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文言文

歸老橋記文言文及翻譯

本文已影響 2.02W人 

原文

歸老橋記文言文及翻譯

武陵柳侯,圖其青陵之居,屬予而敘以書。曰:西北有湖,屬於陽山者,白馬湖也。陽山之西南有田,屬於湖上者,吾之先人青陵之田也。吾築樓於是而將老焉。青陵之西二百步,有泉出於兩崖之間,而東注入湖者,曰採菱之間。吾築橋於上,而為屋以復之。武陵之往來有事於吾廬者,與吾異日得老而歸,皆出於此也,故題之曰:歸老之橋。惟吾先人遺吾此土者,宅有桑麻,田有粳餘,而渚有蒲蓮,弋於高而追鳧雁之下上,緡於深而逐鮎鮪之潛泳。吾所以衣食其力而無愧於心也。息有喬木之繁蔭,藉有豐草之幽香。登山而淩雲,覽天地之奇變;弄泉而乘月,遺氛埃之溷濁。此吾所以處其怠倦而樂於自遂也。吾少而安焉,及壯則從事於四方,累乎萬物之自外至者,未嘗不思休於此也。今又獲位於朝,而榮於寵祿,以為遊觀於此,而吾將亦老矣,得無志於歸哉?又曰:世之老於官者,或不樂於歸,幸而有樂之者,或無以為歸。今吾有,是以成吾樂也。其為吾記之,使吾後之人,有考以承吾志也。餘以謂先王之養老者備矣,士大夫之致其位者,曰:“不敢煩以政”,蓋尊之也。而士亦皆明於進退之節,無戀祿之人,可謂兩得之也。後世養老之具既不備,士大夫之老於位者或擯而去之也,然士猶有冒而不知止者,可謂兩失之也。今柳侯年六十,齒發未衰,方為天子致其材力,以惠澤元元之時,雖欲遺章綬之榮,從湖山之樂,餘知未能遂其好也。然其志於歸也,如此聞其風,亦可以興起矣,乃為之記。(原載《嘉靖常德府志》

譯文

武陵柳侯用圖畫描繪出他位於青陵的居所,囑託我寫一篇記文,來信說:武陵的西北,有一個湖在梁山,叫白馬湖。梁山是西南,有塊田地在湖中,這是我先人的青陵田。我在此修築了一座屋舍想於此養老,青陵向西二百步,有一股泉水從兩座山崖之間流淌出來向東注入湖中,叫做採菱澗。我在湖上修了一座橋,又蓋了一所房屋將其遮蔽住。若有事從武陵與青陵屋舍之間來往,以及他日我得以告老還鄉,都要經過這座橋,所以給它題了一個名字叫做歸老橋。

我的先人留給我這塊土地,宅中有桑麻,田中有粳稻,而湖中有香蒲、蓮蓬。在天空中可以飛射上下翻飛的野鴨與大雁,在水中可以垂釣四處遊動的鱘魚和鰉魚。我由此可以自食其力,從而問心無愧。休憩之時有高聳的樹木濃蔭密佈,偃臥之時有豐縟的嫩草清香撲鼻。登高山置身青雲之上,可以一覽天地奇景;嬉戲清泉,戴月而歸,褪盡塵世的污濁。我由此得以療養疲憊的身心,舒心樂意。我年輕的時候生活安寧,到成年之後爲工作而奔走四方,疲憊於萬物對於身心的牽累,未嘗不想在此修養身心。如今在朝廷爲官,寵以優厚的俸祿,而我在此遊覽,感到自己終將衰老,難道沒有歸隱的想法嗎?又寫道:世上老於官場的人或許不高興歸隱;偶爾有樂於歸隱的'人,或許又沒有可歸之處。而如今我有這樣的一塊天地以成全我歸隱的樂意,希望爲我記載下來,使我的後人可以閱讀,由此而繼承我的志向

我認爲先王養老的方法可以說是非常完善了,士大夫退休了,就說“不敢再用政務來麻煩你”,這是尊重他們,而士大夫也深明按時退休之大義,沒有賴着不走的。可以說是兩全其美了。後世養老的方法既不完善,士大夫年老之後有的被趕走,而士大夫確也有貪念祿位而不知節制的,這可以說是兩方都有缺失。如今柳侯年屆六十,齒髮都沒有衰落,真是爲天子施展才華以普惠百姓的時候,雖想要捨棄官位的榮耀,享受湖光山色的快樂,但我知道還是不能滿足其心願的。然而他是如此有志於隱退,聽說了他的高風亮節的人士也可以有所感觸了,於是爲他寫了這篇記。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