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二試題

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試題

本文已影響 2.34W人 

全卷滿分:16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試題

請將選擇題答案寫在相應題號下面

題號 1 2 3 4 6 7 8 10 11 12

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18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風靡/所向披靡 搶購/呼天搶地 鮮見/鮮廉寡恥

B.軀殼/金蟬脫殼 曲折/曲意逢迎 記載/載歌載舞

C.驚駭/言簡意賅 裨益/稗官野史 瀆職/將功贖罪

D.剽悍/膘肥體壯 慳吝/鏗鏘玫瑰 饋贈/振聾發聵

2.在下面一段話空缺和依次填入成 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筆名滿天下而原名湮沒無聞者,事實上等於____________。人家給咱們介紹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紹茅盾來得響亮;介紹一位謝婉瑩女士,不如介紹冰心來得___________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認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時候,仍不失爲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漢。千秋萬歲後,非但真假難辨,而且____________。

A.改名換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貫耳 弄巧成拙

C.改名換姓 如雷貫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 )

A.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定調第二年宏觀經濟政策和判斷當前經濟形勢最權威的風向標,也是每年度級別最高的經濟工作會議。

B.如果人民幣一旦升值,那麼我們的價格優勢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出口行業勢必受到很大的衝擊

C.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7日舉行新聞發佈會,就兩岸民間行業組織協商“三通”,外國公司參與兩岸航運,實現“三通”與所謂“臺灣安全”等相關問題作出了說明。

D.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各國本應 攜起手來,共同應對,可法國總統薩科奇卻在中歐峯會的關鍵時刻,會見達賴,干涉中國內政,這對於金融危機是毫無益處的。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3分)( )

A.登上黃山光明頂放眼眺望,起伏的羣山座座相連,鱗次櫛比,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際。

B.這部號稱投資上億的影片,儘管故事情節和演員的表演都很難讓人滿意,但瑕不掩瑜,它的佈景和服裝仍深受觀衆好評。

C.從洞口入內,你會看到一幅氣勢恢宏的洞中峽谷雄奇畫卷,峽谷深近百米,兩壁如削,寬處百餘米,窄處僅可容身,成具體而微的地下三峽。

D.只要你設身處地,到抗洪搶險第一線去,你就不能不爲我們子弟兵那種捨己爲人的精神所感動。

5.請以平實的語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園藝師一段話的深層含意,不超過25個字。(6分)

夜幕下,小松樹上彩燈閃爍。路過的老園藝師自言自語地感慨:“人睡覺要關燈,整夜燈光照着,非失眠不可。樹也一樣,那麼多的電線纏着,那麼強的燈光照着,能活得好嗎?夜色是美了,樹可是要生病的。人們 啊,要聽得懂草木的嘆息!”

二.文言文閱讀(3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3題。

(一)(17分)方山子①,光、黃②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③爲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於光、黃間,曰歧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④之遺像乎?”因謂之方山子。

餘謫居於黃,過歧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爲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問餘所以至此者。餘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餘宿其家,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餘既聳然異之。

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前十有九年,餘在歧下,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遊西山。鵲起於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方山子怒馬獨出,一發得之。因與餘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今幾日耳!精悍之色猶見於眉間,而豈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勳閥,當得官,使從事於期間,今已顯聞。而其家在洛陽,園宅壯麗,與公侯等。河北有田,歲得帛千匹,亦足以富樂。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

餘聞光、黃間多異人,往往陽狂垢污,不可得而見,方山子倘見之與?

(《方山子傳》,選自《蘇東坡集》)

注:①方山子:陳慥,字季常,鳳祥(今屬陜西)知府陳希亮之子,蘇軾任鳳祥籤判時與他交遊。②光:光州,州治在今河南潢川縣。黃:黃州,州治在今湖北黃崗縣。③朱家、郭解:均爲西漢著名遊俠。事見《史記 • 遊俠列傳》。④方山冠:漢代祭祀宗廟時樂人所戴。

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閭里之俠皆宗之 宗:尊崇

B.往往陽狂垢污 陽:表面上

C.園宅壯麗,與公侯等 等:等同

D.餘謫居於黃 謫:貶官

7.方山子的一生可以用“俠”“隱”兩個字來歸納,下面各句編爲四組,均能表現其“俠”的特點的一組是(3分)

①閭里之俠皆宗之 ②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 ③從兩騎,挾二矢,遊西山 ④怒馬獨出,一發得之 ⑤精悍之色猶見於眉間 ⑥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

