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唐詩三百首

唐詩《早秋》賞析

本文已影響 1.16W人 

  作者: 許渾

唐詩《早秋》賞析

  原文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

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

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

  註解

1、泛:彈,猶流蕩。

2、還密:尚未凋零。

3、淮南兩句:用《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暮”和《楚辭·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葉下”意。

  譯文

漫漫長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

青蘿輕拂好象有西風颼颼而生。

白露凝珠的野草棲留幾隻殘螢;

秋之晨雁羣掠過銀河向南飛騰。

高大的樹木拂曉看來尚未凋零,

陽光下遙望遠山層次格外分明。

淮南子有一葉落而知歲暮之句;

我悟到洞庭波兮木葉下的詩情。

  意境

此詩描繪初秋景色。前四句寫早秋的夜景,五、六兩句寫早秋的晝景,在描繪秋景的過程中,詩人注重高低遠近,落筆細緻而層次井然。“一葉落而知天下秋”,最後兩句運用《淮南子》與《楚辭》典故,渾然一體,神氣十足,又將身世感嘆暗寓於其中。

  賞析

前四句寫夜間景象。“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遙”字寫出秋夜的特點,夏季晝長夜短,進入秋天,就變成晝短夜長了。“泛請瑟”是寫詩人的聽覺,在寂靜的夜裏,似乎聽到有清細的瑟聲在浮動,仔細辨別,這聲音乃是翠蘿間生起的秋風之聲。“翠蘿”的“翠”字寫出初秋藤蘿的深綠顏色,是這個季節所特有的,它具有清涼之意,秋風從“翠蘿”中生出,則涼爽、清新可想而知。“殘螢棲玉露”,此句是寫俯視所見。說“玉露”而不說“冷露”,也有季節的特點。“玉露”是強調露珠的晶瑩光潤,再配上點點瑩光,媚麗無限。對句“早雁拂金河”是寫仰望所見,點點雁影掠過初秋的銀河。不說“銀河”而說“金河”,一是爲了與上句的“王露”構成工整的對仗,更重要的是借用“金”字在五行學說中與“秋”的對應關係,點明季節,傳達此時銀河的清麗明澈。此聯二句寫早秋之夜,全從光影上落筆,地面上是點點螢火,點點露光,天空中是點點星光,點點雁影,上千輝映,一派明潔,讓人感到夜色的寧靜與纖麗。

後四句寫白天景色。“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夜過天曉,高大的樹木依舊是葉子繁密,這是由於剛進秋天,氣候尚未變冷。這一筆仍是扣住“早秋”來寫。氣候雖未變冷,但畢竟已是秋天,天高氣爽,宇宙澄淨,所以晴日下的遠山就顯得輪廓分明,山色清晰,這就是“遠山晴更多”的原因。此聯二句,一句寫近景,一句寫遠景,重本色彩點染,樹之綠,山之青,把初秋的山野寫得玲瓏可愛。末二句連續使用兩個有關早秋的典故,爲秋光增色:“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

這是詠早秋景物的詠物詩。全詩構思縝密,句句緊扣“早秋”的風物來寫,把一個“早”字表現得十分突出。此詩以細緻的筆觸、清麗的文字描繪了初秋的景象,無一字脫離“早秋”的題目,處處落在“早”字,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之情。詩人通過“翠蘿”、“殘螢”、“玉露”、“早雁”、“曉還密”、“晴更多”、“一葉下”、“洞庭波”等詞語的遣用,扣緊“早”字,把早秋的景象寫得十分真切又婉麗如畫,是詩人爲初秋唱的一曲深請的頌歌。俯察、仰視、近看、遠望,從高低遠近來描繪早秋景物,真是神清氣足,悠然不盡。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