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詩詞名句

中國古詩詞大全1000首有哪些

本文已影響 1.87W人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爲古體詩和近體詩。那麼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國古詩詞大全1000首有哪些,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國古詩詞大全1000首有哪些

1、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唐代-駱賓王)

邊烽警榆(yú)塞,俠客度桑乾(qián)。

柳葉開銀鏑(dí),桃花照玉鞍(ān)。

滿月臨弓影,連星入劍端。

不學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2、送黃知新歸安南(唐代-賈島)

池亭沉飲遍,非曲江花。地遠漏海,春歸冬到家。

火山難下雪,瘴土不生茶。知決移來計,相逢期尚賒。

3、雪夜感舊(宋代-陸游)

江月亭前樺燭香,龍門閣上馱(tuó)聲長。

亂山古驛(yì)經三折,小市孤城宿兩當。

晚歲猶思事鞍(ān)馬,當時那信老耕桑。

綠沉金鎖俱塵,雪灑寒燈淚數行。

4、哭單父樑九少府(唐代-高適)

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

夜臺今寂寞,猶是子云居。

疇昔靈奇,登臨賦山水。

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裏。

契闊多離別,綢繆到生死。

九原即何處,萬事皆如此。

晉山徒嵯峨,斯人已冥冥。

常時祿且薄,歿後家復貧。

妻子在遠道,弟兄無一人!

十上多苦辛,一官常自哂。

青雲將可致,白日忽先盡。

唯有身後名,空留無遠近。

5、定風波暮春漫興(宋代-辛棄疾)

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鍾。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ōu)香篆(zhuàn)小簾櫳(lóng)。

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試問春歸誰得見?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

6、塞下曲(明代-蘇佑)

將營外月輪高,獵獵西風吹戰袍。

篥無聲河漢轉,露華霜氣滿弓刀。

7、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唐代-岑參)

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

平明發咸陽,暮及隴山頭。

隴水不可聽,嗚咽令人愁。

沙塵撲馬汗,霧露凝貂裘。

西來誰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發安西,路上無停留。

都護猶未到,來時在西州。

十日過沙磧,終朝風不休。

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

也知塞垣苦,豈爲妻子謀。

山口月欲出,先照關城樓。

溪流與松風,靜夜相颼。

別家賴歸夢,山塞多離憂。

與子且攜手,不愁前路修。

8、遼西作(唐代-崔顥)

燕郊芳歲晚,殘雪凍邊城。

四月青草合,遼陽春水生。

胡人正牧馬,漢將日徵兵。

露重寶刀溼,沙虛金鼓鳴。

寒衣著(zhuó)已盡,春服與誰成。

寄語洛陽使,爲傳邊塞(sài)情。

9、歸田賦(兩漢-張衡)

遊都邑(yì)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徒臨川以羨魚,俟(sì)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kāng)慨(kǎi),從唐生以決疑。諒天道之微昧(mèi),追漁父以同嬉。超埃塵以遐(xiá)逝,與世事乎長辭。

於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xí)鬱茂,百草滋榮。王雎(jū)鼓翼,(cāng)(gēng)哀鳴;交頸頡(xié)頏(háng),關關嚶嚶。於焉逍遙,聊以娛情。

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仰飛纖繳(zhuó),俯釣長流。觸矢(shǐ)而斃,餌吞鉤。落雲間之逸禽,懸淵沉之鯊(shā)(liú)。

於時曜(yào)靈俄景,繼以望舒。極般(pán)遊之至樂,雖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遺誡,將回駕乎蓬廬。彈五絃之妙指,詠周、孔之圖書。揮翰墨以奮藻,陳三皇之軌模。苟縱心於物外,安知榮辱之所如。

10、題梵隱院方丈梅(宋代-晏敦復)

亞檻傾檐一古梅,幾番有意喚春回。

吹香自許仙人下,照影還容高士來。

月射寒光侵澗戶,風搖翠色鎖階苔。

遊蜂野蝶休相顧,本性由來不染埃。

11、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唐代-白居易)

綠野(yě)堂開佔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gèng)種花。

12、漁家傲與趙康靖公(宋代-歐陽修)

四紀才名天下重。三朝構廈爲樑棟。定冊功成身退勇。辭榮寵。歸來白首笙(shēng)歌擁。

顧我薄才無可用。君恩近許歸田壠。今日一觴(shāng)難得共。聊對捧。官奴爲我高歌送。

13、天淨沙魯卿庵中(元代-張可久)

青苔古木蕭(xiāo)蕭,蒼雲秋水迢(tiáo)迢。紅葉山齋(zhāi)小小,有誰曾到?探梅人過溪橋。

14、觀鄭州崔郎中諸妓繡樣(唐代-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ruǐ)嬌,爭拈(niān)小筆上牀描。

繡成安向春園裏,引得黃鶯下柳條。

15、滿江紅中秋夜潮(宋代-曙祖)

萬水歸陰,故潮(cháo)信盈虛因月。偏只到、涼秋半破,鬥成雙絕。有物指磨金鏡淨,何人(ná)攫(jué)銀河決?想子胥(xū)今夜見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jiāo)龍穴;聲直上,蟾(chán)蜍(chú)窟(kū)。對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氣已能驅粉黛(dài),舉杯便可吞吳越。待明朝說似與兒曹,心應折!

16、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宋代-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躇。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裏笙(shēng)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jī),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è)。民安在?填溝壑(hè)。嘆江山如故,千村寥(liáo)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biān)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17、柏學士茅屋(唐代-杜甫)

碧山學士焚(fén)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餘。

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qú)。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18、國風豳風破斧(先秦佚名)

既破我斧,又缺我(qiāng)。周公東征,四國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將。

既破我斧,又缺我(qí)。周公東征,四國是(é)。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qiú)。周公東征,四國是遒(qiú)。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19、候人(先秦佚名)

彼候人兮,何戈與(duì)。彼其之子,三百赤芾(fú)。

維鵜(tí)在樑,不濡(rú)其翼。彼其之子,不稱其服。

維鵜在樑,不濡其(zhòu)。彼其之子,不遂其媾(gòu)。

薈(huì)兮蔚兮,南山朝(jī)。婉兮孌(luán)兮,季女斯飢。

20、綢繆(先秦佚名)

綢(chóu)繆(móu)束薪(xīn),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xī)子兮,如此良人何?

綢繆束芻(chú),三星在隅(yú)。今夕何夕,見此邂(xiè)逅(hòu)?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綢繆束楚,三星在戶。今夕何夕,見此粲(càn)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21、國風陳風澤陂(先秦佚名)

彼澤之陂(bēi),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wù)寐(mèi)無爲,涕泗(sì)滂(pāng)沱(tuó)。

彼澤之陂,有蒲與(jiān)。有美一人,碩且卷(quán)。寤寐無爲,中心(yuān)。

彼澤之陂,有蒲菡(hàn)萏(dàn)。有美一人,碩且儼。寤寐無爲,輾轉伏枕。

22、子虛賦(兩漢-司馬相如)

楚使子虛使於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田。田罷,子虛過烏有先生,亡詩在焉。坐定,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田樂乎?”子虛曰:“樂。”“獲多乎?”曰:“少。”“然則何樂?”對曰:“僕樂齊王之慾誇僕以車騎之衆,而僕對以雲夢之事也。”曰:“可得聞乎?”

子虛曰:“可。王車駕千乘,選徒萬騎,田於海濱。列卒滿澤,罘罔彌山,掩兔轔鹿,射麇腳麟。騖於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顧謂僕曰:‘楚亦有平原廣澤遊獵之地饒樂若此者乎?楚王之獵孰與寡人乎?’僕下車對曰:‘臣,楚國之鄙人也,幸得宿衛十有餘年,時從出遊,遊於後園,覽於有無,然猶未能遍睹也,又焉足以言其外澤者乎!’齊王曰:‘雖然,略以子之所聞見而言之。’

“僕對曰:‘唯唯。臣聞楚有七澤,嘗見其一,未睹其餘也。臣之所見,蓋特其小小耳者,名曰云夢。雲夢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則盤紆鬱,隆崇;岑參差,日月蔽虧;交錯糾紛,上幹青雲;罷池陂陀,下屬江河。其土則丹青赭堊,雌黃白,錫碧金銀,衆色炫耀,照爛龍鱗。其石則赤玉玫瑰,琳琨吾,玄厲,石。其東則有蕙圃:衡蘭芷若,芎昌蒲,茳蘺麋蕪,諸柘巴苴。其南則有平原廣澤,登降靡,案衍壇曼。緣以江,限以巫山。其高燥則生菥苞荔,薛莎青。其卑溼則生藏莨蒹葭,東薔雕胡,蓮藕觚盧、閭軒於,衆物居之,不可勝圖。其西則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發芙蓉菱華,內隱鉅石白沙。其中則有神龜蛟鼉,瑁鱉黿。其北則有陰林:其樹豫章,桂椒木蘭,櫱離朱楊,梨慄,橘柚芬芳;其上則有雛孔鸞,騰遠射干;其下則有白虎玄豹,蜒犴。

