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會計電算化學習心得

本文已影響 1.27W人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會計電算化學習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會計電算化學習心得

會計電算化學習心得1

兩週的學習在今天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學習讓我們對平時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在理論和實訓教學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已學基本理論及應用知識並加以綜合提高,學會將知識應用於實際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以abc公司爲實訓資料,通過用友軟件建立一套系統管理,對總賬系統、固定資產系統、工資管理系統以及其他子系統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之前的《會計電算化》課程都是跟着老師一步一個腳印地做,會與不會連自己都評判不了,而這次實訓則截然不同。打開《會計電算化實訓教程》,目錄的上篇就是用友軟件的的實訓部分,也就是我們要求實訓的內容。總觀目錄,其內容分爲十六個部分,如管理系統、基礎設置、總賬初始化、憑證處理等。憑着這些文字及其解釋,我們開始了自己的工作。

不做不知道,一做嚇一跳。單槍匹馬上陣還真是爲難,錯誤百出。首先,是會計科目。開始時根據資料增加和修改會計科目,等到填制憑證時才發現要新增會計科目,更換操作員再進入“基礎數據”,然後更改。增加的明細科目,會把總賬科目的金額過渡到明細科目中。第二,在錄入憑證時,有的關係到應付賬款、應付票據、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的會計科目的使用,則會出現該“科目系統受控不能應用”。這時我們應該調出會計科目然後找到該科目修改此科目把受控系統去掉,這時就能使用了。出納簽字時沒有符合條件的憑證,憑證審覈後,進行出納簽字時出現了“沒有符合條件的憑證”,原來是因爲在定義憑證時沒有設置該項內容。第三,輸入銀行對賬單時,日期不是超出範圍就不符合要求,經過老師指點才發現,進入時沒有選對日期,所以銀行對賬單總是出問題。最後,在生成報表時遇到的問題更多,很多數都不平,我們只好逐筆查找錯誤並對正明細賬,發現確實錯了後不得不進行反記賬、取消審覈取、消出納簽字進行修改。然後再出納簽字、審覈、記賬。再查看報表中的數據是否正確。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自身實踐,重新過濾了一遍所學知識,讓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不會體驗到的知識。並且,經過自己的研究和老師的指導後,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收穫頗豐。同時對於一向都比較粗心的`我來說,也更深刻的認識到要做一個合格的會計工作者並非我以前想的那麼容易,最重要的還是細緻嚴謹。

總之,此次學習,我深刻體會到了跟緊科技步伐的重要性。作爲新一代會計人員,不僅要求手工記賬,還要求掌握會計電算化,並能很好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此次學習培養了我們分析經濟業務,並根據經濟業務進行會計電算化制單、記賬、成本覈算、報賬的能力;提高了我們電算化會計實務處理能力;加強了我們的分析經濟業務並進行正確覈算、成本計算等實際會計操作能力。使我們真正具備會計崗位所應具備的分析、判斷和操作能力,爲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會計電算化學習心得2

兩個星期的會計電算化學習,一個星期三次課,上完課窩宿舍開電腦做賬。說實話,確實很無聊。不過時間過的也快,實踐周也快結束了。上完這次課,只剩星期五的一次課就可以開始我們期盼已久的暑假了。

通過這次的會計電算化學習,在老師的教導之下,我們把之前學過的,但是掌握不是很牢固的中級財務會計又複習了一遍。對於那些學過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等的內容,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那麼心裏也就踏實了些許。這次的實踐周也讓我們更加熟練了所謂的會計電算化的`一些相關的操作。電算化看似簡單,但是對於已經過了從業資格證考試的自己,也是具有一點挑戰性的,挫折不斷。對着答案,卻不知道自己哪裏做錯了。心裏那個鬱悶啊。

會計電算化學習心得3

這學期,我們在上學期學習會計的基礎知識下,學習了會計電算化,讓我們把平時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在理論和實訓模擬教學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已學基本理論及應用知識並加以綜合提高,學會將知識應用於實際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習,我們熟練掌握在手工和計算機兩種工作環境下進行會計覈算,模擬真實的經濟業務爲會計主體服務。培養我們分析經濟業務,並根據經濟業務進行手工和會計電算化制單、記賬、成本覈算、報賬的能力。通過模擬學習,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手工和電算化會計實務處理能力。培養我們的分析經濟業務並進行正確覈算等實際會計操作能力。 在老師爲我們創設模擬仿真的會計電算化工作環境下,我們圍繞建賬、日常業務處理兩條主線,完成會計電算化從整理資料、手工賬務向電算化轉換、建立帳套、基礎設置、日常賬務處理、期末賬務處理、會計報表的編制等全過程的操作訓練。

