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古詩

古代送別古詩有哪些

本文已影響 3.46W人 

送別詩,是抒發詩人離別之情的漢族詩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維,王昌齡等。有關古代送別古詩文,歡迎大家一起來借鑑一下!

古代送別古詩有哪些

1、《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

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着。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黲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爲在歧路,兒女共沾襟。

4、《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5、《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6、《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7、《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8、《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9、《別離》

唐·陸龜蒙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杖劍對樽酒,恥爲遊子顏。

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10、《金陵酒肆留別》

唐·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11、《於易水送人一絕》

唐·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12、《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3、《謝亭送別》

唐·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14、《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高適

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聰。

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北東。

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15、《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爲鄉,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16、《賦得暮雨送李曹》

唐·韋應物

楚江微雨裏,建業暮鍾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17、《送別詩》

隋·無名氏

楊柳青青着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18、《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爲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19、《送沈子福之江東》

唐·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20、《南浦別》

唐·白居易

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古詩鑑賞之送別類詩歌形象分析

一、考綱解讀

近五年來,詩歌形象是必考考點之一,其中12考考察的是唐詞,13、16年考察的是宋詩,14、15年考察的是唐詩,從整體命題規律上看,唐宋詩基本是詩歌考察的載體。詩歌形象有思鄉類、送別類、愁苦類、抒懷類、戰爭類、愛情類等。送別類詩歌主要表達依依不捨的情感或者友人離開的祝福、擔憂或者別後的思念,這是古代詩歌中一個重要的主題,而送別類形象是考察機率較高,考生在複習過程中必須充分重視,加強練習。

二、提問形式

1、這首詩(詞)刻畫了那些意象,有什麼作用/用意?

2、XX意象或某一聯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

3、詩(詞)中的景物形象有什麼特點?請結合全詩進行分析。

4、靈活提問,如分析詩中某句話、某一聯(一般裏面都含有幾個形象)在在表達上的作用

三、審題及答題步驟

1、審題

題幹中會用 “形象”“意象”等字眼進行提示;一般要求談形象(意象)的作用或者形象(意象)中蘊含的思想感情,也有可能出題形式較爲靈活,直接要求分析某句的'作用或者談對某句的理解,這類提問往往不涉及形象二字,但在解答時一定要結合具體的形象甚至其表現手法來進行解答。

2、答題步驟

(1)明確形象

找出形象,並明確形象本身蘊含時令、地域、背景等特點,或明確由幾個形象溝通的畫面

(2)分析形象

從形象的組合方式、構成畫面的色彩、一般所代表的情緒及其作用(所烘托氛圍、爲抒情做鋪墊、寓情於景等等)進行分析;

(3)探求形象(意境)

通過形象對情感進行分析,根據詩歌上下文對形象或形象組合所表達的意境和情感進行分析。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