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少兒百科

地質之父——賴爾大綱

本文已影響 2.93W人 

地質學是一部研究地球的科學。地球的歷史有幾十億年,而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只不過幾千年,對於幾十億年來地殼的運動和變化,人們只能根據一些間接材料進行推測,很難進行有關地質變化的精確的科學實驗

地質之父——賴爾

十七世紀以前,地質學只有採礦方面的零散知識,還沒有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隨着工業生產的迅速發展,對礦物原料的需要急劇增加,工業界和科學界日益加強了對地質學的研究。初期的研究主要課題是地球上的礦產、岩石、山脈是怎樣形成的。

一六九五年,倫敦的格雷山姆學院的教授沃德伍德(1665~1728)在《地球自然歷史試探》一文中提出水成說。

十八世紀,德國地質學家維爾納(1750~1817)發展了水成說,建立了水成說學派。

十八世紀下半葉開始,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探礦採礦、開鑿運河、修建鐵路等也迅速發展起來,這就大大地促進了地質學的發展。一八一般說來五年,英國史密斯(1769~1839)繪製了《英國地質圖》,這是最早的地層學的地質圖。

水成說沒有解釋地球初期的原始海洋是怎樣形成和消失的。同水成說相對立的是火成說。火成說和對地球起源的推測直接相關。

一七四九年。法國的巴黎植物學家布豐(1707~1788)提出了關於地球演代的理論。火成說的核心是,地殼內部的熔融狀岩漿通過火山爆發噴出地面,冷卻後形成地表岩石。

一七八五年,英國地質學家赫頓(1726~1797)在愛丁堡皇家學會上宣讀了論文《地球論》。一七九五年,出版了他的主要著作《地質學理論》。赫頓認爲,地質結構是地球上各種作用力長期緩慢活動的結果,也就是說地球是在逐漸演化中形成的。

有人認爲,赫頓奠定了近代地質學的基礎。普遍的看法是,在十八世紀地質學已經有了能夠說明大量地質現象的系統理論,逐漸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

在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地質學的研究更加深人、更具體,出現了地層學。

英國地質學家史密斯用化石當作打開地層學大門的鑰匙,他認爲具有同樣化石的岩層應該是在同一時代形成的。他根據化石的種類,對岩層形成的年代進行分類。一七九九年,史密斯發表了他的岩石分類法。一八一五年,他又繪製了英國岩層地質圖。研究岩層的年代、成分、構造、分佈等規律的地層學成爲尋找礦產的指南。

地層學的研究也給法國生物學家居維葉(1769~1832)的災變論(也稱激變論)提供了根據。一八一二年,居維葉在《化石骨骼的研究》一書中,表達了他關於地球發展變化的觀點。居維葉反對赫頓的地質演化論,他認爲岩層變化之間的不連續性說明,地球的歷史上多發生過巨大的災變。

地球歷史上確實發生過比較激烈的變化,所以,這種觀點曾經得到廣泛的承認。但是,如果從這種激烈的變化中引伸出有超自熱的力量,那就陷入了唯心主義的泥坑,實際上是承認上帝的力量。

居維葉的災變論實際上是維爾納水成論的發展。水成論和災變論同生物學上的物種不變論是一致的,同上帝創造萬物論是不矛盾的。

同水成論和災變論相對立的是均變論,英國地質學家賴爾(Charles Lyell,1798~1875)發展了赫頓的火成論,提出了均變論。一七九七年十月十四日,賴爾(亦譯萊爾)生於英國的福法爾郡的金策迪。童年時代,他最大的興趣是捕捉昆蟲,尤其喜愛蝴蝶,就是這個小賴爾最後成了英國的地質學家和牛物學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