這學期的學習,雖然每週只有一次課,做帳間隔時間也比較長,但我們要經常面對枯燥無味的數字,也是會心生厭煩。但通過會計電算化上機操作實習,我們充分的瞭解了電算化操作要求和會計應用步驟方法,提高了電算化會計實務處理能力,加強理論聯繫實際能力。同時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了一系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並尋求到解決的方法,也鞏固了上學期學習的理論知識。

手工做帳,首先,會計科目,開始時根據資料增加和修改會計科目,等到填制憑證時才發現要新增會計科目,更換操作員再進入“基礎數據”,然後更改。增加的明細科目,會把總賬科目的金額過渡到明細科目中。

第二,在錄入憑證時,有的關係到應付賬款、應付票據、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的會計科目的使用,則會出現該“科目系統受控不能應用”。這時我們應該調出會計科目然後找到該科目修改此科目把受控系統去掉,這時就能使用了。出納簽字時沒有符合條件的憑證,憑證審覈後,進行出納簽字時出現了“沒有符合條件的憑證”,原來是因爲在定義憑證時沒有設置該項內容。

第三,輸入銀行對賬單時,日期不是超出範圍就不符合要求,經過老師指點發現,進入時沒有選對日期,所以銀行對賬單總是出問題。

最後,在生成報表時遇到的問題更多,很多數都不平,我們只好逐筆查找錯誤並對正明細賬,發現確實錯了後不得不進行反記賬、取消審覈取、消出納簽字進行修改。然後再出納簽字、審覈、記賬。再查看報表中的數據是否正確了。

通過手工實習,讓我感覺手工做賬太煩瑣。所有的賬表都要自己編制,不像電算化報表根據公式自己出數。手工做賬不能馬虎,一點點錯就要改好多。即將畢業的我們,再經歷這次實習後,對以後實際工作又有了新的認識。會計手工做賬是一個很煩瑣的工作,現在經濟發展的速度很快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來做賬。這也是我們最後一次在學校實習了,我們大家都很珍惜這個機會。

兩週的實訓是在我們充實、奮鬥的過程中完成的,記得實訓的開始是那樣的忙碌和疲憊,甚至是不知所措,因爲我們的自學能力和結合能力沒有很快的結合與適應,只能依靠老師的'引導和幫助,現在的我們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基本會計人員了。學校實訓的目的就是要加強我們能力培養和職業道德意識的提高,實訓就是我們適應社會工作的墊腳石!

在實訓的過程中,我深深感覺到自身所學知識的有限。有些題目書本上沒有提及,所以我就沒有去研究過,做的時候突然間覺得自己真的有點無知,雖所現在去看依然可以解決問題,但還是浪費了許多時間,這一點是我必須在以後的學習中加以改進的地方,同時也要督促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自我。另外一點,也是在每次實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些東西感覺自己做的是時候明明沒什麼錯誤,偏偏對賬的時候就是有錯誤,讓其同學幫忙看了一下,發現其實是個很小的錯誤。所以說,相互幫助是很重要的一點。這在以後的工作或生活中也很關鍵的。俗話說:“要想爲事業多添一把火,自己就得多添一捆材”。此次實訓,我深深體會到了積累知識的重要性。在這當中我們遇到了不少難題,但是經過我們大家的討論和老師細心的一一指導,問題得到了解決。兩天的實訓結束了,收穫頗豐,同時也更深刻的認識到要做一個合格的會計工作者並非我以前想的那麼容易,最重要的還是細緻嚴謹。社會是不要一個一無是處的人,所以我們要更多更快從一個學生向工作者轉變,總的來說我對這次實習還是比較滿意的,它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爲我以後的學習做了引導,點明瞭方向,我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定會有屬於我們自己的一片美好的天空!

