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中心勵志人物

心靈雞湯勵志人物(精選18篇)

本文已影響 2.4W人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知道勵志人物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靈雞湯勵志人物,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心靈雞湯勵志人物(精選18篇)

心靈雞湯勵志人物 1

目標要趁早一對夫婦有兩個孩子,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決定爲他們養一隻小狗。小狗抱回來以後,他們想請一位朋友幫忙訓練這隻小狗。在第一次訓練前,女馴狗師問:“小狗的目標是什麼?”夫妻倆面面相覷,他們實在想不出狗還有什麼另外的.目標:“……一隻小狗的目標?那當然就是當一隻狗了。”女馴狗師極爲嚴肅地搖了搖頭說:“每隻小狗都得有一個目標。”夫婦倆商量之後,爲小狗確立了一個目標——白天和孩子們一道玩,夜裏要能看家。後來,小狗被成功地訓練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中財產的守護神。這對夫婦就是美國的前任副總統阿爾。戈爾和他的妻子迪帕。他們牢牢地記住了這句話——做一隻狗要有目標。推而廣之,做一個人更要有目標。

心靈雞湯勵志人物 2

學會沉澱自己麥克失業後,心情糟透了。爲了排解心中的苦悶,他找到了鎮上的牧師。牧師聽完了麥克的訴說,把他帶進一個古舊的小屋,屋子裏惟一的一張桌上放着一杯水。牧師微笑着說:“你看這隻杯子,它已經放在這兒很久了,幾乎每天都有灰塵落在裏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是爲什麼嗎?”麥克認真思索,像是要看穿這杯子。他忽然說:“我懂了,所有的灰塵都沉澱到杯子底了。”牧師贊同地點點頭:“年輕人,生活中煩心的事很多,有些你越想忘掉越不易忘掉,那就記住它好了。就像這杯水,如果你厭惡地振盪自己,會使整杯水都不得安寧,混濁一片,這是多麼愚蠢的'行爲。而如果你願意慢慢地、靜靜地讓它們沉澱下來,用寬廣的胸懷去容納它們,這樣,心靈並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純淨了。”

心靈雞湯勵志人物 3

永不太遲當希臘文化開始侵入羅馬帝國的時候,羅馬政治家柯圖那時年已八十,決心修習希臘文。法國著名風景畫家柯樂在七十歲時還說:“上主讓我再活十年,我想我會學畫畫。”中國的孔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假我數年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那時他已年近七十。

音樂家莫扎特雖然英年早逝,但是他成名很早,就在他的.聲譽如日中天的時候,仍然在學音樂理論和對位法。加拿大前最高法院院長威廉爵士在九十歲高齡時告訴人:“時間的羣山那一邊,還藏着許多最好的東西,等待我去學習。”因此一個人若是要生活得有勁,應該不斷學習。學無止境,永不太遲。

心靈雞湯勵志人物 4

有個富家子弟特別愛吃餃子,每天都要吃。但他又特別刁,只吃餡,兩頭的皮尖尖就丟到後面的小河裏去。

好景不長,在他十六歲那年,一把大火燒了他的全家,父母急怒中相繼病逝。這下他身無分文,又不好意思要飯。鄰居家大嫂非常好,每餐給他吃一碗麪糊糊。他則發奮讀書,3年後考取官位回來,一定要感謝鄰居大嫂。

大嫂對他講:不要感謝我。我沒有給你什麼,都是我收集的.當年你丟的餃子皮尖,曬乾後裝了好凡麻袋,本來是想備不時之需的。正好你有需要,就又還給你了。

大官思考良久,良久……

有一個有名的三八理論:八小時睡覺,八小時工作,這個人人一樣。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是在於業餘時間怎麼渡過。時間是最有情,也最無情的東西,每人擁有的都一樣,非常公平。但擁有資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用資源的人才會成功。白天圖生存,晚上求發展,這是二十一世紀對人才的要求。

心靈雞湯勵志人物 5

據說,當年維多利亞女王看過《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故事後,愛不釋手,下令收集作者卡洛爾的所有著作,準備大快朵頤,結果收上來的除了描述撲克牌或文字遊戲玩法的小手冊之外,多是深奧難懂的數學論文。

卡洛爾代表了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生活在別處。”他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並沒有混得風生水起,卻一不留心在另一個不經意的領域裏玩得活色生香。卡洛爾的社會身份是牛津大學數學教授,他出生在一個牧師家庭,他本人也是英國聖公會的牧師。他22歲時畢業於牛津的ChristChurch學院,並留在牛津大學執教終身。

他的一生很以做一名數學教授爲榮,卻沒想到自己的天賦竟然與他的數學專業,在另一個奇異的世界裏發生了化合反應,並放射出舉世矚目的光彩。卡洛爾的傳世之作除了《愛麗絲夢遊仙境》之外,又續寫了《愛麗絲鏡中奇遇》。到1898年作者逝世時,這兩本書已成爲英國最暢銷的兒童讀物。這兩部童話都包含了許多數學、邏輯、益智遊戲和各式各樣奇特的英文詩。

數學教授沒有在他的數學專業做出重大貢獻,他在數學鑽研上的事倍功半和他在童話寫作上的靈光四射形成了有趣的對比。對這部後人評價堪與“莎士比亞最正經的書”並稱的傑作,是在和孩子們做遊戲講故事時悠然誕生的。

更有趣的是,卡洛爾對自己的天才之作渾然不覺。對童話《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發表,他羞於用自己當大學教授的真名查爾斯·道奇森,隨手用了卡洛爾這個筆名。結果查爾斯·道奇森這個數學教授的名字湮滅在學術的高山深壑,劉易斯·卡洛爾這個童話作家的筆名卻在童話世界裏閃閃發光。

身爲數學教授和牧師的卡洛爾和大人共處時,多數時候沉默寡言,甚至木訥拘謹;和小孩子在一起時則輕鬆快活乃至樂不可支。卡洛爾一輩子沒結婚,但他非常喜歡小孩,特別是乖巧伶俐的小女孩,卻極其排斥長大了的女孩。他面對成年女性會窘得臉紅,甚至說話也會口吃,所以也不難理解他爲何一生獨身了。他幾乎是一個拒絕長大的孩子。當女人們擠在一起家長裏短眉飛色舞、當男人們探討功名利祿說得口沫橫飛時,他卻寧願鑽到兔子洞裏去。他的單純到沒有心機,使得他面對世俗社會時感到既乏味無聊又手足無措。

當他去參加宴會時,別人都就座了,他卻兀自和幾個孩子嬉笑玩鬧得物我兩忘,扮成小狗一邊狂吠一邊追趕着孩子們闖進了主人家的大客廳,這是一副滑稽到爆笑的場面:富麗堂皇的客廳、衣裝楚楚正襟危坐的紳士、光鮮亮麗端莊優雅的淑女,忽然間,一羣孩子尖叫着推搡着破門而入,後面跟着趴在地上汪汪叫着衝進來的數學教授。舉座譁然,伴着小孩子們躲在窗簾後的咯咯竊笑……

孟子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卡洛爾就擁有一顆難能可貴的赤子之心。一個可愛的人一定要有些孩子氣和真性情。

老謀深算、一本正經的大人,有幾個能享受到童心天真的.快樂呢?穿戴着峨冠博帶、奔忙於禮尚往來的成年人,有幾個能聽懂來自孩童世界無邪的天籟之音呢?

