械創新研究作爲主要研究方向,都很重視機械創新設計的發展。但是,目前用的《機械創新設計》教材主要是圍繞着新機構、新機器創造普遍規律及適用方法的應用基礎理論來編寫的,同時還注重應用基礎理論與工程實際相聯繫。課程中的實例基本上停留在怎樣進行機械機構運動原理分析,即就其實驗的性質來說,這些實例嚴格說來是驗證性實例,離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設計性實例相差甚遠。

國外很多國家在創新這塊兒較國內有過之而無不及,許多著名的高等學校都非常重視學生創新設計能力的培養。設置有關創新方面的課程。建立創新實驗室。德國大學工科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創新實踐活動的比例很高,學生除了要完成依附於課程學習的實踐任務外,還要完成不依附於課程的6項難度與我國畢業設計相當甚至超過碩士論文的創新設計或創新實踐教學任務。此外,學生還必須在工業企業中進行26周以上的實習,通過較長時間的經驗積累來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設計能力

二、《機械創新設計》課程改革

然而要想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必需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摒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堅持啓發式教學。通過實例分析和引導,課堂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存疑和創新思維;同時爲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創新慾望,鼓勵創新熱情;開展各種機械設計實踐活動,如機械創新設計競賽,支持和指導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爲學生提供一定場地和必要的實驗條件。

就以上這點,我覺得我們武漢大學在《創新設計》這門課上就做了一番功夫,在如今大三的時候,我在張巍老師你的《機械創新設計》課上學習,剛開始你着重跟我們講目前國內國外的發明動向,舉出很多很多讓我們瞠目結舌的例子,啓發我們的思想;之後,你總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中看出道理來,也是從你這裏,我深刻體會到了“創新之源”的所在,你舉過一個關於樓梯的例子,告訴我們創新首先要做到合理,你帶到課堂上面的那些他從全國甚至全世界各地帶回來的新奇玩意,更是讓我們自慚形穢,那些東西原理簡單,但就是沒人想到。

資深專家爲國內目前《創新設計》課程提出以下建議: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爲目標,改革並加強現有的機械創新課程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通過變驗證性實例爲設計性實例,以達到優化學生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動手能力;注重創新實例課程與工廠實際的聯繫,培養學生面向產品製造的思維理念,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構想以及動手能力,利用課餘時間,開放實驗室,按基礎型、設計創新型和提高型三個層次進行規劃教學體系,按必修和選修的不同要求提供給學生;努力加大機械設計及理論的各個方面建設,爲機械創新設計實踐提供有利的'保障,對機械創新人才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 我對創新的理解

所謂的“創新”簡單地理解不就是“創造新的東西嘛”,我將其分爲兩類:革新和改進。革新和改進都可以創造新型東西,都能給人們帶來人們想要的某些效果。我想首先從“創新的起始點”談起,上面我有提到從胡老師的課上,我深刻理解到了“創新之源”的所在,是的,創新其實並不神聖,它來源於生活,多數

的創新是建立在解決目前處理問題存在的缺陷上面的。以前處於溫飽的中國人民,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開始考慮怎樣更好地解決衣食住行問題、更舒服地生活了,這就是創新的源泉。

爲了更方面地洗衣服,洗衣機隨之誕生,將以前的人工搓洗,直接裝換爲旋轉式柔和的衣物間自身相互摩擦,接着又有不斷的改進,於是市場上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洗衣機;爲了方便人們縫補衣服,縫紉機也就被髮明出來了,並且不再墨守成規地用單線縫補,進而更高效更牢固的縫補衣物。還有不勝枚舉的例子供我們參考,一個新的具有時代意義的機械產品被生產出來,首先肯定是突破常規的,而所謂的突破,其實質上探究新的工作原理,這樣的突破纔是飛躍性的突破爲便於區別,我將其定義爲“革新”。

