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中心勵志文章

端午節文章:又到糉子飄香時(精選13篇)

本文已影響 3.27W人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閱讀不少的文章,下面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文章:又到糉子飄香時,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端午節文章:又到糉子飄香時(精選13篇)

端午節文章:又到糉子飄香時 1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文明享譽世界。中國每一個傳統節日的背後,都有着深深的歷史文化背景和優美的傳說。即將來臨的端午節,表達了中國人民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一種由衷的敬意。

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端午節在江南地區過得比較隆重,人們對其重視程度不亞於春節,出門在外的遊子都要回到母親的身旁,過端陽節。而在我生活的北方,特別是在農村,過端午節的不是很多。由於端午時節正趕上北方的麥收,麥收是北方農村最爲忙碌的季節,人們要趁着響晴響晴的天兒,用最快的速度把麥子從田地裏運送到場院裏,然後壓場,揚場,裝到自家的糧囤裏,纔算是小麥大豐收,農人們的心纔算落地,一年的生活纔算是有了着落。所以,忙忙碌碌中就把屈原老先生忘到了九霄雲外,畢竟逝者已逝,生者仍要前行!我想屈老夫子如果在天有靈,也不會怪罪這些後人吧。

在我的記憶中,每到端午節,沒有文化的母親也許並不知道所謂的“端午節,端陽節、重午”之類的名字,總說是五月大五到了,當時的我也不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只曉得五月大五也像中秋節一樣,一個需要好好過的日子,然而這個日子裏並沒有糉子吃,有的只是母親給我們做的北方典型食品——餃子,與其說以此來紀念這位偉人,倒不如說母親借這個機會滿足一下我們這些小饞貓們的嘴巴。同時我覺得母親肯定也在心裏暗暗祈禱,祈禱汨羅江中的魚兒不光吃糯米,餃子也是很有滋味的食品,用餃子把魚兒們餵飽,它們就不會再去吞噬屈老夫子的遺體了。

直到工作以後,看到商場裏各種風格的糉子,嗅到空氣裏瀰漫的'糉子香,聽到隔壁大媽買艾葉包糉子的呼喊聲,才意識到端午又至,我該買糉子了!糉子首先應該呈給我的父母,雖然小時候父母並沒有給我們包過糉子,但是現在我應該給父母把糉子準備好,讓他們好好過一個端午節!其次應該送給先生,由於先生爲南方人,在家鄉這個節日是必過的,所以每次端午節也必有電話過來祝賀,先生也每每打電話給家鄉的親人,向他們祝福!另外,把糉子送給孩子們,讓孩子們瞭解中國文化,瞭解屈原其人,增強孩子的愛國情感!還有,把糉子送給我的朋友們,一起紀念偉人,共同弘揚祖國傳統文化,共同祝福我的祖國。

端午節臨近,我們在節日裏再一次重溫詩人的情懷,再一次吸取歷史的教訓。淡淡的糉子香從江南飄到了塞北,濃郁厚重的雄黃酒從普通人家的餐桌撒到了汨羅江畔,龍舟競賽的呼喊聲從魚米之鄉傳到雪域高原。屈原的精神再次昭示着世人,偉大的祖國是我們的母親,母親有難,兒女何安?

隔壁的大媽又在蒸糉子了,空氣裏瀰漫的糉子香味兒越來越濃了……

端午節文章:又到糉子飄香時 2

“吃糉子的時候又到了,我好像都聞到了糉子的味道了……”

“瞧你那饞樣,我媽好像要包糉子,回頭我給你帶一些嚐嚐。”辦公室內幾位同事在談說着端午節的事情。

是呀!又到一年糉子飄香的季節了,這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最具傳統文化韻味的節日,悠悠遠遠,勾起了我兒時的記憶。

記得小時候,我除了盼望着過年,還盼望的就是端午節了,原因很簡單,就是能夠吃上端午節的糉子了。那個時候,我一看到媽媽將包糉子的`糉子葉放在水裏泡着,我就知道我又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

在以前的年代裏,家裏不是很富裕,物資還很匱乏,一般很難能夠買到糯米,只有自己種一些糯米存起來,到了端午節來臨的時候,才能夠拿出來包一些糉子吃。

“媽媽,你什麼時候才包呀?”我趴在桌子邊上看着媽媽。

“兒子想吃糉子了吧?”媽媽看着我說道。

“今天晚上就包,等你明天早晨起來就能夠吃上糉子了。”

“嗯……”我不情願的答應了一聲,心想還得等上一天的時間呢。

果然,在晚上的時候,我看見媽媽將一大盆泡好的糯米端了出來,旁邊堆放着厚厚的糉子葉。“媽媽終於要包糉子了”我趴在炕上,手拄着小腦袋看着正在忙碌的媽媽嫺熟地包着糉子。

