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中心勵志演講

【精選】青春勵志演講稿彙編5篇

本文已影響 2.77W人 

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生活中,演講稿在演講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青春勵志演講稿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青春勵志演講稿彙編5篇

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上午好!

我是初三(17)班的xxxx。很榮幸這次能在開學典禮上代表初三同學發言。

兩年以來,我們在xxx的懷抱中快樂而活潑地成長着。不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我們都已經懂得如何自理了。然而,初三的生活是充滿挑戰的,在我們面前的路不是一片坦途,而是需要我們奮鬥的路程。

進入初三,我們主要的任務當然是學習、學習、再學習,努力、努力、再努力。各門功課應全面發展,提高效率。"知識就是力量",讓我們做一個符合新世紀要求的優秀青年,爲建設祖國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然,我覺得學習主要是講究方法,而不是拘泥古板,打時間仗,死記硬背,應當活學活用。

課前預習相當重要,只有預習到位了,才能在上課時做到自然流暢,才能帶着問題進入課堂。在預習過程中,如語文我們應做到能通讀全文,瞭解文章旨意,熟悉古文中每個詞語;數學應會記憶並且理解、推導各個公式,做到舉一反三;英語應熟悉單詞,能翻譯課文,會理解運用各條語法;其他各個學科都應詳記每一個知識點,只有成竹在胸,解題才能做到得心應手。

上課時我們要專心聽講,多思多問,與老師積極配合,解決預習中的疑難問題,緊守每一節課,向每一節課的每一分鐘要質量。

課後複習相對於預習更關鍵,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不斷鞏固學過的知識,使它們在腦中生根發芽,並茁壯成長。重複是學習之母,它不僅能幫助我們鞏固知識,更重要的是能梳理知識,斯賓塞曾說過:"如果一個人的知識缺乏條理,那他的知識越多,他就越感到困惑不解。"

尤其是初三學生,經過兩年的積累,科類多,知識點雜,線長面廣,就更要注重知識點的梳理與整合,使各學科知識條理化,系統化。這樣才能做到信手拿來,運用自如。 同學們,只要我們能珍惜時間,那麼機會就會在我們手上,我相信初三這一年一定會帶給我們更多驚喜。

當然,進入初三,也就意味着我們是學長了,是學校中的大哥、大姐了,意味着我們肩上的責任就更重了,在平時個人衛生,言行舉止上,我們應當給在座的各們學弟、學妹們作一個好榜樣,當一個好楷模,盡好自己的一份責任。不打架,不罵人;

不亂丟果皮紙屑,不亂折花木;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按時上課,不辜負老師、同學、家

長對我們的殷切期望。在這裏,我代表全體初三同學請老師、同學們監督,在今後一年內,我們一定會發憤學習的,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展現在你們面前。

同學們,青春是人生之花,人生的最大悲痛莫過於辜負青春,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努力吧!

謝謝大家!

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2

青春是活力,是校園蹦跳的身影;青春是甜蜜,是捂着嘴的手縫中明顯看到的嘴角上揚的弧度;青春是羞澀,是角落裏蜷曲着的身影眼角閃着的鑽石般的淚光。。。。青春是一盒五彩的糖果,青春的空氣也是香甜的。

青春是巧克力,香濃而苦澀。我們不再爲了心愛的玩具而哭泣,是爲了肩上壓着的學習而努力;我們不再爲瑣碎的小事而賭氣,卻常常爲了未知的未來而沉思;我們不再整天自以爲是的幻想自己是救世主,卻因感到社會的複雜而苦惱````倔強的不流淚強忍着淚微笑,是想告訴大人們我們真的很棒;逐漸成熟的思想讓我們能在唯美的藝術前低下高貴的頭顱。即使哭泣,即使難過,眼角的淚也閃着希望的光。心中滋長的情愫,甜蜜而青澀。就算星星從夜幕墜落,心也從不冷卻,因爲,青春的心是甜蜜,苦澀的,卻也是永不滅的激情。就像巧克力定格在舌尖融化的那刻,甜蜜,香濃,苦澀一起蔓延!