茨威格的小說《象棋的故事》裏那個“除了下棋,他的無知在哪個方面都一樣博大無邊”的怪物,恰恰與卡洛爾如出一轍。一個天才,很有可能在其他方面是個白癡。一個人越孤陋寡聞,他在另一個領域裏可能越接近無限。童心和機心,是勢不兩立的兩種心態,呈現在一個人身上是此消彼長的。一個人機心多了,童心勢必就少了;眼裏的沙子多了,珍珠就少了;心裏的雜草多了,鮮花就少了。人一輩子,又能兼顧多少事兒呢?和道貌岸然的成人世界格格不入的卡洛爾,對於世俗社會近乎無知的天才作家,像白蟻一樣,用特殊材料爲自己建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奇妙天地。

心靈雞湯勵志人物 6

馮小帥,2001年出生在河南汝陽。

5歲時,在最貼近他的3張面孔中,有一張不見了,那是他學着喊過但不大清楚也難以記下的“爸爸”。從此,兩個女人的臉貼他更勤更緊,苦命的媽媽和苦命的外婆。

媽媽決定將他留給外婆,自己去洛陽打工,爲此幾天沒讓他離懷,不停地說、不停地問、一遍遍地親,他哭過撒嬌過求過,他當然不想讓媽媽離開他。

小帥已經比別的孩子懂事了,外婆只要看見有一個孩子比他吃得好穿得好,就一定馬上讓他擁有,他完全明白自己的幸福是怎樣得來的,他完全明白媽媽寄的錢是用什麼換來的……

他當然知道自己該怎麼回報,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他在校樣樣拔尖,學習成績偶爾成了第二時,他也會對外婆哭說:“對不起……”他成了學校的獲獎大王,他成了全才神童,他的'書法和繪畫三次獲國際大獎……

當然,寵愛所帶來的隱患在小帥身上也是有的,比如,他很怕醫院,見血就會“哇”的一聲嚇暈過去。比如,他很怕疼,打一次針如遭屠宰,忍住不哭不叫也會暈死過去,讓醫生也嘆:“這麼怕疼的孩子怎麼活下去啊……”

12歲,他考上了重點中學。

就在這時,小帥讓所有人嚇了一跳,他決定不上學了,救媽媽!

小帥從外婆一句藏頭漏尾的話裏明白了一切,媽媽很久沒回家,並不是有了高薪要職而是患白血病住院了,他完全知道白血病是怎麼回事,也完全知道這病是怎麼治的以及希望在哪裏。

他以大人的口氣對外婆說了一番話,讓外婆驚呆了半天卻說不出一個反對的理由。

外婆不得不帶小帥來洛陽,先不敢讓孩子的媽媽知道,因爲,深知孩子怕疼怕到什麼程度的媽媽,要用骨髓救她,要經受連堅強大人也無法經受的錐刺骨穿,她寧肯死一萬次也不會答應!

面對一位又一位醫生和負責人,外婆只是愧痛哭泣,而小帥的成人氣色和無人可勸的理據,讓這些白衣天使不得不震撼、不得不考慮,小帥說出的許多正當理據中的親情理據:“沒媽就沒孩子,媽不在孩子無法存在!能救媽的孩子不來救,活着也只能是生不如死!”面對12歲的孩子,這些大人只能流淚,然後服從!事實上,危急中的孩子的媽媽,眼前也只有孩子的骨髓和她完全匹配,救命之事不可遲疑。

12歲的孩子,鑽骨抽髓,無法麻醉更無法減輕的人間的極限疼痛,有多少人經歷一次便一生顫抖地疼痛,醫生不忍一連換了三位,12歲的小身軀固定在手術檯上,孩子竟一直清醒着,沒哭,沒掙,沒暈,只是咬斷牙齒的聲音有過幾回,只是大顆的冷汗無法掩飾,只是孩心還是孩心,從牙縫裏一次次擠出兩個字:“媽媽……媽媽……媽媽……”

疼痛也是不宜細說的東西,手術的醫生的眼淚也要人不斷地去擦,而且,這酷刑不是一次,是一次一次又一次……

略去不宜細說的過程,只說結果:媽媽得救了。

最後,這位媽媽吼開了所有人,也吼開了她的媽媽,只剩下孩子軟臥在自己懷裏,她開始了有關媽媽的一次涅槃。孩子渾身的肉沒有一絲血色,孩子斷了數顆牙齒的口中還在流血,孩子吃力地睜着眼睛拼命地微笑着,孩子掙扎着想擡起一隻手擦她的淚……她摟住孩子,用孩子的臉擦去自己的淚,沒再哭,只是緊緊摟着,好久好久。最後,她說了一句:“媽錯了……”

孩子完全懂這句話,所以沒說什麼,只是微笑。

人類最殘忍、最可怕卻也最常在的東西不是別的,是孩子的疼痛,一個拼命掙錢只爲讓孩子站到人前的媽媽,最後也在孩子的疼痛中醒悟了,孩子於疼痛中昭示的親情,足以讓漸行漸遠的她乃至許多父母轉身迴歸!

心靈雞湯勵志人物 7

1986年,24歲的姜偉大學剛剛畢業,憑藉優異的成績,被分配到山東師範大學圖書館。性格內向他喜歡安靜,一個人在山一般的書前歡欣喜悅,和書中的主人公對話。他最喜歡看的書是《瓦爾登湖》。作者亨利戴維梭羅20歲畢業於著名的哈佛大學,但他毅然從熱鬧的都市逃離,來到優美的瓦爾登湖畔的次生林裏,他搭起木屋,開荒種地,寫作看書,過着非常簡樸、原始的隱居生活,來謀求心靈的自由和閒適。37歲時,在寧靜中蟄伏的梭羅寫出了著名散文集《瓦爾登湖》,語語驚人,字字閃光,見解獨特,耐人尋味。

將《瓦爾登湖》一遍遍細細咀嚼的姜偉,任由外面熱鬧依舊,書架前的他一個人默默看了很多書,獨自豐盈。一天,他隨手翻開一本書,就馬上被那跌宕起伏的情節所吸引,就這樣,姜偉深深走進懸疑小說。這本書的名字叫《冷戰諜魂》,是間諜小說發展史上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部作品,也是美國最暢銷小說之一。慢慢地,姜偉開始癡迷於懸疑題材,將能找到的懸疑小說與電影一網打盡。由於用心去解讀,姜偉可以把電影的臺詞大段大段地流利背誦,並且自己揣摩,這部電影如果讓自己拍,會怎樣展開情節。

1992年,姜偉去一位朋友家,發現朋友那裏有好多電影方面的書,正準備考電影學院。朋友用了激將法:我就是考一下試試,估計是考不上的,但你肯定能行,你像幹這個的人。朋友的話讓姜偉受了很大刺激,從淄博回濟南的路上,他心裏久久不能平靜。3個月後,他毅然決定去追尋夢想。第二年的3月,姜偉收到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的研究生通知書。在安靜處中等待,在大學圖書館工作那七年時間,他的激情潛伏於內心。現在,夢想照進現實。

上了三四個月課之後,姜偉發現身邊的好多同學一個個就呆若木雞了,原來很多人沒把電影當成興趣,更多的是好奇。新鮮感褪去,更多地是枯燥。但姜偉沒有這樣的感覺,他如魚得水一般吸收、汲取,樂此不疲。畢業後,姜偉以非常優異的成績留校。畢業後,他第一份工作是留在教務處發電影票,一個月500多塊錢。電影學院導演系幾乎十年沒出大導演了,畢業後沒活兒幹很正常,大多數人轉行了,一部分人靠拍廣告、拍MV維持生計,但姜偉卻依然默默地堅守。漫長的'等待中,慢慢機會就來了,先是給導演張建棟寫劇本,把皮皮的小說《比如女人》改編成電視劇《讓愛做主》,接着又寫了《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浮華背後》等幾個非常成功的電視劇劇本。

姜偉的創作深受美國電影的影響,他對美國的經典電影如《教父》、《肖申克的教贖》、《科恩兄弟》等十分喜歡。《教父》中雋永的隱喻、衆多豐滿的人物令其屢看不厭,其華彩的視覺形象和匠心獨運的蒙太奇段落堪稱經典。姜偉覺得,美國電影既考慮到觀衆共性的要求,又有個性的創新,其情節調度非常到位,在理念和技巧上都有創新,給自己的創作提供了借鑑。

2007年5月,姜偉無意中看到龍一的一篇短篇小說《潛伏》,原著不足2萬字,姜偉編劇、導演一肩挑,低調踏實,用了整整10個月的時間把它豐滿成了一部30集的電視劇劇本。400頁的劇本,他需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咀嚼。我本人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潛伏者,在黑夜潛伏,在沉默中潛伏。採訪中,姜偉微笑着坦言。姜偉話不多,比較沉默,但是說出的話句句到位,而且很有哲理。

最近幾年的諜戰劇層出不窮,要讓觀衆買賬並不容易,最後能經得起時間考驗青史留名的更是屈指可數。但姜偉做到了。這部通過口口相傳而樹立良好口碑的電視劇,不僅打破了很多家衛視創建以來的開播當日收視紀錄,還讓不看電視的文藝青年重新回到電視機前,並自稱爲自己是鐵桿潛艇。