媽媽包糉子的手藝很好,糉子葉在媽媽的手裏被攛弄的嫺熟自如,不一會就包出了很多糉子。就在媽媽快要包完的時候,我也漸漸地進入了夢想。

……兒子過來吃糉子吧,媽媽在喊我,我走到飯桌旁邊看着一桌的糉子,不知道從何下手,媽媽幫助我把糉子葉剝開,香噴噴的糉子出現在我的面前,我也顧不上燙不燙了,端起碗就開始吃上了,吃了好多好多……

“好兒子起來吃糉子吧。”我迷迷糊糊的睜開了眼睛,看見了媽媽慈祥的笑臉。我揉揉睡意朦朧的眼睛,看見飯桌上有一盆糉子。“哦!原來我昨天晚上是在做夢呢……”那天我吃了好多的糉子。

長大以後,我才知道這民間吃糉子原來是爲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辭賦家屈原。端午節是中國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節日,糉子,在古代又叫簡糉,好像還有一個名字我忘記了。我理解的中國傳統節日大多都是祈盼闔家團圓、幸福安康之意,吃糉子也是中國人民的又一種傳統習俗。

又是一年端午節,又憶起了那糉子飄香的日子。

端午節文章:又到糉子飄香時 3

每逢端午節的時候,我都曾經屢次憶起兒時過端午節的情景:吃糉子看劃龍船,想念那花一角錢買的,用黃泥和一點顏色紙,一枝竹籤兩三根雞毛所做的,吹起來“嘟嘟”響的哨子。這些童年的回憶,使我時時反顧,還有舊時難忘的意味留存。當我在他鄉獨處,或夜雨敲窗的時候,這些美好回憶都曾伴我度過許多寂寞的時光。如今又聞到窗外飄過的糉香,知道端午就要到來。那份珍藏的回憶依然帶着歲月的甜蜜,,在心頭更加地濃烈。

那時,在翹首的盼望中,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爲了到清溪河看賽龍船,難以入睡的我,早早就爬起來。拿上兩個糉子,和鄰家的孩子們一起,趕着到南門外清溪河去看賽龍船,領頭的就是孩子王五兒,他在家排行老五,我們都喊他五兒。平時爬山下河,逮麻雀捉蟋蟀總是他領頭,今天也不例外。孩子們臉上都露着喜悅地笑容,你追我趕,蹦蹦跳跳向河埠走去。我們穿行在石板鋪砌的孝肅街,清晨的老街也在睡夢中醒來,趙家茶館裏也聚滿早起的茶客,夥計們吆喝着“上茶囉”,穿梭在茶館的店堂裏,給茶客們泡茶倒水,賣小吃的小販,清脆的叫賣聲在街頭回蕩,“五香蠶豆喲”、“米粉方糕”“糯米糉子”,喧鬧的人聲,小吃的香味,充斥着早晨的街市。最難忘的還是那濃郁的糉香,在街市的天空上飄蕩。使人切切實實感受着,端午節那別樣的氛圍在老街上瀰漫。

街邊的石板地上擺滿了碧綠的菖蒲和艾葉,葉片的清香味在街市上飄蕩。這是近郊農戶挑到城裏來賣的,在端午節這天,家家都以艾葉懸於大門口,以避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這是家家必做的事情,我母親昨天就已經買好放在家裏,天一亮就把菖蒲和艾葉掛在門楣上,也避邪氣侵擾,祈求一年的平安。

走出老街,來到斑駁殘缺的城門,裸露着泥土的城牆爬滿滕蘿,還開着不知名的野花,拱形的城門洞溼漉漉的向下滴着水珠,走進斷壁殘垣的城門洞裏,涼溲溲的風撲面而來。我們一羣小夥伴來到清溪河畔,河水清澈見底,橋下濤聲陣陣,河水拍打着橋下的亂石濺起幾尺高的浪花,先來的人們把河岸擠得滿滿,扶老攜幼,有的孩子坐在大人的肩頭,吹着公雞毛的.竹哨子。有幾個小孩還爬到河邊歪脖子柳樹上。到處是喧鬧的人羣,到處是涌動的人流。通濟橋上也擠滿了人,那裏真是一處天設地造的看臺,整條沸騰的河都盡收眼底。

只看見河的上游有十幾條龍船正蓄勢待發,龍船和一般的魚船不一樣,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龍尾以木雕成,塗上顏色加以彩繪。龍頭的顏色有紅、黃、白等色,龍頭上的鬍鬚被河風吹拂着栩栩如生。龍舟上鑼鼓喧天,水手們躍躍欲試,在龍舟的前面還有一條裝扮一新的大綵船,通體彩繪,像一座水上大戲臺,彩旗在船的四周迎風招展,這其間,船上鼓樂齊鳴,穿着戲服的花旦、小生、丑角,似乎正在上演一岀古裝戲。丑角在船頭翻着空心跟頭,一個接一個使人眼花繚亂。

