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通用21篇)

本文已影響 2.28W人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已經發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名人故事,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名人故事(通用21篇)

名人故事 篇1

強生、羅氏、拜耳、雅培,說起血糖儀,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四大品牌,就像說《射鵰英雄傳》的武林高手時,必稱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一樣。但是,幾年前,美國一款Nova血糖儀橫空出世,隨後強生悄悄退出了美國醫院市場,同時在中國醫院大力推廣Nova血糖儀。

這一市場突變的背後有一個關鍵人物,他叫蔡曉華,美籍華人,Nova血糖儀研發者,如今是三諾生物的副總經理,首席科學家。

美籍華人、博士後、高收入如果這描述的正是眼下的你,那你一定覺得未來生活充滿了無限可能。50歲以前的蔡曉華也曾這樣想。只不過,他接下來的選擇讓一些人看不懂放棄在美國的一切,回到中國,從頭開始。回到中國後的蔡曉華,出任長沙企業三諾生物傳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首席科學家。由他率領團隊研發的中國第一款醫院級血糖監測系統金系列將於年內上市,有望打破洋品牌長期以來對中國血糖儀醫院市場和高端市場的壟斷。

求學:師承美國電化學泰斗級人物

青年時期的蔡曉華可以用年輕有爲來形容。他27歲獲得武漢大學分析化學博士學位,後以人才引進方式前往海南大學任教,28歲就晉升爲副教授。

1997年初,蔡曉華進入世界醫療儀器領域前20名的美國Nova公司工作,並研發出世界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醫院級血糖儀,目前在歐美各大藥店均有銷售,並被許多同行作爲黃金標準。在公司,他拿着令人羨慕的髙薪,妻子在美國也有很好的工作,兩個女兒都在美國讀書,一家四口其樂融融。

立志:一定要回中國造福家鄉人民

如此事業有成、家庭美滿,誰都認爲蔡曉華這一生肯定就在美國度過了,但蔡曉華並不這麼想。我總覺得心裏很失落,感覺少了點什麼。蔡曉華說,在外漂泊20多年,我的根在中國,我很想回中國創業,想用我的技術造福家鄉人民,在國外幹得再好也是爲人作嫁衣。

期間,有不少國內外獵頭公司聯繫蔡曉華,想高薪聘請他,都被他婉拒,直到兩年多前,三諾生物兩位創始人李少波和車宏莉找到他,給他描繪三諾生物的美好藍圖:要做亞洲第一、世界有影響的血糖儀公司。看到三諾生物在中國已小有名氣,公司領導團隊很年輕有闖勁,蔡曉華心想:就是三諾了,我要在中國創國際大品牌。

攻關:研發出國際一流的血糖監測系統

蔡曉華加入三諾生物後,將戰略理念由原來的血糖儀普及推動者轉變爲血糖儀專家。

爲什麼提出血糖儀專家口號?蔡曉華介紹,三諾生物用12年時間,讓便攜式血糖儀走進了千家萬戶,但由於技術等原因,國內的血糖儀醫院市場和高端市場一直被國外品牌壟斷。在他的帶領下,三諾生物研發的血糖監測系統金系列將於年內上市。研發出與強生、雅培、羅氏等國際大品牌相媲美的高端產品一直是我們的目標,蔡曉華說,金系列就是這樣一款國際領先水平的醫院級血糖儀,目標就是進入國內的醫院市場和高端市場,並進入歐美主流市場。

名人故事 篇2

1973年9月11日至17日,法國總統蓬皮杜應邀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周恩來全程陪同了蓬皮杜總統在中國的訪問。這既是法國也是西方國家第一位元首應邀訪華。它有力地推動了中法關係的發展並在國際上產生了重大影響。

17日中午,蓬皮杜一行準備乘法方專機回國,周和部分官員到機場爲他們送行。然而天公不作美,在飛機場送行時,下起了大雨。一大批去機場爲蓬皮杜送行的羣衆,他們冒着磅礴的大雨,淋着雨整齊地列隊站在那裏。在告別時,我方派專人爲蓬皮杜及隨行人員撐傘,準備送他們上飛機。不過,西裝革履的蓬皮杜總統,冒着大雨不打傘。

當時,周的身體很差,一直被病痛所折磨。於是,警衛便想給周打傘。週一把推開雨傘,有些生氣地說:“法國總統沒打傘,而且還有這麼多羣衆都淋着雨,我們爲什麼就不能像羣衆那樣呢?”聽了周的這番話,警衛和後面的領導都覺得不好意思起來,也都紛紛把傘收了起來。

周在病痛中依然抱病頑強工作,而且非常注意外交禮節,關心、尊重羣衆,這讓所有人都敬佩不已。

名人故事 篇3

英國著名科學家焦耳從小就很喜愛物理學,他常常自己動手做一些關於電、熱之類的實驗。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遊。聰明好學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做他的物理實驗。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馬,由他哥哥牽着,自己悄悄躲在後面,用伏達電池將電流通到馬身上,想試一試動物在受到電流刺激後的反應。結果,他想看到的反應出現了,馬收到電擊後狂跳起來,差一點把哥哥踢傷。

儘管已經出現了危險,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愛做實驗的小焦耳的情緒。他和咯咯又划着船來到羣山環繞的湖上,焦耳想在這裏試一試回聲有多大。他們在火槍裏塞滿了火藥,然後扣動扳機。誰知“砰”的一聲,從槍口裏噴出一條長長的火苗,燒光了焦耳的眉毛,還險些把哥哥嚇得掉進湖裏。

這時,天空濃雲密佈,電閃雷鳴,剛想上岸躲雨的焦耳發現,每次閃電過後好一會兒才能聽見轟隆的雷聲,這是怎麼回事?

焦耳顧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個山頭,用懷錶認真記錄下去每次閃電到雷鳴之間相隔的時間。

開學後焦耳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實驗都告訴了老師,並向老師請教。

老師望着勤學好問的焦耳笑了,耐心地爲他講解:“光和聲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光速快而聲速慢,所以人們總是想見閃電再聽到雷聲,而實際上閃電雷鳴是同時發生的。”

焦耳聽了恍然大悟。從此,他對學習科學知識更加入迷。通過不斷地學習和認真地觀察計算,他終於發現了熱功當量和能量守恆定律,成爲一名出色的科學家。

名人故事 篇4

當雄渾激昂的《命運交響曲》叩擊着你的心扉時,你也許想起了貝多芬這位遭到命運沉重打擊的音樂巨人。貝多芬是18世紀以來世界最的德國音樂家,可能也是世界音樂最偉大的音樂家。他和海頓、莫扎特並列爲西歐古典音樂的三個代表。

貝多芬生於德國萊茵河流域的波恩,他的父親和祖父是當地的選帝侯馬克斯·弗雷德里奇的宮廷歌手。這個家庭是個不幸福的家庭,父親嗜酒成癖,使貝多芬很早就被迫接過了撫養母親和兩個弟弟的擔子。12歲時,貝多芬已經能夠自如地演奏,而且擔任了管風琴師聶費(1748—1798年)的助手。就在這時他開始正式跟聶費學習音樂。聶費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樂家,他擴大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使貝多芬熟悉了德國古典藝術的一些優秀範例,並鞏固了貝多芬對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貝多芬的正規學習和有系統的教養,實際上是從聶費的細心教導和培養開始的。聶費還引導他在1787年到維也納就教於莫扎特。在那裏他有機會爲莫扎特演奏,他用莫扎特給的一個主題作了輝煌的即興演奏,使得莫扎特對朋友說:“注意他,有一天他將名揚全世界。”幾年後,選帝侯出錢安排他在維也納跟海頓學習。他在22歲時離開了出生的城市,以後再也沒有回來。不幸的是,上了年紀的海頓看不慣年輕的貝多芬那種暴烈的氣質和獨立的精神。當貝多芬和其他名家研究音樂時,其中一位最學究氣的宣稱:“他什麼也沒學到,他不會用正統風格寫出任何東西來。”

貝多芬到維也納不久便接到母親的死訊,他不得不立即趕回波恩。由於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親死後,他才第二次來到維也納,但這時莫扎特卻已不在人世了。貝多芬第二次來到維也納後,很快地便贏得了維也納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別是即興演奏)的稱謂。以後,他先跟海頓學習,後來跟申克、阿勃列希貝爾格和薩利耶裏等人學習。他在波恩通過同知識分子勃萊寧的交往,接觸到當時許多教授、作家和音樂家,並從他們那兒受到“狂飆運動”思潮影響。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國在前幾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長尤爲迅速。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進步的思想意識給他了很多啓發,從而奠定了他人文主義世界觀,深信人類平等,追求正義和個性自由,憎恨封建專制的壓迫。儘管維也納古典樂派中的三位作曲家所處的生活年代相當接近,但是貝多芬的思想同海頓和莫扎特顯然並不屬同一個“時代”。海頓一生備受凌辱,他雖也偶爾被激怒過,但卻總是逆來順受,當時進步的文學思潮和革命情緒都很少能使他激動,他的音樂同鬥爭也是永遠絕緣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難並不比海頓少,他勇敢於反抗,寧願貧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樂中,從那充滿陽光和青春活力的歡樂的背後,往往還是可以感覺得到一絲痛苦、憂鬱和傷感的情緒。只有貝多芬,他不但憤怒地反對封建制度的專制,而且用他的音樂號召人們爲自由和幸福而鬥爭。貝多芬在波恩時期(1782—1792年)的創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鋼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這一時期可以說他還只是處於創作的準備階段。他在維也納最初十年(1792—1802年)的創作,比較的作品也只有《悲傷》、《月光》和《克羅採》奏鳴曲及《第三鋼琴協奏曲》等。但在這期間,他對社會與政治諸問題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識到他要努力探尋的目標。1802至1812年,他的創作進入了成熟時期,這段時間後來成爲他的“英雄年代”。