青春是夢幻的棒棒糖,有五彩的顏色,奇怪的形狀,不同的味道````我們常常幻想自己是美麗優雅的公主,備受呵護;是帥氣逼人的街舞小子,炫酷少女們的心,又或者是紅得發紫的天王巨星````現實一點,別想着自己是某個貴族後裔;某個富翁的私生子。稀奇古怪的想法是屬於漫步在糖果的季節裏的少男少女們的童趣。幼稚得有些可笑。就像在茫茫的雪地裏抓一吧雪,加一顆草莓味味道的糖果,加一點男孩子的淘氣,女孩子的天真;男孩子的倔強,女孩子細膩;再加一點歡笑,一點淚水,一點感動,一點懵懂。

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3

冬雪消融時,春風踏着尚且溼潤的泥土悄然而至。枝頭的嫩芽吐着小小的綠色,像是貪玩的孩子調皮地吐着舌頭對焦急的大人說:“別急,我在這。”厚厚的棉襖脫去了,夾層的外衣終於逃出了那黑沉沉的衣櫃,繼續陪伴我在這初春的大街上奔跑。我知道那是青春正帶着我的靈魂前往無人的廣場放飛一隻只白鴿,放飛冬日時的束縛迎接春日來的朝歌。從未有過的喜悅涌上心頭,大概是蟄伏在冬天已久的本性終於重見天日了吧。青春這傢伙,總是像個瘋丫頭,有着使不完的勁兒和熱情,我想她的體溫應該要比正常人高上那麼幾攝氏度左右吧,否則又怎麼會讓人一接近她就熱血澎湃情不自禁地想跟着她一起歡歌一起笑語呢?

38℃的青春與我形影不離。

不論是酷暑嚴寒還是白晝黑夜,有青春在的地方就會有希望。有時候當一個人將雙手伸向一個從未嘗試過的黑洞時,最令人恐慌的並不是兩手空空而是看不見雙手在何方。而恰恰在這時,青春就會及時出現,她握住我的雙手,她帶給我嘗試一切的勇氣,即使看不清方向我也不會緊張,希望在手中握緊,勇往直前便是真理。

若是前路被迷霧籠罩,而我還在昏昏欲睡,停在夢中的世界裏享受着虛無的快樂時,青春便會毫不客氣地搖醒我,看着睡眼朦朧的我正經地說:“你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起來追夢,二是繼續做夢!”每當這時,我便會對着她自嘲般的笑一笑,38度的青春懷揣着沸騰的激情,燃燒我的頹廢,喚醒我心存的夢想,然後將它拋向遠方,與我一起盼望着它能夠飛離地球在那未知的宇宙中翱翔。

有時我們也會快樂地在一起,說一說最近發生的事情,我嘆息我的煩惱,她笑我笨,我說她??,偶爾有紫微星劃過,她會興奮地拉我許願,像是小孩子相信乖乖地聽大人的話就會得到糖果一樣,青春天真的樣子讓我想起童年——那個陪伴我十年的朋友。

38℃的青春像是一個詩人,在我的生命中寫下炫麗的詩歌,她的體溫殘留在那張紙上,醉人的芳香令我神往。我知道她一定去過那片玫瑰園了。那是一個很神祕的地方,只有在夢中才會有幸摘下一朵玫瑰,閒暇時坐在藤椅上品嚐一杯玫瑰花茶,觸摸剛吐露出嫩芽的玫瑰,然後手留餘香。孰不知那片玫瑰其實是我不經意間埋藏在心田中的種子經過日月的洗禮彌放出青春的氣息,只是我太過不自信一直都將兒時的夢想遺落在角落裏,任他蒙上灰塵也不敢去追。

青春像一個快樂的公主,她不問天多高,也不知人間尚有煩惱,一心只想摘下天上的明星,鋪一條光輝燦爛的大道。

我時常在想是否是我因爲少了她多餘出的那0。8℃而少了年少應有的快樂呢?