隨着龍舟上震天的吶喊聲,岸上人們的歡呼聲,一陣鑼鼓響徹清溪河,賽龍船開始了。只見一條條龍舟像離弦之箭向下遊飛去,白色的浪花在船後鋪成一條白練。赤橙黃綠青藍紫,一條彩鏈在河中飛馳。我和五兒這一羣孩子在人羣中歡呼雀躍,尾隨着龍舟在岸邊奔跑,整條河也在沸騰。河水向岸邊撲來,我們的鞋子在奔跑中被河水浸溼,隨着龍船上“咚咚嘡”的鑼鼓聲,我們和岸邊的人流簇擁着向河的下游奔跑,爲那象離弦之箭的龍船吶喊助威。

正午,意猶未盡的我們趕回家吃飯,“早端午,晚中秋”今天的午飯一定是豐盛的,還要喝雄黃酒,雄黃酒是端午節的美酒。但只能大人喝,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面龐耳鼻手心足心塗沫一番,說這樣能驅邪解毒。《白蛇傳》裏的白娘子就是喝了雄黃酒才現了原身,東邪西毒都是害怕雄黃酒的。

端午節的夜晚在屋外乘涼,夏天的夜空那麼深邃而恬靜。聽母親和鄰居在聊天,知道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船是爲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那美麗感人的故事象夜空中閃爍的星星照亮了我渺茫的心海。

糉香又飄蕩在窗外,端午節的傳統美食和厚重的民俗文化韻味,隨着歲月的流逝還在無聲地傳承着,那是一種民族精神,那是一段悠久歷史,使端午節的民俗文化在歲月的長河裏綿延不絕彌足珍貴!儘管時光流逝,滄桑變遷。但我心中依舊重複着這些難忘的故事,在恬靜中細細品味人生的甘苦。

端午節文章:又到糉子飄香時 4

記憶朦朧。太外婆喜歡自己包糉子。說也奇怪,我就獨愛太外婆包的糉子。每逢端午前兩天,太外婆總會在竈臺那邊包糉子。那是我依靠在她的身旁,看着她用筋脈突兀的雙手顫抖着去包糉子。那飄香的糉葉中心包裹着白白的米飯,總會讓我?誕三尺。我看着太外婆的手在不停地顫動着,然後我便問:“小太外婆,你是不是冷了?手怎麼抖得這麼厲害?”太外婆爲了讓我吃得到那香噴噴的她親手包的糉子,竟然瞞着我說:“鳳兒乖,太外婆這是在幫你把糉子弄得更加好吃呢!”對了,那年的糉子充滿了溫情。

餘音嫋嫋。“那年的龍舟劃得特別起勁!”小外舅回憶說。正是那年,我認識了屈原。其實也不能算是認識,是瞭解罷。那年,我們全家都坐在露臺上慶佳節。天空向刷過的藍緞子,雨下過後,大自然的芳香又煥發出來了,雖說沒有明月,但那情景貌似中秋。糉子還是糉子,但是就不是太外婆包的了。我正咀嚼着那白白的米飯,突然,突發奇想打算了解糉子,於是我問媽媽:“這糉子是怎麼來的呢?”“……屈原……”媽媽向我講述了那個愛國志士的`感人故事。對了,那年的糉子充滿了敬佩。

往事猶存。我已經學會了包糉子,我可以獨自做出當時那令我口水大流的噴香糉子了。坐在露臺上,我望着每一位親人,又望望那明淨的天空。每一位親人都老了,我得珍惜;可是,屈原那是的神話卻可以通過我們祖祖輩輩傳誦下去,直到永遠。死亡不會帶走恩念,歡笑也淚水總會在心中沉澱。

又到了糉子飄香的時候。對親人的懷念,對祖國的熱愛,透過那清香的糉葉緩緩飄到我的心間。

端午節文章:又到糉子飄香時 5

端午節這天,人們都要吃糉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葛藤等。而我也“大飽口福”,會品嚐到外婆給我包的各種風味的糉子。但今年,我想自己學着包糉子。正好,梅州日報社和梅州錦繡國際聯合舉辦了“親子包糉子”活動,我懷着興奮的心情報名參加了。

活動現場,包糉子的桌子上擺滿了糉葉、餡料等原材料。只見師傅正在示範如何包糉子。只見他先把糉葉捲成一個“漏斗”,再把糯米和紅豆舀在“漏斗”裏面,然後把漏斗上面多出來的糉葉蓋緊、對摺裹在另一邊,攏成一個四個角的形狀,最後用繩子捆牢、繫緊,一個棱角分明的糉子就包好了。

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試試。我按照師傅的步驟做了起來,可卻是“糉子好吃,糉難做”:不是糉葉卷不好,就是糯米包不緊,弄得我大汗淋漓。有幾次我都試圖放棄,但一想到回到家就能吃上自己做的美味糉子,便振作起來,耐心地包,最後,終於包好了一個像樣的`糉子。

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便是煮糉子,我把糉子放進鍋裏煮,一個小時過後,糉子的香味便溢滿整個屋子。我想立刻品嚐,但轉念一想,明天就是父親節了,我便把糉子送到爸爸面前說:“爸爸,父親節快樂,請品嚐我親手包的糉子。”爸爸又驚又喜,嚐了一口,不禁讚歎:“哇,真美味呀!”我的心裏比吃了蜜還甜。今年的端午節,我過得充實有意義!