儘管出生於音樂世家,而且從小就開始學習鋼琴和提琴,但貝多芬並非莫扎特式的神童,他30歲時纔開始寫第一部交響曲,而在像這樣年紀的莫扎特已經寫了40部左右的交響曲了。他的創作並非一揮而就,而是孜孜不倦地修改草稿直至感到滿意爲止。其早期作品具有海頓和莫扎特的風格,但後來發展了一種完全屬於他自己的形式,其作品個性鮮明,較前人有很大的發展。在音樂表現上,貝多芬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爲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貝多芬創作活動的成熟過程表面看來是相當遲緩的,但實際上卻非常穩固。

貝多芬從1796年開始便已感到聽覺日漸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當他確信自己的耳疾無法醫治時,才把這件事情告訴給他的朋友。但是,他對藝術的愛和對生活的愛戰勝了他個人的苦痛和絕望。苦難變成了他的創作力量的源泉。在這樣一個精神危機發展到頂峯的時候,他開始創作他的樂觀主義的《英雄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標誌着貝多芬的精神的轉機,正是這部作品標誌着貝多芬創作英雄年代的開始。

貝多芬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26歲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進步思想意識給他許多啓發,奠定了他人文主義世界觀的基礎。他曾說:“一年的自由比100年的專制主義對人類有用得多”。

貝多芬一生的作品雖然不太多,但他卻被公認爲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所以贏得如此高的聲譽,關鍵在於他集卓越的音樂天賦和熱情奔放的性格於一身,有崇高的理想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毅力。他以深刻、銳利的眼光,敏感地把握住了時代和社會的脈搏,他的作品不僅體現了他巨人般的性格,而且反映了人民的苦難、奮鬥和希望,因而具備了鮮明的社會性和深刻的哲理性。他爲人類留下了一筆永恆的寶藏,對世界音樂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尊稱爲“樂聖”。

貝多芬的主要作品也是最重要的作品是交響音樂,其中又以九部交響曲佔首要地位。這些家喻戶曉的作品有: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C大調第五交響曲《命運》、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A大調第七交響曲、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歡樂頌》)、序曲《愛格蒙特》、序曲《柯利奧蘭》、降E大調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C大調第九絃樂四重奏《拉祖莫夫斯基》第三號、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悲愴》、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F大調第五鋼琴奏鳴曲《春天》、F大調第二號浪漫曲。

名人故事 篇5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爲家裏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纔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裏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裏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纔有功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着急,想利用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裏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牀上背白天讀過的書。忽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絲亮光,他霍地站起來,走到牆邊一看,啊!原來是從壁縫裏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點,這樣他就能勉強讀書了。

范仲淹,北宋人。兩歲的時候,父親就病逝了,母親貧困無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一戶姓朱的人家,范仲淹在朱家長大成人。

范仲淹從小讀書就非常刻苦,朱家是個富戶,但他爲了勵志,常去附近附近山上的寺廟裏寄宿讀書,那是他的生活極其艱苦,每天只煮一鍋稠粥,涼了化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鹹菜,吃完繼續讀書。有時候夜裏讀書感到疲倦,就用涼水洗臉驅散睡意。他刻苦讀書的精神給僧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范仲淹爲官後鍼砭時弊,慷慨激昂,常不顧自身安危。他刻苦自勉,食不重肉,妻子兒女吃穿僅夠自足而已。經常自誦:“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李時珍,明朝人,是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家世代行醫,他的父親醫術很高,給病人看病常常不收診費,就是不願意讓自己的兒子再當醫生:因爲那時候行醫是讓人看不起的職業。李時珍可不這樣想,他暗自下定決心,要向父親那樣爲病人治病。

李時珍22歲開始給人看病,一面行醫,一面研究藥物。他發現很多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於是下定決心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爲了寫這部藥物書,李時珍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各地去採藥。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盛產藥材的名山。他有時好幾天不下山,餓了吃些乾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他走了上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他還親口品嚐了許多藥材,判斷藥性和藥效。

他回到老家,花了整整27年的時間,終於編寫成了一部新的藥物書,就是著名的《本草綱目》,這部書有一百多萬字,記載了一千八百多種藥物,每一種都有圖,是中藥書籍中一部偉大的著作,已經被譯成幾國文字,在全世界流傳。

名人故事 篇6

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現在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牀前,拉着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夠答應媽媽嗎?”

母親的話,像鐵錘一樣撞擊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聲,撲到母親懷裏大哭起來。

從那以後,媽媽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儘管發着高燒,她還是下牀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媽媽臉上淌下來,她用乾毛巾擦擦,咬緊牙,硬是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鍊計劃。

體育鍛煉彌補了由於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於經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後,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於耳科神經學的研究。最後,終於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領獎臺。

名人故事 篇7

3、電報迷與看報迷——堅持

愛迪生是世界上有名的發明大王,他的發明有一千多項,像電燈、留聲機、電影機等都是他發明的。

然而童年的愛迪生因爲家中貧窮,只上過幾年學,他十二歲便到火車上去賣報了。不能去學校讀書,他就自學。他非常熱愛學習,一邊賣報一邊看書看報,抓緊時間學習和做實驗。

愛迪生的父親平時對家裏人要求很嚴格,他規定全家每天晚上十一點半前必須關燈睡覺。可是,愛迪生賣完報紙回到家常常是晚上十一點了,這樣他回家後就沒時間做自己喜歡的實驗了,這可怎麼班呢?這對於喜歡自己學習、摸索的愛迪生來說,簡直是難以忍受。於是他想來想去,終於想出一個好辦法,能讓爸爸支持自己做實驗。

一天,愛迪生用銅線在樹上架起了電線,直接接到他的好朋友家裏,並把當天賣剩下的報紙和一臺電報機留在朋友家。晚上會到家後,他爸爸要看報紙,愛迪生說今天的報紙賣完了。起先他的爸爸並沒有非常可惜。愛迪生爲了引起爸爸的興趣,就開始說起今天報紙的內容如何新鮮有趣,沒有看真是非常可惜。愛迪生的爸爸聽到他講得如此繪生繪色,真的非常想看。於是他問愛迪生還能不能想辦法找一份來。愛迪生說,他的朋友佳麗還有一份,他可以用電報把報紙的內容傳過來。這個時候愛迪生的爸爸想看報紙的癮上來了,於是就痛快地答應了他。

愛迪生的爸爸看到兒子自制的土電報機還真能用,心裏非常高興。心想,這孩子也不簡單!從此以後,他就再也不阻止愛迪生晚上道電報實驗了。後來愛迪生經過艱苦地努力,終於成了世界上偉大的科學家。

名人故事 篇8

錢氏夫婦在學界德高望重、《圍城》、《洗澡》兩部暢銷書更令他們聲名遠播。然而、人們對其家庭生活卻不甚瞭解。1998年、錢先生的逝世使文化界深感悲痛。但罕爲人知的是他和楊絳先生唯一的女兒錢瑗已於此前(1997年)先他們而去。一生的伴侶、唯一的女兒相繼離去、楊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體味。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92歲高齡的楊先生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這本由楊絳所著的《我們仨》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中、楊絳先生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爲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爲人知的坎坷歷程。他們的足跡跨過半個地球、穿越風雲多變的半個世紀: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不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經成爲楊先生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護所。

名人故事 篇9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於1847年2月11日(中國是中英戰爭前夕)的清晨數小時出生在美國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一個繁忙的小鎮——米蘭。年幼的時候他通常被叫做阿爾瓦,他的母親總是叫他艾爾。

小艾爾很快開始證明他是不尋常的。首先,他幾乎從來不哭。他一直是笑。他彷彿努力使別人也笑。

作爲一個嬰兒,他也經常對一些事物發生興趣。他會表現得盡力思考如何將它拿到手中。象人們正在思考時那樣,他動着嘴和眼睛。他從不停下努力去做的一件已下決心去做的事。他一學會走路,就不要任何幫助朝着他要去的任何東西走去。

小艾爾的表現十分讓人愜意。他的腦袋很大,但長得恰到好處。然而他那厚厚淺色的頭髮是個問題。他從頭頂豎起來,而且不安於原位。南希·愛迪生不得不剪短他的頭髮,儘管他不喜歡那樣做。

三歲的時候,阿爾瓦在正思考時用手指捋着頭髮,跟一個成年人一樣。

就每個人的記憶所及,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問關於任何東西的許多問題。彷彿他要學會說話就是爲了提問題。他一學會說話就開始問問題,而且在整個一生中都這樣問。他所提出的問題中有一些沒有簡單的答案,有一些並不重要。但是他從沒有停止過提問。他問得這麼多,以致於他家裏人都不想再回答下去。然而他母親總是盡力幫助他。

“爲什麼風要吹呢?”他問他爸爸。

“我不知道,艾爾”,塞姆·愛迪生答道。

“爲什麼你就不知道呢?”阿爾瓦問。

阿爾瓦對每一件事情都有興趣。他似乎認爲整個自然界充滿了未知的東西,而且揭開這些謎就是他的工作。有一天,他正在幫他母親收集蛋。這時候他們發現一隻鵝蹲在它的蛋上。

“爲什麼這隻鵝不和別的鳥一起吃呢?”艾爾想知道。

“它正在孵蛋呀,”母親說。

“爲什麼?”艾爾問。

“讓它們保持溫暖”,他母親回答說。

“它爲什麼要讓它們保持溫暖?”

