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唐詩三百首

《路傍老人》的唐詩鑑賞

本文已影響 1.32W人 

路傍老人

《路傍老人》的唐詩鑑賞

耿湋

老人獨坐倚官樹,欲語潸然淚便垂。

陌上歸心無產業,城邊戰骨有親知。

餘生尚在艱難日,長路多逢輕薄兒。

綠水青山雖似舊,如今貧後復何爲。

耿湋詩鑑賞

“大曆十才子”以作酬唱詩而得名,其山水詩也頗多佳作。但繼承杜甫的現實主義傳統,以下層老百姓爲主角的詩篇爲數不多,比較著名的就是耿湋的這首《路傍老人》。

“老人獨坐倚官樹,欲語潸然淚便垂。”這兩句是寫詩人見到老人的苦況及向老人發問,下六句都是老人自述之語。官樹,即官道旁的樹,因大路是公家所建,故稱爲官道。這裏寫老人孤獨地倚着官樹而坐,詩人向前發問,老人未言先垂淚,總寫出老人的悲苦,並讓人急於瞭解他垂淚的緣由。

“陌上歸心無產業,城邊戰骨有親知。”這兩句“乃一篇之警策”。“陌上”,即老人面前的大路,“歸心”即思歸之心,接着句中又陡然來一轉折“無產業”,雖然思歸,可是故鄉的產業已經蕩然無存,回去又靠什麼生活呢?假如有親朋可以託付,或許仍然可以歸鄉,可是老人的“親知”——親戚和朋友,又都化爲城邊的戰骨。此句“有”,其實無,反言得妙。

這樣,既無產業,又無親故,回鄉夢必然成爲泡影,讀到這裏,讀者也不禁爲老人傷心淚下,和老人一起痛恨,詛咒這可惡的戰爭。

“餘生尚在艱難日,長路多逢輕薄兒。”老人無家可歸,無親友可依,真正是走投無路,因而十分悲痛,“餘生”含有又重意義,一是指虎口餘生,沒有象“親知”那樣化爲城邊的戰骨,二是說年紀老邁,剩下的生命已爲日不多了,“艱難日”是說時局還沒有太平,可見這首詩作於“安史之亂”尚未平定時。

下句寫老人在流浪途中又經常受到輕薄兒的欺凌、侮辱,這無異於雪上加霜。可憐的老人叫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最後只能喊出發自肺腑的哭聲:

“綠水青山雖似舊,如今貧後復何爲!”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老人卻歷盡劫難,備嘗辛酸,如今一貧如洗,真不知怎麼辦纔好!這兩句借與大自然的對比,喊出了老人心中鬱積已久的聲音,這無疑是對那個動亂的社會的控訴,但這種控訴又能改變什麼呢?

這首詩通過描寫老人的.不幸遭遇,深刻地反映了肅宗、代宗時期動亂的現實,具有很高的認識價值,在詩風較爲浮靡、題材較爲狹窄的大曆十才子詩中,彌足珍貴。就內容而言,詩人選擇老人作爲描寫對象,表現時代動亂,是很富於代表性的,因爲老人問題是全社會都很關注的問題,孤獨無助的老人更是亂世中最悽慘的人;而中國曆來有敬老的美德,寫老人的不幸最易引起人們的同情;另外“十才子”在詩中寫老人的不幸,也常常悲嘆自己的衰老,這正反映出他們身處亂世而又無力振作的迷惘心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