這次會計實習中,我可謂受益匪淺。

會計電算化學習心得4

通過會計電算化的學習,我想談談自己的學習收穫和遇到的問題以及一些建議。首先接觸會計電算化就是要以系統管理員的身份註冊進入系統管理,我們不知原因的在用戶名裏輸入了一個所謂admin的英文,密碼爲空,點擊確定就可以進入用友會計軟件系統。後來知道了admin是系統管理員,它與帳套主管是不同的,比如:要以系統管理員的身份進行帳套備份,而要以帳套主管的身份才能進行帳套修改。有時感覺學習的這些東西好空洞,能有啥用處呢?直到有一天我改變了這種看法。事情是這樣的:我把一件重要的東西弄掉了,我記不得是在哪弄掉的,唯一的一個方法就是看學校大門口的監控錄像,看看我逛街回來時手上是否還拿着那件東西,如果沒拿,說明逛街的時候就已經把它弄掉了。那時管理監控錄像的叔叔不在,我把事情告訴了另一個值班的叔叔,得到他的通融,我可以看前一天晚上的監控錄像,也就是我東西掉的那晚。問題來了,我只能自己倒騰電腦找那段錄像,可我根本沒接觸過監控錄像,怎麼用?我打開界面,它就出現了跟我學習的會計點算化以系統管理員的身份進入系統管理差不多的一個界面。我想,毀,這得要密碼,該怎麼辦?難道我看不成了,得等到明天問那個管理監控錄像的叔叔,不要吧。我冷靜了一下,管它三七二十一,我想到了電算化,就在用戶名裏面輸了admin,密碼空着,點確定。奇蹟出現了,成功進入系統,這爲我後面的進一步摸索找錄像打下了基礎。

我學會了增加操作員,設置操作員權限;知道了怎樣建立帳套,設置一些主要的基礎檔案;知道了怎樣引入帳套,怎樣啓用帳套,再以什麼樣的身份進入總賬管理系統或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等等。上機做實驗,發現了,每個實驗都要一絲不苟的完成,比如說,你期初餘額表都沒有輸入完全,你到後面對什麼進行試算平衡?如果輸入錯誤,會導致試算不平衡。還有,如果前面一些該輸入的東西沒有輸入,後面就沒有資料可供你調用了。

我的.問題是,我們做的實驗怎麼沒得單獨保存?而且最煩人的是,第一次上過機之後,後面再上機使用時有些已經不能做了,全是別人做過的記錄,包括我們考的全國計算機C語言考試上機模擬等等都是這樣,是不是爲了保密啊?能不能改進?

高校會計電算化發展的建議:

(一)選擇適用的會計覈算軟件:

在會計電算化實施過程當中,使用的財務軟件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保證會計資料質量和財務工作正常進行。高校要重視財務軟件的選購問題,選擇適用於財務管理需要的會計覈算軟件,一方面進行大量的市場調研和測試,選擇能滿足高校內部管理需要的、適合本校的財務軟件;另一方面,高校應將應用商品化財務軟件與自主開發相結合。通常的商品化軟件總是隻能反映某一類用戶共同的需求,而不能充分照顧到每一個用戶的具體情況。爲了提高財務工作的效率,有實力的高校應將商品化財務軟件和自主開發結合起來,利用本校的計算機技術力量,對商品化財務軟件未能提供的功能加以補充,對其不完善的功能加以完善,服務於高校管理需要。另外,從網絡技術角度出發,着眼於今後軟件的升級換代和功能的全面提升,應充分考慮到網絡安全、第三方接口輸入輸出的全面開放、大型數據庫技術等內容,讓財務系統走上信息系統的高速公路。

(二)改善會計電算化的運行環境:

1、加強會計基礎管理工作。會計電算化要向規範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就必須加強高校會計電算化的基礎工作,引進先進的電算化管理理念,改進高校會計工作傳統的管理模式。隨着會計電算化工作的進一步深入,與計算機應用相適應的管理制度建設將與軟件的應用並駕齊驅,會計電算化系統必須有一套與之緊密結合的組織措施,形成全面的會計電算化制度體系,才能充分發揮其效用,爲進一步編制財務報告提供可靠的依據。要完善電算化管理制度體系,包括高校會計人員上機操作規定、系統維護規定、檔案管理規定等等,做到有章可循,更好地對會計日常事務進行處理,保證會計信息和財務管理的安全、可靠,爲高校的發展提供財務管理保障。2、重視複合型人才的培養。高校要加強複合型財務人才的培養,使財務人員既掌握紮實的會計理論知識技能,還對計算機知識有深刻的瞭解,快速、周到、全面地掌握會計電算化的系統知識、能處理計算機一般性故障,培養出對會計電算化接受能力強、既懂會計知識又有一定計算機水平的複合型人才。高校應時刻關注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培訓會計電算化骨幹力量,對在職財務人員進行培訓,更新知識結構,爲社會輸送新的血液,提高財務人員的會計電算化管理和應用水平,加快會計電算化進程。

3、做好會計數據的安全保密工作。高校要加強會計電算化安全防範意識,把數據安全問題放在工作首位,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建立多級備份機制。對於財務數據應定期進行備份,要按照“積極預防、及時發現、快速反應、確保恢復”的要求做好數據備份工作,備份數據要保存在安全可靠的多個存儲介質上,必要時使用壓縮軟件、加密軟件對備份數據壓縮、加密。定期將必要的備份數據刻錄到光盤中,重要的數據最好製作兩個以上拷貝且存放在不同的地點,保證數據在損壞後可以及時恢復。同時,對計算機操作系統制定合理的數據訪問的用戶賬號、權限設置、密碼,保證數據的安全。提醒用戶不使用簡單的密碼,並定期修改密碼,防止泄漏賬號及密碼。網絡系統軟件、數據庫管理系統軟件、財務軟件本身有安全漏洞,要及時安裝發佈的補丁程序或升級,提高整個系統的安全性,更好地保證數據的安全。

(三)落實會計電算化檔案管理:

實現電算化後,對會計檔案管理技術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爲了更有效地做好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工作,必須建章定製,制訂一系列管理辦法:

1、建立完善的會計檔案保存制度。實行會計電算化後的會計檔案以計算機打印的書面形式保存,保存方法按《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

2、妥善保管存有會計信息的磁性(光)介質或其他介質載體。如規定存有會計數據的磁盤應存放在防潮防磁的房間內等。

3、建立完善的會計檔案工作日常檢查制度。高校財務領導應定期地對電算化會計檔案工作進行實地檢查,加大監督力度,促進高校會計檔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4、建立完善的電算化會計檔案調閱與使用權限制度。各高校應嚴格會計檔案調閱的審批程序和規章流程,嚴禁隨意拷貝、複製,隨意調閱會計檔案,加強會計檔案的安全性與保密性。

5、報廢的計算機應將其硬盤徹底格式化,以防數據泄密。

(四)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1、實施組織機構控制。加強高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將會計系統中不相容的職責進行分離,即在財務人員之間進行分工,並制定相應的制度與之配套,設立一種相互稽覈、相互監督和相互制約的機制來防止舞弊,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組織機構的設置必須貫徹業務審覈與計算機操作相分離、數據輸入輸出與數據審覈相分離、系統維護人員與計算機操作人員相分離、系統數據文件的保管與計算機相分離的原則。

2、強化內部財務監督。通過內部監督可以瞭解現有的一些內控措施是否有效。在會計電算化運行過程中,審計人員對業務處理等進行評價和檢驗,有利於監測財務軟件的可靠性,提高財務覈算質量和管理水平,科學規範的管理制度是會計電算化安全之本。重視內部監督,定期進行內部審計是規範和完善會計電算化管理,促進高校自我監控、自我發展和完善的較好措施。

(五)加快會計信息化建設:

會計屬於上層建築,它隨着客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不斷髮展和完善。高校會計領域在網絡環境下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會計社會環境和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信息需求的變化呼籲會計革命,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爲高校會計電算化向網絡化方向的發展提供了保證。因此,必須重新構建現代會計模型,將現代會計與信息技術相統一,構成未來的會計信息系統。會計信息化更強調會計輸出結果的增值性,在完善財務會計信息化的同時,側重於財務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實現會計信息化改革目標,高校將通過互聯網和校內局域網建立一個相對快捷開放、實時方便的信息交流系統,爲財務部門和校內其他部門之間,高校與外界之間保證暢通的信息交流提供便利,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發展將給高校財務工作帶來一次質的飛躍。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