在我看來,很多時候人們創新的想法往往被扼殺在搖籃裏,由於專業知識和閱歷的侷限性,我們太容易否定自己的各種想法了,其實可能只要我們去深究,即使現在不能實現東西,誰能保證以後也沒法實現呢,就如同50年代的人能預想到現在人手一臺電腦的現象嘛。

然而,我又不得不承認,那種具有時代意義的機械產品的誕生,並不常見,我們司空見慣的還是在原有理論基礎上面的改進,但是,真正的創新其實應該具有革新一樣意義,其真正鼓勵人們去做的其實是用不同的方法去更好地解決相同的問題,簡單的換位思考有時候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創新從思維做起、從點子做起,無論從你所掌握的知識能否實現,先要敢想。

四、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機械,各種機械產品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利,然而,實際生活中其實還存在這很多讓人們不滿的地方,需要我們去完善,去用非常規的方法解決,進而完成真正意義上的革新。本文純屬一篇綜述性文章,很多觀點都屬一家之言,不夠成熟之處在之後的學習過程中我會加以改進。

創新設計心得體會12

機械創新設計--機構創新設計實驗心得體會,可說我們設計的機構經過兩天的努力便圓滿的完成了,剩下的工作便是向老師介紹我們設計好的機構的具體的情況。因爲經歷兩天我們設計好的機構總體看來還是比較簡單,而且運動也不復雜。所以作介紹的話也比較簡單。細心去聽完每一組介紹自己設計的機構。我也認真總結了自己陳述用語,先介紹我們組員設計的具體思路,最主要的是設計的目的,要實現什麼樣的運動。還有就是我們創新在什麼地方,隨後指出優點及缺點,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哪些?,按照自己的思路一一說明本次實驗課對我們學機械類的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因爲本次實驗給我們提供了實際操作的平臺,以及機構創新的`平臺,這勝於我們大學四年學習機械類的課程,也可以說是一個校驗過程,認識,總結的過程。在一定的基礎上提高我了我們對機械的認識,完全是親自接觸,由此我們自己也有了較深的體會。我非常的希望這樣的實驗課程學校裏面可以多提供一些機會,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我們對機械的認識,以及興趣,更多的是可以改善我們學習理論知識的進度,提高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學到真本事。

在這次作業過程中,我遇到了許多困難,一遍又一遍的計算,一次又一次的設計方案修改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這方面的知識欠缺和經驗不足.剛開始在機構設計時,由於對matlab軟件的基本操作和編程掌握得還可以,不到半天就將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調試好了.可是我從不同的機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結果,令我非常苦惱.後來在錢老師的指導下,我找到了問題所在之處,將之解決了.同時我還對四連桿機構的運動分析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在傳動系統的設計時,面對功率大,傳動比也大的情況,我一時不知道到底該採用何種減速裝置.最初我選用帶傳動和蝸桿齒輪減速器,經過計算,發現蝸輪尺寸過大,所以只能從頭再來.這次我吸取了盲目計算的教訓,在動筆之前,先徵求了錢老師的意見,然後決定採用帶傳動和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終設計方案.至於畫裝配圖和零件圖,由於前期計算比較充分,整個過程用時不到一週,在此期間,我還得到了許多同學和老師的幫助.在此我要向他們表示最誠摯的謝意.整個作業過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後的文檔.

儘管這次作業的時間是漫長的,過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穫還是很大的.不僅僅掌握了四連桿執行機構和帶傳動以及齒輪,蝸桿傳動機構的設計步驟與方法;也不僅僅對製圖有了更進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 cad ,word這些僅僅是工具軟件,熟練掌握也是必需的.對我來說,收穫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能力.在整個過程中,我發現像我們這些學生最最缺少的是經驗,沒有感性的認識,空有理論知識,有些東西很可能與實際脫節.總體來說,我覺得做這種類型的作業對我們的幫助還是很大的,它需要我們將學過的相關知識都系統地聯繫起來,從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進.有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衆人智慧,我相信我們的作品會更完美!