2011年3月3日,姜偉用兩年時間打造的又一部諜戰力作《借槍》登陸東方衛視,該劇潛伏者作爲隱姓埋名普通人所面臨的一切困難。《借槍》一播出,就迅速引發新一輪的收視高潮。成功需要豐盈的的夢想,對於姜偉,這位技術型氣質的學院派導演,冷靜沉穩、低調務實,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姜偉讓夢想做主,讓信念馳騁,讓青春飛揚,爲下一次的收穫而播種。

心靈雞湯勵志人物 8

李嘉誠創業做塑膠花生意時,與一家英國貿易商做生意。這家公司的老闆看他年紀小,公司弱,料他不懂行規,即使懂也沒有討價還價的力量,騙他說因爲海關作業關係,每筆貨款都要暫扣30%等到最終結算後再退還給他。

李嘉誠知道這是對方找藉口卡拿自己,但自己確實沒有更多選擇,而且即便這樣也還有利可圖,決定忍氣吞聲,先按對方條件把生意做起來,等待自己熬大。

但這個老闆變本加厲,當李嘉誠是傻瓜、弱柿子。從1950到1957年,在長達七年裏,他一個銅板都沒退給李嘉誠。李嘉誠被扣下的錢,加起來甚至比長江公司的資本金還要大幾倍,給剛剛創業的他造成很大的資金壓力。

忍無可忍,李嘉誠給對方下了最後通牒:六個月後不再接受這樣的訂單。信發出後,英國老闆把七年的暫扣款全數退還。雖然拿回了這麼大一筆錢,但李嘉誠依然很不是滋味:想想這7年自己過的.苦日子,他對這個老闆依然是恨之入骨。

拿回錢的李嘉誠並沒有去想要怎麼報復這個老闆,一解心頭之恨,而是繼續專心致志自己的生意,漸漸遠離這個老闆,直到毫無聯繫。然而人生如戲,世事如棋。幾十年後的一天,一封從英國寄給李嘉誠的信,卻將往事再提。

寫信人說自己在英國的報紙上看到香港企業家李嘉誠成爲鉅富的消息,於是忐忑致問:你是不是那個曾經和我做過塑膠花生意的Mr. LiKaShing(李嘉誠英文名)?而且隨信表示,如果是,他希望重遊香港,再見一見李嘉誠,但自己年歲已大,而且生活窘迫,所以還希望李嘉誠贊助他往返的差旅。

收到信件的李嘉誠,頓時想起多年前那個讓自己常常夜不能寐的英國人。在心裏說,好,你自投羅網,我就再見你一面,談談當年你把我害成了怎樣。

通常,李嘉誠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都是讓人搭頭等艙。一住進酒店,就會送花送酒致意。但對這個幾十年來,想起來就會生恨的人,他還是有些不爽,於是告訴祕書,人接來,這些就免了。

李嘉誠回憶兩人重逢的情形。出現在他面前的,那個當年仗勢欺人的人,如今已是渾身落魄與滄桑,連行走也已不便。原本,李嘉誠想責備對方一句“那7年你把我害得好苦”,但這般情形,讓他的責備感馬上轉變成對對方的同情以及世事的感嘆。“他見到我很緊張,一句話都不敢講。我也是很受觸動,馬上去扶他,不知怎麼開口說話。後來就安排祕書,酒啊!水果啊!快點送過去。”

多年後,被問到爲何把一個當年奸詐自己的“仇人”當貴賓一樣接待,李嘉誠淡淡地回答:你看到他好慘,而我很好,後來聽說,他回去後一年就過世了。

他(做事不講規矩和道義)好慘,我(忍辱負重努力打拼)很好,在李嘉誠看來,這就是不同做事做人態度的人最後得到的迴應,公平的迴應。

這個人也被李嘉誠當成是一個反面教材,用來教育職員和家人,不要做惡人。要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做事,天沒看,但人在看,人人都在看。最終,大家會看到你是一個什麼人,讓你得到你這樣的人應該有的人生。

心靈雞湯勵志人物 9

十年祕書長生涯,他曾奮力將巨石推上山巔,也一度在重壓之下抑鬱失語。他就是——科菲·安南。

或許很多人都記憶猶新。那一刻,這位有着貴族血統的黑人激揚地說,自己可以踏出聯合國的大門,但聯合國卻離不開自己的心靈之窗。回望安南十年路,功過是非無需多言,我只想說,即便出身有別,奮鬥的路上卻有言不盡的相同。

美國《紐約時報》曾用大篇幅連載,安南是個不那麼出色的小夥子,至少畢業的時候是那樣的,進入聯合國,他只能從最低職位做起,而且,他常推諉一些工作,更不願意過多接觸直屬上司。“他簡直不適合待在那裏,因爲不會打交道的人最終只有一條路——離開。”

可是,安南向所有人證明,他成功了,而祕訣正是別人言之鑿鑿的缺點。“是的,我不願意太接近上司,更不願意很好心地去完成上司要我去完成的事,因爲一不小心,你會發現,其實那些事兒你不合適去做,或者說,你不應該知道,否則,很可能被人認爲是熱心過度。”

難道不是嗎?帕麗小姐作爲安南的同事,後來在採訪中證實了這一點,因爲主動過去幫別人複印材料,卻看到“離婚協議”四個字,着實讓雙方尷尬。其實,帕麗小姐遭遇的尚算輕度事件,據她講述,有一位同事因爲去幫隔壁部門的領導調試電腦,點擊之下,立馬發現十餘張“激情”網頁頁面,這是中毒,還是人家的愛好?無論你怎麼解釋都沒有用,因爲窺見祕密,便是懷璧其罪。

安南的成功祕訣便在於科學地懶惰。有一次,一位中國外交官要給各國大使發送一些文件,而聯合國的電腦系統並不爲他人所熟悉,所以,工作人員通常會直接幫對方完成任務,因爲這樣更方便快捷。但安南沒有,他硬是通過電話遙控就在不遠處的中國外交官,哪怕耗費了一個多小時才完成任務,他也不願意移步去看看。

遠離別人的祕密。安南自始至終堅持這一做人原則,所以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從世界衛生組織的'預算幹事一步一步做到部門分部負責人、主任、助理祕書長的部門領導人,然後是副祕書長,最後到達人生的巔峯。

從最下面直至最上面。他比大多數人更瞭解這一組織,而且他差不多瞭解了它的每一個角度。所以,有人表示懷疑,他難道從來不知道別人的祕密嗎?當然不,有些祕密他必須知道,只不過,自始至終,從來沒有人知道,他曾經知道過。

那些關於制裁伊拉克,關於世界衛生組織的資助,還有中國的人權問題等,安南必須過目這些文件,但當這一切變成爭議,變成國際問題,他卻從不表示任何意見,他曾在日記裏寫道:“一個事實,如果我已經通過一份別人整理的觀點認知它,那麼,我便失去了對這一事件的評判權,因爲我的思想已經不再獨立。既然如此,便有悖獨立的原則,所以,我什麼都不知道。”

保守祕密,即便自己離開,再無瓜葛,他也很少提及那些他所看到的、聽到的事件,這便是他遠離別人祕密的更高的層次——讓世界和自己變得簡單而乾淨。

心靈雞湯勵志人物 10

1918年冬天,海倫·凱勒訪問了查理·卓別林的工作室,當時卓別林正在拍攝電影《田園詩》。

在凱勒的回憶裏,卓別林“害羞,有些膽怯,他可愛的謙虛爲看似普通的場面增添了趣味”。他們共進晚餐,隨行的還有凱勒的老師安妮·沙利文和一些演職人員。沙利文老師有些拘謹,整個晚宴期間,卓別林都專注於與她交談,訴說自己的生活,包括被非議的個人婚姻問題。最後他問她:“你覺得我噁心嗎?”“是的。”沙利文回答,“任何人被潑這麼多髒水都噁心。”兩個人相談甚歡,很快成爲朋友。