端午節文章:又到糉子飄香時 6

又是一年端午節,各家各戶都包起了糉子,聞着淡淡的糉子香味,往事一幕幕涌上心頭,我又想起了姥姥的糉子,想起我那心愛的姥姥。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姥姥會把買來的糯米加上水浸泡,第二天早早起牀,第一件事是捏起幾個米粒,用拇指食指中指一捻,米粒就會成面,姥姥會自言自語道:“好嘞!”說着踮着輕快地小碎步,將山上採來晾乾的桲欏葉,桑樹皮繩,集上買來的紅棗,都放在溫水裏泡上。將冰糖用蒜臼子搗成碎末。

一切都準備就緒,姥姥就坐着矮凳包起糉子來。在桌子上有泡好的糯米、紅棗,被碾成粉末的冰糖,還有煮好的桲欏葉。先用勺子舀半勺米,再加上紅棗,冰糖,再加點米,將桲欏葉左右向中間一折,再將兩頭朝中間一包,一隻手拿着,另一隻手用桑樹皮繩纏起來繫好後,一個小枕頭狀的糉子就包好了。

姥姥用她粗糙的手,把一個個糉子包好,個個都十分精美。我也曾試過,老覺得葉子太小,包不過來,老是露出了米,弄得滿手都是米,姥姥總是笑眯眯的幫我纏繩,看着姥姥那滿是皺紋的臉,感覺慈祥可親。

不到半晌,半鍋糉子就包好了。放上水,蓋上鍋蓋,就這樣,我焦急地等着,整個院子都瀰漫着濃濃的糉子香味,肚子裏的'饞蟲不禁作起怪來,我會跑到廚房裏,一遍又一遍地催在燒火的姥姥。姥姥總是笑着對我說:“不急不急,這糉子越煮越香!”最後我直接蹲在了竈臺邊,監督姥姥讓她多添柴,姥姥會拖着腔說:“你這小傻瓜,得慢火燉,香味纔會散出來,米纔會更粘,急不得,急不得,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於是姥姥講起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終於,一鍋糉子煮好了,一掀開鍋蓋一股香氣撲面而來。姥姥把它們放到水裏泡着,不一會兒,姥姥撈出一個糉子,輕輕解開線,剝開桲欏葉,一顆顆米粒晶瑩剔透,輕輕咬一口,裏面含着棗香、米香還有淡淡的桲欏葉的香味,簡直是人間美味。

我把糉子遞到她面前,我舔着嘴邊的米粒,“好吃,姥姥你嚐嚐。”姥姥說:“乖,你吃吧,姥姥待會兒再吃。”我硬把糉子放到姥姥面前,她撮着嘴咬一小口,臉上漾起了笑容。同時,我看到她眼睛裏閃着淚花,“我的東東長大了,知道疼人了,不像小時候那麼淘氣了。”聽完,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的種種:有一次,因我淘氣,使姥姥手臂骨折,直到今天,手臂還會疼。我一直覺得非常愧疚,我暗暗發誓,今後一定好好聽話,不再讓她受到傷害,永遠做姥姥的乖外甥。

我愛姥姥包的充滿愛意的糉子,更愛我的姥姥。

端午節文章:又到糉子飄香時 7

今年的端午節適逢週一,與週六周天連在一起又是三天假期,端午節一早,天還沒大亮,我的手機就響了,母親打來電話,讓我們回家過端午節。說已包好了糉子正煮着等我們回家吃,母親每年都包很多糉子,讓我們回家大快朵頤,臨走再每家帶上一包。爲此她得提前好幾天就開始忙活,買上各種食材,買上糯米、香米、黑米等好幾種米。然後開始製作各種餡料,有豬肉餡、紅棗餡、蜜錢餡、果仁餡、豆沙餡等好幾種餡料。

糉葉是提前從老家買的,是大山裏採的一種香樹葉,大小比人的手掌大點,圓形的,從樹上採下來曬乾,用時再用溫水泡透,有一種濃濃的醇香,有比荷葉、葦葉包的糉子有更加香濃的味道,吃過之後滿口留下一股茶香味,母親一直用這種香葉包糉子,來到城市20多年了,這個習慣一直未改變,城裏是買不到這種香葉的。

以前每年在端午節來臨前,母親都要回百公里外的老家買回一些香葉,近年來,母親年齡大了,加上我們不放心,我們不讓母親再如此奔波。加上現在村上也通上公交車了,於是就讓家鄉的叔買了,讓公交車給捎來,我們上車站去取。

母親的手藝很高,包的糉子香甜可口,味道好極了,我們都愛吃。可是,眼看母親一年比一年老了,體力已大不如以前,曾多次勸過母親不要再辛辛苦苦受這份累,現如今超市裏的糉子啥樣的都有,想吃去超市買些吃不就行了,可母親說,超市裏的糉子哪有自己包的好吃?

