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心得體會

本文已影響 3.85W人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心得體會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心得體會1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制度的基礎部分,幼兒園教育對幼兒的一生髮展都有着重要的意義。幼兒園教師是履行幼兒園教育職責的專業人員,在其中幼兒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這就更需要我們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

在學習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後,我更加理解了“幼兒爲本、師德爲先、能力爲重、終身學習”的意義,作爲幼兒園教師,我們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專業知識和專業的技能,還要隨着時代的發展不斷的學習。

幼兒園教育的主體是3到6歲的幼兒,他們是一羣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成熟但又有着內在的、自主、自發的生命力的兒童,這也造成他們獨特的年齡特徵,這些特徵需要幼兒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將幼兒放在首位,從幼兒的角度出發,而不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問題。面對幼兒,多觀察多瞭解,關注幼兒學習和發展的整體性,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作爲教師多些反思自我,面對幼兒少些指責。

俗話說“學高爲師,身正爲範”,作爲老師要以身作則,幼兒的一大特點爲好模仿,幼兒教師的一言一行很直接的就影響到幼兒的品行。在日常生活中,以寬容、平等、關愛的態度的待每一位幼兒,時刻遵守教師職業道德。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爲教師想做到“傳道授業解惑”,首先自己要能有所傳、有所授、有法解,這就需要我們有着紮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技巧,既要求我們不斷的學習幼兒教育學、心理學、衛生學等理論知識,也要提高我們的授課能力和日常的帶班能力,善於發現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機,提高教育智慧。

在現在這個信息時代,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法等不斷的涌現,我們所面對的幼兒和麪臨的問題也在不斷的變化,作爲教師,我們要懷着一顆謙虛的心,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成長,才能更好的迎接一個又一個挑戰。

通讀《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我總結出,作爲幼兒教師,我要有充滿責任感的愛心,有善於觀察的眼睛,有嚴謹的行爲規範,有不斷反思不斷學習的頭腦。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心得體會2

廣西幼兒師範大學餘雅斌老師的講座從專業標準制定的背景、指導思想、基本特點、基本理念、結構與內容等方面對《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進行了科學、細緻的解讀,使我對幼兒教師及幼兒園教育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是對合格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是幼兒園教師開展保教活動的基本規範,是引領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通過認真學習,我來談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1、熱愛理解幼兒。

我認爲對一名幼兒園教師來說,首先要愛孩子,就要給他需要的幫助和指引,關注幼兒的不同需要,給予及時的迴應與幫助。愛不是包辦代替,也不是強行給予。

2、尊重幼兒人格。

教師要尊重信任幼兒,與幼兒平等交往。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者轉化爲幼兒學習活動的合作者與支持者。我們要扮演好幼兒學習活動的合作者,首先應該尊重幼兒,從心底去關懷、接納每一位幼兒,尊重他們的生存權、發展權,把幼兒看成是真正意義上的“人”,與自己平等的“人”;教師要傾聽幼兒的心靈之音,瞭解幼兒的需要,及時地給予應答;另外我們要作爲一個合作者參與幼兒的學習活動,和幼兒一起去探索,一起去體驗,師生共同爲完成學習任務而努力。

3、嚴於律己,言傳身教。

幼兒的可塑性、模仿性強,老師也是他們學習模仿的對象,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身上都會有老師的影子。因此,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我們都要時刻的`要求自己,能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好孩子們的榜樣。因此,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修養,爲孩子做好表率。

4、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是一個漫長的,永無止境的完善過程,我認爲,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主要途徑是對幼兒教育教學實踐進行不斷的反思。找出自己工作中的優缺點,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多思考自己該怎樣做更好。樹立反思的意識,養成反思的習慣,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我也深知,要當好幼兒教師,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它既要有嚴父的教誨,更要有慈母般的溫柔、耐性、愛心,要時刻注意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每一個閃光點,然後用自己的感悟,膽大心細地去雕刻每一塊璞玉,用愛的陽光雨露伴隨孩子一起成長……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心得體會3

最近,我園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通過學習,使我更加深深地感到了社會、家長賦予我們幼兒教師的責任,我們在教育中的一點一滴將直接影響到孩子們的未來。作爲教師的我們,只有不斷反思、審視自己的教育言行,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在學習中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

通過認真學習《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我深刻理解了“幼兒爲本、師德爲先、能力爲重、終身學習”的基本理念,對“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3個維度14個領域62項基本要求有了基本的瞭解。

通過學習,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對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來說,首先要熱愛理解幼兒、要有高尚的師德和能力,能力是在愛的基礎上對幼兒教師提出的具體要求,唯有掌握了這份能力才能夠做好幼兒園教師這份神聖的職業。

其次,作爲幼兒教師,要學會尊重幼兒。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不武斷地批評或否定幼兒的想法和做法,這樣,才能促進幼兒的真正進步,成爲孩子們喜歡的好老師。

再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幼兒的可塑性、模仿性強,老師也是他們學習模仿的`對象,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身上都會有老師的影子。因此,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休養,爲孩子們做好表率。