“這樣一來它們會孵化”。

“‘孵化’是什麼意思?”

“當小鵝打破它從裏面生出來的那個蛋並從裏面走出來就孵化了。”

“假如一個蛋被保持溫暖,一隻鵝會出來嗎?”

“如果正是時候,而且蛋要是鵝蛋。”

“哦”。

那天下午,艾爾沒有給他家裏帶來麻煩。他們在那兒也找不到他。這一天都快結束了。艾爾的父親盡力去找這個孩子。塞姆發現艾爾在鄰居家的農場裏,正蹲在一些蛋上。他很難過,因爲沒有一隻小鵝決心出來!

艾爾的哥哥和姐姐比他大那麼多,以致於他經常一個人玩或者和母親呆在一塊。艾爾嘗試做他哥哥皮特做的事情。當皮特畫畫時,艾爾就畫畫。當皮特在讀書時,艾爾也試着去讀。

大部分時間艾爾在房屋附近玩,母親能看得見他的地方。當她沒有注意到時,他就走開了。而且因爲艾爾對這麼多事情如此感興趣,他常常陷入危險的處境之中。一次,他進入了一間收藏麥子的屋子。他掉進了麥子中,得到的結果是他的腦袋完全被麥子蓋住了,睡在裏面,他險些死掉,因爲那兒沒有空氣。然而,有人拉着腿將艾爾拉了出來。另一次,他掉進了某處水裏,而且得被拉上來,溼漉漉的,驚恐極了。

他經常光顧塞姆·溫切爾斯特的碾房,他是位愛用新東西做試驗的人。這一次,溫切爾斯特正努力製作一個能飛行的裝置。他通過往一個大袋子裏裝象空氣一樣但比它輕的東西的辦法來做成這東西。這使艾爾對飛行很感興趣。他將幾種化學制品放在一起混合並相信任何吃下這些化學制品的人都會比空氣輕。艾爾叫邁克爾·奧爾特茲,一個給艾爾的父親做事的人,吃下去並飛起來。奧爾特茲吃下艾爾做的所有東西之後病得如此嚴重以致於需要醫生的幫助。艾爾似乎認爲那是邁克爾·奧爾特茲的失敗——卻不是艾爾本人的——奧爾特茲自己不願飛。

因爲幹了這些事,艾爾受了抽打。他父親認爲只有打艾爾才能防止他再製造麻煩。他的母親也相信,當孩子做錯了事你不打他,他將不會成爲一個優秀的人。而且她不允許這些事再在艾爾身上發生。他捱打了,但是他沒有停止過對任何事情都感興趣。

當艾爾六歲的時候,他比以前捱打得更厲害了。他曾在他父親的農場的屋子的其中一間裏面玩耍。於是,他決定點一把小火。“我要看看會怎麼樣”,他說着。火迅速蔓延開來。艾爾逃走了,但是房子全部燒着了。火蔓延得足夠遠,幾乎燒着了整個鎮子。艾爾的所作所爲惡劣到、危險到不可不加以懲罰的地步。然而,你不能對待一個六歲的孩子就象對待一個做了惡事的大人那樣。

塞繆爾·愛迪生說:他要在鎮子中心打他兒子,教他別再做危險的事情。他叫來鎮上所有的人觀看。

那時候孩子們常捱打,但是從不在公共場合。鎮上人都來了,帶來他們的孩子,教他們別幹這樣的事。塞姆·愛迪生趁他們都觀看時打他的年幼的孩子。阿爾瓦並未生父親的氣。但是,從那以後,他從不把痛苦當回事——他自己的痛苦,或者是別人的。

艾爾很快再次陷入麻煩之中。有一天,他和另一個男孩在一條小河裏玩耍。過了一會兒,艾爾發現就剩下他一個人了。他等着這個男孩回來。可是,時間都很晚了,那個男孩還沒回來,艾爾便回家了。關於發生的事情,他什麼也沒說,但在深夜,他被叫醒了,被問起他朋友的事。

“我等呀等呀,”艾爾說,“他永遠也沒來。”

這個男孩已落入水中淹死了。艾爾不懂得應當把發生的事告訴人們。然而,他的父親開始認爲他有點不正常。塞繆爾擔心他的兒子不關心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

當艾爾七歲的時候,他父親的生意變得更清淡了。塞繆爾·愛迪生決心去另一個城鎮。他想起了這個美麗的小城休倫港,在米西根州,他就是從那兒進入美國的。

休倫港建在聖克萊爾河流入休倫湖的地方。在舊法國領地格拉西奧特堡的一個鎮的北部邊緣。塞姆·愛迪生找到了一堂房子。那是一間周圍有樹,高大牢固的房子。從屋頂可以看見這些湖泊和河流。屋子裏的房間都很大,有四個生火的地方。那兒有蘋果樹、一個花園和農場建築。愛迪生一家帶上他們擁有的每樣東西,乘上一列火車,再乘運貨馬車,抵達米西根州的底特律。然後,他們乘坐一艘小船越過聖克萊爾河,到達他們的新居。

艾爾還沒來得及好好認識一下休倫港,他就被一種叫猩紅熱的病弄倒了。他病了很長一段時間。這樣一來,他母親沒有在那年送他上學。他獨自玩耍,或者與母親在一起玩,她親近他、愛他。在後來的生活中,艾爾變聾了,人們認定這場病是他耳聾的因素之一。

此事過後不久,塞繆爾·愛迪生打定主意修建一座高臺,超過三十碼高,座落在山頂上,這樣人們可以眺望休倫港四周的地域。付二十五美分錢,遊覽者便可以到高臺的頂端去,通過一架望遠鏡眺望。艾爾留在高臺上收取人們付的費。一段時間以後,人們停止來這兒觀賞風景了。艾爾和他母親常常自個兒到頂上去坐着,眺望那湖泊和河流。在那裏,他們談起話來彷彿都是一樣的年齡。

由於他家曾經從一個鎮遷往另一個鎮,而且因爲他的疾病,直到八歲艾爾纔開始上學。他去了一所小學校,所有的學生都在一間房子裏讀書。教師是一個傳教士和他老婆,恩格爾夫婦。絕大部分教學工作是教給學生們記憶的東西。艾爾愛問“爲什麼”,並得到答案,而不只是學習和記憶教師告訴他的任何東西。這樣一來,他在這所學校學習得並不好。

在學校裏過了三個月,艾爾便聽到恩格爾說:“那個叫愛迪生的男孩腦子不好。他沒法子學”。

艾爾是個文靜的男孩,但這件事的不公平讓他十分生氣。他帶上他的帽子和衣服回家了。“我將永遠也不回那個學校,”他說。

當他母親從他那兒獲知發生了什麼事時,她比他更氣忿。第二天清早,她就去找恩格爾先生。“我理解你認爲我兒子腦子不好。”南希·愛迪生說。

“他在學習上沒有足夠細心地努力,”教師說。

“我也當過教師,”艾爾的母親告訴恩格爾,“而且我想我能說,艾爾有一個比大多數與他同齡的男孩子們更好的腦子”。南希·愛迪生還說,恩格爾的教學方式一定是錯誤的。

於是恩格爾說,一個母親的愛或許使她不能相信關於她兒子的情況是真的。南希·愛迪生怒氣頓生。“我將自己教艾爾,”她說,“他再也不來這裏了!”