去年爲表孝心,我就偷偷花二百多“銀子”從超市裏買回個大禮盒,煮了來吃其味一般,味如嚼蠟,根本不是正經味,大人、孩子都不願吃,最後,還免不了母親受累,還百花二百塊錢,落得母親好一頓埋怨。今年再也不敢擅自行動。

等我們回到家,母親子煮已將糉熟了。正好可以嚐個鮮。拿起一個醇香撲鼻而來,不用吃就勾起極大的食慾,輕輕剝去糉葉,紅白相間的光滑的糉肉呈現眼前,甜軟的糯米,再加上飽滿的紅豆,真是清香四溢;輕咬一口,滿嘴芬芳,味道極好。

兒子早就等不及了,攤開來用勺子插下一塊,放進嘴裏,又迅速的吐出來伸着舌頭,妻子說:“真有料,就不會等涼一下再吃!”母親忙問:“燙着沒?”兒子直搖頭,很快幾個糉子下肚,還要吃,母親攔住了,“不能再吃了,糉子雖然好吃,但難消化吃多了會漲肚子。”

兒子戀戀不捨的`放下了手裏的糉子,母親接着說:“都給你準備好了”,然後提出一個袋子,裏面是滿滿一袋糉子,兒子一看抱住母親就親,滿嘴的米漿抹了母親一臉,母親假裝生氣,“去——嘴也不擦弄的我滿臉米渣,”臉上卻是一臉的笑紋。

晚上回到自己的家,妻子說:“明天早餐就吃糉子吧“,我說好呀!多好的早餐啊!一年之中,能有幾次這樣的早餐?”“糉葉清香裹糯米,紅豆其中惹相思。”吃着糉子,就想起母親日益顯老的面容,這已不僅僅是一枚糉子,這裏麪包着的是無盡的母愛,它映照着的是母親一顆疼愛兒女的心,讓你吃着香香的糉子,便別有一番甜甜的滋味涌上心頭,不覺間淚已模糊了雙眼。

端午節文章:又到糉子飄香時 8

一年裏有好多個節日,我最喜歡的還是糉子飄香的端午節。

我喜歡端午節時滿街飄散的好聞的藥香。用五色絲線纏繞的精緻的香囊,一排排地掛在街邊小攤販的竹竿上,晃悠在許多年輕人和小孩子們的胸前或是腰帶上,把一縷縷撲鼻的香味帶到四面八方。

我最喜歡吃媽媽帶着我一起包成的糉子。這不,我們仔細地洗乾淨每片葦葉,然後把淘洗後的糯米放在葦葉上,再加入胖嘟嘟的大紅棗,最後用細絲線把它紮起來。

糉子終於出鍋了,那碧綠的葦葉,那雪白的糯米,那紅亮的大棗,看着就誘人。輕輕咬一口,那真叫香甜啊!

爸爸從來是隻吃飯卻不做飯的。這不,他一邊大口地吃着糉子,一邊又開始教育我了:“記住沒有?這糉子的起源是啥?”

“知道,起源於古代人們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屈原自投汨羅江了。”我自信地回答。

“路漫漫其修遠兮——”爸爸接着考我,“下句還記得嗎?”

“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回答。

“好,再獎勵一個糉子!這糉子可是傳承了兩千多年的`中華文化啊!”爸爸拿了個糉子獎勵我,好像糉子是他做出來似的。我和媽媽看着爸爸都笑了。

糉子的清香縈繞在我們全家,我拿着爸爸獎勵給我的糉子,心裏又是喜歡又覺得很神聖。

我喜歡端午節,那糉子的清香裏,可是有我們中華的大文化啊。

端午節文章:又到糉子飄香時 9

又到了糉子飄香的時節,菜市場忽然冒出了許多賣糉子的攤點,商販們都拉長了吆喝聲音,“賣糉子”有於唱歌。

聞到糉子的清香,總有饞涎欲滴的感覺,每次買菜我總要順便買幾個來吃,不知何故,幾十年來,我總覺得這些糉子雖然形狀各樣,價格也不同,但都不如家鄉糉子的味道好,尤其不如媽媽包的糉子好吃。

