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宋代詩詞

宋詞《聲聲慢》公開課反思

本文已影響 1.88W人 

這是我教學以來的第二次公開課。相比第一次說來,是要熟練的多,至少精神壓力沒有那麼大了,相對來說,要輕鬆自如得多。可以說,在上課過程中,我是比較自得隨意的,但是上完之後反思卻還是存在很大問題。我的這一堂公開課的教案大致如下:

宋詞《聲聲慢》公開課反思

教學目標

一,學會品讀關鍵詞把握詩人情感。

二,掌握藉助意象,鑑賞詩歌的方法。

教學重點及難點:

分析作者是如何傳達出愁情的?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瞭解作者

李清照:(1084-約1151)南宋著名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父親李格非爲當時著名學者,丈夫趙明誠爲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丈夫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靖康之變,北方淪陷,夫婦輾轉下江南。後趙明誠病死,她過着悲苦孤獨的晚年生活。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詞》《李清照集校注》輯本傳世。

結合作者生平創作概況,回憶初中所學的前後期詞作創作風貌。

再借由現代作家樑衡的話引出李清照後世影響的評判:

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責,念國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愛情之尊。無論對待政事、學業還是愛情、婚姻,她決不隨波,決不湊合,這就難免有了超越時空的孤獨和無法解脫的悲哀。她揹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國難、家難、婚難和學業之難於一身,凡封建專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衝突、磨難都折射在她那如黃花般瘦弱的身子上。一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明月鬆前照,清泉石上流”。

——樑衡《亂世中的美神》

因其詞作風貌對後世影響較大,所以後人建造了李清照紀念堂,引出一幅對聯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

漱玉集中金石錄裏文采有後主遺風

——易安故居楹聯

解釋對聯,說明李清照詞作雖然以白描著稱,但是依然有些殘留宋代口語痕跡現代人理解起來還是有些困難,所以要解決基本字詞。

乍暖還寒:忽暖忽寒。秋天的季節

最難將息:最難休養

怎敵他晚來風急:抵擋、對付

憔悴損:極點,程度高。

如今有誰堪摘:可以

獨自怎生的黑:怎麼,這樣

這次第:這種情況,這種光景

二,閱讀詩文,把握感情基調

1.學生結合幻燈片,要求揣摩語調,讀準字音。老師最後明確本詞的感情基調是悲苦愁絕的,朗讀時應用舒緩、低沉的語調。

2.部分學生朗讀,把對女詞人感情的體會融入到朗讀中去。

3.聽教師朗讀,並在心中默讀,把握節奏,感受詞作的音樂美。

三、研讀詩文,探究問題

1,找出本詞的詞眼,

教師明確,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句中的愁。

2,除了這一詞眼,還有哪些直接表現感情的字眼?

悽悽慘慘慼戚 正傷心

3,探討詞人愁情的內涵,詞人的愁從何而來?

教師明確:亡國之恨/孀居之悲/淪落之苦/思念之痛

4,作者是如何表現這種愁情的?

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

5,本詞中如何體現的這種間接抒情?

教師明確:意象,作品中帶有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詩歌通過意象表達情愁,這首詞通過哪些意象展現她的.愁?

6,讓學生找出詞中的意象

酒、秋風、過雁、黃花、梧桐、細雨

“淡酒/急風”:並非酒淡,而是愁濃,酒力壓不住心愁;借酒澆愁,而大風砭骨,又讓詩人意緒全無。只因作者愁太重,酒入愁腸愁更愁。一個“淡”字突出作者晚年的淒涼,心境的悽苦。

“雁”:秋天大雁由北往南遷徙,李清照南下避難,故覺得大雁是舊相識,而自己卻漂流困頓,寄寓他鄉。以前尚可鴻雁傳書,現在丈夫已死,家人疏散,就算是有千言萬語,也無人可託,無處可傳,從而抒發對家鄉的懷念。

“黃花”:詩人任憑黃花盛開,此時也無心攀摘,甚至讓菊花在枝頭堆積,直至凋落。在往年,她定能和丈夫一起來賞花,而今誰又有這興趣呢?看到花的憔悴,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顏,淒涼的心境與殘秋敗花融爲一體,更是愁上加愁。

“梧桐/細雨”:這些是惹人愁思的意象。窗前的梧桐樹又飄下了幾片枯葉,好不容易到黃昏,偏巧這時又下起了淅瀝的小雨,滴滴答答的雨聲,對於傷心的詩人來說,不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葉上,也彷彿敲在那顆破碎的心上。

小結:

最後以一首《宋時月光》結尾。

這堂課中心把握基本到位,但是學生活動少,講話太多。教學結構上,開頭太多,且幻燈片轉換太快,對具體詞句的分析太少,沒有落實到具體句子上,使得整堂課顯得有些漂浮。總體說來,新教學大綱的教學要求沒有很好的貫徹,今後尚待改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