艾爾一生只上了三個月的學。此後,他母親便是他的老師。他每天都學習,根據他母親的嚴格計劃,不僅冬天學,夏天也要學,而其他男孩子們都在玩樂。他並不反對這個,因爲母親給他的不僅是學習,更有對學習的熱愛。他認爲思考比光是記憶事實更重要。

南希·愛迪生的教書方式是讓他閱讀她能找到的最好的書籍——偉大的英國作家莎士比亞和狄更斯寫的書,還有很多重要的歷史書籍。當艾爾八歲時,便對閱讀好書發生了興趣。到九歲時,他已能迅速地閱讀難度大的書籍了。他得學會處理自己的每樣事情。某些特定的事,需要記憶事實和規則的,他從不真正去學。他也學做算術題,但並不喜歡做。

他不按照多數人的方式去思考數目。一天,他學蒲式耳——一種農民用的計量單位——相當於八十磅麥子重,他對母親說:“我有一蒲式耳麥子重。”

“你爲什麼那麼說呢?”她問。

“我重八十磅!”他回答道。

艾爾九歲時,他讀了一本科學教材,其中包括一些在家裏能做的實驗。給他這本書好象讓他去洞察整個新世界。他試驗了書中所有的實驗,艾爾把他得來的所有錢都買了實驗用的東西。

艾爾的一些實驗破壞了屋子裏的東西。這種事情發生了幾回以後,南希·愛迪生吩咐他把所有實驗用的器材搬出了屋中家人睡覺的那一部分之外。艾爾在他作爲第一個實驗室的地窖裏找到了一塊地方。當他的實驗室準備啓用時,對於母親來說,讓他離開它吃飯就是難事了。

有時侯,如果艾爾不看與科學相關的書,他父親會給他錢。爲了買更多的實驗用的材料,艾爾就什麼書都看,來多取得一分錢。在十歲以前,他已經閱讀了又長又難的英格蘭的、羅馬的、全世界的歷史。現在他正在讀一本書,是托馬斯·佩因寫的,他的主意曾幫助過建立美利堅合衆國。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十歲時,人們對電十分感興趣,正如今天我們對太空旅行感興趣那樣。艾爾·愛迪生,一個對任何事情都感興趣的人,對用電報傳送電信號發生了興趣,當他還是個男孩時,那是一件大規模而有趣味的事情。

艾爾十一歲的時候,電報線路從紐約伸向象芝加哥那麼遠的城市,從紐約開始有近八百英里遠。報紙上登載的盡是遍佈美國的電報架線人員的事情。

十一歲時,愛迪生研製他的第一臺電報機。他從一本科技書上學習了怎樣去製作。爲了儘量獲得電報所需要的電,愛迪生捉來兩隻動物,把電線通在他們的腿上,用手一遍又一遍地捋着它們的毛皮。這並未給他提供所需的電。

但是,艾爾比先前更有信心地認爲他能製造一臺電報機。然而,他需要錢買電子器材。塞繆爾·愛迪生的生意已不景氣了。除了最需要的東西以外,家裏無錢買任何東西。艾爾想了一些掙錢的路子。他決定去幹農場事情。他與邁克爾·奧爾特茲在塞姆·愛迪生的土地上圍了個大菜園。他們在休倫港走門竄戶地銷售他們在菜園裏種的新鮮玉蜀黍和其它東西。靠幹這個他們獲得了幾百美元,但是他們將大多數錢交給了艾爾的母親。

艾爾不想在務農上再耗費時間。他聽說,從底特律到休倫港的新開設的鐵路上需要一個賣水果和蛋糕的男孩。艾爾請求了這份工作。鐵路上不付給這個男孩任何錢,但是他可以用一點點錢買來食品再在火車上賣出更多的錢。

艾爾只有十一歲,他做這個工作,是年輕了些。他母親不想讓他接下這個工作。她考慮着一些可能發生的恐怖的事情——失去控制的火車奔馳着,撞到了一起,要麼兩邊相撞,要麼車頭相撞。他想象着艾爾躺在倒下的沉重的車廂下面,受了傷。她還害怕艾爾在底特律等車時會遇上壞人。但是,艾爾的父親說,他在等車時能學到有用的東西,他沒有足夠的錢送艾爾再上學。艾爾只想着爲他的科學實驗去弄足夠的錢。

愛迪生一家可能需要艾爾從工作上得來的能給他們的極小的幾美元錢。過了一段時間,他母親決定讓艾爾去接下這個工作,大幹線鐵路便將這門差事給了他。

他十二歲了。他的童年時代結束了。

艾爾在火車上開始賣食品時,他是一箇中等身材的男孩。他長着藍色的眼睛和厚而褐色的頭髮,通常是雜亂無章的,他的衣服總是不新,而且沒有被細心地注意,他彷彿根本不計較他表現出的模樣。他有一套值錢很少的衣服,他一直穿到它變瘦了爲止,不到那時他就不去買另一套。他母親硬是叫他去洗手和臉,穿乾淨衣服。看來沒有人能叫他去擦亮他的鞋子。

儘管艾爾對自己的穿戴並不關心,人們還是喜歡他那種表現。他想要每時每刻都在做事情,當有事要做時,對於他來說,睡上幾分鐘就象別人睡上幾小時那樣足。他老是忘記事情,因爲儘管他可能和別人在一塊,他卻總是想着怎樣去製作新東西。他常和別人談心,或者做遊戲,但是他腦子裏常忙於思考別的東西。

艾爾很快意識到,如果有另一個男孩幫助他的話,他能從他的火車上的生意中獲得更多的錢。他可以把一些新增的收入付給別的男孩。他請了一個名叫巴尼·麥札維爾的男孩在星期六不上課時給他工作。艾爾僅僅十二個年頭,但他已經讓別人爲他做些小事。

艾爾使用了一節空火車皮作爲辦公室。第一個星期六,他教會巴尼怎樣賣食品。此後,他指望巴尼不用再教就能做這件事。巴尼在火車上經常見不着艾爾,因爲艾爾把他的辦公室變成了一間實驗室,總是在做一項試驗。

艾爾早上七點離開休倫港,十點半到達底特律。回頭的火車下午四點半離開底特律,晚上七點半到達休倫港。在底特律的六小時內,艾爾買來食品後在火車上出售,要麼暫時放進辦公室裏。在底特律如果還剩有時間,他就閱讀。

賣食品給艾爾的人喜歡他。他們都這麼想,他這麼年輕,卻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商人。艾爾從這些人當中的一個人那裏買來了他的第一架印刷機。他把它放入他在火車上的辦公室裏,就是他擁有實驗室的地方。

凡是星期天他就和巴尼一起工作。於是,艾爾付午飯錢。一天結束了,巴尼將人們付的錢交給艾爾時,艾爾從不去數它。

“爲什麼不去數數它呢?”巴尼問。

“我確信就是這個數目。”艾爾回答說。

他從不對金錢發生強烈興趣——只對錢能買到的東西有興趣,他信任人們,直到他們被證明不能被相信。

這一次,艾爾自己也擁有一個小食品店,一個賣報的地方,都在休倫港。當這個爲他賣報的男孩拿走了他的一些錢時,他就停止了賣報的生意。他繼續經營這個食品店,直到他從他的火車生意上弄到更多的錢。

內戰——美利堅合衆國南北兩部分間的一場戰爭——給了艾爾第一次從他的報紙生意發財的機會。

在1862年4月,底特律,艾爾看見一羣車站上的人正在看一塊寫着給公衆讀的內戰消息的木板。艾爾讀着報上的消息,很多人在賽樓之戰中被打死了。這給了艾爾一個想法。他很快去了鐵路小站,請求那兒的報務員把消息發送到沿鐵路的城鎮上去,寫到那些小站的木板上去。

艾爾便匆匆忙忙地買下了印有戰役報道的一千張報紙。他總是先只買一百張,然後又有足夠的錢買三百張。艾爾去了報社,對他從那兒買來報紙的人說了情況。他們當中議論了一番之後決定允許他買一千張。他付了三百張的錢,並答應以後再還那七百張的錢。

艾爾賣完了所有一千張報紙。到家時,他已有了一大筆錢。

他總是從每天的賣東西的生意中拿出一美元交給他母親,但是那天,他給了她差不多一百美元。他將剩下的錢花在他在火車實驗室裏用的東西上。

艾爾賣報的成功給了他另一個主意。他成了《底特律報》的一個工人的朋友。每天他都去看望這個人,這個人在報紙投印之前就給他看當天最重要的新聞。於是,艾爾便請另一位朋友,底特律的報務員,把這些新聞發送到鐵路上的其它站上。艾爾馬上學會了根據這天新聞的重要性推測一天能賣出多少張報。

這種方式如此成功,以致於艾爾開始用他買來的小印刷機搞他自己的一份報紙。在他的火車上的辦公室裏,他寫新聞,並且排版一張他稱作《大幹線先鋒報》的報紙。它比大多數報紙小多了。艾爾將它賣作八美分一張,每天大約有四百人買它。大多數人都在鐵路上或者附近工作。報紙講述與鐵路相關的事,以及發生在給鐵路工作的人們身上的事,還有他們的家庭。這是第一份在火車上印刷的報紙。

《大幹線先鋒報》是一個這麼好的點子,以致於艾爾和一位朋友開始排印別的東西。這是一個被稱作《愛追究底細的人》的報欄,它專講不願被別人知道的那些人的故事。在報紙上被提到的人不喜歡它,但是其他讀者酷愛它。休倫港的一個很重要的人物生了氣,因爲《愛追究底細的人》裏有一個關於他的故事。一天傍晚,他在聖克萊爾河邊遇見了艾爾,將他扔進了水裏。此後不久,艾爾就停止排印《愛追究底細的人》了。

幾乎在同時,艾爾不得不停止將火車上的那一部分用作他的實驗室。一天,艾爾正在那兒做實驗。火車的晃動使一瓶叫磷的東西倒在了地板上,磷起了火。艾爾正盡力想撲滅火時,一個名叫亞歷山大·史蒂芬遜的列車員來了。史蒂芬遜,這個一直對艾爾很友善的人,被大大地激怒了;他的火車的地板正在燃燒。艾爾剛止住火,史蒂芬遜就衝他的雙耳用力打了一記耳光。