‘於是乃使諸之倫,手格此獸。楚王乃駕馴駁之駟,乘雕玉之輿。靡魚須之橈旃,吟月之珠旗。建干將之雄戟,左烏號之雕弓,右夏服之勁箭。陽子驂乘,纖阿爲御,案節未舒,即陵狡獸。蹴蛩蛩,轔距虛,軼野馬,陶,乘遺風,射遊騏。倏倩,雷動至,星流霆擊。弓不虛發,中必決眥,洞胸達腋,絕乎心繫。獲若雨獸,草蔽地。於是楚王乃弭節俳徊,翱翔容與。覽乎陰林,觀壯士之暴怒,與猛獸之恐懼。徼郄受詘,殫睹衆物之變態。

‘於是鄭女曼姬,被阿,揄縞,雜纖羅,垂霧。襞積褰縐,鬱橈溪谷。,揚戌削,蜚纖垂。扶與猗靡,呷萃蔡。下摩蘭蕙,上拂羽蓋。錯翡翠之威蕤,繆繞玉綏。眇眇忽忽,若神仙之彷彿。

‘於是乃相與獠於蕙圃,珊,上乎金堤。翡翠,射。微出,繳施。弋白鵠,連鵝。雙下,玄鶴加。怠而後發,遊於清池。浮文,揚旌。張翠帷,建羽蓋。罔瑁,鉤紫貝。金鼓,吹鳴籟。榜人歌,聲流喝。水蟲駭,波鴻沸。涌泉起,奔揚會。石相擊,,若雷霆之聲,聞乎數百里之外。將息獠者,擊靈鼓,起烽燧。車按行,騎就隊。乎,般乎裔裔。

‘於是楚王乃登雲陽之臺,怕乎無爲,澹乎自持,勺藥之和,具而後御之。不若王終日馳騁,曾不下輿,割輪,自以爲娛。臣竊觀之,齊殆不如。’於是齊王默然無以應僕也。”

烏有先生曰:“是何言之過也!足下不遠千里,來貺齊國,王悉發境內之士,而備車騎之衆,與使者出畋,乃欲力致獲,以娛左右,何名爲誇哉!問楚地之有無者,願聞國之風烈,先生之餘論也。今足下不稱楚王之德厚,而盛推雲夢以爲高,奢言樂而顯侈靡,竊爲足下不取也。必若所言,固非楚國之美也。無而言之,是害足下之信也。章君惡、傷私義,二者無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輕於齊而累於楚矣。且齊東鉅海,南有琅邪;觀乎成山,射乎之罘;浮勃,遊孟諸;邪與肅慎爲鄰,右以湯谷爲界。秋田乎青丘,彷徨乎海外。吞若雲夢者七八於其胸中曾不蒂芥。若乃儻瑰偉,異方殊類,珍怪鳥獸,萬端鱗充其中,不可勝記。禹不能名,不能計。然在諸侯之位,不敢言遊戲之樂,苑囿之;先生又見客,是以王辭不復,何爲無以應哉!”

23、客從(唐代-杜甫)

客從南溟(míng)來,遺我泉客珠。

珠中有隱字,欲辨不成書。

緘(jiān)之篋(qiè)笥(sì)久,以俟公家須。

開視化爲血,哀今征斂(liǎn)無!

24、封建論(唐代-柳宗元)

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則孰爲近?曰:有初爲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聖王堯、舜、禹、湯、文、武而莫能去之。蓋非不欲去之也,勢不可也。勢之來,其生人之初乎?不初,無以有封建。封建,非聖人意也。

彼其初與萬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人不能搏噬,而且無毛羽,莫克自奉自衛。荀卿有言:“必將假物以爲用者也。”夫假物者必爭,爭而不已,必就其能斷曲直者而聽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衆,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後畏,由是君長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爲羣,羣之分,其爭必,而後有兵有德。又有者,衆羣之長又就而聽命焉,以安其屬。於是有諸侯之列,則其爭又有者焉。德又者,諸侯之列又就而聽命焉,以安其封。於是有方伯、連帥之類,則其爭又有者焉。德又者,方伯、連帥之類又就而聽命焉,以安其人,然後天下會於一。適有里胥而後有縣夫,有縣夫而後有諸侯,有諸侯而後有方伯、連帥,有方伯、連帥而後有天子。自天子至於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故封建非聖人意也,勢也。

夫堯、舜、禹、湯之事遠矣,及有周而甚詳。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設五等,邦羣后。布履星羅,四周於天下,輪運而輻集;合爲朝覲會同,離爲守臣城。然而降於夷王,害禮傷尊,下堂而迎覲者。歷於宣王,挾中興復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陵夷迄於幽、厲,王室東徙,而自列爲諸侯。厥後問鼎之輕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誅萇弘者有之,天下乖戾,無君君之心。餘以爲周之喪久矣,徒建空名於公侯之上耳。得非諸侯之盛強,末不掉之咎歟?遂判爲十二,合爲七國,威分於陪臣之邦,國殄於後封之秦,則周之敗端,其在乎此矣。

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爲之郡邑,廢侯衛而爲之守宰,據天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游,攝製四海,運於掌握之內,此其所以爲得也。不數載而天下壞,其有由矣:亟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負鋤梃謫戍之徒,圜視而合從,呼而成羣,時則有叛人而無叛吏,人怨於下而吏畏於上,天下相合,殺守劫令而並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漢有天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而立宗子,封功臣。數年之間,奔命扶傷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遲不救者三代。後乃謀臣獻畫,而離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國居半,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繼漢而帝者,雖百代可知也。

唐興,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爲宜也。然猶桀猾時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於州而在於兵,時則有叛將而無叛州。州縣之設,固不可革也。

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適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者,苟其心,思遷其秩而已,何能理乎?”餘又非之。

周之事蹟,斷可見矣:列侯驕盈,黷貨事戎,凡亂國多,理國寡,侯伯不得變其政,天子不得變其君,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失在於制,不在於政,周事然也。

秦之事蹟,亦斷可見矣:有理人之制,而不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萬人側目。失在於政,不在於制,秦事然也。

漢興,天子之政行於郡,不行於國,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雖亂,不可變也,國人雖病,不可除也;及夫逆不道,然後掩捕而遷之,勒兵而夷之耳。逆未彰,奸利浚財,怙勢作威,刻於民者,無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謂理且安矣。何以言之?且漢知孟舒于田叔,得魏尚於馮唐,聞黃霸之明審,睹汲黯之簡靖,拜之可也,復其位可也,臥而之以輯一方可也。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賞。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設使漢室盡城邑而侯王之,縱令其亂人,戚之而已。孟舒、魏尚之術莫得而施,黃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明譴而導之,拜受而退已違矣;下令而削之,締交合從之謀周於同列,則相顧裂眥,勃然而起;幸而不起,則削其半,削其半,民猶瘁矣,曷若舉而移之以全其人乎?漢事然也。

今國家盡制郡邑,連置守宰,其不可變也固矣。善制兵,謹擇守,則理平矣。

或者又曰:“夏、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尤非所謂知理者也。

魏之承漢也,封爵猶建;晉之承魏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不聞延祚。今矯而變之,垂二百祀,業彌固,何繫於諸侯哉?

或者又以爲:“殷、周,聖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當複議也。”是不然。

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蓋以諸侯歸殷者三千焉,資以黜夏,湯不得而廢;歸周者八百焉,資以勝殷,武王不得而易。徇之以爲安,仍之以爲俗,湯、武之所不得已也。夫不得已,帆之者也,私其力於己也,私其衛於子孫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爲制,公之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盡臣畜於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賢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後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繼世而理;繼世而理者,上果賢乎,下果不肖乎?則生人之理亂未可知也。將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視聽,則又有世夫世食祿邑,以盡其封略,聖賢生於其時,亦無以立於天下,封建者爲之也。豈聖人之制使至於是乎?吾固曰:“非聖人之意也,勢也。”

25、採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宋代-歐陽修)

輕舟短棹(zhào)西湖好,綠水逶(wēi)迤(yí),芳草長堤,隱隱笙(shēng)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lí)滑,不覺船移,微動漣(lián)漪(yī),驚起沙禽掠岸飛。

26、北固晚眺(唐代-竇常)

水國芒種後,梅天風雨涼。露蠶開晚簇,江燕繞危檣。

山趾北來固,潮頭西去長。年年此登眺,人事幾銷亡。

27、夏至夜即事(明代-陳恭尹)

初晴天氣便炎蒸,小閣風多最上層。臘酒舊藏椎髻婦,春茶新惠住山僧。

頻探落月移湘簟,自惜流螢掩夜燈。一歲算來今夕短,老夫猶爲幾回興。

28、清明(清代弘曆)

輕暖輕寒杏酪天,緋桃綠柳鬥芳妍。殷殷午夜方祈雨,忽忽春風又禁菸。

新種恰宜浸淺水,嫩苗已看茁平田。望雲未釋中心願,任取兒童放紙鳶。

29、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唐代-李商隱)

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

身閒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30、駐馬聽吹(元代-白樸)

裂石穿雲,玉管宜橫清更潔。霜天沙漠,鷓(zhè)鴣(gū)風裏欲偏斜。鳳凰(huáng)臺上暮雲遮,梅花驚作黃昏雪。人靜也,一聲吹落江樓月。

31、論詩三十首其三(金朝-元好問)

鄴(yè)下風流在晉多,壯懷猶見缺壺歌。

風雲若恨張華少,溫李新聲奈若何。

32、秋晚悲懷(宋代-李覯)

漸老多憂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傷。

數分上黃葉,一瞬曙光成夕陽。

春水別來應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shuāng)。

壺中若逐(zhú)仙翁去,待看年華幾許長。

33、齊安郡晚秋(唐代-杜牧)