晚餐過後,卓別林特地放映了他的兩部電影,《狗的生活》與《從軍記》。在影片放映前,卓別林先讓凱勒觸摸他的衣服、鞋子和鬍子,讓她可以有一個更直觀的印象。放映時,他挨她坐着,一次又一次地詢問,是否對電影裏的他或者小狗感興趣。沙利文老師在凱勒的手心寫寫畫畫。一同觀影的人都很訝異,隨着電影裏各種荒謬情節的發展,凱勒不時開懷大笑,幾乎沒有錯過任何一個微妙的喜劇片段。卓別林爲此驚歎不已:“海倫·凱勒的身體是不自由的`,但她的心靈無比自由。”

1930年,卓別林拍攝了電影《城市之光》,這是他最後一部無聲電影。這部卓別林本人最愛的影片,曾令愛因斯坦感動得流淚,據說賣花盲女這一形象便形成於他對凱勒的深刻印象所帶來的靈感。影片結尾堪稱經典,盲女恢復視力,卻無法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個眷愛過自己的流浪漢,直到那人給她零錢時,手指碰到手指:“你?”如同這張老照片,令人無語凝噎。

心靈雞湯勵志人物 11

齊白石是我國著名的書畫大師。1952年的一天,詩人艾青前來拜訪已經88歲高齡的齊白石。此次登門,艾青還帶來一幅畫,請求他鑑別真僞。齊白石拿出放大鏡,仔細看了看,對艾青說:“我用剛創作的兩幅畫跟你換這幅,行嗎?”

艾青聽後,趕緊收起畫,笑着應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您換。”齊白石見換畫無望,不禁嘆了口氣:“我年輕時畫畫多認真呀,現在退步了。”原來,艾青帶來的這幅畫正是齊白石數十年前的作品。

艾青走後,齊白石一直愁眉不展。一天夜裏,兒子起來上廁所,發現父親沒在房間。正要四處尋找時,看到書房的燈亮着,走進一看,原來父親正坐在書桌前,一筆一畫地描紅。兒子不解,便問道:“您都這麼大年紀了,早就盛名於世,怎麼突然想起描紅了,而且還描這麼初級的`東西?”

齊白石搖了搖頭,不緊不慢地答道:“現在我的聲望高,很多人說我畫得好,覺得我隨便抹一筆都是好的,我也被這些讚譽弄得有些飄飄然了,無形中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直到前幾天,我看見自己年輕時的一幅畫,才猛然驚醒——我不能再被外界的那些不實之詞矇蔽了,所以還要認真練習,自己管住自己啊。”

此後,即便年齡越來越大,齊白石還是堅持每天畫畫,而且從不敢懈怠。有時爲了一幅畫,他甚至要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

不被讚譽衝昏頭腦,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也許正是這位書畫大師成功的原因。

心靈雞湯勵志人物 12

2015年2月,30歲的青年相聲演員岳雲鵬登上央視春晚,與搭檔孫越一起表演了相聲《我忍不了》,其幽默的語言和呆萌的表情,讓億萬觀衆捧腹大笑,岳雲鵬也因此一夜走紅。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岳雲鵬出身貧寒,14歲就輟學打工。爲了出人頭地,他當過保安、廁所清潔工、後廚、餐館服務員等,嚐盡人生冷暖和酸苦。那麼,他究竟是怎樣從一個廁所清潔工,成長爲一名當紅相聲演員,又一步步走上春晚舞臺的呢?

1985年4月,岳雲鵬出生於河南濮陽農村。他在家排行老六,有五個姐姐和一個弟弟。由於家裏孩子多,岳雲鵬13歲之前沒有穿過新衣服。1998年冬日的一天,他在學校冷得發抖,老師卻又一次催他補交68元學費。當時旁邊有很多同學看熱鬧,岳雲鵬的自尊心受到極大打擊。

第二天,初中一年級沒讀完的岳雲鵬就輟學了。1999年3月,岳雲鵬冒着風雪,和大姐踏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一路上,他暗暗發誓:一定要爭氣,早日掙錢孝敬父母!

岳雲鵬和姐姐到北京一家紡織廠打雜。但他只幹了3個月就被辭退了,因爲他沒有身份證,老闆擔心被投訴僱傭童工。之後,岳雲鵬輾轉來到北京石景山區一家電機廠做保安——他雖然年齡小,但身高有一米七,加上有老鄉擔保,工作總算穩定下來,每月有七八百元工資。

一年後,岳雲鵬不甘心一直做保安,覺得自己應該學點東西,掌握一門技術。於是,他經朋友介紹來到一家美食城打工,刷碗切菜、殺雞宰鴨,除了炒菜,廚房裏的活都幹過,整天累得腰痠背痛。但爲了有朝一日能跟大廚學點手藝,他苦苦堅持着。可是,辛辛苦苦幹了半年,他不但沒有機會學到廚藝,反而被老闆無情開除,只因廚師長的弟弟要幹他的那份工作。

朋友見岳雲鵬可憐,2001年初,又幫他介紹了一份在酒樓清潔廁所的工作。本來岳雲鵬幹得好好的,但2001年9月的一天晚上,他正在廁所裏搞衛生時,喝醉了的酒樓老闆突然闖進來,吐了一地,岳雲鵬身上也沾了不少嘔吐物。他什麼話也沒說,順手擦了擦身上的髒污,然後低頭清潔地上的嘔吐物。可老闆洗漱完後,竟對他說:“你,過來,別幹了,領完錢趕緊走人!”岳雲鵬感到莫名其妙,問他爲什麼,老闆說:“你沒見我喝醉了嗎?不先幫我擦,只顧擦自己的衣服。我要出去,你也不幫我開廁所門,這樣沒眼色,我留你幹什麼?”

就這樣,岳雲鵬又被炒了魷魚。他感覺很委屈、很迷茫,可他別無選擇。不久,岳雲鵬又在一家炸醬麪館找到工作,做前廳服務員。岳雲鵬很勤快,每個月能拿1000多元工資,每次薪水發下來,他就直奔郵局寄回家裏。那年春節前夕,岳雲鵬生病了,身上只剩300元,又不敢告訴父母,只好謊稱麪館工作忙,不能回去過年。臘月二十八,他寄了150元回家,祈禱着父母能在除夕之前收到錢過年……

艱難的日子還在後頭。2002年10月的一天,岳雲鵬把5號桌點的兩瓶啤酒寫給3號桌了,就因爲他多算了6元啤酒錢,3號桌的一箇中年男子不僅不埋單,還用各種髒話辱罵他。當時,那一桌五六個客人,全聽那名男子罵他,沒有一個人勸。岳雲鵬被罵了整整三個多小時,最後崩潰了,哀求道:“大哥,我給您免單,這錢我掏了!”

客人這才走了。岳雲鵬出了352元錢埋單,心中無比鬱悶。經理隨即召開員工大會,指着他說:“你們都要記住,他的錯誤大家以後不要犯,否則,就會跟他一樣的下場!”接着,經理又扭頭對岳雲鵬說:“你走吧……”

這件事,岳雲鵬一輩子都無法忘記。後來,他跟同學去了北京延慶縣學電焊,但兩個月後,他發現自己皮膚過敏,接着咳嗽、噁心、乾嘔,很快大病了一場,差點客死異鄉……

2003年春節後,經老鄉介紹,岳雲鵬來到北京海淀區一家炸醬麪館做服務員。這是一家比較高檔的麪館,薪水不錯,他十分珍惜這份工作,而且經過前幾年的種種挫折,他也變得成熟起來。

麪館京味十足,服務員都被要求穿對襟衣衫、蹬圓口黑布鞋、戴瓜皮帽、肩搭手巾。經過培訓後的岳雲鵬,每天和另一名“小夥計”孔雲龍站在門口,見到顧客就點頭哈腰,高喊:“來了,您吶,幾位?裏邊請——”時間長了,不甘平庸的岳雲鵬又開始琢磨:自己還是得學點什麼,總不能一輩子當“店小二”吧?

2003年12月的一天,有位唱京劇的老熟客在麪館就餐時,把岳雲鵬和孔雲龍叫到一邊,說:“我覺得你們兩個小夥子嗓音不錯,表情也豐富,我給你們介紹個人,說相聲的,叫郭德綱,你們跟他學學吧。”

孔雲龍自幼喜愛看相聲,決定去拜見郭德綱。而岳雲鵬雖然從未關注過相聲,但也抱着試試看的態度去了。彼時,郭德綱在北京創建相聲團體德雲社不久,主要靠在天橋樂茶園演出爲生。由於岳雲鵬和孔雲龍什麼都不會,開始郭德綱沒有答應收他們。在臺下看了幾次郭德綱的演出後,他倆都覺得很有意思,每天下班後都去看演出,並帶着炸醬、豆汁等北京小吃“討好”郭德綱……3個月後,郭德綱被岳雲鵬和孔雲龍的執着和憨厚打動,說:“那就跟我幹吧!”

