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經典故事

關於孔子的小故事

本文已影響 2.03W人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下面爲大家帶來了孔子的小故事,歡迎大家參考。

關於孔子的小故事

  逆境中勤學不止

孔丘幼年喪父,受盡磨難,卻一直有慈母顏徵守護在身邊,儘管環境困苦,母親卻一直都教導孔丘要做一個心存理想、不斷進取的人。

母親日夜爲家務操勞,終因體力不支,病倒了。可是,就在母親臥牀休息的第四天,孔丘就被母親逼着上學去了。但每天放學後,他都會早早回家,一進門就忙着刨地、澆園、墊豬舍、餵雞、燒火、掃地,夜間則和養病的母親一起編草鞋。母親責怪他學習沒有以前用功,孔丘微笑着解釋說,在鄉校裏讀了一天書,腦子裏混得像一盆糨糊,現在正需要休息,再說,幹着活也能思考問題,也能背書。

孔丘雖然年紀輕,但幹起活來非常細緻,幹什麼像什麼,速度有時比那些經常做家務的老手還快。母親的重擔被孔丘接去了許多,得到休息的身體也一天天在恢復。

母親顏徵在病中也未閒着,常常打起精神支撐着坐起身來,給兒子做了一件新上衣,準備過年穿。這天傍晚,新衣服做成,孔丘放學回家,剛想抓起扁擔去挑水,顏徵就扯着兒子的手進了裏屋,喜形於色地說:“來,丘兒,試試娘給你做的這件新上衣合身不?”

孔丘見母親今天特別高興,乘機告訴她說:“娘,從明天起,孩兒不再上學了。”

“這是爲什麼?”顏徵吃了一驚,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

“鄉學裏的先生盡是些迂腐老頭,”孔丘解釋說,“滿腹空空,教起書來比娘也相差很遠……”

“胡說!”母親顏徵打斷了兒子的話,“小小年紀,就這樣驕傲自滿,竟然連先生也不放在眼裏。”

“就是嘛,先生還特別懶,根本不讓提問,你一問,他就吹鬍子瞪眼睛。自打進了鄉學,孩兒什麼新知識也沒學到,盡是自己溫故而知新。”小小孔丘不服氣地辯解着。

母親不相信孔丘的話,於是找來鄰居家的孩子曼父,詢問鄉學教書先生的事情,曼父也不喜歡鄉學裏的教書先生,就把學校裏的情況講給顏徵聽,顏徵於是相信了兒子講的話全是實情。

即便是這樣,母親也不同意兒子的請求,她心平氣和地對孔丘說:“不上學怎麼能精通‘六藝’呢?不精通‘六藝’,將來何以能出人頭地呢?”

孔丘告訴母親,自己可以跟曼父哥學趕馬車,跟吹鼓手學音樂,到校場去練習射箭。這些纔是實實在在的本領,不像在鄉學裏,先生盡是紙上談兵,什麼也不會幹,連長鞭都甩不響,更不用說駕馭烈馬了。他還打算到叔孫氏家裏去放牛,因爲他們家裏有好多好多的藏書,可以借來閱讀。白天的時候,把牛趕到牧場裏,讓它們吃草,自己就可以以草地爲課堂,讀書學習。曠野裏的空氣新鮮,又沒有同學吵鬧干擾,學習效果將比在課堂上好得多。再說,從事這些活動,也可以體驗人生哲理,爲將來入世做事奠定基礎……

顏徵靜心地聽着兒子的講述,心底泛起了一股熱浪,眼圈溼潤。她知道,兒子這是爲賺錢餬口,爲自己分擔憂愁,使自己今後少吃苦,纔將輟學說得這樣天花亂墜——兒子長大了,知道體貼疼愛母親了,她心裏感到無限欣慰……兒子的話確有道理,如果這樣做,自己的處境,這個家庭的狀況,將會有所改變,有所好轉。然而,這是斷然使不得的,她說:“丘兒,娘知道你這一片赤子之心,可是,咱不能那樣做。咱孔門是貴族出身,雖說後來敗落了,可你父親還是個陬邑大夫,他的兒那樣做。咱孔門是貴族出身,雖說後來敗落了,可你父親還是個陬邑大夫,他的兒子怎麼能去幹那些卑賤之事呢?孩子,只要你將來能成大器,娘再苦再累,心裏也甜呀!”母親邊說邊扯起衣襟擦那溼潤的眼角。