1862年8月一個炎熱的上午,十五歲的托馬斯·愛迪生正站立在克利門斯山的鐵路小站上。他注視到一列火車正運載着人和貨,一邊加水一邊將一些車皮從一處牽引到另一處。艾爾看見一節又大又滿的車皮開始移動。上面沒有人控制它。它朝着車站移動得越來越快。

突然,艾爾注意到一個幼小的孩子正在鐵路邊的地面上玩耍。小男孩是馬坎茲的兒子,馬坎茲是克利門斯山站的鐵路事務管事。這列高速移動的失控的火車正朝那孩子駛去。扔下手中的報紙,艾爾儘可能飛快地奔向那個孩子。就在這節車皮正要撞上孩子的前一刻,他舉起小男孩,並將他從這節奔馳的火車皮旁奪走。

艾爾把這個受驚的孩子帶到他父親那兒。馬坎茲的內心如此地被差點發生在他兒子身上的事打亂,以致於他幾乎不能說話。他盡力感謝艾爾,一面讓哭叫的兒子安靜下來。

艾爾對發生的事沒有想更多的什麼東西。對他來說,他做到了任何人都會去做的事。然而,馬坎茲永遠無法忘記。爲了表達謝意,馬坎茲開始教艾爾學拍電報。

電報是新玩意。當時能夠拍發和接收詞語的人還不多。最優秀的報務員一分鐘只能接收四十五個詞語。這一點不容易做到,但是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幾乎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工作。

五個月後,馬坎茲說:“關於電報,你現在知道得和我一樣多了,艾爾。我不能再教你了。”

1869年1月,愛迪生丟下了他的工作。他成了一個全日工作的發明家。他的朋友查爾斯·威廉斯在考特街109號擁有一個機器裝置商業點。湯姆將威廉斯的生意地盤的一部分用作一個實驗室。

湯姆沒有錢。這對於他來說並不新鮮。但是,他需要錢去搞他的發明。一個人付給湯姆五百美元,以分享湯姆將要發明的雙重發報機的所有權。另外一個人花一百美元買下了分享湯姆正在研製的投票記錄機的權利。

1869年6月1日,湯姆接到了來自合衆國專利局的他的第一項專利。這是投票記錄機的。

他採用一些電報機的構思來記錄選票。湯姆以爲,他的投票記錄機將是一個偉大的、迅速的成功。但是,沒有人需要它,這樣一來,它就是不成功的。

這次經歷促使湯姆成爲一個只發明人們所需要的東西的`發明家。這次之後,他後來又說,他從不在他確定人們是否需要之前進行一項發明。

儘管這項發明沒有出售,它確實讓湯姆成了名。波士頓的人們知道他是一個真正的發明家。這位偉大的發明家又一次完成了一項將會永遠改變整個世界的發明。

1931年10月18日,星期天的凌晨數小時內,全部生機離開了他的軀體。這位沒有人能夠阻擋的天才逝世了。

1931年10月21日,發明電燈五十二週年的那天,愛迪生的遺體被安葬在距離他的家園,格萊蒙特不遠的一棵大樹下的泥土裏。一些人要求胡佛總統下令讓美國的所有電力設施暫停工作一分鐘,以悼念愛迪生。但是,作爲對愛迪生的一切讚譽中最偉大的讚譽方式就是:這是不可能做到的。愛迪生給予我們的電力發明是如此重要,以致於我們無法離開它們而生活哪怕僅僅是一分鐘。

托馬斯·愛迪生經常被說成是他那個時代的最偉大的天才。在全部人類歷史上,只有爲數不多的一些人象第一盞實用電燈的發明人那樣地去改變了別人的生活。但是愛迪生從來沒有快樂過,只因爲有人說他是個天才。“沒有象天才這樣的事情,”愛迪生說。他說,被人們稱爲天才的東西主要是勤奮的工作。

但是,愛迪生既是一個工作者,又是一位夢想家。從他還是一個孩子時的最早的日子起,他就想知道大自然的祕密。大自然,他常常說,是充滿了祕密的。他努力去理解它們;然後,他努力去獲知能實用地利用它們做些什麼。

愛迪生愛好思考。他知道大多數人都會去做幾乎任何事情,以取代思考的艱苦工作,尤其是如果他們不十分頻繁地思考。但是他也知道,思考能給予人們享受和快樂。

愛迪生不能理解任何一個人怎樣纔會對人生不感興趣。象他熱愛思考那樣,他也熱愛工作。在他正值七十五歲的那天,有人問他對人生有什麼想法。“工作,”他回答說。“揭示大自然的祕密,並利用它們使人們更加幸福。”他說他心裏還有足夠的發明,可以給他另外一百年的工作。

愛迪生一直清貧,而且在他早年的人生裏常常不成功。但是他從來不允許麻煩或者失敗使他爲自己而傷心。他總是喜歡思考生命中快樂的事情。

他說他的耳聾在他的工作中幫助了他,因爲這避免了他去聽見許多會使思考變得困難的荒謬可笑的話。

愛迪生爲他的作爲最感到自豪的是當他的發明成功地成爲實用時。他知道人們知道了他的有用的工作是多少重要,這樣它就會被使用得更多,但是他從未談到他自己的偉大,或者看來對它思考得很多。他喜愛人們給他的榮譽。但是,他沒有它們也能繼續做他的工作,沒有被注意到也是同樣。極少數人曾被給予比愛迪生獲得的更多的榮譽。在他的格萊蒙特之家,在他的書籍之間,有一個大玻璃櫃,裝着他的所有獎品和其它榮譽。有人問愛迪生:他能否允許公衆看看它們。愛迪生說任何一個想見到它們的人都能來觀看,但是他不能理解爲什麼任何人都這麼感興趣。愛迪生不能回憶起怎樣打開櫃子的門,這個玻璃櫃必須要砸開才行。當人們向他詢問每個獎品的來歷時,他想不起來了。

愛迪生在他的一生中遇到了並且認識世界上很多最著名和最重要的人物。他同國王們一起進過餐。但是,他從來都不能相信在他自己身上有任何一點特殊的東西。他對人們感興趣,而不在於他們是多麼著名。

他不能理解:爲什麼人們給予他特殊的恩惠?這一點在當他是一個老人時和當他年輕時都一樣是真實的。有一次,賓夕法尼亞鐵路的總管決意讓他親自來從火車上卸下愛迪生的包裹。愛迪生全然大驚。他不能理解爲什麼這個人這樣做。

他並不爲他的工作而驕傲。“我已試過這麼多我認爲是正確的東西,並且發現我錯了,”他說,他永遠不會忘記他並不總是正確的。他知道,所有他能去做的是試驗他能想到的每樣東西去證實他的主意是真實的,要麼是繼續試驗,直到他能確信他的計劃不會成功。

儘管愛迪生不是一位傲慢的人物,他還是不願接受別人的觀點。他並不經常遵循別人所遵循的規則。取而代之的是,他認爲而且行動起來就象他認定那樣做是正確的。他並不知道怎樣停止作爲他自己的區別於他人的做法。

名人故事 篇10

1955年9月,張海迪出生在山東省文登縣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裏,玲玲是她的小名。5歲之前,張海迪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快樂而活潑,成天蹦蹦跳跳跑來跑去。

可惜,蹦蹦跳跳的時光是那樣短暫。1960年一個明朗的早晨,玩具室裏剛上完一節“課”,她和小同伴們嘻笑着朝門外跑去,忽然跌倒了。從此,雙腿喪失了知覺,張海迪也喪失了關於腿的記憶,童年時許多生活場景,她都清晰記得,獨獨不知道腿是怎樣活動的,人走路時的感覺是怎樣的。

得了什麼病,竟然這樣可怕?張海迪當年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覆發作,十分難治。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術,脊椎板被摘去6塊,最後高位截癱,這樣,原來天真活潑的張海迪,只能整天臥在牀上。當年,醫生們一致認爲,像這種高位截癱病人,一般很難活過27歲。

看着夥伴們高高興興地揹着書包上學校,最後有一天張海迪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對媽媽說:“媽媽,我要上學!”但是正因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所有的學校都不接收。

病情是無情的,每當病痛折磨她時,堅強的張海迪沒有流淚,疼得實在厲害時,爲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頭髮,打算用一種疼痛來代替另外一種疼痛,漸漸地,她揪下來的頭髮,都能編成一條辮子了!