柳岸風來影漸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雲容水態還堪賞,嘯志歌懷亦自如。

雨暗殘燈棋散後,酒醒孤枕(zhěn)雁來初。

可憐赤壁爭雄渡,唯有蓑(suō)翁坐釣魚。

34、秋夜(唐代-王建)

夜久葉露滴(dī),秋蟲入戶飛。

臥多骨髓(suǐ)冷,起覆舊綿衣。

35、河瀆神(唐代-張泌)

古樹噪寒鴉,滿庭楓葉蘆花。晝燈當午隔輕紗,畫閣珠簾影斜。

門外往來祈(qí)賽客,翩(piān)翩帆落天涯。回首隔江煙火,渡頭三兩人家。

36、風流子秋郊即事(清代-納蘭性德)

平原草枯矣,重陽後、黃葉樹騷(sāo)騷。記玉勒(lè)青絲,落花時節,曾逢拾翠,忽聽吹簫。今來是、燒痕殘碧盡,霜影亂紅凋(diāo)。秋水映空,寒煙如織,皁(zào)雕(diāo)飛處,天慘(cǎn)雲高。

人生須行樂,君知否?容易兩鬢(bìn)蕭蕭。自與東君作別,(chǎn)地無聊。算功名何許,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gū)酒西郊。便向夕陽影裏,倚馬揮毫。

37、臨江仙(送章長卿還姑蘇兼寄程致道)(宋代-葉夢得)

碧瓦新霜侵曉夢,黃花已過清秋。風帆何處掛扁舟。故人歸欲盡,殘日更回頭。

樂圃橋邊煩借問,有人高臥江樓。寄聲聊爲訴離憂。桂叢應已老,何事久淹留。

38、木蘭花慢送歸雲去雁(宋代-張孝祥)

送歸雲去雁,淡寒採滿溪樓。正佩解湘腰,釵(chāi)孤楚鬢(bìn),鸞(luán)鑑分收。凝情望行處路,但疏煙遠樹織離憂。只有樓前流水,伴人清淚長流。

霜華夜永逼衾(qīn)(dāo),喚誰護衣篝(gōu)?今粉館重來,芳塵未掃,爭見嬉遊!情知悶來(tì)酒,奈迴腸不醉只添愁。脈脈無言竟日,斷魂雙鶩(wù)南州。

39、送宇文太守赴宣城(唐代-王維)

寥落雲外山,迢遙舟中賞。

鐃(náo)吹髮西江,秋空多清響。

地迥(jiǒng)古城蕪(wú),月明寒潮廣。

時賽敬亭神,復解罟(gǔ)師網。

何處寄想思,南風吹五兩。

40、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宋代-周紫芝)

記得武陵相見日,六年往事堪(kān)驚。回頭雙鬢已星星。誰知江上酒,還與故人傾。

鐵馬紅旗寒日暮,使君猶寄邊城。只愁飛詔下青冥(míng)。不應霜塞晚,橫槊(shuò)看詩成。

41、古離別(唐代-韋莊)

晴煙漠漠柳毿(sān)毿,不那離情酒半酣(hān)。

更把玉鞭雲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

42、秋胡行其二(兩漢-曹操)

願登泰華山,神人共遠遊。

願登泰華山,神人共遠遊。

經歷崑崙山,到蓬萊,

飄(yáo)八極,與神人俱。

思得神藥,萬歲爲期。

歌以言志。願登泰華山。

天地何長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長久,人道居之短。

世言伯陽,殊(shū)不知老。

赤松王喬,亦云得道。

得之未聞,庶(shù)以壽考。

歌以言志。天地何長久。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zhāo)。

二儀合聖化,貴者人。

萬國率(shuài)土,莫非王臣。

仁義爲名,禮樂爲榮。

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

四時更逝去,晝夜以成歲。

四時更逝去,晝夜以成歲。

人先天,而天弗違(wéi)。

不戚(qī)年往,憂世不治。

存亡有命,慮之爲蚩(chī)。

歌以言志。四時更逝去。

慼慼欲何念?歡笑意所之。

戚(qī)戚欲何念?歡笑意所之。

壯盛智惠,殊不再來。

愛時進趣,將以惠誰?

泛泛放逸(yì),亦同何爲?

歌以言志。慼慼欲何念。

43、登廬山絕頂望諸嶠(魏晉-謝靈運)

山行非有期,彌遠不能輟(chuò)。

但欲掩昏旦,遂復經圓缺。

捫壁窺龍池,攀枝瞰乳穴。

積峽忽復啓,平途俄已絕。

巒壠有合沓(tà),往來無蹤轍(zhé)。

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44、齊天樂齊雲樓(宋代-吳文英)

凌朝一片陽臺影,飛來太空不去。棟與參橫,簾鉤鬥曲,西北城高几許。天聲似語。便閶闔輕排,虹河平溯。問幾陰晴,霸吳平地漫今古。

西山橫黛瞰碧,眼明應不到,煙際沉鷺。臥笛長吟,層霾乍裂,寒月溟千里。憑虛醉舞。夢凝白闌干,化爲飛霧。淨洗青紅,驟飛滄海雨。

45、念奴嬌雪霽夜月中登樓望賀蘭山作(元代-朱)

登樓眺(tiào)遠,見賀蘭,萬仞(rèn)雪峯如畫。瀑布風前千尺影,疑瀉銀河一派。倚危欄,神遊無際,天地猶嫌隘(ài)。瓊臺玉宇,跨鸞(luán)思返仙界。

我醉宿酒初醒,景融詩興,筆掃千快。下視紅塵人海混,脫履(lǚ)不能長喟。對月清光,飲餘(yú)沆(hàng)瀣(xiè),氣逼人清煞(shā)。玉笙吹徹,此時情意誰解?

46、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沖表之公實野步(宋代-洪炎)

四山矗(chù)矗野田田,近是人煙遠是(cūn)。

鳥外疏鍾靈隱寺,花邊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畫原非筆,所見皆詩本不言。

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lí)徙(xǐ)倚至黃昏。

47、亡後見形詩(唐代-李煜)

異國非所志,煩勞殊(shū)清閒。

驚濤千萬裏,無乃見鐘山。

48、賀新郎兵後寓吳(宋代-蔣捷)

深閣簾垂繡。記家人、軟語燈邊,笑渦(wō)紅透。萬疊城頭哀怨角,吹落霜花滿袖。影廝伴、東奔西走。望斷鄉關知何處,羨(xiàn)寒鴉、到著黃昏後。一點點,歸楊柳。

相看只有山如舊。嘆浮雲、本是無心,也成蒼狗。明日枯荷包冷飯,又過前頭小阜。趁未發、且嘗村酒。醉探枵(xiāo)囊(náng)毛錐(zhuī)在,問鄰翁。要寫牛經否。翁不應,但搖手。

49、在金日作選二(宋代-宇文虛中)

滿腹詩書漫古今,頻年流落易傷心。

南冠終日囚府,北雁何時到上林?

開口摧頹(tuí)空抱朴,協肩奔走尚腰金。

莫邪利劍今何在?不斬奸邪恨最深!

遙夜沉沉滿幕霜,有時歸夢到家鄉。

傳聞已筑西河館,自許能肥北海羊。

回首兩朝俱草莽(mǎng),馳心萬里絕農桑。

人生一死渾閒事,裂(zì)穿胸不汝忘!

50、浣花溪記(明代-鍾惺)

出成都南門,左爲萬里橋。西折纖秀長曲,所見如連環、如(jué)、如帶、如規、如鉤,色如鑑(jiàn)、如琅(láng)(gān)、如綠沉瓜,窈(yǎo)然深碧,瀠(yíng)回城下者,皆浣花溪也。然必至草堂,而後浣(huàn)花有專名,則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爲青羊宮,溪時遠時近。竹柏蒼然,隔岸陰森者盡溪,平望如薺。水木清華,神膚洞達。自宮以西,流匯而橋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yú)夫雲通灌(guàn)縣,或所云“江從灌口來”是也。

人家住溪左,則溪蔽(bì)不時見,稍斷則復見溪。如是者數處,縛(fù)柴編竹,頗有次第。橋盡,一亭樹道左,署曰“緣江路”。過此則武侯祠。祠前跨溪爲板橋一,覆以水檻,乃睹“浣花溪”題榜。過橋,一小洲橫斜插水間如梭,溪周之,非橋不通,置亭其上,題曰“百花潭水”。由此亭還度橋,過梵安寺,始爲杜工部祠。像頗清古,不必求肖,想當爾爾。石刻像一,附以本傳,何仁仲別駕署華陽時所爲也。碑皆不堪讀。

鍾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遠,東屯險奧,各不相襲。嚴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難之於朋友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kuí)門一段奇耳。窮愁奔走,猶能擇勝,胸中暇整,可以應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貞子時也。

時萬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頃之霽。使客遊者,多由監司郡邑招飲,冠蓋稠(chóu)濁,磬(qìng)折喧溢,迫暮趣(cù)歸。是日清晨,偶然往。楚人鍾惺(xīng)記。

51、清明日對酒(宋代-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52、小長干曲(唐代-崔國輔)

月暗送湖風,相尋路不通。

菱(líng)歌唱不徹,知在此塘中。

53、楊柳枝(唐代-劉禹錫)

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54、月(唐代-薛濤)

魄(pò)依鉤樣小,扇逐漢機團。

細影將圓質,人間幾處看。

55、春日還郊(唐代-王勃)