2004年3月,岳雲鵬和孔雲龍一起辭掉工作,來到了德雲社。那時郭德綱經濟也不寬裕,但依然給岳雲鵬等學徒提供住宿。岳雲鵬剛開始對相聲一竅不通,連最基礎的《報菜名》功夫活都不知道,被郭德綱安排在小劇場幹雜活,“師孃”每星期給他50元生活費。開始,他有過打退堂鼓的念頭,畢竟在麪館上班每月有1000多元工資,還能留些錢寄回家,而在這裏,幾乎沒什麼收入。

不過,有一次,岳雲鵬看了一些相聲大師的光碟後,突然領悟到:自己如果學相聲,60歲後或許還能成爲藝術家,而當服務員卻不可能做到老。堅定信念後,他發奮圖強,每天在小劇場打雜之餘,專心看別人表演,模仿說學逗唱等基本功。半年後,他正式開始學藝。由於文化低,他比別人學得更艱辛,每天要背幾十遍《報菜名》、《地理圖》等相聲貫口。爲了練習普通話,他經常在冬日裏站在室外拿着報紙大聲念。

經過一年多的刻苦訓練,岳雲鵬總算能夠像模像樣地說幾段相聲了。2005年6月,他首次在茶館劇場登臺,跟別的學徒一起說了一段《雜學唱》,可由於太緊張,經驗不足,他說着說着就亂了,毫無笑點,15分鐘的作品,3分鐘他就被觀衆轟下臺。他鬱悶不已,一下臺就哭了。此後半年多,郭德綱沒讓他上臺表演。

那次失敗後,岳雲鵬雖然繼續留在劇場打雜、練功,但他內心十分沮喪、害怕,因爲當時劇團的幾個老演員都向郭德綱建議勸退他,說他不是這塊料。而他最擔心的就是“被開除”——他已經被開除太多次了,以至於他有天晚上做噩夢,大聲喊:“師父,別趕我走,我喜歡相聲,我會努力的……”

郭德綱聽說後很感動,考慮到岳雲鵬執着、勤奮、爲人厚道,因此不但沒有勸退他,反而鼓勵他:“事在人爲,你只要努力了,車、房就離你近一天,如果不努力,車、房就離你遠兩天……”一次,郭德綱得知有人議論岳雲鵬,就宣稱:“我就是讓他給我掃地,也不會讓他走!”岳雲鵬感激不已。

2006年,在無數次的磨練之後,岳雲鵬終於能夠在臺上把觀衆逗樂了。他先後和高峯、于謙、孔雲龍等劇團演員做搭檔,成功演出了《武訓徒》、《怯大鼓》、《八扇屏》、《賣棺材》等相聲作品。2007年,他還和郭德綱第一次合演相聲《學跳舞》,師徒倆拋出一個又一個“包袱”,觀衆們笑聲不斷、掌聲不斷。從那以後,岳雲鵬越來越感受到了相聲的樂趣。只是,由於演出少,他依然沒掙到錢。

轉眼到了2008年,父親打了好幾次電話催他回去找對象,還罵他說:“你學了四五年相聲了,能當飯吃嗎?能娶媳婦嗎?”岳雲鵬怎甘心這個時候放棄事業,回老家結婚?無奈之下,他找來在外打工的弟弟,懇求說:“你先結婚好嗎?就算哥求你了,我真的想再拼一拼!”弟弟雖然很不情願,但禁不住他一再哀求,最後還是答應了。

2008年底,年僅21歲的弟弟在老家結婚了。岳雲鵬和父親之間的矛盾終於化解,他也能夠安心地繼續說相聲了。

2009年6月12日,整整學了5年相聲的岳雲鵬正式成爲郭德綱的弟子。從那以後,郭德綱就不斷地給他安排活動,讓他四處表演。鍛鍊的機會多了,岳雲鵬迅速成長起來。

2010年5月8日,岳雲鵬第一次走進了人民大會堂。表演前,他在後臺掏出手機給父親打了個電話,說:“爸,我要在人民大會堂演出了!”父子倆的心情都無比興奮、激動……

2010年,郭德綱的事業發展得紅紅火火,不僅在全國各地進行相聲巡演,而且主持了多個綜藝節目,還主演了多部影視劇。而岳雲鵬搭師父的“順風車”,到處助演,既提高了知名度,又增加了收入,生活條件比過去好了許多。

正當岳雲鵬的事業節節攀升時,愛情隨之而來。有個名叫鄭敏的河南女大學生,在岳雲鵬剛出道時便默默關注他,是他的鐵桿粉絲。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人接觸後,擦出了愛的火花。鄭敏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大學畢業後做了一名護士。溫柔美麗、性格大方的她,深受岳雲鵬師父和同事的誇讚。2011年4月26日,愛徒如子的郭德綱主動出資,爲岳雲鵬和鄭敏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不久,岳雲鵬帶着漂亮媳婦回到河南老家擺酒席。那天,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山人海,場面極其熱鬧。岳雲鵬還現場說了一段單口相聲,逗得父老鄉親們樂開了花……鄉親們個個感慨不已,說岳雲鵬是“村裏飛出的金鳳凰”。

岳雲鵬是個不忘本、不虛榮的人。最初,他每次上臺說相聲,都覺得很尷尬,因爲來茶館聽相聲的觀衆,大多是文化素質很高的人,有大學生、博士生甚至教授,而他文化程度不高,擔心被人嘲笑。漸漸地,他能坦然面對自己的過往了,不僅不怯場,還把自己的各種打工經歷穿插進相聲中。比如他曾寫過一段相聲,名叫《保安隊的日子》,用一些非常樸實而又幽默的“草根笑點”逗得觀衆笑聲不斷。

隨着時間推移,岳雲鵬的相聲水平不斷提高,先後表演過《賣吊票》、《五環之歌》、《車在囧途》、《黃鶴樓》等40多部膾炙人口的相聲作品。

2012年初,岳雲鵬首次跨界出演賀歲喜劇電影《就是鬧着玩的》,他在劇中飾演一心想要上春晚的打工返鄉青年寶強。這一角色原本是導演盧衛國爲平民影帝王寶強量身設計的角色,但由於檔期不合等原因,王寶強沒來,導演就看中了人氣頗高的岳雲鵬。儘管岳雲鵬從未有過電影拍攝經驗,但他憑藉豐富多彩、原汁原味的打工經歷,以及從容淡定、機智幽默的表演才華,出色地把“寶強”演得活靈活現。該電影播出後,深受觀衆喜愛,在網絡上播放點擊量突破千萬。一時間,岳雲鵬的口碑爆棚,被譽爲繼王寶強後的又一“草根演員”。

出名了,就有更多的人來看岳雲鵬的相聲。2013年,28歲的他已成爲德雲社的“臺柱子”,一年到頭跟着師父奔赴海內外表演。名利雙收的他終於在北京買了房和車,而且有了可愛的女兒。按道理,他應該很開心,可是,當明星的滋味並不好受。

2013年7月,岳雲鵬隨德雲社去歐洲巡演,在德國表演時,他得到了父親去世的消息,但他還是強忍悲痛,堅持登臺表演。因爲此事,他上了各大媒體的頭條,網友們爭議很大。有的支持他,認爲生前盡孝比死後盡孝更重要;有的'人則在網上質疑他:“你還是個人嗎?真替你死去的父親寒心!”沒人知道,父親去世那天,岳雲鵬表演完回到賓館後,打開IPad裏的一張父親的照片,擺在桌子上,往地上一跪,淚如泉涌:“爸,兒子不孝,對不起,我現在真的趕不回去……”

沒有見到父親最後一面,成爲岳雲鵬這輩子最大的遺憾。但俗話說“戲比天大”,他的藝德在相聲界有口皆碑,很多老前輩對他十分看好。2014年春晚,他和蔡明、大鵬、華少表演小品《擾民了您》,讓更多觀衆認識了他。此後一年,他和搭檔孫越舉行了數十場“嶽來越好”相聲專場演出,足跡踏遍世界各地。

春晚是明星的舞臺,也是草根實現夢想的舞臺。從事相聲演出已10年的岳雲鵬,無論去過多少國家演出,最大的夢想依然是上春晚說相聲。2015年春晚,他終於憑藉自己熬了幾個通宵創作出來的相聲《我忍不了》徹底火了。除夕夜,他參加完春晚演出後,在外面大哭了一場——他的心願終於實現了。此時,父親雖然已無法看到,但是岳雲鵬在心裏默默地對父親說:“爸爸,您的兒子在外沒丟臉,他成了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您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了……”

爲了彌補長期以來對親情的遺憾,2015年3月,岳雲鵬特意爲母親在北京買了套房子。他在微博上曬出母親的新房照片後,網友們紛紛稱讚他是“中國好兒子”,更有網友親切地說:“嶽嶽,讓我最感動的就是你的孝心,特別是你十幾歲就出來打工養家,很讓人欽佩!”