對張海迪來說,家是一所特殊的學校。在這個特殊的學校裏,聰明、好學的張海迪學拼音,學查字典,學一個又一個生字。她趴在牀上,用胳膊支撐着身體,抄書,沒有人催問,沒有人檢查督促,沒有考試和考試中的競爭,全靠着自己。一本又一本小學課本學完了。但是很難哪,得走不少彎路,多耗費很多時刻。一道算術題,她做12遍,得出的竟是12個答案!她本來就不喜愛算術,得啦,丟開不學算了!但是不行,硬着頭皮也得學會它,第13次最後算對了,發奮是加倍的,但是成功的喜悅也是加倍的呀。於是,她的學習自覺性、學習樂趣與生活的意志,還有思維潛質,便隨着知識一齊增長起來了。

1970年4月,張海迪跟着帶領知識青年下鄉的父親張坦夫、母親畢江嬌,坐着一輛大卡車,來到莘縣十八里鋪尚樓村,開始了農村生活。起初,張海迪感覺農村十分陌生,沒有電燈和自來水,生活也十分艱苦。但是,在那些淳樸的村民身上,張海迪很快感到了更真、更樸素的愛。她發現小學校沒有音樂教師,就主動到學校教唱歌,課餘還幫忙學生組織自學小組,給學生理髮、釘釦子、補衣服。

當看到當地羣衆缺醫少藥帶來的痛苦,張海迪便萌生了學習醫術解除羣衆病痛的念頭。她用自己的零用錢買來了醫學書籍、體溫表、聽診器、人體模型和藥物,發奮研讀了《鍼灸學》、《人體解剖學》、《內科學》、《實用兒科學》等書。爲了認清內臟,她把小動物的心肺肝腎切開觀察,爲了熟悉鍼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畫上了紅紅藍藍的點兒,在自己的身上練針體會針感。

“書上寫着怎樣樣進針,能夠在白菜疙瘩上、在蘿蔔上,在白菜疙瘩上進了幾天以後,就在自己身上(進針),我覺得醫生就是要這樣,首先要自己感覺,有人問我說,海迪是不是你的腿沒有知覺,你的胸以下沒有知覺,你在自己身上扎針不痛苦啊?我說恰恰相反,我最開始鍼灸的時候,是扎自己最疼的地方,比如向包括臉上的穴位,包括印堂穴,紮了以後是什麼樣的感覺,我要知道。”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最後掌握了必須的醫術,能夠治療一些常見病和多發病,在十幾年中,爲羣衆治病達1萬多人次。“曾有醫生囑咐過我的父母,如果我要是得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或者是褥瘡,我會正因感染而死去,我給別人當醫生,我也給自己當醫生,15歲在農村的時候,我生了褥瘡,晚上點着小油燈,對着鏡子,我把自己身上潰爛的肉剪掉——因此,此刻最怕聽的就是剪刀的聲音。”

當年,張海迪作爲一名待業青年,也曾有過自卑感。“1年多的時刻裏,我四處報名,八方寫信,常常在招工單位的門口一待就是半天。我真想能爲社會做點事,可就是沒有一個單位要我,在別人眼裏,我是一個廢人。”於是,當年,張海迪想到過自殺。

1974年7月14日,張海迪趁父母出工,收拾好東西,寫好遺書,說自己不願做沸騰生活的旁觀者,然後一次性吃了30片冬眠靈,又給自己打了6支冬眠靈。在靜靜地躺在那兒等待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張海迪忽然想到了尚樓村的鄉親們,真捨不得離開他們;又想到了保爾在海淀公園自殺的情景,他也絕望過,但最終還是戰勝了懦弱和病殘,成了生活的強者。想到這些,張海迪掙扎着爬起來。可藥物起作用了,爬不起來了,於是,她拼命地喊:“快來人啊,救救我,救活我吧!”

經過五六天的搶救,張海迪最後甦醒過來。看到身邊的親人朋友、醫生護士,她慚愧極了,對大家說:“我錯了,從今以後我要勇敢地生活下去。死,也要在大笑中死去。”

日後,曾有記者問張海迪:如果你能擁有第二次生命作爲一個健全的人,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張海迪說:“假如我能再有一次生命,我會實現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當一個醫生,這也是我從小的一個夢想,我15歲時就自學醫術給鄉親們治病,但沒有機會真正穿上白大褂當一名白衣天使。”

之後,她隨父母遷到縣城居住,一度沒有安排工作,她從保爾?柯察金和吳運鐸的事蹟中受到鼓舞,從高玉寶寫書的經歷中得到啓示,決定走文學創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筆去塑造完美的形象,去啓迪人們的心靈,她讀了許多中外名著,寫日記、讀小說、背詩歌、抄錄華章警句,還在讀書寫作之餘練素描、學寫生、臨摹名畫、學會了識簡譜和五線譜,並能用手風琴、琵琶、吉他等樂器彈奏歌曲。

認準了目標,不管面前橫隔着多少艱難險阻,都要跨越過去,到達成功的彼岸,這便是張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來一瓶進口藥,請她幫忙翻譯文字說明,看着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張海迪便決心學習英語,掌握更多的知識,從此,她的牆上、桌上、燈上、鏡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寫上了英語單詞,還給自己規定每一天晚上不記10個單詞就不睡覺。家裏來了客人,只要會點英語的,都成了她的老師。經過七八個年頭的發奮,她不僅僅能夠閱讀英文版的報刊和文學作品,還翻譯了英國長篇小說《海邊診所》,當她把這部書的譯稿交給某出版社的總修改時,這位年過半百的老同志感動得流下了熱淚,並熱情地爲該書寫了序言——《路,在一個癱瘓姑娘的腳下延伸》。

當初,爲了給張海迪治病,母親變賣了手錶、衣服等物品,還欠了一身的債,從無怨言,默默地盡着母親的神聖義務。儘管家裏窮,但父母總是盡最大發奮滿足她的要求。凡張海迪喜愛的書,不管花多少錢,跑多遠的路,父母總要想方設法給她買到。生日或節假日,書成了父母送給她的最佳禮物。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作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之後還攻讀了大學本科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1981年,張海迪獲莘縣廣播局先進工作者稱號,這年12月報道了張海迪的事蹟;1982年,張海迪獲聊城地區“模範共青團員”和“三八紅旗手”稱號……

這天,張海迪總在說,人就得有勇氣與生活中的不幸抗爭。人的一生總會有坎坷,就看你以怎樣的心態去對待——張海迪喜愛豪言壯語,正因她將自己的生活與座右銘式的豪言壯語融合在了一齊,構成了我們所看到的張海迪熱愛生命的一種精神力量。

名人故事 篇11

早在半個多世紀之前,陶行知先生就把民主與寬容的思想滲透到自己的教育實踐中,讓它們發揮奇妙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並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等在那裏了。陶行知掏出一顆糖給這位同學:“這是獎勵你的,因爲你比我先到辦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顆糖,說:“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

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陶先生又說道:“據我瞭解,你打同學是因爲他欺負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

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種方式。”

陶先生於是又掏出一顆糖:“你已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寬容的智慧:

陶行知先生的四顆糖的故事體現了寬容的魅力,閃耀着教育者的智慧。寬容是一種美好的教育情感,教育需要寬容,更需要給寬容一個生存的空間,讓寬容“復活”。俗語說:過猶不及,有時候制約太多、束縛太緊,反而不利於發展。

六尺巷傳奇

清朝康熙年間,桐城人張英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鄰居是桐城另一大戶葉府,主人是張英同朝供職的葉侍郎,兩家因院牆發生糾紛。張老夫人修書送張英。張英見信深感憂慮,回覆老夫人:“千里家書只爲牆,讓人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於是,張老夫人令家丁後退三尺築牆。葉府很受感動,命家人也把院牆後移三尺。從此,張、葉兩府消除隔閡,成通家之誼。

名人故事 篇12

高爾基小時候家裏很窮,沒有辦法,他只好到一家裁縫店當學徒。在裁縫店裏,小高爾基一邊幹活,一邊想方設法讀書,老闆訂了一份《俄羅斯報》,小高爾基就趁老闆不在時,偷偷看這份報紙。

有一次,小高爾基從鄰居家借來一本小說,趁老闆晚上睡着以後,在窗邊藉着月光津津有味地讀起來。過了一會兒,月亮躲到了雲層後面,小高爾基興致正濃,怎肯罷手,就點燃一盞小油燈繼續看下去。不一會兒,老闆醒過來,他看見小高爾基在油燈下如癡如醉地看一本厚厚的書,不由得怒氣衝衝地說:“看什麼看,你把我的燈油都快用沒了!”老闆娘也醒過來,像一頭母狼似的撲上去毆打小高爾基。

小高爾基無法忍受下去,他二話不說,頭也不回地離開了裁縫店。小高爾在揹着行囊來到伏爾加河邊,他注視着波光點點的伏爾加河,心裏感覺有些悲傷,可是很快他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因爲他在一艘輪船上遇到了一位和藹可親的胖廚師,並做起了胖廚師的洗碗小夥計。更讓小高爾基感到驚喜的是,胖廚師是個書迷,他有滿滿一箱的書,而且願意讓小高爾基隨便讀。小高爾基高興極了,一有空閒時間就如飢似渴地讀書,有時還和胖廚師一起講書中的各種問題。

小高爾基一邊讀書一邊思索,從大量的書籍中明白了許多人世間的道理。大量的閱讀也爲他以後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滋養,使他最終成爲蘇聯大文豪。

名人故事 篇13

達爾文是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從小就喜歡打獵、採集礦物、製作動植物標本。他的爺爺和爸爸都是當地的名醫,家裏人希望達爾文將來也能從醫,就把他送到醫學院學習。可是達爾文整天“不務正業”,父親非常生氣,將他送到劍橋大學學神學。然而,達爾文仍然癡迷於收集甲蟲等動植物標本,對神祕的大自然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達爾文喜歡觀察花草樹木怎樣生長,鳥獸魚蟲怎樣生活。有時候,他爬到樹上去看小鳥孵蛋;有時候,他到河邊去釣魚,把釣到的魚帶回家養在魚缸裏觀察。蝴蝶呀,蜻蜓呀,他都採集回來做標本。