最後,我們還要進一步學會與家長交流。真誠對待每一位家長,認真和他們交流對孩子教育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家長提出的要求儘量去滿足……總之,要利用何種形式和方法做好家長工作,以促進孩子的成長和進步。

總之,通過學習《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使我更加明白了今後的努力方向,在工作中,我要揚長避短,不斷創新,爭做新時代的優秀幼兒教師。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心得體會4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以下簡稱《專業標準》)是國家對合格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是引領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專業標準》提出了:“幼兒爲本、師德爲先、能力爲重、終身學習”的基本理念,對“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3個維度14個領域62項基本要求作了詳細的闡述。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專業標準》中的基本理念,我覺得可以用四個字來表達:愛和能力。

一、尊重孩子、關愛孩子。

《專業標準》中指出:幼兒園教師應該關愛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愛”是師德的靈魂。“幼兒爲本、師德爲先”和孩子成爲親密的朋友,時刻以幼兒發展爲本,這是“愛”的具體表現。

我喜歡幼兒教師這個職業,因爲它是離心靈最近的地方,也是離真善美最近的地方,在這裏我覺得很踏實。我喜歡孩子們圍着我問各種各樣的問題。每每看到一張張幸福的笑臉用澄澈的眼神看着我,我的心真的是萌化了,他們是那麼的天真可愛,在他們的眼睛裏你絲毫看不到任何的雜質。我喜歡和孩子們相處,因爲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讓你看到了另一個自己,你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都在孩子們身上展現的淋淋盡致。

記得有一次戶外活動時,我帶着孩子們在玩跳繩,一個小朋友不小心用繩子甩着了我的手背,瞬間手背就紅腫起來,我順着繩子的方向看到了那個小朋友,他水汪汪的大眼睛裏含着淚水,估計知道自己打着老師,嚇得不輕。我忍着疼痛走到他的身邊蹲下來撫摸着他的頭說“沒關係的,老師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跳繩的時候一定要先看看周圍有沒有人,知道嗎?”我話音剛落,就看見軒軒急匆匆跑過來拉着我的手放在自己的嘴邊吹起來,我當時一愣,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聽見他說“小路老師,我給你吹吹就不疼了,我再給你揉揉,不疼的不疼的,一會就好了。”

看着他胖乎乎的小手在我的手背上揉來揉去,我瞬間被暖化了,我俯下身子問他“誰教你的,是不是媽媽?”他擡頭對我說“不是的,我上次腦袋碰到了,你就是這樣對我的呀?”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指撫摸着上次被碰的地方。看到他天真的樣子,我把他摟在懷裏對他說:“老師已經不疼了,謝謝你哦!

播種“愛”收穫“愛”。“愛”是一切事物的前提,“愛”是“專業理念”和“師德”的最好闡述,唯有“愛”才能夠從事幼兒教師這份神聖的職業。

二、不斷完善自己的能力,學習再學習

《專業標準》指出:教師應研究幼兒、遵循幼兒成長規律,提升保教工作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從教五年來,我從一個保育老師升爲配班教師、班主任、學科組長、幼兒園的`骨幹教師等。我認真學習先進的幼教理念,積極參加各種省內外教學培訓,帶領我們團隊共同研討課程的改革,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回首這短短的五年,是我人生當中成長最快的一個階段。幼兒園的大小活動我都積極參與策劃、組織,擔任主持人,我還多次代表幼兒園參加縣、市的各種比賽,如說課比賽、案例分析比賽、優質課比賽、五項技能比賽等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x年9月被新鄉市教育局評爲“模範班主任”,被城關鎮政府評爲“優秀教師”。這些榮譽是我成長路上的足跡,也是促我奮進的催化劑。

《專業標準》中要求教師:學習先進學前教育理論,瞭解國內外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時代在不停地變化,作爲幼兒教師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通過訂閱《幼兒教育》、《學前教育》等雜誌,聆聽專家講座、網絡學習等方式,讓我瞭解到幼兒園的課程改革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我們應該打破傳統的小學式教育,轉換爲遊戲化課程。尤其是許卓雅教授對幼兒音樂教育的思考獨樹一幟,與衆不同。她推翻了很多傳統的教學方法,致力推廣幼兒園遊戲化教學的方法,並且將遊戲化音樂教學與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聯繫起來。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音樂並不是獨立的,而是與各科教學互相滲透,相輔相成的。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我注重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會讓很多難題迎刃而解。比如:幫助輸的孩子進行反思,爲什麼會輸;贏的孩子則會說出自己贏的經驗以便大家可以借鑑。要做到這些,首先老師要看淡輸贏,因爲每個孩子都有自我實現的需要,我們要讓幼兒在寬鬆安全的心理環境中充分釋放潛能。

在中班音樂韻律活動《小兔子乖乖》中,我就改變了以往“你教我學”的教學模式,使孩子通過遊戲在情景化教學中,反覆聆聽、反覆練習,輕鬆掌握音樂律動。

“愛”是幼兒教師的基本標準,“能力”是幼兒教師基本的教育手段。我要把《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轉換爲具體的奮鬥目標,不斷提高保教能力,成爲一個品德高尚、業務精良的專業幼兒園教師。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