流年微過,我與青春都已經漸漸成熟,有時像是一個老成大人完全與生活將和,有時又像是一個純真的孩童懷揣着糖果在雲彩之巔俯視燈紅酒綠的城市,有時甚至像是散落的花瓣飄落在天空中,一不小心遇見艱難困苦卻無處藏身。逃避或是面對,只在一念之間,青春會附在我的耳旁,說:“如果逃避,你只是個失敗者,而面對,你是個挑戰者。”

38℃的青春就是這樣,像是個哲學家,讓我正視自己、正視生活。

如果有一天她不在了,那我呢,是否會失去信心,甘於現狀呢?

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4

他叫矣曉沅,他在輪椅上度過了XX年,以下是他在XX年清華大學校友勵學金頒發大會上的發言。這是一段10分鐘的演講,感人至深,值得細讀。

我的身體狀況不太好,沒有辦法從輪椅上站起來。各位或許會有疑問,此種情形下的我,是如何在清華里學習生活的。說實話,起初的清華生活對我來說並不容易,其間有很多常人根本不會注意到的困難,但我無疑是幸運的,因爲在這個園子裏,我受到了許許多多的幫助,正是有了這些幫助,纔有了現在這個得以在這裏向各位表達謝意的我。

我來自雲南省玉溪市這座寧靜的滇中小城。本來平靜的生活爲一場疾病的造訪而破壞殆盡。6歲時,我患上了類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侵蝕破壞人體關節、並且無法治癒的疾病,在醫學界被稱爲“不死的癌症”。從那以後,我變得不能下蹲、不能奔跑、不能跳躍……並且因爲常年使用激素治療,在我10歲時,又併發了雙側股骨頭壞死這一病症。在醫院裏搶救了兩個月,我最終與死神擦肩而過,但卻再也無法站起來了。

即使坐上了輪椅,我也沒有放棄我的人生。小學剩下的兩年、初中、高中,我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學習。我記得每一天,我的母親騎着自行車載我到學校,再揹我到四樓的教室;我記得一次又一次,同學與老師把我抱到五樓,進行物理實驗。我也曾悲傷絕望,我也曾面對生與死的抉擇。可不論有什麼困難,不論我的疾病對家人、對周圍的人造成了怎麼樣的負擔,我的父母,我的老師、我的同學都沒有放棄我。努力學習,這或許是我表達感謝的唯一手段。

雖然在中學時,我曾因病情惡化兩次休學治療,但在他人無私的幫助和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下,我仍然考取了當地的重點高中,並於XX年,取得了全省第16名的高考成績。

剛得知高考成績時,我和我的家人喜憂參半——會不會有高校願意接受這樣一名身體不便,無法自由行動的學生?就在這個時候,清華招生辦的老師主動聯繫了我們,說清華不會拒絕一名成績上線而且自強不息的學生。那是我第一次深刻體會到清華校訓的蘊味: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那之後,我的父親獨自在家中照顧年邁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而我的母親則放棄了教師的工作,陪我來到了清華。

來到清華園時,已是我坐上輪椅的第十年。多年來病情不斷髮展,我全身大小數十個關節都被破壞殆盡,嚴重變形。我不僅不能站起來,甚至連轉頭、擡手、彎腰等動作都變得十分困難,每到陰雨寒冷的天氣,我的手腳還會疼痛,必須服用止痛藥才能活動。我疾病的治療費用、母親和我兩人的生活費用也對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負擔。來自雲南的我計算機基礎薄弱,加上手指活動困難,剛入學時,我每天都得花兩個小時練習最最基礎的打字。這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根本不算事,但對我來說卻是確確實實存在的艱辛困苦。

再次體會到清華厚德載物的底蘊是在入學後。入學不久,系裏的老師就主動幫我申請了校友勵學金,爲我的家人減輕了經濟負擔,讓我能更專注地學習;各位校領導也一直關心鼓勵着我。校友導師硃紅學姐待我如家人,用她的正能量鼓激勵着我。我的班主任主動幫我申請體育課的免修,時常詢問我的學習情況和病情;參加各種集體活動時,輔導員都親自安排好同學幫助我上下樓;每到期末,同班同學都把我抱到二樓的男生宿舍,替我逐一解答不懂的題目。在他人的幫助下,我逐漸習慣了清華的學習生活,與大家一起拼搏努力的時光彌足珍貴,我的學習成績也從入學時的年級80名一點點進步到了現在的年級十幾名。

