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元代詩詞

元曲相關介紹

本文已影響 1.51W人 

元曲又稱夾心,是盛行於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元曲相關介紹

各朝各代的文化形式都是風格迥異而極具特色的,如元朝就以元曲爲人所知。

元曲又稱夾心。原本來自所謂的“蕃曲”、“胡樂”,首先在民間流傳,被稱爲“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隨着元滅宋入主中原,它先後在大都(今北京)和臨安(今杭州)爲中心的南北廣袤地區流傳開來。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雖有定格,但並不死板,允許在定格中加襯字,部分曲牌還可增句,押韻上允許平仄通押,與律詩絕句和宋詞相比,有較大的靈活性。

元曲是盛行於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雜劇,宋代以滑稽搞笑爲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元代發展成戲曲形式,每本以四折爲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等。流行於大都(今北京)一帶。明清兩代也有雜劇,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於元、明、清三代的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內容以抒情爲主,有小令和散套兩種。

元曲是漢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燦爛的花朵,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了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明清小說鼎足並舉,成爲我國文學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時期。一般來說,元雜劇和散曲合稱爲元曲,雜劇是戲曲,散曲是詩歌,屬於不同的文學體裁。但也有相同之處。兩者都採用北曲爲演唱形式。因此,散曲,劇曲又稱之爲樂府。散曲是元代文學主體。不過,元雜劇的成就和影響遠遠超過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單指雜劇,元曲也即“元代戲曲”。

繼唐詩、宋詞之後蔚爲一文學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獨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繼承了詩詞的清麗婉轉;一方面,元代社會使讀書人位於“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專權,社 會 黑 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極爲奪目的戰鬥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緒;鋒芒直指社會弊端,直斥“不讀書最高,不識字最好,不曉事倒有人誇俏”的社會,直指“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的世風。元曲中描寫愛情的作品也比歷代詩詞來得潑辣大膽。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藝術魅力。

元曲的興起對於我國民族詩歌的發展、文化的繁榮有着深遠的影響和卓越的貢獻,元曲一出現就同其他藝術之花一樣,立即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僅是文人詠志抒懷得心應手的工具,而且爲反映元代社會生活提供了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的嶄新的藝術形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