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上下五千年

南郭吹竽的故事範例

本文已影響 1.46W人 

國時,齊宣王很愛聽吹竽。(竽是古代的一種用竹子製成的多管樂器,類似笙。)但是,他不愛聽獨奏,認爲許多人在一起吹奏出來的樂曲才優美動聽。所以,每回都要三百個樂師齊奏,他聽起來才過癮。

南郭吹竽的故事

齊宣王的這個嗜好很快傳到百姓當中。有一位南郭先生,根本不會吹竽,但他到處冒充能手,誇耀自己。當他聽到齊宣王喜歡聽齊奏的消息後,十分高興,心想:

“我可以混到王宮中爲大王吹竽,不會被人察覺。可以享受優厚待遇,又不費力氣,何樂而不爲?”

於是,南郭先生來到宮殿見齊宣王。他拍着胸脯,胸有成竹地說:

“聽說大王喜愛聽吹竽,我願爲大王效力。我吹的竽美妙動聽,大王一定會滿意的。”

齊宣王聽後很高興,讓他加入吹竽的樂隊中,給他的待遇同數百人一樣。

從此以後,南郭先生便混跡於三百人的樂隊之中,每回都參加演奏。演奏時,他裝模作樣,雙手捧着竽,嘴脣微微地動。別人看來,他好像在吹,其實並沒有吹出聲來。這個冒充的樂師,就這樣混了許多年,而且同其他樂師一樣享受很高的待遇。

後來,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就是齊湣王。這個新任的國君,也愛聽吹竽。但與他父親不同的是,他愛聽獨奏,不喜歡聽合奏。每次總是讓三百個樂師一個一個地演奏。

真正有演奏技能的樂師們獨奏時,鎮定自若,奏出優美的樂曲,受到國君的讚賞。而此時的南郭先生開始心虛害怕了。他渾身瑟瑟發抖,心裏七上八下。他想:

“這下可不好了。湣王好聽獨奏,樂師們一個一個地吹竽。若叫到我,豈不要露馬腳?我本來就不會吹竽呀!以前可以哄騙齊湣王,現在恐怕無法矇混過關了。一旦大王發現我不會吹竽,定會懲罰我的。不如趁早溜之大吉。”

南郭先生知道自己沒法繼續混下去了,只得悄悄榴走了。

後來,“南郭吹竽”這一典故,用來形容沒有真才實學,不稱其職;或用來形容以次充好,假冒充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