閒情兼嘿(mò)語,攜杖赴巖泉。

草綠縈新帶,榆(yú)青綴(zhuì)古錢。

魚牀侵岸水,鳥路入山煙。

還題平子賦,花樹滿春田。

56、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唐代-李嘉)

細草綠汀(tīng)洲,王孫耐薄遊。

年華初冠帶,文體舊弓裘(qiú)。

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

使君憐小阮,應念倚門愁。

57、江畔步尋花七絕句(唐代-杜甫)

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diān)狂。

走覓南鄰愛酒伴,經旬出飲空牀。

稠(chóu)花亂蕊畏(wēi)江濱,行步欹(qī)危實怕春。(畏一作:裹)

詩酒尚堪驅使在,未須料理白頭人。

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

報答春光知有處,應須美酒送生涯。

東望少城花滿煙,百花高樓更可憐。

誰能載酒開金盞,喚取佳人舞繡筵(yán)。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黃四孃家花滿蹊(xī),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不是愛花即欲死,只恐花盡老相催。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ruǐ)商量細細開。

58、減字木蘭花斜紅疊翠(宋代-向子)

公下世。此詞,公之絕筆也

斜紅疊翠。何許花神來獻瑞(ruì)。粲(càn)粲裳衣。割得天孫錦一機。

真香妙質。不耐世間風與日。着意遮圍。莫放春光造次歸。

59、菩薩蠻(宋代-高觀國)

春風吹綠湖邊草。春光依舊湖邊道。玉勒錦障泥。少年遊冶時。

煙明花似繡。且醉旗亭酒。斜日照花西。歸鴉花外啼。

60、白玉蘭(近現代石任之)

緒不知名勸幾杯。賞花天氣一時回。蜉蝣也在春風裏,三世江南白燕來。

61、短歌行(唐代-白居易)

(tóng)太陽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出爲白晝入爲夜,圓轉如珠住不得。

住不得,可奈何,爲君舉酒歌短歌。

歌聲苦,詞亦苦,四座少年君聽取。

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風才往春風回。

人無根蒂時不駐,朱顏白日相隳(huī)頹(tuí)。

勸君且強笑一面,勸君且強飲一杯。

人生不得長恢,年少須臾(yú)老到來。

62、南歌子鳳髻金泥帶(宋代-歐陽修)

鳳髻(jì)金泥帶,龍紋玉掌梳。走來窗下笑相扶,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

弄筆偎人久,描花試手初。等閒妨了繡功夫,笑問鴛(yuān)鴦(yāng)兩字怎生書?

63、溪興(唐代-杜荀鶴)

山雨溪風捲釣絲,瓦甌(ōu)篷底斟時。

醉來睡着無人喚,流到前溪也不知。

64、偶成(宋代-李清照)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從曾賦(fù)賞花詩。

今看花月渾(hún)相似,安得情懷似往時。

65、度關山(兩漢-曹操)

天地間,人爲貴。

立君牧民,爲之軌則。

車轍(zhé)馬跡,經緯四極。

黜(chù)陟(zhì)幽明,黎庶(shù)繁息。

於(wū)鑠賢聖,邦域。

封建五爵(jué),井田刑獄,

有燔(fán)丹書,無普赦(shè)贖。

皋(yáo)陶甫侯,何有失職。

嗟(jiē)哉後世,改制易律。

勞民爲君,役賦其力。

舜(shùn)漆食器,畔者十國,

不及唐堯,採椽(chuán)不斫(zhuó)。

世嘆伯夷,欲以厲俗。

侈惡之,儉爲共德。

許由推讓,豈有訟曲。

兼愛尚同,疏者爲戚(qī)。

66、過分水嶺(唐代-溫庭筠)

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嶺頭便是分挺,惜別潺(chán)(yuán)一夜聲。

67、春雁(明代-王恭)

春風一夜到衡(héng)陽,楚水燕(yān)山萬里長。

莫道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

68、天仙子月落城烏啼未了(清代-納蘭性德)

月落城烏啼未了,起來翻爲無眠早。薄霜庭院怯生衣,心悄悄,紅闌(lán)繞。此情待共誰人曉?

69、古木臥平沙(唐代-王泠然)

古木臥平沙,摧殘歲月賒(shē)。

有根橫水石,無葉拂煙霞。

春至苔(tái)爲葉,冬來雪作花。

不逢星漢使,誰辨是靈槎(chá)。

70、公無出門(唐代-李賀)

天迷迷,地密密。

熊虺(huī)食人魂,雪霜斷人骨。

嗾(sǒu)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蘭客。

帝遣乘軒災自息,玉星點劍黃金軛(è)。

我雖跨馬不得還,歷陽湖波如山。

毒虯(qiú)相視振金環,狻(suān)猊(ní)(yà)(yǔ)吐饞涎(xián)。

鮑焦一世披草眠,顏回廿九鬢(bìn)毛斑。

顏回非血衰,鮑焦不違天;

天畏遭銜(xián)齧,所以致之然。

分明猶懼公不信,公看呵壁書問天。

71、撥不斷嘆寒儒(元代-馬致遠)

嘆寒儒,謾(màn)讀書,讀書須索題橋柱。題柱雖乘駟(sì)馬車,乘車誰買《長門賦》?且看了長安回去!

72、李雲南徵蠻詩(唐代-高適)

天寶十一載,有詔伐西南夷,右相楊公兼節制之寄,乃奏前雲南太守李宓涉海自交趾擊之。道路險艱,往復數萬裏,蓋百王所未通也。十二載四月,至於長安,君子是以知廟堂使能,李公效節。適忝斯人之舊,因賦是詩。

聖人赫斯怒,詔伐西南戎。

肅穆廟堂上,深沉節制雄。

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

料死不料敵,顧恩寧顧終。

鼓行天海外,轉戰蠻夷中。

梯近高鳥,穿林經毒蟲。

鬼門無歸客,北戶多南風。

蜂蠆隔萬里,雲雷隨九攻。

長驅浪破,急擊羣山空。

餉道忽已遠,懸垂欲窮。

精誠動白日,憤薄連蒼穹。

野食掘田鼠,晡餐兼僮。

收兵列亭堠,拓地彌西東。

臨事恥苟免,履危能飭躬。

將星照耀,邊色何溟。

瀘水夜可涉,交州今始通。

歸來長安道,召見甘泉宮。

廉藺若未死,孫吳知暗同。

相逢論意氣,慷慨謝深衷。

73、一剪梅襄樊四載弄乾戈(宋代-楊僉判)

襄(xiāng)樊(fán)四載弄乾戈,不見漁歌,不見樵(qiáo)歌。試問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zhè)枝不用舞婆娑,醜也能多,惡也能多!朱門日日買朱娥。事如何?民事如何?

74、摘得新(唐代-皇甫鬆)

摘得新,枝枝葉葉春。管絃兼美酒,最關人。平生都得幾十度,展香茵(yīn)。

酌一卮(zhī),須教玉笛吹。錦筵紅蠟燭,莫來遲。繁紅一夜經風雨,是空枝。

75、感憤(宋代-王令)

二十男兒面似冰,出門噓氣玉橫。

未甘身世成虛老,見天心卻太平。

狂去詩渾誇俗句,醉餘歌有過人聲。

燕然未勒胡雛在,不信吾無萬古名。

76、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宋代-範成)

家山隨處可行楸(qiū),荷鍤(chā)攜壺似醉劉。

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三輪世界猶灰劫,四形骸強首丘。

螻蟻烏鳶(yuān)何厚薄,臨風拊(fǔ)掌菊花秋。

77、燕詩示劉叟(唐代-白居易)

樑上有雙燕,翩(piān)翩雄與雌。

銜(xián)泥兩椽(chuán)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zī)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zī)爪雖欲敝(bì),心力不知疲。

須臾(yú)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chú)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裏,啁(zhōu)啾(jiū)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爲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78、零陵早春(唐代-柳宗元)

問春從此去,幾日到秦原。

憑(píng)寄還鄉夢,殷(yīn)勤入故園。

79、定風波昨夜山公倒載歸(宋代-辛棄疾)

昨夜山公倒載歸。兒童應笑醉如泥。試與扶頭渾未醒。休問。夢魂猶在葛家溪。

千古醉鄉來往路。知處。溫柔東畔白雲西。起向綠窗高處看。題遍。劉伶元自有賢妻。

80、行路難三首(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道如青天,我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慄。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行路難,歸去來!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81、東魯見狄博通(唐代-李白)

去年別我向何處,有人傳道遊江東。

謂言掛席度滄(cāng)海,卻來應是無長風。

82、玉樓春昭華夜醮連清曙(宋代-柳永)

昭華夜醮(jiào)連清曙(shǔ)。金殿霓(ní)旌(jīng)籠瑞霧。九枝擎(qíng)燭燦繁星,百和焚香抽翠縷。

香羅薦地延真馭(yù)。萬乘凝旒(liú)聽祕語。卜年無用考靈龜,從此乾坤齊歷數。

83、擬古九首(魏晉-陶淵明)

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

初與君別時,不謂行當久。

出門萬里客,中道逢嘉(jiā)友。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蘭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負。

多謝諸(zhū)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

辭家夙(sù)嚴駕,當往至無終。

問君今何行?非商復非戎。

聞有田子泰,節義爲士雄。

斯人久已死,鄉里習其風。

生有高世名,既沒傳無窮。

不學狂馳子,直在百年中。

仲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東隅(yú)。

衆蟄(zhé)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piān)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迢(tiáo)迢百尺樓,分明望四荒,

暮作歸雲宅,朝爲飛鳥堂。

山河滿目中,平原茫茫。

古時功名士,慷慨爭此場。

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máng)。

松柏爲人伐,高墳互低昂。

頹(tuí)基無遺主,遊魂在何方!