8.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好的文章表意,常採用暗示的手法,如本文中“俯而不答,仰而笑”,寫的是陳慥有無限感慨,可是沒有明說,留待讀者自己去體會。這樣寫,留有餘地,表現力卻更強。

B.文章最後寫“光、黃間多異人”,而自己卻“不可得而見”,於是推測方山子或許可以看到他們,從這可以看出作者並沒有將方山子歸於“異人”一類 。

C.本文與一般的傳記不同,不是以陳慥的經歷爲線索,而是以自己的觀感爲線索,這樣寫,內容就顯得更真實,更富於情趣。

D.文中描寫陳慥的語句,簡潔而生動,能夠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9.翻譯文中的句子。(8分)

(1)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

(2)因與餘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

(二)(16分) 徐鉉,字鼎臣,揚州廣陵人。十歲能屬文,不妄遊處。仕吳爲校書郎,又仕南唐李昪父子,試知制誥,與宰相宋齊丘不協。時有得軍中書檄者,鉉及弟鍇評其援引不當。檄乃湯悅所作,悅與齊丘誣鉉、鍇泄機事,鉉坐貶泰州司戶掾,鍇貶爲烏江尉,俄復舊官。時景命內臣車延規、傅宏營屯田於常、楚州,處事苛細,人不堪命,致盜賊羣起。命鉉乘傳巡撫。鉉至楚州,奏罷屯田,延規等懼,逃罪,鉉捕之急,權近側目。及捕得賊首,即斬之不俟報,坐專殺流舒州。周世宗南征,景徙鉉饒州,俄召爲太子右諭德。景死,事其子煜爲禮部侍郎,通署中書省事。宋師圍金陵,煜遣鉉求緩兵。時煜將朱令贇將兵十餘萬自上江來援,煜以鉉既行,欲止令贇勿令東下。鉉曰:“此行未保必能濟難,江南所恃者援兵爾,奈何止之!”煜曰:“方求和解而複決戰,豈利於汝乎?”鉉曰:“要以社稷爲計 ,豈顧一介之使,置之度外可也。”煜泣而遣之。及至,雖不能緩兵,而入見辭歸,禮遇皆與常時同。及隨煜入覲,太祖責之,聲甚厲。鉉對曰:“臣爲江南大臣,國亡罪當死,不當問其他。”太祖嘆曰:“忠臣也!事我當如李氏。”命爲太子率更令。太平興國初,李昉獨直翰林,鉉直學士院。從徵太原,軍中書詔填委,鉉援筆無滯,辭理精當,時論能之。師還,加給事中。淳化二年,廬州女僧道安誣鉉奸私事,道安坐不實抵罪,鉉亦貶靜難行軍司馬。初,鉉至京師,見被毛褐者輒哂之,邠州苦寒,終不御毛褐,致冷疾。一日晨起方冠帶,遽索筆手疏,約束後事。書訖而卒,年七十六。鉉性簡淡寡慾,質直無矯飾。鉉有文集三十卷,《質疑論》若干卷。

(節選自《宋史•徐鉉傳》)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十歲能屬文,不妄遊處 遊:遊玩,遊覽

B.通署中書省事 署:代理

C.辭理精當,時論能之 能:認爲……有才能

D.見被毛褐者輒哂之 被:披,穿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檄乃湯悅所作 至於鞭箠之間,乃令人慾引節,斯不亦遠乎

B.煜以鉉既行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方求和解而複決戰 有如此之勢,而爲秦人積威之所劫

D.禮遇皆與常時同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徐鉉十歲時便能寫文章,在南唐爲官時因與宰相宋齊丘關係不好,又批評湯悅所寫文書援引不當,遭兩人誣陷而被貶謫。

B.徐鉉奉李景之命巡察,到楚州時,上書請求停止屯田,車延規等畏罪潛逃,徐鉉追捕很急,令權貴對他刮目相看。

C.徐鉉爲解金陵之圍,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後隨李煜朝見宋太祖受到斥責時剛正不阿,宋太祖贊之爲忠臣,並希望他忠於大宋。

D.徐鉉跟隨軍隊出征太原時,軍中需要撰寫的詔書很多,但徐鉉執筆寫來,言辭十分流暢,內容精當,受到當時人的稱讚。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7分)

(1) 即斬之不俟報,坐專殺流舒州。(4分)

(2) 此行未保必能濟難,江南所恃者援兵爾,奈何止之!(3分)

三、古詩鑑賞(8分)

14.閱讀下面一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

新年作

[唐]劉長 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①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②,從今又幾年。

