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唐詩三百首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原文及其翻譯

本文已影響 3.68W人 

  原文:《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作者:王維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原文及其翻譯

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註釋

1、東山客:指東晉謝寧,曾隱居東山。

2、采薇:指殷末伯夷、叔齊采薇西山。

3、遠:這裏指不能入金馬門。

4、寒食:節令名,清明前一天或兩天。

  翻譯:

政治清明時代絕無隱者存在,爲朝政服務有才者紛紛出來。

連你這個象謝安的山林隱者,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齊去采薇。

你應試落弟不能待詔金馬門,那是命運不濟誰說吾道不對?

去年寒食時節你正經過江淮,滯留京洛又縫春衣已過一載。

我們又在長安城外設酒餞別,同心知己如今又要與我分開。

你行將駕駛着小船南下歸去,不幾天就可把自家柴門扣開。

遠山的樹木把你的身影遮蓋,夕陽餘輝映得孤城豔麗多彩。

你暫不被錄用純屬偶然的.事,別以爲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