“幫助”,這兩個字對我而言真的非常重要。因爲我是一個極其脆弱的人,沒有母親在身邊,我連拿水杯、穿衣服這樣的日常行爲都無法做到;沒有同學的幫助,我連換教室上課都無法實現。親人朋友們爲我撐起了一片天,學長老師們爲我鋪就了一條路。而我也能感受到“感恩”這兩個字的沉重。我得到的幫助太多太多,但由於身體的不便,我能做的事又太少太少。

一寒假,我回到高中與學弟學妹交流學習經驗。當時有一位高三的學弟,拿着一張紙來讓我幫他簽名。我覺得自己並不是什麼偉大人物,所以拒絕了。然後學弟在紙上畫了一條線,說接下來的一學期,他會不斷努力,如果他能考取清華,希望我在清華里爲他補上簽名。當時我不甚在意,但半年後,我在清華園裏見到了他,他考取了清華的工程物理系。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原來一個人的一份努力,也可以成爲他人前進的動力。我想,我可以在自己小小的範圍內發光發熱,用這份光,去答謝他人;用這份熱,去告訴大家——命運是可以靠自己的付出改變的。

於是我去參加社會實踐。XX年我組建了中國遠征軍考察支隊,並擔任隊長去雲南騰衝探尋中國遠征軍的戰鬥遺址。在雲南境內六天,驅車行程1500公里,從偏遠小鎮的抗戰博物館,到怒江之畔的松山戰場。輪椅走不了的砂石路,我的母親扶着我一點點挪動過去;登松山時,只有崎嶇的木質棧道,於是我的隊友,還有當地的農民朋友,接力把我抱到了松山之上。從籌備時的外聯,到實踐中的採訪,再到之後的報告撰寫、視頻製作,作爲一名隊長,每一步我都認真走完。

於是我擔任班級舞臺劇的編劇和導演,爲XX年計算機系學生節籌備班級節目。四稿劇本,五次審覈,和演員們一週一次的排練。聯繫後勤,製作道具,時常需要修改劇本到深夜。但當節目成功演出,看到人人牆上大家對我們節目的稱讚時,心中溢滿的是溫情。

於是我去辯論,我先後參加了計算機系辯論隊和校辯論隊,分別代表系裏和學校去參加比賽。在清鋒明辯的比賽中,我頂着較大的學習壓力,每週擠出十幾個小時準備比賽,與隊友一起討論到深夜。對我來說,凌晨三點的清華園已是熟悉的風景。我就這樣坐着輪椅,在賽場上與來自不同院系、不同學校的辯手們辯論。去校外比賽時,因爲行動不便,我會坐地鐵早早出發;去天津、南京參加比賽時,往往是週五去,比賽完後周一還要趕回學校上課。雖然辯論之路充滿艱辛,但我一直堅持至今。因爲我無法在綠茵場上奔跑,無法將籃球用力投出,但我可以在自己語言與思維的疆場上馳騁,爲院系、爲學校爭得榮譽。

恍惚間,我在清華園中已生活了近三年。從當初的舉步維艱到現在的奮發努力,靠的是我生命中出現的每一個人的關心。“清華”二字,對我來說是一種機遇;各位學長的幫助,對我來說是一種幸運。我是幸運的,因爲我還能閱讀,還能用雙手編寫程序代碼,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身體比我更加不便的人。學習對他們來說,有更多阻礙。我希望將來能繼續進行計算機領域的研究,在語音識別、文字識別和輸入法等領域,創造出能讓他們更加方便使用的工具。這是我的一個小小的夢想。

我想今天在座的每一個同學都有屬於自己的艱難困苦,都曾走過崎嶇坎坷的人生道路。或許我們的世界曾經充滿黑暗,但關懷與幫助是一支火炬,我們從各位學長的手中接過了它,照亮了我們小小的一方天地。那麼,即使再難,我們也願將這支火炬繼續燃燒並傳遞下去,總有一天,星星點點的火光將會驅散黑暗。