榮華誠足貴,亦復可憐傷。

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zhuó)一冠。

辛勤無此比,常有好容顏。

我欲觀其人,晨去越河關。

青松夾路生,白雲宿檐端。

知我故來意,取琴爲我彈。

上弦驚別鶴,下弦操孤鸞(luán)。

願留就君住,從令至歲寒。

蒼蒼谷中樹,冬夏常如茲;

年年見霜雪,誰謂不知時。

厭聞世上語,結友到臨淄(zī)。

稷(jì)下多談士,指彼決吾疑。

裝束既有日,已與家人辭。

行行停出門,還坐更自思。

不怨道里長,但畏人我欺。

萬一不合意,永爲世笑嗤(chī)。

伊懷難具道,爲君作此詩。

日暮天無雲,春風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達曙(shǔ)酣(hān)且歌。

歌竟長嘆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

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

少時壯且厲,撫劍行遊。

誰言行遊近?張掖(yè)至幽州。

飢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

不見相知人,惟見古時丘。

路邊兩高墳,伯牙與莊周。

此士難再得,吾行欲何求!

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採。

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

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

84、憫農二首(唐代-李紳)

春種一粒粟(sù),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chú)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85、鷓鴣天黃沙道中(宋代-辛棄疾)

句裏春風正剪裁。溪山一片畫圖開。輕鷗自趁虛船去,荒犬還迎野婦回。

鬆共竹,翠成堆。要擎(qíng)殘雪鬥疏梅。亂鴉畢竟無才思,時把瓊瑤蹴(cù)下來。

86、遊朝陽巖遂登西亭二十韻(唐代-柳宗元)

謫棄殊隱淪,登陟(zhì)非遠郊。

所懷緩伊鬱,詎欲肩夷巢(cháo)。

高巖瞰(kàn)清江,幽窟潛神蛟。

開曠延陽景,回薄攢林梢。

西亭構其巔(diān),宇臨呀(xiào)。

背瞻星辰興,下見雲雨交。

惜非吾鄉土,得以蔭菁(jīng)茆(máo)。

羈(jī)貫去江介,世仕尚函崤(xiáo)。

故墅即灃(fēng)川,數畝均肥磽(qiāo)。

臺館集荒丘,池塘疏沈坳。

會有圭組戀,遂貽(yí)山林嘲。

薄軀信無庸,鎖屑劇斗筲(shāo)。

囚居固其宜,厚羞久已包。

庭除植蓬艾,(xì)牖(yǒu)懸(xiāo)蛸(shāo)。

所賴山水客,扁舟柱長梢。

挹流敵清觴(shāng),掇(duō)野代嘉餚。

適道有高言,取樂非弦匏(páo)。

逍遙屏幽昧,澹薄辭喧呶(náo)。

晨雞不餘欺,風雨聞(xiāo)。

再期永日閒,提挈移中庖(páo)。

87、日暮(唐代-杜甫)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

風月自清夜,江山肥園。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頭白燈明裏,何須花燼(jìn)繁。

88、過融上人蘭若(唐代-綦毋潛)

山頭禪室掛僧衣,窗外無人水鳥飛。

黃昏半在下山路,卻聽鐘聲連翠微。

89、精衛填海(先秦佚名)

又北二百里,曰發鳩(jiū)之山,其上多柘(zhè)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xiào)。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爲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90、長安寒食(唐代-邵謁)

春風媚羅綺。

萬騎(jì)出都門,擁在香塵裏。

莫辭吊枯骨,千載長如此。

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時鬼。

但看平地遊,亦見摧(zhōu)死。

91、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元代-盧摯)

柳煙梨雪參(cēn)差(cī),犬吠柴荊,燕語茅茨。老瓦盆邊,田家翁媼(ǎo),鬢(bìn)發如絲。桑柘(zhè)外鞦韆女兒,髻(jì)雙鴉斜插花枝。轉眄(miàn)移時,應嘆行人,馬上哦(é)詩。

92、江梅引人間離別易多時(宋代-姜夔)

丙辰之冬,予留樑溪,將詣(yì)淮(huái)南不得,因夢思以述志。

人間離別易多時。見梅枝,忽相思。幾度小窗幽夢手同攜。今夜夢中無覓處,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溼紅恨墨淺封題。寶箏空,無雁飛。俊遊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暉。舊約扁(piān)舟,心事已成非。歌罷淮南春草賦,又萋(qī)萋。漂零客,淚滿衣。

93、酒泉子長憶觀潮(宋代-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溼。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94、霜天曉角題採石蛾眉亭(宋代-韓元吉)

倚天絕壁,直下江千尺。天際兩蛾凝黛,愁與恨,幾時極!

暮潮風正急,酒闌(lán)聞塞笛。試問謫仙何處?青山外,遠煙碧。

95、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五代-李)

菡(hàn)萏(dàn)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sháo)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欄通:闌)(何限恨一作:無限恨)

96、清平樂春歸何處(宋代-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lí)。百囀(zhuàn)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qiáng)薇(wēi)。

97、點絳脣丁未冬過吳鬆作(宋代-姜夔)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pàn)隨雲去。數峯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lán)懷古。殘柳參差舞。

98、長相思汴水流(唐代-白居易)

汴(biàn)水流,泗(sì)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99、清平樂雨晴煙晚(五代-馮延巳)

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

黃昏倚朱闌(lán)。西南新月眉彎。砌(qì)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春寒。

100、踏莎行芳草平沙(元代-張翥)

芳草平沙,斜陽遠樹,無情桃葉江頭渡。醉來扶上木蘭舟,將愁不去將人去。

薄劣東風,夭斜落絮,明朝重覓吹笙路。碧雲紅雨小樓空,春光已到銷魂處。

101、定風波江水沉沉帆影過(唐代-閻選)

江水沉沉帆影過,游魚到晚透寒波。渡口雙雙飛白鳥,煙嫋(niǎo),蘆花深處隱漁歌。

扁舟短棹(zhào)歸蘭浦(pǔ),人去,蕭蕭竹徑(jìng)透青莎(suō)。深夜無風新雨歇,涼月,露迎珠顆入圓荷。

102、點絳脣春眺(清代-凌廷堪)

青粉牆西,紫驄(cōng)嘶過垂楊道。畫樓春早,一樹桃花笑。

前夢迷離,人遠波聲小。年時到,越溪雲杳,風雨連天草。

103、好事近葉暗乳鴉啼(宋代-蔣元龍)

葉暗乳鴉啼,風定老紅猶落。蝴蝶不隨春去,入薰風池閣。

休歌金縷勸金卮(zhī),酒病煞(shà)如昨。簾卷日長人靜,任楊花飄泊。

104、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張園賞海棠作(宋代-管鑑)

春陰漠(mò)漠。海棠花底東風惡。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綠尊細細供春酌(zhuó)。酒醒無奈愁如昨。殷勤待與東風約。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卻。

105、點絳脣詠梅月(宋代-陳亮)

一夜相思,水邊清淺橫(héng)枝瘦。小窗如晝,情共香俱透。

清入夢魂,千里人長久。君知否?雨孱雲愁,格調還依舊。

106、滿江紅晝日移陰(宋代-周邦彥)

晝日移陰,攬衣起,香帷(wéi)睡足。臨寶鑑、綠雲撩亂,未(xiān)妝束。蝶粉蜂黃都褪了,枕痕一線紅生玉。背畫欄、脈(mò)脈悄無言,尋棋局。

重會面,猶未卜。無限事,縈心曲。想秦箏(zhēng)依舊,尚鳴金屋。芳草連天迷遠望,寶香薰被成孤宿。最苦是、蝴蝶滿園飛,無心撲。

107、江樓曲(唐代-李賀)

樓前流水江陵道,鯉(lǐ)魚風起芙蓉老。

曉釵催鬢(bìn)語南風,抽帆歸來一日功。

鼉(tuó)吟浦口飛梅雨,竿頭酒旗換青苧(zhù)。

蕭瑟浪白雲差池,黃粉油衫寄郎主。

新槽酒聲苦無力,南湖一頃菱(líng)花白。

眼前便有千里愁,小玉開屏見山色。

108、美人梳頭歌(唐代-李賀)

西施曉夢綃(xiāo)帳寒,香鬟(huán)墮髻(jì)半沉檀(tán)。

轆(lù)轤(lu)咿(yī)啞(yā)轉鳴玉,驚起芙蓉睡新足。

雙鸞開鏡秋水光,解鬟臨鏡立象牀。

一編香絲雲撒地,玉釵落處無聲膩(nì)。

紆手卻盤老鴉色,翠滑寶釵簪(zān)不得。

春風爛漫惱嬌慵(yōng),十八鬟多無氣力。

妝成(wǒ)(duǒ)欹(qī)不斜,雲裾(jū)數步踏雁沙。

背(bèi)人不語向何處?下階自折櫻桃花。

109、菩薩蠻迴文夏閨怨(宋代-蘇軾)

柳庭風靜人眠晝(zhòu),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ǒu),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110、構法華寺西亭(唐代-柳宗元)