休息的時候,達爾文喜歡在樹林裏散步。他一邊呼吸新鮮空氣,一邊認真觀察樹林裏的東西。一棵小草的變化,一條小蟲的蠕動,都能使他產生極大的興趣。

有一次,達爾文看見樹上有幾隻小鳥,就站住了,仰着頭仔細觀察。爲了不驚動它們,他一動不動地在樹下站了很久。

結果,一隻小松鼠以爲他是一根木樁,竟然順着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膀。

1828年的一天,在倫敦郊外的一片樹林裏,達爾文正圍着一棵老樹轉悠。突然,他發現快要脫落的樹皮下有蟲子在蠕動。他急忙剝開樹皮,發現兩隻奇特的甲蟲正往外爬。達爾文馬上把它們抓在手裏,興奮地觀察起來。正在這時,樹皮裏又跳出一隻甲蟲,他措手不及,迅速把一隻手裏的甲蟲塞進嘴裏,伸手又把第三隻甲蟲抓了過來。看着奇怪的甲蟲,達爾文真有點兒愛不釋手,專心地觀察手中的甲蟲。誰知,他嘴裏的那隻甲蟲憋得受不了了,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弄得達爾文的舌頭又麻又痛。後來,人們把達爾文首先發現的這種甲蟲,命名爲“達爾文”。

在長期的科學研究工作中,達爾文觀察過許多動物和植物,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爲創立進化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1831年,達爾文參加了歷時5年的環球考察。回來後,達爾文大膽地提出了“物種逐漸變化”的假設,摒棄了物種不變的說教,並在1859年出版了劃時代的鉅著——《物種起源》。

名人故事 篇14

邁克喬丹

一位叫邁克的男孩長得又高又壯,他的母親害怕他會成爲學校的“小霸王”,對他的要求非常嚴格,叫他與人爲善,學會忍耐。母親的教育很有成效。

學期結束的時候,老師在他的成績單上還寫了些評語:“邁克是個優秀的孩子,但他應該學會維護自己的權益。他雖然比別的孩子更高更壯,但別的孩子就是敢欺負他,推他,甚至打他。”母親驚訝之後是傷心,怎麼會是這種結果呢?

父親則是問孩子捱打的感覺。孩子流着淚說:“我感覺非常不好,我非常討厭他們叫我‘傻瓜’,討厭被他們推來推去,更討厭他們叫我膽小鬼。”停了一會兒,他又說:“我真想狠狠地揍他們,但我知道這樣做,媽媽會生氣。”

父親靜靜地聆聽着邁克的敘說,然後靜靜地對他說:“你不必揍他們,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讓他們知道你不能再忍受他們的欺負。比如爭取自尊,比如樹立自信等等。”邁克流着眼淚,點了點頭。

有一天,邁克的父親被老師叫去學校。母親着急地問老師,是不是邁克在學校打了架。老師笑着說,沒有。

原來邁克與孩子們在籃球場上打球,那幾個經常欺負他的孩子便設法戲弄他,但邁克沒有像往常一樣站在那裏忍受,而是叫他們停止,但他們不聽,邁克只好把其中兩個緊緊摁在籃球場上,但沒有打他倆。

後來,邁克和那兩個孩子都各自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握手言和。

從此,邁克班上也再沒有發生過那種恃強凌弱的事件,邁克也成爲班上最受歡迎的人。

在以後的日子裏,邁克不僅再也沒有被人推來推去過,而且還成爲了無數球迷崇拜的英雄———邁克喬丹。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與人爲善,也應該學會維護尊嚴和權利。要做到二者兼顧,就需要把握好分寸,這才能使自己充滿力量,而這種力量將會是我們走向成功人生的開始。

你真的想盡辦法了嗎?

在巴西的古鎮上有一個貧窮的孩子,他3歲起就在街上擦皮鞋,父母東拼西湊總算讓他讀了小學。一日,他放學回家。在準備開門的時候,鑰匙找不到了。返回學校去找,沒有;去問同學,同學也都沒見到。當時他的爸爸在貝倫碼頭,媽媽去了一個叫蒂若卡的地方,他們星期天才能回來,怎麼辦呢?於是他就用一張胸卡去搗那把鎖,胸卡搗壞了,鎖動也沒動;後來他又找來一枚別針,想鉤開那把鎖,可是直到弄得滿頭大汗,也沒有弄開;於是他轉到房子的後面,想從窗子裏爬進去,可是窗子是從裏面關死的,不砸壞玻璃就無法進去。該怎麼辦呢?就在他準備爬上房頂,從天窗裏跳進去的時候,鄰居博爾巴先生看到了他。

“你想幹什麼?小夥子!”鄰居問。

“我的鑰匙丟了,我無法從門裏進去了。”他沮喪地說。

“你就不能想點辦法嗎?”

“我已經想盡所有的辦法。”他回答。

“不會吧!你沒有想盡所有的辦法,至少你沒有請求我的幫助。”說着博爾巴從口袋裏掏出鑰匙,把門給打開了。小孩愣住了,原來,他媽媽在鄰居家留了一把他們家的鑰匙。

小孩讀了5年小學就輟學了,12歲到洗染店當學徒,14歲進廠做工。在55歲時通過選舉成了國家的元首。他就是巴西的第四十任總統盧拉。

一次,盧拉總統前往一個名叫卡巴的小鎮視察,該鎮的小學請他帶領學生上一節早讀課,由於邀請他的那個班有一個盲童,盧拉總統欣然同意。

盧拉總統領讀的是一篇題爲《我的第一任老師》的課文。讀完後,他想鼓勵一下那位身殘志堅的小男孩,就在他走過去,用自己的臉頰貼近盲童的小臉時,盲童怯怯地問了這麼一個問題:大鬍子總統,您的第一任老師是誰?

盧拉總統深思了片刻說,我的第一任老師就是我小時候的鄰居博爾巴先生。

當你無處可走,深感沮喪的時候,試着再問一下自己,“我真的想盡辦法了嗎?”

名人故事 篇15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12)是古希臘偉大的數學家、力學家。生於西西里島的敘拉古,卒於同地。早年在當時的文化中心亞歷山大跟隨歐幾里得的學生學習,以後和亞歷山大的學者保持緊密聯繫,因此他算是亞歷山大學派的成員。後人對阿基米德給以極高的評價,常把他和牛頓、高斯並列爲有史以來三個貢獻最大的數學家。他的生平沒有詳細記載,但關於他的許多故事卻廣爲流傳。據說他確立了力學的槓桿定律之後,曾發出豪言壯語:“給我一個立足點,我就可以移動這個地球!”

敘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頂純金的皇冠,因懷疑裏面摻有銀子,便請阿基米德鑑定一下。當他進入浴盆洗澡時,水漫溢到盆外,於是悟得不同質料的物體,雖然重量相同,但因體積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據這一道理,就可以判斷皇冠是否摻假。阿基米德高興得跳起來,赤身奔回家中,口中大呼:“尤里卡!尤里卡!”(希臘語意思是“我找到了”)他將這一流體靜力學的基本原理,即物體在液體中減輕的重量,等於排去液體的重量,總結在他的名著《論浮體》中,後來以“阿基米德原理”著稱於世。

第二次布匿戰爭時期,羅馬大軍圍攻敘拉古,阿基米德獻出自己的一切聰明才智爲祖國效勞。傳說他用起重機抓起敵人的船隻,摔得粉碎;發明奇妙的機器,射出大石、火球。還有一些書記載他用巨大的火鏡反射日光去焚燬敵船,這大概是誇張的說法。總之,他曾竭盡心力,給敵人以沉重打擊。最後敘拉古因糧食耗盡及奸細的出賣而陷落,阿基米德不幸死在羅馬士兵之手。

流傳下來的阿基米德的著作,主要有下列幾種。《論球與圓柱》,這是他的得意傑作,包括許多重大的成就。他從幾個定義和公理出發,推出關於球與圓柱面積體積等50多個命題。他的思想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無愧爲近代積分學的先驅。他還有許多其他的發明,沒有一個古代的科學家,象阿基米德那樣將熟練的計算技巧和嚴格證明融爲一體,將抽象的理論和工程技術的具體應用緊密結合起來。

名人故事 篇16

美國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學家、《獨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富蘭克林,有一次到一位前輩家拜訪,當他準備從小門進入時,因爲小門的門框過於低矮,他的頭被狠狠地撞了一下。出來迎接的前輩微笑着對富蘭克林說:“很疼是吧?可是,這應該是你今天拜訪我的最大收穫。你要記住: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這人世間,你就必須時時記得低頭。”

從此,富蘭克林把“記得低頭”作爲畢生爲人處世的座右銘。

雖然我們都是凡人,與富蘭克林不能相提並論,但也應該時時刻刻學會低頭,懂得低頭,敢於低頭。生命的重荷負載過多,就低一低頭,卸去那份多餘的沉重。面對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也要學會“低頭”。只有學會低頭,才能正視自己的錯誤。