我生於五月,從小就愛吃糉子。每年端午節前後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因爲這正是家鄉糉子飄香的時節,家家戶戶包糉子,就像過年一樣。家鄉的糉子以包純糯米的諸多,也有包綜合餡的,甜的、鹹的,有的又尖又小,像個小老鼠一樣,有的又短又粗像狗頭一樣……媽媽包糉子的糉葉,都是爸爸一大早從山上採來的,剛剛舒展開來,還帶着露珠,這樣清香的糉葉包出的糉子最香甜。

媽媽包的糉子在家鄉遠近聞名。她包的糉子棱角分明,個頭勻稱,並且添的.米和餡恰到好處,蒸熟後也不變形,糉葉也不會稀軟粘黏。家鄉的風俗,每逢端午,女婿總要挑上幾百個糉子孝敬岳父岳母。這樣的糉子當然要體面大方,否則惹人笑話。於是那段時間就成爲媽媽最忙的日子。她人緣好,手藝精,幾乎每天都有人請她包糉子。

媽媽包糉子時,我最喜歡在一旁湊熱鬧,看他包糉子簡直就是一種藝術享受。她隨手抽出一片糉葉一疊一卷變成一個圓錐的筒,用勺子填點糯米和餡,用筷子搗實,再抽出一片糉葉三疊兩折包好頭,然後用細細的麻繩三纏兩繞,一個有棱有角的三棱糉子就包好了,整套動作一氣呵成,絕無半點拖泥帶水的感覺。一個挨着一個的糉子,被那麻繩串成一串,煞是好看。

一晃離開家鄉已經十多年了,因爲離家遠,一直沒能吃到媽媽包的糉子。在這糉子飄香的時節,我夜夜能夢見故鄉,夢見媽媽,夢中的我正香甜地吃着媽媽包的家鄉的糉子。

端午節文章:又到糉子飄香時 10

天氣不知不覺就熱起來了,看看日曆,端午節快到了。說起端午節,就不能不說糉子。端午節人們過了幾千年,過到如今,好像就剩下糉子了,這也難怪現在不少人把端午節叫“糉子節”,也確實夠貼切。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幾千年下來,大概有六七種說法,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爲三類,第一類是爲了紀念名人,比如屈原、伍子胥、曹娥;第二類是爲了迎神,比如濤神、神龍;第三類是爲了明確生活禁忌,古人認爲五月初五是惡日,不吉利,所以在這一天禁忌頗多,還要驅邪避兇。說法這麼多,誰說的對?不知道,總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咱們不去討論這些婆婆媽媽的事,只要把老祖宗留下來的財富繼承好就是了。

端午節其實有很多民俗,在配飾上有豆娘、畫額、艾虎、長命縷等,在醫療衛生上有采藥、沐蘭湯、飲雄黃酒、硃砂酒、制涼茶、掛藥草等,在民俗活動方面有賽龍舟、跳鍾馗、射箭等,在飲食方面有吃糉子、吃五黃等,林林總總,十幾種,但是現在流傳最廣的就剩下吃糉子一項了,而其他的活動由於地域條件的限制、歷史的變遷只在少數地區流行,甚至已經消失了。

端午節在古代有一個別名,叫做“解糉節”。這源於一個小遊戲。古人娛樂生活比不了現在,所以想出這麼個遊戲來,就是在端午這一天大家一起吃糉子,在剝糉葉的時候比誰剝下來的'長,最長的獲勝,最短的罰喝雄黃酒一杯。

端午節究竟怎麼來的,沒有統一的說法,但是糉子到是有比較清晰的歷史傳承的。要是真的追起來可以追到50萬年前,發展了幾十萬年後,到了春秋時代,人們用菰葉裹米,包成牛角狀,稱爲“角黍”,到了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食品,到了唐代,包糉子的米就已“瑩白如玉”,餡料豐富,形狀多樣。

唐代糉子中最富盛名的要屬九子糉。所謂九子糉,即爲九隻糉一組,採用不同的餡料包制,九種口味,九種不同顏色的絲線捆紮,吃起來鹹甜軟糯口味各異,看起來五彩繽紛。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節宴請羣臣時吃到九子糉,遂賦《端午三殿宴羣臣》詩,贊曰:“四時花競巧,九子糉爭新。”能夠贏得皇帝的讚賞,可見九子糉絕非俗物。從此九子糉名揚天下,物傳千秋。宋代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六·月節折楊柳歌五》中有:“折楊柳,作得九子糉,思想勞歡手”的記載。明代學者彭大翼在《山堂肆考》卷十一中談到端午飲食,援引宋王曾《皇后閣帖子》詩:“爭傳九子糉,皇祚續千春”來稱頌九子糉。