竄(cuàn)身楚南極,山水窮險艱。

步登最高寺,蕭散任疏頑。

西垂下斗絕,欲似窺人寰(huán)。

如在幽谷,榛(zhēn)翳(yì)不可攀。

命童恣(zì)披翦(jiǎn),葺(qì)宇橫斷山。

割如判清濁,飄若升雲間。

遠岫(xiù)攢(cuán)衆頂,澄江抱清灣。

夕照臨軒墮,棲鳥當我還。

菡(hàn)萏(dàn)溢嘉色,(yún)(dāng)遺清斑。

神舒屏羈(jī)鎖,志適忘幽潺(chán)。

棄逐久枯(kū)槁(gǎo),迨(dài)今始開顏。

賞心難久留,離念來相關。

北望間親愛,南瞻(zhān)雜夷蠻。

置之勿複道,且寄須臾(yú)閒。

111、望江南江上雪(宋代-李綱)

江上雪,立釣漁翁。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圖畫若爲工。

雲水暮,歸去遠煙中。茅舍竹籬依小嶼,縮鯿圓鯽入輕籠。歡笑有兒童。

112、成都府(唐代-杜甫)

翳(yì)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異,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見故鄉。

江東流去,遊子日月長。

曾(céng)城填華屋,季冬樹木蒼。

喧然名都會,吹簫間(jiàn)笙(shēng)簧(huáng)。

信美無與適,側身望川樑。

鳥雀夜各歸,中原杳(yǎo)茫茫。

初月出不高,衆星尚爭光。

自古有羈(jī)旅,我何苦哀傷。

113、於園(明代-張岱)

於園在瓜洲步五里鋪,富人於五所園也。非顯者刺,則門鑰(yuè)不得出。葆(bǎo)生叔同知瓜洲,攜餘往,主人處處款之。

園中無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鬆數棵,緣坡植牡丹、芍(sháo)藥,人不得上,以實奇。後廳臨池,池中奇峯絕壑(hè),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視蓮花在天上,以空奇。臥房檻外,一壑旋下如螺螄纏,以幽陰深邃(suì)奇。再後一水閣,長如艇(tǐng)子,跨小河,四圍灌木蒙叢,禽鳥啾(jiū)唧(jī),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頹(tuí)然碧窈(yǎo)。瓜洲諸園亭,俱以假山顯,(胎於石,娠於磊石之手,男女於琢磨搜剔之主人),至於園可無憾矣。

114、燕子樓詩三首(唐代-白居易)

滿牀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牀。

燕子樓中霜月夜,秋來只爲一人長。

鈿暈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著即潸然。

自從不舞《霓裳曲》,疊在空箱十一年。

今春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墓上來。

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白居易

115、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一(唐代-盧綸)

鷲(jiù)翎(líng)金僕姑,燕尾繡蝥(máo)弧。

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116、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唐代-高適)

嗟(jiē)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xián)杯問謫(zhé)居。

巫峽啼(tí)猿數行淚,衡(héng)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聖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chóu)躇(chú)。

117、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18、寄人(唐代-張泌)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láng)回合曲闌(lán)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爲離人照落花。

119、長沙過賈誼宅(唐代-劉長卿)

三年謫(zhé)宦(huàn)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120、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唐代-王維)

渭(wèi)水自縈(yíng)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

鑾(luán)輿(yú)迥(jiǒng)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

雲裏帝城雙鳳闕(què),雨中春樹萬人家。

爲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chén)遊玩物華。

121、尋隱者不遇(唐代-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122、聽董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唐代-李頎)

蔡女昔造胡笳(jiā)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古戍(shù)蒼蒼烽(fēng)火寒,荒沉沉飛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葉驚(sè)。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竊聽來妖精。

言遲更(gèng)速皆應手,將往復旋如有情。

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雲陰且晴。

嘶(sī)酸雛(chú)雁失羣夜,斷絕胡兒戀母聲。

川爲靜其波,鳥亦罷其鳴。

烏孫部落家鄉遠,邏(luó)娑(suō)沙塵哀怨生。

幽音變調忽飄灑,長風吹林雨墮(duò)瓦。

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長安城連東掖垣,鳳凰池對青瑣門。

高才脫略名與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123、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雲(唐代-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覽通:攬;明月一作:日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銷愁一作消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124、李端公(唐代-盧綸)

故關衰(shuāi)草遍,離別自堪悲。(自堪悲一作:正堪悲)

路出寒雲外,人歸暮(mù)雪時。

少孤爲客早,多難識君遲。

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125、秋夕(唐代-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píng),輕羅小扇撲流螢(yíng)。

天階(jiē)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天階一作:天街;臥看一作:坐看)

126、行路難(唐代-盧照鄰)

君不見長安城北渭橋邊,枯木橫槎臥古田。

昔日含紅復含紫,常時留霧亦留煙。

春景春風花似雪,香車玉輿恆闐咽。

若個遊人不競襻,若個倡家不來折。

倡家寶襪蛟龍帔,公子銀鞍千萬騎。

黃鶯一向花嬌春,兩兩三三將子戲。

千尺長條百尺枝,丹桂青榆相蔽虧。

珊瑚葉上鴛鴦鳥,鳳凰巢裏雛兒。

巢傾枝折鳳歸去,條枯葉落狂風吹。

一朝零落無人問,萬古摧殘君炬知?

人生貴賤無終始,倏忽須臾難久恃。

誰家能駐西山日?誰家能堰東流水?

漢家陵樹滿秦川,行來行去尺哀憐。

自昔公卿二千石,鹹擬榮華一萬年。

不見朱脣將白貌,惟聞素棘與黃泉。

金貂有時須換酒,玉塵但搖莫計錢。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處。

蒼龍闕下君不來,白鶴山前我應去。

雲間海上邈難期,赤心會合在何時?

但願堯年一百萬,長作巢由也不辭!

127、詠湖中雁(南北朝-沈約)

白水滿春塘,旅雁每迥翔。

唼流牽弱藻,斂翮帶餘霜。

羣浮動輕浪,單泛逐孤光。

懸飛竟不下,亂起未成行。

刷羽同搖漾,一舉還故鄉。

128、採桑子塞上詠雪花(清代-納蘭性德)

墳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別後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jiā),萬里西風瀚(hàn)海沙。

129、薛寶釵詠白海棠(清代-曹雪芹)

珍重芳姿(zī)晝掩門,自攜手甕(wèng)灌(guàn)苔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qì)魂。

淡極始知花更豔,愁多焉得玉無痕。

欲償白帝宜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130、南鄉子詠瑞香(清代-顧太清)

花氣靄(ǎi)芳芬,翠幕重簾不染塵。夢裏真香通臂,氤(yīn)氳(yūn)。不是婷婷倩女魂。

細蕊綴(zhuì)紛紛,淡粉輕脂最可人。懶與凡葩(pā)爭豔冶,清新。贏得嘉名自冠羣。

131、殘葉(宋代-李覯)

一樹摧殘幾片存,欄邊爲汝最傷神。

休翻雨滴寒鳴夜,曾抱花枝暖過春。

與影有情唯日月,遇紅無禮是泥塵。

上陽宮女多詩思,莫寄人間取次人。

132、定風波紅梅(宋代-蘇軾)

好睡慵(yōng)開莫厭遲。自憐冰臉不時宜。偶作小紅桃杏色,閒雅,尚餘(yú)孤瘦雪霜姿。

休把閒心隨物態,何事,酒生微暈沁(qìn)瑤肌。詩老不知梅格在,吟詠,更看綠葉與青枝。

133、梅花絕句其二(宋代-陸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fèn)着花遲。

高標逸(yì)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

134、生查子重葉梅(宋代-辛棄疾)

百花頭上開,冰雪寒中見(xiàn)。霜月定相知,先識春風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折我最繁枝,還許冰壺薦(jiàn)。

135、鸚鵡(唐代-羅隱)

莫恨雕(diāo)籠翠羽殘,江南地暖隴(lǒng)西寒。

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

136、柳梢青燈花(宋代-張林)

白玉枝頭,忽看蓓蕾(lěi),金粟(sù)珠垂。半顆安榴,一枝杏,五色薔薇。何須羯(jié)鼓聲催。銀裏、春工四時。卻笑燈蛾(é),學他蝴蝶,照影頻飛。

137、望海樓(宋代-米芾)

雲間鐵甕(wèng)近青天,縹(piāo)緲(miǎo)飛樓百尺連。

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zūn)前。

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cāng)州起白煙。

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秋月兩茫然。

138、極相思題陳藏一水月梅扇(宋代-吳文英)

玉纖風透秋痕。涼與素懷分。乘鸞歸後,生綃淨翦,一片冰雲。

心事孤山春夢在,到思量、猶斷詩魂。水清月冷,香消影瘦,人立黃昏。

139、鵲橋仙一竿風月(宋代-陸游)

一竿風月,一蓑(suō)煙雨,家在釣臺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zhào),潮平繫纜,潮落浩歌歸去。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140、讀中興碑(宋代-張耒)

玉環妖血無人掃,漁陽馬厭長安草。

潼關戰骨高於山,萬里君王蜀中老。

金戈鐵馬從西來,郭公凜凜英雄才。

舉旗爲風偃爲雨,灑掃九廟無塵埃。

元功高名誰與紀,風雅不繼騷人死。

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師筆下龍蛇字。

天遣二子傳將來,高山十丈磨蒼崖。

誰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見昏眸開。

百年興廢增感慨,當時數子今安在?

