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動物故事

龍的故事

本文已影響 2.94W人 

畫龍點睛
  傳說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張僧繇的畫家,他在一個寺院的牆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都沒畫上眼睛。有人問他,爲什麼不給龍畫上眼睛呢,他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去。聽的人不相信,偏要讓他畫上。張僧繇沒有辦法,只好用毛筆在龍頭上點上了眼睛。誰知道,剛點完兩條龍的眼睛天上就電閃雷鳴,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牆壁也震破了,那兩條龍騰空而起,飛到天上去了,牆上就只剩下沒點眼睛的兩條龍了。 “畫龍點睛”讚美了畫家畫龍的技藝。“畫龍點睛”現在已成爲一句成語。比喻說話和作文時加上一兩句關鍵的話,使內容更加精闢有力。

龍的故事

葉公好龍

古代的春秋時期,陳國有個葉公,他非常喜愛龍,他家裏的樑、柱、門、窗和日用擺設上都雕刻着龍,連衣服被子上也繡着龍,屋裏的牆壁上也畫着龍,葉公的家簡直成了龍的世界。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很感動,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這條真龍的龍頭從窗口伸進來,尾巴拖到客堂裏。誰知葉公一見到真龍,嚇壞了,呼叫着逃走了。原來,葉公愛的不是真龍,而是似龍非龍的假龍。“葉公好龍”現在也是一句成語,比喻表面愛好某種事物,而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

  屠龍之技
  從前,有個人一心想學到一種出奇的本領。他聽說支離益會宰龍,心想:這可是世上罕見的本領。於是他就去拜支離益做老師。他學呀學,學了整整三年,把家產都折騰光了,才把宰龍的本領學到手。可是本領學到手又有什麼用呢?天下根本沒有龍,他那絕妙的本領到哪兒去施展呢? “屠龍之技”比喻毫無實際用途的本領。

  龍陽泣魚

《戰國策·魏策四》:“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餘魚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對曰:‘臣無敢不安也。’王曰:‘然則何爲出涕?’曰:‘臣爲王之所得魚也。’王曰:‘何謂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後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兇惡,而得爲王拂枕蓆。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闢人於途。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之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後遂以“龍陽泣魚”爲失寵之典。

  龍去鼎湖
  典出《史記·封禪書》:“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羣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涘,龍涘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涘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後因以“龍去鼎湖”謂帝王去世。

  龍生九子
  在明代,龍還被人們附會出了一個繁盛的家庭,龍的九子是:饕餮(tāo tiè),性喜水,被雕成橋柱上的獸形;嘲風,喜歡冒險,因而人鑄其像,置於殿角;睚眥(yá zì),平生好殺,喜血腥之氣,其形爲刀柄上所刻之獸形;敝屣(bì xǐ),力大,其背亦負以重物,即令刻在門的鋪首上;鴟(chī)吻,平生好吞,即殿脊的獸頭之形;蒲(pú)牢,平生好鳴,它的頭像被用做大鐘的鐘紐;狻猊(suān ní),喜歡蹲坐,佛像座下的獅子是其造型;囚牛,喜性音樂,故常立在琴頭。

龍的成語
  【生龍活虎】活潑壯勇的姿態。
  【車水馬龍】形容繁華熱鬧。
  【來龍去脈】喻事情的全部過程
  【臥虎藏龍】喻人才多而傑出。
  【活龍活現】形容繪畫、雕刻或文字的敘述,極爲逼真。
  【乘龍快婿】形容一個令人滿意的好女婿。
  【望子成龍】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能成大器。
  【畫龍點眼】喻作畫在重要處添上一筆使作品更加深動。
  【蛟龍得水】喻人材得到賞識重用。
  【羣龍無首】喻羣衆失去了領袖。
  【葉公好龍】比喻表面上愛好某事物,但並非真正的愛好它;引申爲浮華不實。
  【龍生九子】古代傳說龍生的九條小龍,外貌性情皆有所不同。比喻人各有所好,不全然相同。
  【龍吟虎嘯】指龍虎的叫嘯,形容人吟嘯聲非常洪壯嘹亮。
  【龍爭虎鬥】形容兩強爭鬥,不相上下。
  【龍肝鳳髓】比喻珍美之菜餚。
  【龍飛鳳舞】形容氣勢奔放雄壯。
  【龍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龍蛇雜處】喻各種好壞不同的人,混雜居處在一起。
  【龍鳳呈祥】富貴吉祥的徵兆,多用於結婚證書或喜帖上。
  【龍潭虎穴】喻險要的地方。
  【龍蟠虎踞】形容形勢雄壯險要的地方。
  【龍行虎步】指威儀莊重,非普通人,多用以形容帝王。
  【龍驤虎步】比喻威武軒昂的氣概。
  【龍驤虎視】形容規模宏遠。
  【攀龍附鳳】喻巴結、投靠有權貴的人向上鑽營。
  【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比喻英雄末路,或無用武之地。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