創新設計心得體會13

通過幾個月的網絡培訓,我學習了《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創新教學設計》,使我受益匪淺,我覺得在新課程理念下,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內容的呈現可以採用“問題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與解釋———應用與拓展———回顧與反思”的方式,讓學生在分析問題中獲得數學概念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技能和科學態度,而不是直接呈現解決問題的算法與結果。例如,在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組內容時,可以採用下面這樣具有實際背景的例子,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獲得“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模型。

[例1] 暑假裏,《新晚報》組織了“我們的小世界盃”足球邀請賽,比賽規定勝一場得3分,平一場得1分,負一場得0分。勇士隊在第一輪比賽中賽了9場,只負了2場,共得17分,那麼這個隊勝了幾場?又平了幾場呢?

二:老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所學知識的特徵,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以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

三:對於教材中一些通過操作而獲得新知的安排,要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從而去獲取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而不是去機械的記憶。

四、老師要做到課後及時反思,根據學生的表現和對學生作業的批改,及時改進教學。

五、在新課程理念下,數學教師的職責在於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教學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積極從事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

總之,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是一個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作爲新人的我,在以後的教學設計過程中要充分地醞釀、多思考、多學習,才能駕馭好教材,引導好學生。

創新設計心得體會14

機械設計創新貫穿設計、製造、使用、維護的整個過程,設計時的疏忽總會在這些方面體現出來,成功與否是很容易判斷的。設計的過程中,受制造的影響很大,就是說好的設計是離不開製造的。

我們搞設計不僅是要站在製造的基礎上,還要有創新,但一定要學會繼承。現在,全社會都在強調創新,但我們不能一味強調創新,就瞧不起原有的東西。通常的創新分爲兩種,一種就是構成事物舊有元素的重新組合,一種是在舊有元素上加一些新的元素。所以,不管怎樣,創新的東西總是含有一些舊有事物的影子是不可否認的。正像哲學中所講,新事物都是在肯定中否定,否定中有肯定中產生的。比如我們人類,雖然說是大自然的天之驕子,但實際上,我們99%的基因都是和大猩猩一樣的。如果人類不是在繼承大猩猩的基因基礎上,有1%的突破,人類的出現是難以想象的,如果有人說我有志氣,不需要繼承大猩猩的基因,我自己搞一個100%純人類基因,那您就是再過一億年,也搞不出來一個人類來。所以說,不能爲了創新,把舊有的東西全盤拋棄。原有的東西就如同一盤菜,創新就如同一點點調料,有了這麼一點調料,菜的味道更加鮮美。但沒有人爲了純鮮美,不要菜,光來一盤炒調料的。所以我們強調創新,但不能忘記繼承,只有繼承,沒有創新,那是因循守舊,而只有創新,沒有繼承,那是空中樓閣。

1:1的克隆可能很多的人認爲是最安全最省事的一種設計方式。但是作爲從事設計行業的人來講,克隆是一件可恥的事情。所謂一抄二改三創造。簡練的概括了設計人員的成長之路。剛入門的時候,只能照抄,但是在抄襲的同時要拼命的去理解原設計者的意圖和思維,理解整個機器的傳動,各個裝置之間的相互關聯,每個零件的相互關係,理解了之後就可以出圖,圖紙上就可以有明確的尺寸配合要求,形位公差約束。只知道畫下來,隨手胡扯幾根線條上去,大概感覺機器精度比較高,就玩命的把精度往上提動不動就0.005,0.002,在圖紙上大言不慚的簽名在設計欄。號稱自己搞的東西是很精密的。這種不知所謂的號稱機械設計工程師的.信手拈來滿地都是。

模仿優秀的作品是每一個設計師的必走之路。但是做設計,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人也要有自己鮮明的個性,久了,就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風格的養成與一個人的藝術素養和個人修養有直接關係。羅嗦的人搞出來的東西就是那麼羅嗦的,小氣的人搞出來的東西就是一副小家子氣,不負責任的人搞出來的機器就跟那人的德行一樣的不負責任。能有自己的設計理念,設計風格,就是不一樣,這樣搗騰出來的東西就有了獨特的靈魂。行家一看就知道,這是用心的傑作。