君不見,荒涼浯水棄不收,時有遊人打碑賣。

141、春坊正字劍子歌(唐代-李賀)

先輩匣(xiá)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

隙(xì)月斜明刮露寒,柳平鋪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jí)藜(lí)刺,(pì)鵜(tí)淬花白鷳(xián)尾。

直是荊(jīng)軻(kē)一片心,莫教照見春坊字。

絲團金懸簏(lù)簌(sù),神光欲截藍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驚,嗷(áo)嗷鬼母秋郊哭。

142、田家三首(唐代-柳宗元)

蓐(rù)食徇所務,驅牛向東阡。

雞鳴村巷白,夜色歸暮田。

札札耒(lěi)耜(sì)聲,飛飛來烏鳶。

竭茲筋力事,持用窮歲年。

盡輸助徭役,聊就空自眠。

子孫日已長,世世還復然。

籬(lí)落隔煙火,農談四鄰夕。

庭際秋蟲鳴,疏麻方寂歷。

蠶絲盡輸稅,機杼(zhù)空倚壁。

里胥(xū)夜經過,雞黍(shǔ)事筵(yán)席。

各言官長峻,文字多督責。

東鄉後租期,車轂(gǔ)陷泥澤。

公門少推恕,鞭樸恣(zì)狼藉。

努力慎經營,肌膚真可惜。

迎新在此歲,唯恐踵(zhǒng)前跡。

古道饒蒺(jí)藜(lí),縈迴古城曲。

蓼(liǎo)花被刀,陂水寒更綠。

是時收穫竟,落日多樵牧。

風高榆柳疏,霜重梨棗熟。

行人迷去住,野鳥競棲宿。

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陸。

今年幸少豐,無厭(zhān)與粥。

143、青青陵上柏(兩漢佚名)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jiàn)中石。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爲薄。

驅車策駑(nú)馬,遊戲宛與洛。

洛中何鬱(yù)鬱,冠帶自相索。

長衢(qú)羅夾巷,王侯多第宅。

兩宮遙相望,雙闕(què)百餘尺。

極宴娛心意,戚(qī)戚何所迫?

144、牧童詩(宋代-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lǒng)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145、國風魏風碩鼠(先秦佚名)

碩(shuò)鼠碩鼠,無食我黍(shǔ)!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rǔ),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yuán)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女通汝)

146、估客樂四首(南北朝-釋寶月)

郎作十里行,儂作九里送。

拔儂頭上釵,與郎資路用。

有信數寄書,無信心相憶。

莫作瓶落井,一去無消息。

珂峨頭,何處發揚州。

借問上郎,見儂所歡不?

初發揚州時,船出平津泊。

五兩如竹林,何處相尋博。

147、池州翠微亭(宋代-岳飛)

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148、金錯刀行(宋代-陸游)

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fēi)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立顧八荒。

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

爾來從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lín)峋(xún)。

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149、東城(元代-趙孟)

野店桃花紅粉姿,陌頭楊柳綠菸絲。

不因送客東城去,過卻春光總不知。

150、柳枝詞(宋代-鄭文寶)

亭亭畫舸(gě)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hān)。

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151、遊園不值(宋代-葉紹翁)

應憐屐(jī)齒印蒼苔,小扣柴扉(fēi)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152、汴京紀事(宋代-劉子)

輦(niǎn)轂(gǔ)繁華事可傷,師師垂老過湖湘。

縷(lǚ)衣檀(tán)板無顏色,一曲當時動帝王。

153、七哀詩三首其一(兩漢-王粲)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gòu)患。

復棄中國去,身適荊蠻。

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

顧聞號泣聲,揮涕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

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

南登霸(bà)陵岸,回首望長安,

悟彼下泉人,喟(kūi)然傷心肝。

154、禾熟(宋代-孔平仲)

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dòu)谷登場。

老牛粗了耕耘債,齧(niè)草坡頭臥夕陽。

155、原道(唐代-韓愈)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仁與義爲定名,道與德爲虛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爲仁,孑孑爲義,其小之也則宜。其所謂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也。其所謂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謂德也。凡吾所謂道德雲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謂道德雲者,去仁與義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沒,火於秦,黃老於漢,佛於晉、魏、樑、隋之間。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於楊,則歸於墨;不入於老,則歸於佛。入於彼,必出於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後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老者曰:“孔子,吾師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師之弟子也。”爲孔子者,習聞其說,樂其誕而自小也,亦曰“吾師亦嘗師之”云爾。不惟舉之於口,而又筆之於其書。噫!後之人雖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其孰從而求之?

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訊其末,惟怪之慾聞。古之爲民者四,今之爲民者六。古之教者處其一,今之教者處其三。農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賈之家一,而資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窮且盜也?

古之時,人之害多矣。有聖人者立,然後教之以相生相養之道。爲之君,爲之師。驅其蟲蛇禽獸,而處之中土。寒然後爲之衣,飢然後爲之食。木處而顛,土處而病也,然後爲之宮室。爲之工以贍其器用,爲之賈以通其有無,爲之醫藥以濟其夭死,爲之葬埋祭祀以長其恩愛,爲之禮以次其先後,爲之樂以宣其湮鬱,爲之政以率其怠倦,爲之刑以鋤其強梗。相欺也,爲之符、璽、鬥斛、權衡以信之。相奪也,爲之躇甲兵以守之。害至而爲之備,患生而爲之防。今其言曰:“聖人不死,盜不止。剖鬥折衡,而民不爭。”嗚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無聖人,人之類滅久矣。何也?無羽毛鱗介以居寒熱也,無爪牙以爭食也。

適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則失其所以爲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則失其所以爲臣;民不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則誅。今其法曰,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養之道,以求其所謂清淨寂滅者。嗚呼!其亦幸而出於三代之後,不見黜於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於三代之前,不見正於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與王,其號雖殊,其所以爲聖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飲而飢食,其事雖殊,其所以爲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爲太古之無事”?”是亦責冬之裘者曰:“曷不爲葛之之易也?”責飢之食者曰:“曷不爲飲之之易也?”傳曰:“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然則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爲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國家,滅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經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詩》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今也舉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幾何其不胥而爲夷也?

夫所謂先王之教者,何也?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其文:《詩》、《書》、《易》、《春秋》;其法:禮、樂、刑、政;其民:士、農、工、賈;其位:君臣、父子、師友、賓主、昆弟、夫婦;其服:麻、絲;其居:宮、室;其食:粟米、果蔬、魚肉。其爲道易明,而其爲教易行也。適以之爲己,則順而祥;以之爲人,則愛而公;以之爲心,則和而平;以之爲天下國家,無所處而不當。適生則得其情,死則盡其常。效焉而天神假,廟焉而人鬼饗。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荀與揚也,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由周公而上,上而爲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爲臣,故其說長。然則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鰥寡孤廢疾者有養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156、五代史宦官傳序(宋代-歐陽修)

自古宦者亂人之國,其源深於女禍。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蓋其用事也近而習,其爲心也專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親之。待其已信,然後懼以禍福而把持之。雖有忠臣、碩士列於朝廷,而人主以爲去己疏遠,不若起居飲食、前後左右之親可恃也。故前後左右者日益親,而忠臣、碩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勢日益孤。勢孤,則懼禍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禍患伏於帷闥,則向之所謂可恃者,乃所以爲患也。患已深而覺之,欲與疏遠之臣圖左右之親近,緩之則養禍而益深,急之則挾人主以爲質。雖有聖智,不能與謀。謀之而不可爲,爲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則俱傷而兩敗。故其者亡國,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藉以爲資而起,至抉其種類,盡殺以快天下之心而後已。此前史所載宦者之禍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爲人主者,非欲養禍於內而疏忠臣、碩士於外,蓋其漸積而勢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禍斯及矣。使其一悟,而去之可也。宦者之爲禍,雖欲悔悟,而勢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於女禍者”,謂此也。可不戒哉?

157、子革對靈王(先秦-左丘明)

楚子狩於州來,次於潁尾,使蕩侯、潘子、司馬督、囂尹午、陵尹喜帥師圍徐以懼吳。楚子次於乾溪,以爲之援。

雨雪,王皮冠,秦復陶,翠被,豹舄,執鞭以出,僕析父從。右尹子革夕,王見之。去冠被,舍鞭,與之語曰:“昔我先王熊繹與呂、王孫牟、燮父、禽父,並事康王,四國皆有分,我無有。今吾使人於周,求鼎以爲分,王其與我乎?”

對曰:“與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繹,闢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齊,王舅也;晉及魯、衛,王母弟也。楚是以無分,而彼皆有。今周與四國服事君王,將唯命是從,豈其愛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舊許是宅。今鄭人賴其田,而不我與。我若求之,其與我乎?”

對曰:“與君王哉!周不愛鼎,鄭敢愛田?”王曰:“昔諸侯遠我而畏晉,今我城陳、蔡、不羹,賦皆千乘,子與有勞焉。諸侯其畏我乎?”對曰:“畏君王哉!是四國者,專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工尹路請曰:“君王命剝圭以爲,敢請命。”王入視之。析父謂子革:“吾子,楚國之望也!今與王言如響,國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厲以須,王出,吾刃將斬矣。”

王出,復語。左史倚相趨過。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對曰:“臣嘗問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將皆必有車轍馬跡焉。祭公謀父作《祈招》之詩,以止王心,王是以獲沒於祗宮。臣問其詩而不知也;若問遠焉,其焉能知之?”