多少年來九子糉已經成爲文字,見不到東西了。去年端午節,朋友送我一盒糉子,包裝清新典雅,上書三個大字“九子糉”!一看,不覺心中一震,莫非這歷史名吃又重現江湖了?莫不是什麼小作坊生產的騙人的玩意兒?送走朋友,拿着盒子仔細端詳,是“西安飲食公司”生產的,心中一塊大石頭落了地,這麼大的企業的產品,應該錯不了。打開盒子,九隻糉子,九色絲線,再仔細看,九種口味,剝了一個,香甜軟糯,着實給人一個驚喜!雖然沒吃過唐玄宗的九子糉,但是我相信,我眼前的這盒九子糉肯定不亞於皇上的糉子。最起碼,這盒九子糉又重新讓我們體會到盛唐遺風,體會到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端午節文章:又到糉子飄香時 11

這是又一年的端午節。每個家庭都包了糉子,聞着糉子的清香。往事一件接一件浮現在腦海。我想起了我祖母的糉子和我敬愛的祖母。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奶奶會把她買的糯米泡在水裏。第二天她將早起。第一件事是撿起一些米粒,用她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扭轉它們。米粒會變成麪條。奶奶會對自己說,“好吧!”說着踮起腳尖輕輕小步,將採摘下來的桑葉、桑皮繩在山上曬乾,擺好買紅棗,泡在溫水裏。用蒜泥將冰糖打成粉末。

一切都準備好了,奶奶坐在矮凳上包糉子。桌上放着浸泡過的糯米和紅棗、冰糖粉和桫欏的煮葉子。首先用勺子舀半勺米飯,加入紅棗、冰糖,再加入一些米飯。將構樹的葉子從左到右向中間摺疊。然後用一隻手在兩端之間包一個袋子,另一隻手用桑皮繩包起來。綁好後,會包一個枕頭狀的小糉子。

奶奶用她粗糙的手一個一個包糉子,每個糉子都很精緻。我以前試過。我總覺得樹葉太小,包不住。我總是把米飯露出來,用米飯蓋住我的手。奶奶總是微笑着幫我包繩子。看着奶奶佈滿皺紋的臉,我感到親切和親切。

不到一會兒,半罐糉子就被包好了。加水,蓋上鍋蓋。就這樣,我焦急地等待着。整個院子充滿了糉子的'濃濃香味。肚子中貪婪的昆蟲忍不住發出奇怪的聲音。我會跑到廚房,一遍又一遍地催促正在生火的奶奶。奶奶總是笑着對我說:“不要急,不要急,這個糉子煮得越多,越香!”最後,我蹲在爐邊,監督我的祖母讓她添更多的柴火。奶奶會拖着嗓子說:“你這個小傻瓜,你得慢慢燉,香味會散發出來,米飯會變得更粘、更急、更急。讓我給你講個故事。”所以奶奶講了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最後,一壺糉子煮好了,當鍋蓋揭開時,一股香味撲面而來。奶奶把它們放入水中浸泡。不一會兒,奶奶拿出一個糉子,輕輕地解開線,剝掉葉子。米粒晶瑩剔透,輕輕咬了一口。它含有棗香、米香和樹葉的清香。這簡直是人類的美味。

我把糉子遞給她。我舔了舔嘴上的米飯,“好吃,奶奶,嚐嚐吧。”奶奶說,“好孩子,吃吧。奶奶過會兒會吃的。”我把糉子放在奶奶面前。她抿了抿嘴,咬了一小口,臉上露出了笑容。與此同時,我看到她眼裏閃着淚花。“我的東西已經長大了,我知道它會傷害人。它沒有我小時候那麼淘氣。”聽了這話,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的種種事情:有一次,我祖母的胳膊因爲我的頑皮行爲而斷了。直到今天,我的胳膊仍然疼。我一直覺得很內疚,我暗暗發誓,今後一定會乖乖聽話,不再讓她受到傷害,永遠做奶奶的好侄子。

我喜歡奶奶包的糉子,更喜歡奶奶。

端午節文章:又到糉子飄香時 12

糉子飄香的端午節到了,街市上又開始扎堆賣糉子了。有時拎幾隻糉子回家解解饞,可總覺得不如兒時吃到的糉子香。

小時候,記得只有端午節,纔可以吃到糯糯的糉子。壓根兒就不懂端午節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反正那個糉子甜、糯、軟、香。

母親是包糉子的好手。端午還未到,家裏就開始張羅着買糉葉、泡糯米、碾棗泥、洗糉葉。

母親包糉子的手藝極好,不僅速度快,而且還可以包出許多花樣來。五角形的、倒牽牛的、小寶塔樣兒的,說不出多少種。最常見的是倒三角的,那青蔥小糉看上去就是一件藝術品。母親也會包各種味兒的:紅豆、棗泥餡兒的,蛋黃、肉沫餡和水果餡兒的應有盡有。

