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宋代詩詞

《雨霖鈴》原文及賞析

本文已影響 3.15W人 

  雨霖鈴

《雨霖鈴》原文及賞析

[宋] 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註釋】

1. 此調原爲唐教坊曲。相傳唐玄宗避安祿山亂入蜀,時霖雨連日,棧道中聽到鈴聲。爲悼念楊貴妃,便採作此曲,後柳永用爲詞調。又名《雨霖鈴慢》。上下闋,一百零三字,仄韻。這首詞選自《全宋詞》,雨霖鈴又作雨淋鈴。這首詞是他離開都城汴京(現在河南開封)時寫的,抒發了跟情人難分難捨的感情。

2.寒蟬:秋天的蟬。 悽切:淒涼急促。 對長亭晚:面對長亭,正是傍晚時分。

3. 驟雨:陣雨。 初歇:剛剛停歇。

4. 都門帳飲:在京都郊外搭起帳幕設宴餞行。無緒;沒有情緒,無精打采。

5.留戀處:一作“方留亦處”。

6. 蘭舟:據《述異記》載,魯班曾刻木蘭樹爲舟。後用作船的美稱。

7. 凝噎:悲痛氣塞,說不出話來。即是“凝咽”。

8. 去去:往前走了一程又一程(分手後越來越遠)。

9. 暮靄:傍晚的雲氣。

10. 沉沉:深厚的樣子。

11. 楚天:戰國時期湖南、湖北、江蘇、浙江一帶屬於楚國,這裏以“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

12. 清秋節:蕭瑟冷落的秋季。

13. 經年:經過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復一年。

14. 風情:情意(男女戀情)。

  【譯文】

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地淒涼而急促,面對着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發。握着手互相瞧着,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隻有楊柳岸邊,面對淒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再同誰去訴說呢?!

  【賞析】

此詞上片細膩刻畫了情人離別的場景,抒發離情別緒;下片着重摹寫想象中別後的悽楚情狀。全詞遣詞造句不着痕跡,繪景直白自然,場面栩栩如生,起承轉合優雅從容,情景交融,蘊藉深沉,將情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悽婉動人,堪稱抒寫別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詞和婉約詞的代表作。

詞的上片寫一對戀人餞行時難分難捨的別情。起首三句寫別時之景,點明瞭地點和節序。《禮記·月令》雲:“孟秋之月,寒蟬鳴。”可見時間大約在農曆七月。然而詞人並沒有純客觀地鋪敘自然景物,而是通過景物的描寫,氛圍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別意。時當秋季,景已蕭瑟;且值天晚,暮色陰沉;而驟雨滂沱之後,繼之以寒蟬悽切:詞人所見所聞,無處不淒涼。加之當中“對長亭晚”一句,句法結構是一、二、一,極頓挫吞嚥之致,更準確地傳達了這種淒涼況味。

上片正面話別,到此結束;下片則宕開一筆,先作泛論,從個別說到一般,得出一條人生哲理:“多情自古傷離別”。意謂傷離惜別,並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一句,則爲層層加碼,極言時當冷落淒涼的秋季,離情更甚於常時。“清秋節”一辭,映射起首三句,前後照應,針線極爲綿密;而冠以“更那堪”三個虛字,則加強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爲明顯、深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