在抄襲的時候積累了經驗就要抱着否定的態度學習。查閱資料,多看些經典的設計案例,和設計的禁忌,與自己接觸過的一些東西進行對比,就有了大的提高。就可以在現有的機器上動手術。如:提高機器的附加值,完善更多的功能,讓整機具備更高的可靠度。從而迎合高端的客戶;或者進行結構精簡,保留一些常用功能,降低成本,滿足些買不起那麼也用不上多功能的客戶的需求。做到這樣就可以稱的上做機械設計開始入門了。能不能成爲世界級的發明家這個事情很難說的,呵呵。但是憑自己多年經歷見識,將一些結構進行組合,變異,嫁接,創造一些新的東西是不難的。與其用一生的時間去研究永動機之類的高深課題,或者搞一些莫名其妙不能創造任何價值的所謂專利,不如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做些能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留下點印記的事情。到時候老得快死了,臨終的時候還會想到,活了這麼多年,搗騰了那麼多機器在地球上跑,足以含笑九泉。

有人認爲,把pro—E、autoCAD或solidwork學好就可以搞設計,其實不對。試想,沒有這些軟件時,機械專家是怎麼做機器的?畫圖軟件充其量只是個工具,設計是人的主觀性智慧、經驗、理念和客觀規律等的“綜合產物”,和繪圖水平沒有直接關係;當然,如果懂設計的人,同時也是個畫圖好手,可謂與時俱進如魚得水,至少可以“震”住下屬或讓外行的人覺得你水平多高。而對從事設計工作的人來說,加強專業素養和經驗積累纔是最重要的,至於繪圖工具,我認爲,夠用就好,無需花哨和深入。什麼叫夠用,比如搞機械設計的,用曲線曲面場合不多,也就沒必要學得太精湛,再比如,市面流行什麼快速畫圖,完全是爲專業繪圖員而做的。記住,設計人員比拼的是設計理念、能力和水平,如果興趣和時間充裕,那另當別論。

機械零件材料選用的原則要考慮三個方面的要求

1、使用要求(首要考慮):

1)零件的工況(震動,衝擊,高溫,低溫,高速,高載都應當慎重對待);

2)對零件尺寸和質量的限制;

3)零件的重要程度。(對於整機可靠度的相對重要性)

2、工藝要求:

1)毛坯製造(鑄造,鍛打,切板,切棒);

2)機械加工;

3)熱處理;

4)表面處理

3、經濟性要求:

1)材料價格(普通圓鋼與冷拉型材,精密鑄造,精密鍛造的毛坯成本與加工成本的對比,);

2)加工批量和加工費用;

3)材料的利用率;(如板材,棒料,型材的規格,合理的加以利用)

4)替代(儘量用廉價材料來代替價格相對昂貴的稀有材料,如在一些耐磨部位的套用球墨替代銅套,用含油軸承替代車削加工的一些套,速度負載不大的情況下,用尼龍替代鋼件齒輪或者銅蝸輪等等)。

另外,還要考慮當地材料的供應情況。

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

a)對機器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要注意協調、平衡!防止木桶效應的出現!

b)對機器經濟性的要求設計經濟性,在短的時間裏投產上市,撈回開發期間的消耗,甚至邊設計邊製造

使用經濟性要有最佳的性能價格比(產品在小批量做開始賺了,再來改的更好)