這一路走來,我得到了太多,藉着這次機會,我想感謝我的父親,他在遙遠的家鄉以一人之力撐起了這個家,我想感謝我的母親,她現在就在臺下就座,她幾乎犧牲了自己的全部,成就了我的人生。

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5

各位家長,今天的家長課堂我們談談青春期的問題。子女到了青春期,家長會發現她們很明顯的變化,情緒越來越敏感,自主意識也開始增強。在這裏我們來談一下很多家長都比較關心的話題,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的問題。

一、青少年太聽話,不是優點。先看兩個來自廣東省的例子:聰明漂亮、學習不錯、家境優裕、備受父母的寵愛、在學校很有人緣但是,儘管有這些讓同齡人羨慕的條件,剛過16歲生日的阿瓊還是家中從8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珠海平沙的一名初三女生劉某某也在家中割腕自殺。並且,和阿瓊一樣,劉某某彷彿也沒有明顯的自殺的理由。

很多家長會認爲,女孩子十幾歲,這個年齡是無憂無慮的、整天傻開心的年齡,但沒想到她會有那麼多的愁?” 那麼我們先來看看青春期心理的一個顯著特點:容易憂愁、敏感和抑鬱。而青春期是註定要叛逆的。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對矛盾的心理衝突:脫離對父母等親人的心理依賴,走向獨立的自己。 前者意味着喪失,是辭舊;後者意味着獲得,是迎新。在這對矛盾當中,如果後者佔據了主要地位,那麼儘管不斷地有莫名的憂傷襲來,我們仍然會感覺

到自己的生命整體上是積極的、陽光的。相反,如果前者佔據了主要地位,抑鬱情緒就會成爲我們的主導情緒。但問題是,我們的文化中,不鼓勵孩子的獨立性。“我們的文化,喜歡好孩子。經典的好孩子在家裏聽父母的話,依賴父母,在學校聽老師的話,依賴老師。這樣一來,這個孩子的獨立空間就會受到擠壓,他會覺得自己不是爲

自己而活,於是就缺乏動力。他可能會出色地完成老師和家長交給他的任務,但他卻表現得比較麻木,對很多事情都缺乏慾望和追求,這也是抑鬱的一種體現。” 如果調查中學生平常愛說的話,其中說得最多的句式是“爸媽要我做”“爸媽說 我應該做,而相當地缺乏“我想(要)”這樣的句式,比較典型的句式是“如果不是爲了爸媽,我早不想。。。了”。對此,我的理解是,他們覺得,自己的人生不是自己的,而是父母的,他們是在爲父母而活,他們學習、生活的動力來自父母的壓力。 如果他們是“壞孩子”,他們就會走上叛逆之路,不理會父母的壓力,甚至和父母對着幹,父母讓他們向東,他們非向西。這種“叛逆”,其實是青少年在爭取自己的獨立空間,試圖成

爲他自己。“好孩子”易有兩個惡果這樣看來,好孩子似乎比壞孩子更可取。 但其實,從十二三歲開始,一直到青春期的基本結束,是我們生命中的第二個“叛逆期”(第一個是2 3歲)。正常情況下,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會表現出較強烈的叛逆來,不聽父母的話,什麼事都要自己來。他們這樣做,只是爲了完成必須完成的任務:脫離對父母及重要親人的依賴,走向獨立的自己。以正常的速度走完這個叛逆期之後,他們在18歲左右形成一個完整的“自我”,他們開始基本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這也意味着他們終於基本成了一個成年人了。有了這個“自我”,他們就會有較強烈的慾望,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從而不需要監督也能有很強的動機去追求一些人生目標。然而,那些過於好的“好孩子”,他們的父母控制慾望太強,一直讓孩子按照他們的安排來學習和生活,而根本沒有給孩子獨立的空間,甚至嚴格抑制孩子的“叛逆”。這樣的話,這些好孩子的青春期就沒有一個正常的“叛逆期”。這會造成兩個惡果:

