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演講稿

多難興邦的強大中華民族精神支柱演講稿

本文已影響 1.95W人 

演講稿的內容要根據具體情境、具體場合來確定,要求情感真實,尊重觀衆。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多難興邦的強大中華民族精神支柱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

多難興邦的強大中華民族精神支柱演講稿

縱觀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災難終究是客觀而不可避免的。一個民族的歷史越久長,其對抗災難的經驗越豐富,由災難碰撞而迸發的民族精神也越強大。這一點,在中華民族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彰顯,在中華民族歷經的無數次災難中得到了明確的驗證。歷史畢竟久遠,戰鬥未有窮期,積歷史經驗和現實經驗之和,我們再來關照多難興邦語境中的中華民族及其精神,毋庸置疑的是,在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的支撐和推動下,我們堅信,中華民族一定能夠自強,一定能夠堅韌,一定能夠戰勝那些可預期的以及不可預期的災難,從艱難中奮起,在困境中振奮。卓越的中華民族精神,也一定會使多災的中國興邦,使多難的中華民族始終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多難興邦”這個成語,出自《左傳·昭公四年》。原文是“或多難以固其國,啓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這句話是從樸素辯證法的角度對災難的影響作出的判斷,說明一個國家多災多難,或能拓展疆土,而無難無虞,或可喪失國邦。實際上,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多難並不必然興邦,多難既能興邦,也可衰邦,甚至可以毀邦。是興邦還是衰邦,關鍵不取決於災難本身,而是取決於這個國家的人們在災難面前是不是發揮了主觀能動作用,這種能動作用是強大還是弱小,這個民族是不是具有敢於同災難抗爭、勇於戰勝災難、奪取勝利的偉大民族精神。從歷史上看,中華民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但是她能夠戰勝千難萬險傲然挺立一直到今天,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能夠歷經五千多年的風雨而不曾中斷。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有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正是靠着這種強大精神力量的有力支撐和強力推動,我們才能夠在數不清的災難面前不低頭、不氣餒、不沉淪,歷盡艱險不退縮,屢遭磨難不自棄,而且是愈挫愈奮、屢創彌堅。

這次在汶川大地震中展現出的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再一次對中華民族精神在災難中的作用作出了生動的詮釋,再一次充分證明了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支撐和促進中華民族發展、繁榮、富強和振興的偉大力量。

一、中華民族精神是激勵和支撐中國社會發展與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的強大動力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共有的精神特徵,是這個民族民族意識中的精華,是這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和發展的,爲民族大多數成員所認同和接受的,支撐和促進民族進步和發展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規範、品格氣質、心理情感、文化傳統等精神因素的總和。

那麼,民族精神是怎樣並通過何種作用發揮出來的呢?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物質決定精神、精神對物質起反作用,存在決定意識、意識對存在起反作用,物質生產決定精神生產、精神生產對物質生產起反作用。一個民族的發展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兩個方面。物質方面的發展在民族發展中起決定作用。因此,要實現民族的發展必須首先大力發展物質生產力。但是,光有物質生產力的發展,這樣的發展不但是畸形的而且是不可持續的,因此還必須有相應的.精神生產力的發展,從而爲民族發展創造必要的精神條件。既注重物質生產力的決定作用,又注重精神生產力的反作用,努力實現物質生產力和精神生產力的協調發展,才能使民族發展走上全面、健康、可持續的道路。這是從發展的角度來分析的。從生活需要的角度來分析,任何有作爲的民族都需要和追求不斷充裕的物質生活和不斷豐富的精神生活,並在這一過程中實現着民族的繁衍和壯大。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不同民族之間既合作又競爭的過程。在合作與競爭中,不掌握先進物質生產力的民族不會佔據主動和優勢地位,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品格的民族也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