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徵文

爲紀念清明節的徵文300字(通用6篇)

本文已影響 3.37W人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徵文的身影吧,徵文要求文面整潔乾淨,書寫端正美觀,字體清晰規範,標點準確無誤。那麼你有了解過徵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爲紀念清明節的徵文300字(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爲紀念清明節的徵文300字(通用6篇)

爲紀念清明節的徵文1

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到今日,已隨着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掃墓當日,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後供上食品鮮花等。由於火化遺體越來越普遍,其結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漸取代掃墓的習俗。新加坡華人也在廟宇裏爲死者立神主牌,廟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清明節當日有些人家也在家裏拜祭祖先。在清明節這一日,可到先人墳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廟的靈位前靜默鞠躬。

不論以何種形式紀念,清明節最基本的儀式是到墳前、骨灰放置處或靈位前追念祖先。爲了使紀念祖先的儀式更有意義,我們應讓年輕一代的家庭成員瞭解先人過去的奮鬥歷史。

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逐漸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採用樹祭、花祭、網祭等全新的形式去祭奠逝者,表達哀思,越來越注重心底真實的情感。

爲紀念清明節的徵文2

儘管現在已經是臨近夜晚了,而我的家裏依舊只有我一個人,我的爸爸媽媽去祭拜還沒有回來,我仍然一個人默默的忍受着寒冷!

我不知何時就聽見院子裏傳來噼裏啪啦的聲音,而且聲音十分急促,就好象開始下雨了,這就引起了我的興趣,因此我立即跑出去看了看,結果發現剛剛變得乾燥的院子如今再一次溼潤,想不到又一次開始下雨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話說的真不錯,在清明這幾天前後,這個地方一直在下雨,不管是濛濛細雨,還是滂沱大雨,這一切我都遇見過,這一切已經不是什麼意外了,因爲那陰沉的烏雲就是大雨前兆!

只不過這一切僅僅就是一會而已,然而帶來的寒冷卻一直陪伴着我,我知道這是大雨帶來的變化,每一年都會如此,只不過每一次我都不會適應!

爲紀念清明節的徵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和家人一起去祭拜那早已死去的曾祖父。

走在那一條條青石板構成的路上,就像走在充滿圖釘的道路上,心裏無比的痛,可我卻一直想着曾祖父的樣子。

到了墓前,每個人都一聲不吭,只是默默的做着自己的事情。擺上祭品和燒完紙錢後,我們便開始了跪拜,每個人都默默的在心裏許好了願望。之後便是放鞭炮,看着那一節節短的鞭炮就像某個人的生命在一點點的流失。回去的路上,我看到一個湖,風輕輕的吹過,就像在訴說着某件悲慘淒涼的事,柳枝慢慢地搖擺着,就像在爲死去的人哭泣,那平靜的湖面就像曾祖父的臉,在安慰着我們。晚上,那條星河就像死去的人的靈魂匯聚的.靈魂之河。而那春雨就像一個個新生命,降落在大地上。

啊!曾祖父,你在天堂過得還好嗎?

爲紀念清明節的徵文4

今天是清明節,天氣卻不像往常一樣多雨,但每個人也淚流滿面,抽泣不已。爸爸媽媽和一些親戚約好去山上掃墓,穿上鞋後,就該出發了。

來到山上,走不了幾里路,就到了我們祖先的墓前。奶奶把帶來的水果擺好,讓我幫忙描紅,自己就跪在祖先的墓前,喃喃自語:“祖先呀!今天我們來給您掃墓了!我們給您帶來很多紙錢,很多水果,很多食品,你慢慢享用吧!您瞧,這是您的各位孫兒們,他們也都來爲您掃墓了,你在陰間可要好好保佑他們呀!讓小孫兒們的頭腦更靈活……”說了好一會兒,又爲祖先插上香,再磕幾下頭,才站起身來。奶奶身旁的爺爺也走了過來,磕了幾下頭。大家也都陸續過來給祖先磕了幾個響頭。

在前面描紅的我,可真是狼狽不堪,手上,褲子上全都被染紅了。由於技術不夠好,字描好後紅漆也滴下不少。可真是不好意思。

隨後爺爺給種下的“芋”澆了水,,再放了鞭炮,這掃墓的任務就OK了。

今年的清明節,真和以往的清明節不同!

爲紀念清明節的徵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在清明節這天,古人用這首詩來寄託這一份衰思。

往年清明,媽媽總會帶我來到外公墓前,總會點燃蠟燭、香,燒錢紙,鳳起爆竹來祭奠。“啪嗒,啪嗒”,一顆顆大大的燭淚不停滑落,燒出來的灰燼紙絮漫天飛舞首,像一隻只黑色的蝴蝶。

今年清明,又來到這座熟悉的山前,上山的小徑上,百草叢生,小鳥歡快的唱着歌,好像在唱給他們的爺爺奶奶聽吧。

外公的墓前,那棵高大挺秀的松樹屹立在墓前,好像在給外公當衛士,媽媽和我掃去墓地裏的葉子;帶着我對墳墓恭恭敬敬地拜了起來,拜着拜着,媽媽的眼眶紅了,淚水順着他的臉頰滑落下來。我的心裏也酸酸的。我根本沒見過外公。媽媽告訴我,哥哥姐姐的名字都是外公取的,可我的名字不是外公。

下山路上,媽媽告訴我:掃墓不光是爲了緬懷、感恩先祖,更重要的是告訴先祖,後人會更幸福的生活,讓先祖們含笑九泉。

爲紀念清明節的徵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是源自於唐代,由杜牧所寫的,相信所有人都對這首詩非常的熟悉吧?我也如此。

清明節時,家家戶戶都會有祭奠死去的親人的習慣,燒冥幣、擺祭品,跪拜磕頭,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清明節那天,我們全家去祭拜爺爺。在上山的過程中,我們一言不發,那山上的野草好像知道我們的心思似的,怕我們到了墓碑前會傷心,便用它們那尖尖的利刺阻擋我們前行,一路上,我的手指不知被割了多少次,鮮血不停地往外流,終於到了墓碑前,野草眼看着就要失敗了,可那野草還不罷休,還是怕我們會傷心,便一個勁兒地往下垂,怕我們看到墓碑,可還是被我們發現了,我們立刻開始焚香,擺祭品,燒冥幣,整個過程沒有說一句話,可當我看到那冥紙越燒越旺,我的心好像也在被那熊熊的火焰灼燒,流下了眼淚。

我想,正是因爲這種氛圍,人們纔會這麼熟悉開頭這首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