2、對機械零件設計的基本要求

a)在預定工作期限內正常、可靠地工作,保證機器的各種功能

b)要儘量降低零件的生產、製造成本

c)儘可能多的採用市場常見標準件。

d)對可能系列化的產品,儘可能的在開始設計的時候考慮零件的通用性,無法通用的也要儘可能的在結構上類似,以減少製造過程的工藝編排,夾具工裝設計的工作量。

創新設計心得體會15

時間很快,一學期的《創新設計》課程已經接近尾聲,在整個項目的開發過程中,有很多方面值得團隊小組成員做個總結,創新設計個人總結。小組完成了整個項目開發流程中的需求分析、概要設計、數據庫的邏輯結構設計,詳細設計,編碼,測試,以及文檔的編寫和完善。在整個項目的開發過程中,收穫了很多,同時也存在很多不足,也總結了一些經驗和教訓。總結如下:

本學期在對最優選課系統的開發有了更深的認識,主要對本學期的學習和實踐、存在的問題、經驗、教訓和體會方面進行總結。

1、學習、實踐方面:

對於小組完成的最優選課系統,把樹的廣泛應用和動態規劃理論知識用於具體的實踐項目中,實現了做中學的理念。之前很少接觸到動態規劃理論的知識,通過本學期的項目,自己學到的不僅僅是在整個團隊的'合作下完成了項目,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學習的方法,懂得如何更好的開發一個項目,如何對實際問題進行緊密的思考,找到良好的解決方案。在小組成員的幫助下,自己學到了很多知識,特別是算法思想方面體會最爲深刻;老師也教導我們要從類的使用者向類的開發者轉變,通過學習,從中體會頗多。

在整個項目的開發過程中,系統的開發屬於瀑布式的開發。下面對瀑布式的開發做個簡單的總結:

瀑布模型規定了各項軟件工程活動,包括:制定開發計劃,進行需求分析和說明,軟件設計,程序編碼。測試及運行維護,並且規定了它們自上而下,相互銜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級下落。

3個時期:計劃——開發——運行

8個階段:問題定義—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編碼—測試—維護

2、存在的問題和教訓方面:

在整個項目的開發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同時也需要總結經驗和教訓。

(1)存在的問題:在整個項目的開發過程中,我個人覺得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時間分配和項目開發的效率問題。由於組員選課和自己時間安排的不一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個時間、進度的安排;此外我對任務計劃想象得很樂觀,在計劃完成一項任務之前,計劃的時間與實際花費的時間存在很大的差別,這樣時間往往不足夠,導致沒有樂觀地按時完成小組計劃的任務。

(2)經驗、教訓:對存在的種種諸多問題需要進行分析,總結經驗、教訓。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對其進行合理的計劃和安排,不能把事情想象得太樂觀或者悲觀,需要進行周密的計劃,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按時完成任務。此外,我們必須認真進行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只有你儲備的知識達到一定的量時,你才能更好的完成項目的開發,纔不容易造成項目的未按時完成或者完成的項目未達標等情況的發生。因此,我們需要不斷的積累知識,學會很好的規劃自己的時間。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習、實踐的效率。

3、體會方面:

(1)團隊精神的重要性。整個項目的開發已經接近尾聲,組員的合作和互相學習也一學期了。我不得不說,我們小組是一個成功的團隊。雖然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我們都互相的幫助和關懷,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團隊是決定項目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一個成功的項目必須擁有一個團結的開發團隊。

(2)通過這門課的學習和實踐,自己找到了自己在學習和技術上的優缺點,對今後的發展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3)編碼技術並非是軟件的全部。

我覺得在整個項目的開發過程中,單有編碼技術也是不行的,需求、設計、測試、維護和文檔還是佔了很大的比重。畢竟軟件屬於服務型行業,用戶並非都是計算機專業的,例如:需求就佔了項目開發中一定的比重,你開發的項目必須滿足客戶的需求,要有可行性、可靠性和易用性;隨着軟件的快速發展,測試佔的比重也越來越大。

最後,非常謝謝李老師對我們項目的指導,使我們的項目進行得更好;同時也非常謝謝我們小組的組員們,我們一起伴隨着整個項目走過了有喜有悲的一學期,讓我收穫了很多,不但是知識的增長,更珍貴的是我們的合作友誼和團隊精神,謝謝你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