的確,岳雲鵬的成功是振奮人心的。像他這樣少小離家外出打拼的年輕人不計其數,但是有多少人能像他那樣,歷盡艱辛卻永不放棄夢想?有句話說得好:這個世界上最快的捷徑,就是腳踏實地。岳雲鵬再次驗證了這個道理!

心靈雞湯勵志人物 13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回過頭來,兩隻眼睛睜得大大的,紅色的雙脣微微張開,臉上的表情不悲、不喜、不怒、不懼,但很豐富。這是什麼樣的表情呢?人們看到17世紀荷蘭畫家維米爾所畫的這幅肖像,總會被它深深吸引,卻又百思不得其解。它讓人聯想到《蒙娜麗莎》。兩幅畫都令人難解,只不過蒙娜麗莎的表情深藏不露,甚至有點詭異;戴珍珠耳環的女孩則是鮮活靈動,但又矛盾糾結。

當19歲的女孩特蕾西·雪佛蘭第一次看到這幅畫時,就立即買了一件複製品。她走到哪裏,這幅畫就陪她到哪裏。她把畫掛在牆上,反覆觀看,揣摩女孩臉上的表情是什麼意思。16年後的一天,她躺在牀上看畫,又一次被女孩深深吸引。她突然起了一個念頭:畫家是怎麼讓女孩產生那樣的表情的?

帶着這個問題,特蕾西開始調查研究。女孩是誰?沒人知道。畫家是怎麼樣的人?他有家庭,和妻子生了11個小孩。除此之外,人們對他所知甚少。正好,特蕾西是作家,她要想象、構思屬於她自己的故事。

作家把女孩安排到畫家家裏。有人猜想女孩是畫家12歲的女兒。這不可能!根據那個時代的畫風,如果一名女性的嘴脣張開,代表她在向男人袒露願望。所以她那一臉曖昧的表情,不可能是女兒看父親時的表情。那她是什麼人呢?就讓她做個年輕可愛的女僕吧。

作家還把女孩安排到畫室裏。畫家有11個兒女,這是多麼喧鬧的家啊!他需要一個清靜的地方,不許家人進入畫室;而僕人可以進去收拾打掃,女孩就這樣進入畫室了。

作家還給女孩賦予藝術細胞。藝術細胞從哪裏來呢?她的父親必須是畫家,只是因爲父親失明瞭,她不得不出來當僕人。她是來自藝術家庭的女孩,和畫家有共同的語言。畫家讓女孩戴着太太的珍珠耳環充當模特。畫一幅畫要用好多時日,他們有很多時間獨處,日久生情,他們之間有了情意。

畫家家裏來了一個有錢有勢的贊助人,他看上了女孩;鄰居中有個小夥子,他愛上了女孩;畫家的太太看出了苗頭,她容不得女孩。有了這些發揮,一部小說形成了。後來有人又根據這部小說拍攝了電影,劇名和畫作的標題一樣,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作家很得意地上臺講述創作的經過。臺下的聽衆有讚歎的,也有批評的。有人的`言辭很激烈:“如果你不知道其中的故事,不要捏造。這樣做很不敬。將意義強加給畫,這不是創作,是有意欺騙。”還有人說:“如果藝術可以被理解、被解釋,它就不是藝術了。藝術之美就在於它對不同的人施加不同的影響。”

看來,這些批評者是畫家維米爾的鐵桿粉絲,容不得一點兒對其畫作的褻瀆。其實特蕾西也是這般,做畫家的粉絲整整16年。不過她不僅是狂熱的粉絲,還是作家,而作家和畫家一樣,都是藝術的創造者。她所想象的故事已經不是畫,而是另一種藝術了。用她的話來說,世界有點兒紛亂,故事能給它帶來秩序和意義。所以,她要講故事。

心靈雞湯勵志人物 14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我認爲這是一句極好的至理名言。任何的成功都是勤奮的苦根上長出的甜果,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若想成功,就一定要經過漫長的風風雨雨,經歷時間的磨練。華羅庚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的確也是這個意思。

古今中外,曾涌現出無數個令人敬佩的有名人士,他們的光輝成就讓世人驚歎,但他們並非一生下來就掌握着某種特殊的本領或擁有某種異於常人的智慧。使他們的勤奮和毅力最終讓他們能得到人生的饋贈,有的人感到羨慕而不解,其實那些名人的'成就並不是因爲上天的眷戀,而是因爲他們有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勤奮。

勤奮造就了一個個名人,造就了一個個奇蹟,而有的人卻永遠只沉溺於幻想之中,幻想着他的成功,光明的未來,不敢去追求,去拼搏,結果往往成了平庸無志的人。有位詩人爲了諷刺這種語言巨人,行動矮人寫了“夢裏走了許多路,醒來還是在牀上”的詩句。有的人有凌雲的豪情,有的人有卓越的才能,有的人有睿智的大腦,可他們沒有毅力,想回喵喵叫但不會捉老鼠的貓,有翅膀卻不願飛翔的雛鷹,最終也不會得到他們想要的,不願勤奮,只有沉淪於滾滾紅塵之中,碌碌無爲一世。

而往往有些人天資差,卻憑着一股勤奮勁成就了一番大業。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然而他的天賦並不高。有一天夜裏他在家讀書,一篇文章不知讀了多少遍了,還在朗讀,因爲他還沒有背下來。這時候他家裏來了一個賊,潛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讀書人睡覺後能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見他睡覺,還是翻來覆去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麼書?”然後將那篇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而曾國藩靠着這份勤奮最終取得了成功。他的樑上君子,倘若他也有曾國藩那樣的勤奮,憑着他的天分,也許獲得的成就比曾國藩還大,可他終究沒有毅力,只有湮沒在塵世中。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一個人付出了勤奮和努力總會獲得回報。誰克服了重重困難,誰能堅持走下去,誰就是贏者。而不在於人的天資。卓越的才能,過人的智慧必須以豐富知識爲基礎。聰明的人如果不勤奮,也會慢慢變得愚笨;不聰明的人如果勤奮,也會慢慢變得聰明。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勤奮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心靈雞湯勵志人物 15

明朝著名散文家、學者宋濂自幼好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讚譽爲“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這次,宋濂爲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並沒有接見他。因爲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候,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後來,宋濂爲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爲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心靈雞湯勵志人物 16

人在天地之間是一個渺小之生命體。俄國作家屠格涅夫曾說過:“我們的生命雖然短暫而且渺小,但是偉大的一切卻正由人的手所造成。”

雖說命由天定,但事在人爲。

自古以來,大凡成功者無不佔得天時、地利與人和。我在河南隨海峽兩岸風水考察團走進洛陽市偃師市佃莊鎮東部,有一個古老的小村莊,原名塢流村,相傳這裏就是北宋名相呂蒙正的故鄉,“相公莊”這個地名也由此而來。

也許我們現代人已淡忘了呂蒙正這個人,但是學過古文的人不會忘記有一篇古代勵志文章,那就是北宋傳奇宰相呂蒙正寫的《寒窯賦》。記得我剛高中畢業時,面臨着下放或頂編的兩種可能,走在人生十字路口上,看到有的同學因父母親在政府機構工作,有權有勢,輕而易舉參加工作,想想自已出身普通百姓家中,無貴人相助,一度時間坐在貢江河邊無聊地看水漲水退。不過看古書不經意讀到呂蒙正的《寒窯賦》: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