民間有句非常貼切的諺語:“低頭的是稻穗,昂頭的是稗子”。越成熟越飽滿的稻穗,頭垂得越低。只有那些稗子,纔會顯擺招搖,始終把頭擡得老高。

名人故事 篇17

伽利略是意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他在力學上的貢獻是建立了落體定律,發現了物體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的等時性、拋物運動規律,確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薩大學讀書期間,就非常好奇,也經常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行星爲什麼不沿着直線前進”一類的問題。有的老師嫌他問題太多了,可他從不在乎,該問還問。

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數學家利奇來比薩遊歷,他就準備了許多問題去請教利奇。這一次可好了,老師誨人不倦,學生就沒完沒了地問。伽利略很快就學會了關於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等方面的知識,並且深入地掌握阿基米德的關於槓桿、浮體比重等理論。

美籍中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說得好:“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疑問是問號。”因此,要想在學業上有所建樹,必須有好奇之心,善問之意。

名人故事 篇18

屬於清末改革派的梁啓超,提倡一夫一妻制。這個觀點,在當時就是改革派。但是梁啓超自己卻偷偷納了丫環當妾,併爲他生了6個子女,他不公開妾的身份,讓孩們管自己的親生母親叫娘,給正房的叫媽。不及如此,樑在日本還想再拿個小妾,被正房拒絕了。這就是當時主張一夫一妻制的改革派嗎?他們對女人是如此的尊重?這點,足以說明中國知識分子的自私性和他們的革命弱點。

可是,梁啓超卻在另一個問題上,顯得確是大無畏的英雄氣概。1926年。西醫剛傳入中國不久,弱不禁風。梁啓超不幸被當時一羣《大馬虎》的醫護人員,割錯了腎。梁啓超,他卻爲了不影響西醫在中國的推廣和發展,自己默默地做了這次醫療事故的犧牲品。他否認了這次醫療事故。他是個高級的知識分子,深深懂滴,即使醫生個人的過失,但是一旦張揚出來,整個西醫就會被傳統的觀念所打到。他是革新派,他很自然的選擇了力挺西醫,到死都沒有給別人計較這次醫療事故。

今天,我們倍受西醫的好處,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那些傳播西醫和推廣西醫的先輩們。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祖國的中醫,中西有效的結合纔是我們的目的。

名人故事 篇19

侯寶林是中國現代相聲的一代宗師,這位中國相聲第六代傳人一生創作了《77號》《北京話》《醉酒》《新式馬甲》等大量優秀的相聲藝術作品。他的相聲融強烈的幽默與辛辣的諷刺於一爐,既讓觀衆笑聲不斷,又在笑聲中給人以教益,俗中見雅,平而能奇。他逝世20年了,但喜歡相聲的人一提起他,依然讚不絕口。

傑出的人才往往是風雨泥濘逼出來的,侯寶林也不例外。他本是天津人,因爲家中無力養活,1922年被舅舅帶到北京,送給一戶侯姓人家做養子,那年他只有5歲。他的養父是貝勒府的廚師,貝勒府名頭很響,但其時已是民國時代,享用官府財政撥款的王公們遠遠不再像皇權時代那樣富裕,對身邊服務人員更加刻薄,養父收入很低,侯寶林只讀了三年小學就不得不輟學。11歲時,侯寶林出外學藝謀生,最初是學京戲,拜閻澤甫爲師,整天打雜、燒水、做飯、看孩子,同時,每天還到天壇溜嗓子,練“雲手”、“起霸”等起碼的京劇表演程式。後來改學相聲,先後拜常葆臣、朱闊泉爲師,在北京天橋、鼓樓等地當街頭藝人。開始一段時間,幾乎天天忍飢挨凍,有一次甚至因交不起房租被房東趕了出去。後來有了些名氣,北京、天津等地的戲院開始請他,侯寶林才獲得了一份相對穩定的收入。

或許是因爲經歷過極其卑賤的生活吧,侯寶林一生都能做到“卑己”。“卑己”跟自卑不是同一概念。自卑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卑己”是不管自己處於何種位置,都將自己放得很低,以赤誠、善良的心對人。抗戰時,相聲演員戴少甫在天津燕樂昇平劇場演出,說了一段《打白狼》的相聲。這個段子講的是“我”——某司令率領人馬攻打叫白狼的土匪,介紹自己手下有幾個軍長、幾個師長、多少旅團長等,由演員中的“逗哏”說出這些人的名字,實際上說的都是演相聲、變戲法、賣藝人的名字,“捧哏”的聽完後問了一句:“你怎麼盡帶這些人?”“逗哏”的回答:“對,我就專帶這些王八兔崽子。”當時天津的流氓頭子兼漢奸袁文會認爲戴少甫影射他與他手下的一幫“兄弟”,帶人砸場子,並將戴少甫趕出天津,戴少甫貧病交加,不久離開了人世。戴少甫逝世後,一家人衣食無着。那段時間,侯寶林每次演完節目,都會在舞臺上長跪大哭,講述戴的往事。觀衆得知內情,紛紛慷慨解囊。通過這種方式,侯寶林爲戴少甫的後代募集了大筆錢。

新政權建立後,相聲藝術的社會地位大幅提高,衆人對侯寶林的稱呼也由“說相聲的”變成了“著名相聲藝術家”。地位變了,侯寶林依然還是堅守着“卑己”之心,將自己當成一個普通人,毫不保留地向他人付出自己的熱情與善良。侯寶林的關門弟子師勝傑講過一件往事。侯寶林晚年住在四合院,一天,師勝傑有事去找他。一進門,侯耀華告訴他:“老爺子上廁所去了,你等會吧。”那時家裏沒有洗手間,大家都是去衚衕裏的公廁。等啊,等啊,師勝傑等了20多分鐘,侯寶林連個影子也沒有。師勝傑擔心師父出了什麼事兒,就去公廁找。到了公廁,一個場景讓師勝傑終生難忘:侯寶林單腿跪在地上,給一位老大爺繫鞋帶。那老大爺一隻手拄着柺棍,一隻手顫顫巍巍。師勝傑立馬趕過去想代替師父做,侯寶林說:“好了,這點小事,用不着咱爺兒倆。”回家的路上,師勝傑問侯寶林:“師父,您認識那老人家?”侯寶林說:“不認識。我看他鞋帶開了,他不方便系,我就去給他繫了。”

面對侯寶林爲他人付出的那份真誠、善良,說天地爲之動容、石頭爲之開花或許有些誇張,但我相信再堅硬的心也會變得像棉花一樣柔軟。的確,侯寶林是“卑微”的,他做好事時的身體姿勢都那麼平民,然而,正是這種“卑微”讓我們感覺到了他內在的高貴——爲了他人不惜犧牲面子和身份的高貴。

一個人要走向這樣的“卑微”並不容易。如果說侯寶林早年對戴少甫後人的傾情關照與自己貧寒的家庭出身有關,內裏不無同病相憐的因素。在其晚年,當他大紅大紫的時候,還能以這樣的平常心對待別人,則不再是同病相憐,而只能理解爲一種內在的悲憫。同病相憐並不難,真正難的是一個人志得意滿的時候依然願意付出自己的悲憫。

因爲這份“卑己”,因爲這份內在的溫熱,侯寶林才贏得觀衆長久的尊敬!

名人故事 篇20

莫言每次從外地坐飛機回京,都想到女兒家去看看。

女兒的房子離機場很近,有時他明明應該到她那邊去,他卻不去,而是回到自己在市中心的房子,就是因爲他怕出租車司機會嫌路途短不高興,排了半天隊拉這麼一個掙不了多少錢的短活兒,會甩臉色給他看。他這一路就會很痛苦。所以,有兩次必須去女兒家的時候,他就預先準備好一盒中華煙,上車以後就把中華煙先給司機,說:“師傅先給你一盒煙抽,絕對不是假的。”然後再跟他說去哪裏。司機當然很高興,他一算,一盒“中華煙”60元錢,他沒賠,所以一路跟莫言有說有笑。

所有和莫言有過交往的人,都認爲他是一個特別在乎別人感受的人,無論對誰都低調、謙恭、謹慎,甚至顯得有點“軟弱”。然而,莫言的這種軟弱,恰恰展現了一種人性的美好——對每一個人都心懷體恤和敬重,哪怕他只是一個出租車司機。

名人故事 篇21

羅蒙諾索夫是俄國18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

1738年,27歲的羅蒙諾索夫正在德國馬爾堡大學學習。有一天,該校校刊《德國科學》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中,點名批評了當時歐洲大名鼎鼎的沃爾夫教授。而更爲令人驚異的是那篇論文的作者竟是沃爾夫的得意門生--羅蒙諾索夫。因此,這件事立刻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羅蒙諾索夫成了衆矢之的。有人咬牙切齒地罵他是忘恩負義的小人,有人毫無顧忌地指責他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分子,還有人冷嘲熱諷地說他是踩着老師的肩膀往上爬。在這些脣槍舌劍面前,羅蒙諾索夫沒有畏縮,也沒有以牙還牙,而是以非常耐心誠懇的態度向大家解釋。他認爲在科學的大道上,必須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勇於走自己的路,纔會成爲一個有出息的學生。作爲學生,毫無疑問,應當認真、虛心地向老師學習,但對於老師那些不正確的東西,絕不能盲從。他由衷地說:“我愛我老師,但我更愛真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