王曰:“子能乎?”對曰:“能。其《詩》曰:‘祈招之,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無醉飽之心。’”

王揖而入,饋不食,寢不寐,數日。不能自克,以及於難。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復禮,仁也。’信善哉!楚靈王若能如是,豈其辱於乾溪?”

158、屈原列傳(兩漢-司馬遷)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爲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嫺(xián)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爲憲令,屈平屬(zhǔ)草稿未定。上官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爲令,衆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爲‘非我莫能爲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chán)諂(chǎn)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dá),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騷》,蓋自怨生也。《國風》好色而不,《小雅》怨誹(fěi)而不亂。若‰騷》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嚳(kù),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舉類邇(ěr)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zhuó)淖(nào)污泥之中,蟬蛻(tuì)於濁(zhuó)穢(huì),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jiào)然泥(niè)而不滓(zǐ)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屈原既絀(chù)。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zòng)親,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yáng)去秦,厚幣質事楚,曰:“秦甚憎齊,齊與楚從親,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wū)之地六百里。”楚懷王而信張儀,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張儀詐之曰:“儀與王約六裏,不聞六百里。”楚使怒去,歸告懷王。懷王怒,興師伐秦。秦發兵擊之,破楚師于丹、淅(xī),斬首八萬,虜楚將屈(gài),遂取楚之漢中地。懷王乃悉發國中兵,以深入擊秦,戰於藍田。魏聞之,襲楚至鄧。楚兵懼,自秦歸。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困。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楚王曰:“不願得地,願得張儀而甘心焉。”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jìn)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懷王竟聽鄭袖,復釋去張儀。是時屈原既疏,不復在位,使於齊,顧,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其後,諸侯共擊楚,破之,殺其將唐(mò)。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懷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奈何絕秦歡!”懷王卒行。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後,因留懷王,以求割地。懷王怒,不聽。亡走趙,趙不內。復之秦,竟死於秦而歸葬。

長子頃襄(xiāng)王立,以其弟子蘭爲令尹。楚人既咎(jiù)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也。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juàn)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復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爲,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夫、令尹子蘭,兵挫(cuò)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爲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易》曰:“井渫(xiè)不食,爲我心惻(cè),可以汲。王明,並受其福。”王之不明,豈足福哉!令尹子蘭聞之,怒。卒使上官夫短屈原於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pàn),顏色憔悴,形容枯槁(gǎo)。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lǘ)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清,衆人皆醉而我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衆人皆醉,何不哺(bū)其糟而啜(chuò)其(lí)?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爲?”屈原曰:“吾聞之,繡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mén)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hào)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huò)乎?”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其後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爲秦所滅。自屈原沉汨(mì)羅後百有餘年,漢有賈生,爲長沙王太傅。過湘水,投書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餘讀‰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過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爲人。及見賈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遊諸侯,何國不容,而自令若是!讀《(fú)鳥賦》,同死生,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159、吉祥寺賞牡丹(宋代-蘇軾)

人老簪(zān)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醉歸扶路人應笑,十里珠簾半上鉤。

160、東京賦(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於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苟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於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是非,近於此惑?”

“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始於宮鄰,卒於金虎。嬴氏搏翼,擇肉西邑。是時也,七雄並爭,競相高以奢麗。楚築章華於前,趙建叢臺於後。秦政利觜長距,終得擅場,思專其侈,以莫己若。乃構阿房,起甘泉,結雲閣,冠南山。徵稅盡,人力殫。然後收以太半之賦,威以參夷之刑。其遇民也,若氏之芟草,既蘊崇之,又行火焉!黔首,豈徒高天,厚地而已哉?乃救死於其頸!以就役,唯力是視,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於漢而欣戴高祖。”

“高祖膺受圖,順天行誅,杖朱旗而建號。所推必亡,所存必固。掃項於垓下,紲子嬰於軹塗。因秦宮室,據其府庫。作洛之制,我則未暇。是以西匠營宮,目阿房。規摹逾溢,不度不臧。損之又損之,然尚過於周堂。觀者狹而謂之陋,帝已譏其泰而弗康。”

“且高既受命建家,造我區夏矣。文又躬自菲薄,治致昇平之德。武有啓土宇,紀禪肅然之功。宣重威以撫和,戎狄呼韓來享。鹹用紀宗存主,饗祀不輟,銘勳彝器,歷世彌光。今舍純懿而論爽德,以春秋所諱而爲美談,宜無嫌於往初,故蔽善而揚惡,祗吾子之不知言也。必以肆奢爲賢,則是黃帝合宮,有虞總期,固不如夏癸之瑤臺,殷辛之瓊室也。湯武誰革而用師哉?盍亦覽東京之事以自寤乎?”

“且天子有道,守在海外。守位以仁,不恃隘害。苟民志之不諒,何雲巖險與襟帶?秦負阻於二關,卒開項而受沛。彼偏據而規小,豈如宅中而圖。”

“昔先王之經邑也,掩觀九,靡地不營。土圭測景,不縮不盈。總風雨之所交,然後以建王城。審曲面勢,洛背河,左伊右。西阻九阿,東門於旋。盟津達其後,太谷通其前。回行道乎伊闕,邪徑捷乎轅。室作鎮,揭以熊耳。底柱輟流,鐔以。溫液湯泉,黑丹石緇。王鮪岫居,能鱉三趾。宓妃攸館,神用挺紀。龍圖授羲,龜書畀姒。召伯相宅,卜惟洛食。周公初基,其繩則直。萇弘魏舒,是廓是極。經途九軌,城隅九雉。度堂以筵,度室以幾。京邑翼翼,四方所視。漢初弗之宅,故宗緒中圮。”

“巨猾間釁,竊弄神器。歷載三六,偷安天位。於時蒸民,罔敢或貳。其取威也重矣!我世祖忿之,乃龍飛白水,鳳翔參墟。授鉞四七,共工是除。旬始,羣兇靡餘。區宇寧,思和求中。睿哲玄覽,都茲洛宮。曰止曰時,昭明有融。既光厥武,仁洽道豐。登岱勒封,與黃比崇。”

“逮至顯宗,六合殷昌。乃新崇德,遂作德陽。啓南端之特闈,立應門之將將。昭仁惠於崇賢,抗義聲於金商。飛雲龍於春路,屯神虎於秋方。建象魏之兩觀,旌六典之舊章。其內則含德章臺,天祿宣明。溫飭迎春,壽安永寧。飛閣神行,莫我能形。濯龍芳林,九穀八溪。芙蓉覆水,秋蘭被涯渚戲躍魚,淵遊龜永安離宮,竹冬青。陰池幽流,玄泉洌清。鵯秋棲,鶻春鳴。鳩麗黃,關關嚶嚶。於南則前殿靈臺,安福。門曲榭,邪阻城洫。奇樹珍果,鉤盾所職。西登少華,亭候修敕。九龍之內,曰嘉德。西南其戶,匪凋匪刻。我後好約,乃宴斯息。於東則洪池清,淥水澹澹。內輔禽,外豐葭。獻鱉蜃與龜魚,供蝸與菱芡。其西則有平樂都場,示遠之觀。龍雀蟠蜿,天馬半漢。瑰異譎詭,燦爛炳煥。奢未及侈,儉而不陋。規遵王度,動中得趣。”

“於售禮,禮舉儀具。經始勿亟,成之不日。猶謂爲之者勞,居之者逸。慕唐虞之茅茨,思夏後之卑室。乃營三宮,布戒常。復廟重屋,八達九房。規天矩地,授時順鄉。造舟清池,惟水泱泱左制辟雍,右立靈臺。因進距衰,表賢簡能。馮相觀,祈禳災。”

“於是孟春元日,羣后旁戾。百僚師師,於斯胥洎。藩國奉聘,要荒來質。具惟帝臣,獻琛執贄。當覲乎殿下者,蓋數萬以二。爾乃九賓重,臚人列。崇牙張,鏞鼓設。郎將司階,虎戟交鎩龍輅充庭,雲旗拂霓。夏正三朝,庭燎。撞洪鍾,伐靈鼓,旁震八鄙,磕隱訇若疾霆轉雷而激迅風也。”

“是時稱警蹕已下凋輦於東廂。冠通天,佩玉璽,紆皇組,要干將。負斧,次席紛純,左右玉幾而南面以聽矣。然後百辟乃入,司儀辨等,尊卑以班,璧羔皮帛之贄既奠,天子乃以三揖之禮禮之。穆穆焉,皇皇焉,濟濟焉,將將焉,信天下之壯觀也。乃羨公侯卿士,登自東除,萬機,詢朝政,勤恤民隱,而除其眚。人或不得其所,若己納之於隍。荷天下之重任,匪怠皇以寧靜。發京倉,散禁財。賚皇寮,逮輿臺。命膳夫以饗,饔餼浹乎家陪。春醴惟醇,燔炙芬芬。君臣歡康,具醉熏熏。千品萬官,已事而勤屢省,懋乾乾。清風協於玄德,淳化通於自然。憲先靈而齊軌,必三思以顧愆。招有道於側陋,開敢諫之直言。聘丘園之耿,旅束帛之戔戔。上下通情,式宴且盤。”

“及將祀天郊,報地功,祈福乎上玄,思所以爲虔。肅肅之儀盡,穆穆之禮殫。然後以獻精誠,奉祀,曰:‘允矣,天子者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