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文言文

桓公入蜀文言文擴展閱讀與訓練

本文已影響 2.36W人 

  【導讀】

桓公入蜀文言文擴展閱讀與訓練

想必你一定知道“肝腸寸斷”這個成語吧?想必你小時候也抓過不少小動物來玩耍吧?正如此文中將講述的,在停船的間隙有人抓了一隻小猿,頓時給行舟的寂寞旅途增添了不少的樂趣,可以想象人們異常興奮,逗樂、玩耍,你爭我奪的場景。但尾隨而至的是母猿的聲聲哀號!正如長江漁者所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我們中的確很少有人真正想過它們的母親會不會也痛不欲生吧?讀了此則短文,想必你會嚴肅地思考這些問題。

  【選文】

桓公入蜀①,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②,其母緣岸哀號③,行百餘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視其腹中,腸皆寸寸斷。公聞之,怒命黜其人④。

  【註釋

①東晉346年,桓溫出兵攻打蜀地。②部伍:指軍隊;部,部曲,是古代軍隊的編制單位;伍,行伍,指軍隊。猿子:小猿。③哀號(háo):悲傷的號叫。④黜(chù):黜退,罷免。

  【譯文】

桓溫率軍攻打蜀地,行進到三狹中,隊伍中有人捕得一隻小猿,它的.母猿沿着岸邊悲傷地號叫,(跟着)走了數百里還不離去。(母猿)於是就跳上船,到船上就氣絕了。剖開(母猿)的肚子一看,肚腸都斷成一寸寸的了。桓溫聽說這件事,憤怒地下令罷免了那個捕猿的人。

  【閱讀欣賞】

作爲曾以“既不能流芳後世,亦不足復遺臭萬年耶?”之語震驚世人的一代梟雄桓溫,想必應該是衝鋒陷陣、橫刀越馬、心腸似鐵的。然而,在這樣叱吒風雲的武夫的內心世界裏,卻也有他動人心絃的溫柔一面。當桓溫得知母猿肝腸寸斷之時,不禁勃然大怒,並罷黜了那位“得猿子者”的職位。初看起來,桓溫的勃然大怒似乎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不就是死了頭山野猿猴嗎,又何必大動肝火?但是,桓溫當時顯然是被這頭悲慘母猿的愛子之情、失子之痛所深深打動。面對這種寧肯氣絕而亡也不肯放棄幼子的悲壯之愛,難道我們也有理由可以嘲笑、玩樂嗎?

從《世說新語》的這段簡短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另一側面的桓溫。讓人想起魯迅先生之所言:“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讀罷全文,我們不禁爲母猿的悲壯母愛而感動,也爲英雄內心的柔情而感嘆。

  【練習】

1.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其母緣( )岸哀號 至( )三峽中 遂( )跳上船

行( )百餘里不去 至便即( )絕( )

2.請解釋下列句中“其”,並指出所指代的不同內容。

①怒命黜其人 ② 其母緣岸哀號

③破視其腹中

3.有人說桓公因爲這樣的小事而“怒命黜其人”,有些過於嚴厲了。請根據你自己的理解談談看法。

  【知識卡片】

古代漢語中與“走”相關詞語的辨析

“走”的本義是“跑”。如“夸父與日逐走”。而“走”的引申義是特指逃跑、逃奔。如《史記》中:“已而燕軍攻安平,城壞,齊人走。”古代漢語的“走”相當於現代漢語的“跑”,而古代漢語的“行”纔是現在的“走”。如《論語》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又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奔”也是“跑”的意思,如成語“東奔西跑”,又如“無奔走之勞矣”,所以“奔走”也作“跑”講,含有四處奔跑的意思。

而緩慢而“行”叫“步”,正所謂“步行”,如“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里。”而快速而“行”則又叫“趨”,如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趨”也常常指小步快走,表示對人的恭敬。比趨的速度還要快,步伐還要大,即是“走”,比走的速度還要快是“奔”。

在古代漢語中,這些與“走”相關的詞很容易混淆,所以我們要注意它們的不同意義用法,以便我們閱讀文言文時減少困難和誤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