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宋代詩詞

讀宋詞三百首有的感悟

本文已影響 2.7W人 

  讀宋詞三百首有感【一】

假期閒餘,隨手翻閱了一本宋詞。翻開《宋詞三百首》,則爲其中的細膩真摯所吸引,而不能自拔。詫異於文字的魅力竟可穿越千年不朽,思接千載。試想穿越千年的風雲變幻,和古人吟詠着同樣的詩歌,感受着同樣的情感,那是何等神奇的事情。

讀宋詞三百首有的感悟

忽然想起一句話“其實時間是靜止的,流動的是我們自己”,似乎有悟。品讀宋詞,感覺他們真情涌動,真切如一縷縷微風,從古代飄到當今,而且還要繼續飄到未來;它們又象涓涓溪流,在歷史的長河中永不間斷。心情好的時候,我喜歡讀詞。

喜歡和柳永一起感受“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的真情;喜歡和蘇軾一起“把酒問青天”,感慨“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心情不好的時候,我也喜歡讀詞。柳永的輕輕訴說“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我深有同感;蘇軾那斷腸的“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的淒涼滄桑,我聽後,會和他一起憂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李煜的“愁”,彷彿感染了我的“愁”。

讓我也反思是否我有些“爲賦新詞強說愁”?但是無論心情好亦或是心情不好,總有兩件事我很喜歡做:一是能感動自己的,再則是能爲自己的心靈創造一份感動的。所以讀細膩的宋詞成了我所喜歡做的事,因爲古人飽蘸感情的文章總能拂動心絃。

我喜歡蘇軾,他的豪邁是一種幾番大起大落後的徹悟;我還喜歡李清照,她的`詞脫俗而清新,委婉而細膩……每每讀到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辛棄疾的“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我總會覺得蕩氣迴腸,感慨萬千。

讀到白居易的《琵琶行》時,當讀到“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難”,不先求解釋而光看字面,就能體會到琵琶聲的清脆婉轉;讀曹植的《洛神賦》時,單簧管讀到“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迴雪”,不用細想這句話的解釋,也同樣能體會到那種輕塵出俏的脫俗;讀辛棄疾的《破陣子醉裏挑燈看劍》,更會被他“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豪言所折服……

讀古詩在我看來是一種享受。品宋詞卻是一種心靈的溝通,我真真切切感受到我是在品讀一個人。我喜歡那種從不知所云到有所領悟的境界。的確,我鍾愛着宋詞,但也有個小小建議:不要太過於鑽研它們的情感,會讓你走向“林黛玉”呀。但仍要說:“我愛宋詞!”

  讀宋詞三百首有感【二】

讀了宋詞三百首,我知道了許多著名的宋詞家,他們是蘇軾、辛棄疾、陸游、李清照……他們被後人分爲婉約派和豪放派。蘇軾的詞有寫自然風光的,借寫人寫物抒情的,詞風千變萬化。“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首描寫中秋月的詞,朗朗上口,流傳至今,成了千古名篇

有人評此詞爲“天仙化人之筆”。我最欣賞蘇軾豪放的詞風,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寫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氣勢磅礴,雄渾有力,彷彿讓我們看到了三國時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

當然,他也有十分溫柔的一面,如《江城子》悼念自己亡妻中寫道:“十年生……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使人聽起來又心酸又心動。還有表現壯志凌雲保衛國家的:“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他的好詞數不勝數。在女詞人中,不能不提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蓮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描寫的意境優美,讓人過目不忘……“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風住沉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都反映他流利顛沛的生活和家愁國愁的無奈。

宋詞中的名作說也說不完。想學好宋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平時要慢慢積累,學會把宋詞運用到學習中,生活中,才能真正領悟宋詞的魅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