雄雞扇翼,飛不過鴉。

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

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騰達。

我相信命運之說,天命不可違,但是也想想呂蒙正讀書改運的傳奇故事,懂得了天命不可畏,君子可奪神功而改天命。所以,身處厄境,我心靜如水,潛心讀書,把知識儲備的滿滿的,以期蓄勢待發。

據說,《寒窯賦》是呂蒙正爲教化勸誡太子(後來的宋真宗)而創作的。作者以自己從貧苦到富貴的經歷,並列舉了歷史上諸多名人的起伏命運,來說明一種自然循環的人生思想。

也有一說,說的是呂蒙正出身貧寒,深刻體會窮人的苦難,所以讀書勤奮、工作勤奮、愛民勤奮。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和寇準一起在破窯讀書,體會了人間冷暖,後來,做了宰相,更體會到世態的炎涼、人心的寵辱。所以他寫了《寒窯賦》。

我們一行人鬧哄哄地走進相公莊,村口有兩座高大的`石碑矗立在路邊,一塊上書“呂蒙正故里”,1995年呂正操將軍題寫;另一塊寫着“北宋呂氏五相紀念碑”,爲1998年所立。除了呂蒙正,呂氏家族曾出過呂蒙正、呂夷簡、呂端、呂公著、呂大防五位宰相和數位高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呂蒙正。

眼前所見一座破窯,風雨飄搖之中牆體脫落,碑前原有水塘,現已被廢土堆積,垃圾四處散落。這就是北宋名相、有“天下第一清官”美譽的呂蒙正的讀書寒窯,看來呂蒙正寫的《寒窯賦》對自己舊居不是虛構,而是不遮醜,實話實說。

厄運磨練人的意志和品質。

據介紹,呂蒙正的父親呂龜圖,是北宋大官,全家從洛陽遷往都城汴梁。呂蒙正幼年的時候,聽信小妾讒言的父親,將呂蒙正母子趕出了家門。後來,母子倆流落到老家洛陽東的伊河畔,在一座廢棄的磚瓦窯裏住了下來。從此,母紡線、兒要飯,兩人艱苦度日。

一天中午,北面傳來一陣鐘聲。呂蒙正以爲是學堂上課,到那裏一看,原來鐘聲是從學堂附近的一座寺院裏發出來的。此時,和尚們正在用飯,他肚子餓得發慌,便上前鞠躬施禮。和尚見他很有禮貌,都樂意給他吃食。從此,寺院鐘聲一響,呂蒙正便去吃舍飯。利用去寺廟的機會,呂蒙正還在學堂門口“偷聽”先生講課。他的勤學精神使先生很受感動,就讓他進去聽講。別人用筆在紙上寫,他用指頭在地上畫。

時間一久,和尚們對他天天來要飯,有些厭煩,改在飯後敲鐘。呂蒙正聽到鐘聲忙從學堂出來,去討飯吃,可是和尚們用飯已畢,被捉弄的呂蒙正很生氣。“呂蒙正,運不通,吃了飯,才敲鐘。”這句在當地流傳極廣的俗語,據說就是一氣之下的呂蒙正寫在寺廟牆壁上的。

呂蒙正的母親,早先在孃家學過“四書”、“五經”,平時也教兒子認些字。聰明好學的呂蒙正,在逆境中早就立下雄心壯志,日夜發奮讀書。

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呂蒙正考中狀元,是年31歲。寒窯中走出的呂蒙正,從此走上顯赫的仕途。

有的風水師用羅盤測定呂蒙正寒窯的坐向爲酉山卯向,兩水交匯。我認爲,過了一千幾百年,所測之物非原物,沒有任何意義。

呂蒙正發達的風水歸功於祖地。

相傳有一天他在洛陽城裏遇到兩個人,這兩個人一位是看相先生,一位是看風水先生。看相的看了呂蒙正相是大富大貴的相,但卻潦倒不堪,心裏就很疑惑不解。想知道他的身世,於是在路上把呂蒙正攔住問他是誰家的孩子,呂蒙正卻不答。這時風水先生也注意到呂蒙正的面相好是受到祖墳風水的蔭護。看相先生看出呂蒙正應身出名門,父母都在,但爲何受此貧窮卻不解。就查找呂蒙正的父親,才知道呂蒙正父親寵愛偏室就把他們母子趕出家門。兩位先生勸說其父接回蒙正母子,但其父不肯。

兩位先生就去查看呂氏祖墳,就是在洛陽辛店的地方,葬的是蒙正的高祖曾祖和祖父。其地屬於平原地形,但卻墓穴被兩條小河環抱,是“雙龍環抱”之格,如果前後的水流深長主出帝王,但此地前水直流,只能出一品之貴。兩位先生綜合面相風水後確定蒙正以後必爲宰相,而且福相寬厚有容人之量,所以福澤深厚,只是此地風水主出兩子之貴,但是呂蒙正之父母只有他一子,那另一個大官又從何而出?

呂蒙正十八歲中進士第一名,後果然平步青雲步步高昇,對於嘲笑譏諷他的人他都不記於心。呂蒙正後來拜相時其父已去世,兩位先生看其風水仍處在全盛時期沒被破壞,但此地能出兩個宰相的疑點仍不解。於是前往呂蒙正的祖居陽宅,發現呂氏祖宅爲衰敗之屋,住進之人多會病耗,離散。幾個呂氏家族的子弟都很平庸。後繼續查明呂蒙正祖父有位離家出走的弟弟。本以爲這位弟弟的後人會出宰相但也都無成就,風水之疑惑還是沒有得到解釋。

呂蒙正曾三度拜相,後來告老還鄉,歸隱洛陽。後來真宗朝拜永熙陵,封禪泰山,過洛陽兩次看望呂蒙正,曾問其子中誰可爲官。蒙正道:“諸子皆不足用,有侄呂夷簡,真乃宰相器也!呂夷簡字坦夫,也是進士出身,很有智慧。宋仁宗年間他兩度當過宰相,多有建樹。但政治上偏於保守。原來呂夷簡就是其祖父弟弟的後人。這就應了風水之說。

呂蒙正靠讀書改變命運的精神倒值得提倡。

我們所見呂蒙正讀書的寒窯也許早已蕩然無存,但是他寫的《寒窯賦》卻流芳而世。我心中永遠迴盪着呂公之語:“蜈蚣百足,行不及蛇;

雄雞扇翼,飛不過鴉……時遭不遇,只宜安貧守分;心若不欺,必有揚眉之日……”。

呂蒙正早年的辛酸生活,催促他人小樹立奮發圖強的觀念,蒼天開眼扶持他,天道酬勤,呂蒙朧讀書致仕,平步青雲。他歷經太宗、真宗兩代,曾三度擔任宰相,這一紀錄在北宋只有開國元勳趙普可以匹敵。

所以,呂蒙正給後世樹立了一個窮則思變,讀書改變命運的榜樣。思路決定出路,人生在於奮鬥。現代出身貧寒家境之人,不妨妨讀一下《寒窯賦》,想通了這個道理,就不會悲觀失望,人生處處有舞臺,機會無處不在,就看自己有無能力把握。

心靈雞湯勵志人物 17

來自美國洛杉磯聖費爾南多谷的13歲少年弗林·麥加利不是個簡單人物,短短數月,“烹飪天才”“人氣大廚”等響亮的榮譽紛至沓來,一個廚藝界的全民少年偶像就此誕生。美國NBC國家廣播公司和《紐約客》等各類媒體紛紛對他進行了專題報道,不少家長在得知麥加利的事蹟後甚至也打算讓自己的孩子去學習廚藝。

在烹飪這件事上,麥加利的超高天賦令人不容置疑。他11歲開始學習做菜,短短兩年時間便抵達了無數人辛苦一輩子都到不了的境界。在前不久的好萊塢“普拉亞”餐廳裏,人們就見識了麥加利的厲害,他爲100位特別預約的顧客烹製了只限量供應一晚的美食。當晚的晚宴一共有八道菜,而且包括頗爲複雜的韭蔥茴香燜鱒魚等,讓人在品嚐美味的同時,也不禁詫異於這名少年精湛的廚藝。