1.叛逆期推遲

有一個真實的案例,主人公就是典型的叛逆期推遲。他到了大學纔出現了強烈的叛逆心,故意和父母、老師對着幹,故意不認真學習。而另一個經典的案例是,一位男士,到了36歲纔開始他的叛逆期。他離了婚,因爲婚姻是父母安排的。他辭去工作,因爲工作是父母安排的。最後,他很理智地對父母說:“我已經36歲了,這之前的前半生,我完全是爲你們活着,什麼都聽你們的,但後半生,我想爲自己而活,我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請你們 理解我,不要再控制我。”

2.缺乏生命力

太好的“好孩子”,會有一種通病:缺乏激情。因爲,他們努力學習也罷,努力工作也罷,都不是發自自己內心,而是爲了滿足父母及家人的期待。這種刻意的努力,是一種強迫性的努力。父母要督促他們,他們也要經常督促自己,才能繼續努力下去。但是,他們彷彿對努力來的結果,譬如好成績等獎賞沒有什麼熱情,他們的口頭禪是“沒所謂”,彷彿是什麼都可以失去,什麼事情都不能讓他們興奮。 阿瓊在遺書的一開始寫道:“我不快樂,一直以來不快樂,我似乎覺得缺了點什麼,但我說不出是什麼,那使我不安和痛苦。”她的“缺了點什麼”,可能就是生命激情。她在家很聽話,在學校和同學的關係看上去很好,她哥哥說她“什麼事都能自己搞定”。這看上去很好,很容易讓家人以她爲傲。但同時,她對什麼都不在乎,也沒什麼興趣和愛好,一直都有點冷冷的樣子。這種感覺積攢下來,最終讓她對活着徹底失去了慾望和動力。 因此, 在這裏我們希望父母能做到的幾點:

第一,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長和獨立的必然階段。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獨立,那麼這種叛逆心理就會減輕。如果父母不尊重,那麼這種叛逆心理反而容易變得更強。

第二,給孩子充分的獨立空間。在正常情況下,不必太想“知道孩子在做什麼”。青春期是一個心理變化非常劇烈的階段,因爲他什麼都想嘗試,今天是這種心理狀態,明天可能就變成另一種樣子了,做父母的不必太爲孩子偶然出現的異常行爲而焦慮。

第三,青春期之前,一般說來,父母是孩子心中無所不能的“神”,孩子們普遍對父母有一定的崇拜心理,這種心理讓他們依賴父母。 但進入青春期後,這種崇拜心理一般會消失大半,孩子們會重新崇拜新的偶像,譬如 明星人物、政治家、科學家等。這種心理的轉變,會讓孩子們變得不再對父母言聽計從,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大大下降,父母應做好這種思想準備,明白孩子這種心理轉變背後的積極意義。

第四,不要對孩子偶爾出現的強烈叛逆行爲———譬如和父母對着幹、早戀等大動干戈,要理解這種行爲背後的心理,適當反思是不是對孩子控制得太厲害了。一般說來,強烈的叛逆行爲是對父母強烈的控制慾望的一種反擊,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控制適當變弱,孩子們的叛逆程度也會自然而然地下降。

第五,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不要把“乖”“很聽話”還當作優點來看。相反,做父母的應該感覺到焦慮和擔憂,並適當地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把孩子推向獨立的世界,減少他的依賴心理。

第六,謹防孩子陷入嚴重的抑鬱狀態。如果孩子比較叛逆,這恰恰說明他一般會有較強的活力,不太容易走上極端的道路。相反,如果孩子非常聽話,那父母倒是應該有所擔憂。評定孩子是否陷入抑鬱症的標準可以概括爲“三少”,即話少、行動少、情緒少。像阿瓊,在家中很少說話,暑假很少出門,情緒一直很低落,已經明顯符合抑鬱症的診斷標準了。 最後,我們希望家長能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即便對專業人士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難題。曾有一個德國心理學家說,當處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問題時,能有20%的成功率就很不錯了。所以各位家長也不需要太強求或太自責。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