在我眼裏,包糉子是極其複雜的工序,可在母親那裏卻有條不紊。母親早早地把從早市上買來的新鮮的箬葉,用水洗淨,放在一旁;再把浸泡過的`潔白糯米盛在小鉢裏,各種餡兒都依次擺放好,就挽起袖子開包。看到我們姐妹在一旁觀看,母親說:“你們也學着包啊,將來嫁人總是要給孩子包的。”

我們姐妹幾個就來了興致,也想顯顯身手。可不是糯米放得太少,就是箬葉卷得太鬆,要不就是繩兒系得不緊,怎麼都包不成形。母親說:“女孩子家,做什麼事都要有耐心、還要有細心勁,不要沒學會走,就開跑。來,跟着我樣兒,一步一步來。”就這樣,我們姐妹幾個在母親的調教下,總算是學會包糉子了。

母親把包好的糉子系成一串,放進冷水鍋裏慢慢地煮。我們幾個就眼饞地看着鍋裏咕嘟咕嘟地冒泡,等到滿屋絲絲飄香,母親就掀開鍋蓋,用長筷夾出糉子,一粒粒放在清水裏拔一拔,等熱勁剛下去,母親就拎出糉子來,往笸籮裏一放道:“饞丫頭,吃吧。”我們姐妹幾個就你摘一個我揪一個,沾着細沙白糖開吃。那個香和鮮啊,至今想起來還是口舌生津呢!

現在,我們都已經成家立業,和母親分開過活了,母親也上了年紀,很少或幾乎不包糉子了。每過端午節,我們都會去超市買各種口味的糉子,可總是找不到兒時的口感和味道。

想想,兒時盼過節吃糉子,那是怎樣的一種快樂?最近幾天,母親的棕香總是飄在了我夢裏。

那青青的箬葉、尖尖的糉兒、甜甜的味道和包糉子的場景是我兒時最珍貴的記憶!

端午節文章:又到糉子飄香時 13

“我家曾經赤闌橋,鄰里相逢路不透……”外婆的歌聲是清晨的布穀鳥起的調。我本還想在含有餘溫的牀褥裏懶會兒牀。那悠揚的歌聲卻已輕輕把我拉起。

今天是端午節,外婆起了個大早,來給我做糉子。

她先從櫥櫃中取出一盆泡着的棕葉。微微卷曲的葉尖,僵硬的身體已完全舒展開來。整個水都彷彿染上了一層翠綠。外婆換掉冷水,端起剛燒好的榮壺,一股涓流(一隻)落在了掠葉上。手輕輕向上提,另一隻手托住蓋。氤氳的白氣夾雜着一股清香,升騰,旋轉。瞬間充滿了整個屋子。原來,在外婆手裏,香氣可以生長。

接着,外婆又掀開鍋蓋,昨晚的糯米也泡好了!

原來的.乾硬早已不復存在。每一顆米都水靈靈地,晶美透亮。外婆取了根竹筷,往裏面輕輕一戳。飽滿的米粒瞬間溢出淡黃的汁水,彷彿剛睡醒的胖娃娃。濃睡不消殘酒。

材料齊全,接下來就是包糉子了外婆的糉子特別簡單。餡只有紅棗,但另有訣竅。別人是棕心放兩個棗,那樣開頭沒味。而外婆一顆放上面,一顆放中間,那樣一樣到底都有甜。

只見她一捏,一繞,一包,一個小小的圓錐在棕葉底形成。然後拇指與食指捏住一個小竹簡,舀一匙米,輕輕倒入,放一顆棗。又倒一小半的,再放一顆棗。完了後拇指捏葉尖,食指扣葉中,環繞三圈,用細繩綁上。一個小小的四角棕就做好了。我也曾試着學過,但不是錐沒做好,米漏了,就是包成了三角。外婆見後,也不罵。過來用她的大手包住我的小手,說“俺孫子手小,以後不是幹活的料。”並不經地撫摸。

我在煮糉子時的嚕嚕聲和午後的暖陽中睡着。起來後,糉子早晾在盤裏,不涼也不燙口。我一提紅繩,糉子便如花朵般綻放開來。葉片上滾落下幾顆水珠。我不愛吃紅棗。外婆便拿竹筷輕輕一劃,兩顆紅棗便乖乖地滾了出來。

我拿着一個小調羹,輕輕地挖,慢慢地品。先是一股糉葉的清香,然後是糯米中澱粉的微甜。最後紅棗的味道也在舌尖綻放。吃完之後,依然回味無窮。

吃完後,外婆掀起我的衣服,把我抱在懷裏。邊說:“吃糉子會肚脹,”邊用那硬硬地,有着粗糙紋路的大手揉着我那柔嫩的肚皮。常常逗得我“嘎吱”直笑。

我後來吃過道滘的鹹肉棕,雲南的五彩竹筒糉。好像都不及外婆做的紅棗糉。那股味道我一生難忘。

外婆的糉子,把我與故鄉緊緊連住,永不分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