  輟學回家的小牧童

其實,孔丘何嘗不知道放牛、當吹鼓手之類的事情與自己的身份不符呢?家庭的薰陶、鄉學的教育、社會的習染,早已在他心靈深處形成了貴族階級的等級觀念。然而,面對積勞成疾的母親,面對無米下鍋的生活困境,他不這樣做,又有什麼辦法呢?孔丘知道,要想說服母親不去上學是不可能的,只好用善意的謊言暫且瞞過母親。

從此,孔丘真的到叔孫氏家放牛去了,而且他與人家講定條件:他爲叔孫氏家放牛,叔孫氏家中的藏書任他借閱。

這可是一個奇怪的“條件”,孔丘就是在這種“條件”之下,一方面在天地間飽覽壯美河山,感受大自然所賜予的妙趣橫生的景緻,一方面又不間斷地讀書學習,讓自己的理想不斷地向前邁進。

牧童們都願與孔丘結伴放牧,一則因爲他身材高大,被譽爲“長人”,力大無窮,和他在一起,便沒有人受欺侮;二則他天文地理,無所不知,特別是他腹中裝着永遠也講不完的故事,和他在一起,勝似上學讀書,因此,孔丘所到之處,便有牧童尾隨,牛羊成羣。

  孔子行禮

傳說,孔子年少而好禮,有一年的秋天,烏雲滾滾,寒風嗖嗖,落葉從樹上紛紛飄下來,隨風翻飛。這時,年少的孔丘正聚精會神的在窗下讀書,由於天氣太冷,他又穿着單薄的衣服,不時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親心痛地說:“孩子,歇一會兒吧!”

“好啊!”孔子答應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當時行禮用的器具),不聲不響地出了屋門。母親忙說:“孩子,外面風大,天又這麼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裏去玩了吧。”孔丘一臉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親,我這是在祭祀神靈,行大禮呢!”“你行大禮幹什麼呢?”母親問他。“如果我現在不學好禮儀,長大就不知道怎麼做人了。”

母親聽了孔丘的話,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在一個禮崩樂壞的年代,孔丘的舉止確實是不同凡響的。

  評贖奴隸

當時在春秋時代,魯國有個規定,凡是到國外旅行去,看到有魯國人在外國被賣爲奴隸的,可以花錢把他贖出來,回到魯國後,到國庫去報帳,國庫照付。孔子有一個學生,真的在國外看到有魯國人被賣爲奴隸了,就把他贖出來。贖出來以後,他沒到國庫去報帳,別人都說這個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後,大罵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錯了。別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贖了人,又不去報帳,這不是好事嗎?不是品格高尚嗎?孔子說看問題不能這樣看,他這個做法,實際上妨礙了更多的奴隸被贖出來。這個人回來後沒有去報帳,將來別人看見做奴隸的魯國人,本想贖他出來,又想,我贖了以後,如果去報帳,別人就要議論:以前某某人不報帳,你去報帳,你的品格不如他。這樣,這個人就可能裝作沒看見,不去贖人了。所以,這個做法就妨礙了更多的魯國奴隸被人家贖買出來,是有害的。

  落水救人

有一個人掉到水裏去了,孔子的一個學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來了,家屬感謝他,給他一頭牛,他就收了。別人就議論了:下水救人還要錢?孔子知道了,表揚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得對,這會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爲救了人之後,人家給錢,是可以收的,於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願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觀的效果。

  孔子學琴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爲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子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於其數”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爲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爲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於是,反覆的鑽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師襄子,直到現在,孔子的名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仍是我們的座右銘

  實驗欹器

《荀子·宥坐》記載“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爲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爲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弟子日: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嘆日:籲!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宥和右的意思相同,也跟侑意思一樣,勸說、勉勵的意思,坐同座。古時候的人沒有桌椅,只能夠坐地上,前面是案几。常用的物品放在右邊,所以,座位右邊是經常關注的地方。宥坐即座右銘。

欹器的底是尖的,它有個特點:空虛時只能夠歪斜地放着,即“虛則欹”;當注入一半左右的水,就可端正地擺放,就是“中則正”;但注水又不可太滿,水太多了,它又會自動側翻倒,把水都倒了出來,這就是“滿則覆”。欹器是對它的俗稱,當人們利用它的特性賦予了文化內涵後,又送它一個雅號叫宥坐。

孔子博聞多識,他在魯桓公廟雖然第一次見到宥坐,卻早已知道它的特點,且立即讓學生當場實驗和講解施教。這件事不僅反映出孔子知識淵博,同時映了孔子重視實踐教育,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能夠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