作爲一名早熟的廚師,麥加利在廚房嫺熟且充滿自信的'動作讓所有人感到震驚,連美食家及食客都對他印象深刻,“他是個藝術家,對調料的用量以及烹飪過程的掌控也非常精準。”

如此高的人氣使麥加利不斷收到邀約,在結束這場晚宴後,他又收到比弗利山莊“B1erBeisl餐廳”的邀請,用十二道菜招待40個人。當然,要品嚐到麥加利的美食,代價也不低,每人收費160美元,和一般的自助餐相比,這絕對是貴族消費了。

當然,麥加利絕對不只是四處打游擊戰,除了經常去一流餐館擔任特聘廚師外,他還有着專屬自己的店。每個月他都會選一天將自己的家變成一家名爲“尤瑞卡”的餐館,專門爲慕名而來的顧客解饞。作爲有個性的廚師,他信奉的是不走尋常路,菜單上只展示18道菜,鱒魚燉韭菜、茴香焦糖杏仁……其他的菜一律有權拒絕。每個月到了這天,麥加利的媽媽則變身餐廳經理,負責協調服務人員,同時還是洗碗工——儘管她不熱愛,但爲了麥加利的愛好,她倒也樂在其中。

一般來說,靠譜的家長都能培養出靠譜的小孩,但靠譜的小孩背後不一定站着靠譜的父母。麥加利能夠走上名廚之路,他媽媽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這位媽媽不喜歡做飯,即便偶爾爲之也讓麥加利難以下嚥。久而久之,麥加利媽媽就沒有了做菜的積極性,也使得麥加利的整個童年時代都充斥着一股肯德基和麥當勞的氣味。直到有一天,他實在閒着無聊,自己走進廚房嘗試着做了一頓飯,沒想到,第一次做的飯竟然味道還不錯,這讓麥加利勁頭十足,從此一發不可收。樂得自在的媽媽趕緊爲他買了不少烹飪書,同時爲他下載了一些網絡上的食譜。

麥加利拿到廚具的那一刻,宛如初戀般激動不已,“我只是感覺愛上了它”。於是麥加利將自己的臥室改造成了一間功能齊全的廚房,裏面廚具應有盡有,鍋碗瓢盆,還有專業的不鏽鋼工作臺。

有夢想的人都有自己的信仰,麥加利心中的“聖地”是位於芝加哥、被媒體評爲“美國最好餐館”的艾琳娜餐廳。2013年暑假,麥加利打算前往那裏跟隨美國家喻戶曉的大廚格蘭特·阿卡茲實習,他也希望日後自己能夠在這家米其林三星餐廳擔任大廚。當然,阿卡茲大廚對麥加利也給予了超高評價:“他是個天才,對烹飪具有超出一般的熱情。”

不過熱情本身很廉價,人人身上都有,卻沒幾個人從吃貨華麗地轉身成廚師,畢竟只有附着在行動上面,熱情才能變成通往成功的催化劑。比起那些愛吃卻只能等別人做了再去吃的大人們,很顯然,13歲的麥加利更懂得這個道理。

心靈雞湯勵志人物 18

或者與喬治.奧威爾的《一九八四》有關,對1984年,陳年印象深入。

那一年的好多事陳年都記得:自己於1984年上高中、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1984年國慶大閱讀,也就是那一年,他讀了杜拉斯的《情人》、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時至本日,《百年孤單》仍是陳年放在牀頭常翻常讀的一本書。

陳年說“自己成擅長1984,對1984有情結”。他現在的凡客網則服務“生於1984”的一代人。凡客誠品最新的廣告代言人李宇春,出身於1984年。

陳年信任一句話“形勢比人強”。他過去不愛好讀史,認爲歷史不如文學、哲學有力氣、有深度,歷史只是故事,而哲學與文學是普世價值。最近七、八年,他讀的卻“簡直全是歷史書”,八年讀史,陳年感嘆“情勢比人強”。

七年前,陳年分開了卓越。在陳年的記憶裏,那是主要的一年。

何謂“局勢比人強”,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你剛好就在那個位置。斯人斯時!很多人常常發現,自己看到了很多機遇,“大時期”卻與自己擦肩而過,這是“錯過了勢”。

1984年景長的一代,或誕生的一代,自身就處於一個重要的地位。

這使得陳年一直地追求變化:他高中逃課倒過鋼材,做過鋼材信息收集,然後創辦雜誌,《好書》、《書評週刊》曾經是一個時代,一代人的'記憶,然後是卓越網、我友網、最後纔是凡客網。一路前行,不停奔馳,至今尚無終點。

陳年說開端的時候很簡略,就是爲了生存,倒鋼材能夠掙很大的一筆錢;做記者、編纂,是爲了“實現小的幻想”,通過媒體去實現一些個人的價值。那時“十分快就和文明界打成一片”,他很高興。而後去做一本雜誌,跟優良的作家學者打交道,“一堆人聊小說、文學的最高境界”。

那已經是上世紀末了,互聯網大潮從大洋此岸洶涌而來。陳年當初開始奇異自己:“爲什麼那時會有人,包含自己還天天把‘讀書寫作’當作頭等大事”?

接下來陳年受刺激了:跟做企業的人聊黃仁宇,別人問黃仁宇是哪個公司的?陳年發明從前做的許多工作,你試圖到達的影響實在並沒有實現。他覺得卓越網通過互聯網賣書,確定比《書評週刊》向用戶推舉影響大。隨後,陳年加盟卓越網。

陳年說:卓越網至少讓每個用戶買了書,這是第一步;讀與不讀,再論!

辦出色網的高興並沒有連續多久。卓著網後期全心擁抱亞馬遜,但亞馬遜卻不擁抱卓越網。更讓人“傷心”的是,亞馬遜“不講誠信,法律,明着詐騙,你還不措施”。陳年說“八十年代末讀大學的這批人”始終以爲西方的就是美的、善的、真的,成果卻是當面一套,背地一套,是假的、惡的、醜的,除暴安良。

很多年後,馬雲說過一句相似的話:當年是你們(西方的投資商、貿易配合搭檔)教我們做生意要誠信,現在卻讓我們去誘騙(指VIE事件)!

04年、05年,是陳年“修改價值觀”的一年,陳年後來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說所謂強勢文化是沒有同等可言的。陳年回想說,亞也遜談的是“我們要做80億美金了,你們才1億國民幣”,基本不談“普世價值”。那種刺激很大!

凡客就是這種心坎矛盾與價值觀牴觸後的產物。陳年說,做凡客這個事讓我感到平和,而不是牴觸,紮根在中國,用戶越來越多,用戶取得了價值;讓人感到你的公司很健康、很保險;真正地引導一個團隊,掌握一個公司的運氣。

生於1984,這使陳年認爲本人無論做了什麼,閱歷了什麼都因“本當如此”而“微不足道”。正由於如斯,陳年不願接收媒體採訪,不願發微博。2016年,電商行業的領軍人物使良多詞彙成爲風行詞,如“大摩女”、“交公糧”、“VIE”、“愛國流氓”等,但都與陳年無份。陳年只想“安份做事,無心於口水”。

陳年屢次舉到的一例子是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及香港嘉裏商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郭鶴年:1984年,郭鶴年投資建設中國“國貿大廈”。到今天,國貿已經成爲北京的地標性建造。在全世界的眼裏,國貿某種意思上象徵了“中國突起”出發點。

陳年說:有些人,註定會成爲歷史,因爲在那個歷史時刻,他就在那裏。斯人斯時!

不發微博的另一個起因是陳年愛好讀書,做過記者,開辦過《好書》、《書評週刊》,他認爲體系的瀏覽才幹給人常識,微博太碎片。他不樂意讀微博,也不願寫。他曾好奇地問一個人:排隊這麼長時光,爲何不拿本書,刷微博,有意思嗎?

凡客成長究竟太快,而互聯網又是一個高度透透明的世界。刻意低調的陳年不僅顯得“分歧羣”,而且讓外界猜想“凡客怎麼了”?於是,凡客虧損20億元,資金鍊斷裂等傳言變得鋪天蓋的地時候,凡客一下子無從適應。

陳年也在反思,急速、碎片化、網絡化的傳佈時代,凡客應如何擁抱變更?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