[注]①嶺:指五嶺。作者當時調任潘州南巴,過此嶺。②長沙傅:賈誼曾受讒被貶爲長沙王太傅。

(1)從全詩看,詩人“潸然”淚下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

(2)頸聯運用了什麼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4分)

答:

四、句名篇默寫(10分)

15.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2) ____________________,美人帳下猶歌舞。(高適《燕歌行》)

(3)山高月小,____________________。(蘇軾《後赤壁賦》)

(4)____________________,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5)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羣鷗日日來。 , 。(杜甫《客至》)

(6) ,西風愁起綠波間。……細雨夢迴雞塞遠, 。(《浣溪沙》)

(7)____ ________,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8) ___________ _________,雪擁藍關馬不前。《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五、現代文閱讀題:(21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題。

良心的安撫

困難時期,糧食成了全社會的中心,天下事,再大也大不過糧食去。“民以食爲天”的平淡警句,在那個時候,徹頭徹尾地被我們所理解,牢牢地記在心上。

在普通的家庭裏,一天要吃幾兩糧食,一頓又該怎樣分配,成了大家要反覆掐算計較的事情,決不可以有半點疏忽。

就是在糧食如此困難的時候,有一天,我的奶奶突然意外地扛回了一袋糧食,是撿來的。天上掉餡餅!足足三十斤重的白麪。我們全家都愣了,呆呆地望着那袋糧食,不是大喜,而是惶恐。是誰丟的糧食?

奶奶說,也許是從自行車上掉下來的,也許是毛驢車上掉下來的,也許是大卡車……奶奶伸出凍紅的手,說我守着這袋糧食,在路邊等了兩個小時。我們心情複雜地望着這袋糧食,誰也不知道怎麼辦。奶奶說,要不 ,咱就跟這個人買點糧食,只買一碗,只一碗!我們都不明其意。奶奶拿起碗,從口袋裏舀出一碗,又將口袋紮緊,拿出十塊錢來,將糧食又扛了出去。全家人如釋重負。奶奶拿着錢,揹着糧食,又到路邊上去等候了。直到傍晚,夜幕降臨,奶奶又將口袋背了回來。沒有人認領這袋糧食。

第二天,我們又從口袋裏“買”了一碗糧食,奶奶又拿出十塊錢……整整三個月,我們全家懷着惶恐不安的心情,將一口袋糧食“買”光了。小櫃上放下了一百多塊不知該給誰的錢。在那個冬天,奶奶的心情一直很不安,像做了天大的錯事。空空的糧袋,成了她最大的心病。她甚至神經質地一手攥着錢,一手拿着空糧袋子,三番五次地站在路邊,等候那個丟糧的人。

歲月如梭,奶奶的不安,似乎一直都沒有化解。後來的年份裏,奶奶總要拿出家裏的吃食送給鄰居。甚至無故地塞給小孩子們錢,爲他們買糖果。有一天,奶奶將父親給她的工資一分不剩地全丟了。奶奶回來不是喪氣,而是有些興高采烈。她不斷嘮叨着,這就對了,這就對了,就算是還上了。原來,她還是想着那袋糧食。兩件事情雖然風馬牛不相及,但奶奶卻像是做了某種道義上的補償。奶奶的這種“交換”雖然可笑,甚至近於迂腐,但我們卻能理解她的心情。

在奶奶的晚年歲月裏,她因那一袋糧食,而做了許多的善事,很投入地去幫助別人。她常常幫得生硬過火,令人不解。但在奶奶的這些善舉裏,她的眉眼漸漸地舒展了,臉上漸漸地多了笑容。在她臨去世的那年,她終於開心地說:奶奶到底還上了那袋糧食,一定是還上了,你們說呢?我們隨聲附和,使勁說,還上了,還上了!

奶奶是用了多少代價去償還那袋糧食,我們說不清,奶奶心裏自然有她自己的計算,也許是十倍,也許還不止十倍。從她津津樂道的言語中,我們覺得她是還上了!是多少倍地還上了!

這件事,讓我記了許多年,印象之深,永不可磨滅。儘管奶奶的做法近於可笑和迂腐,儘管她的舉動是那麼不可思議,但左右思量,卻又覺得十分對稱。人世間就是這樣,良心是需要安撫的。後來我發現,凡是世上的好人,忠厚的人,都會有這般的迂腐。彷彿冥冥之中,與上帝早已簽好的一張契約。守規矩,講 良心的人,都會遵守着這張冥冥中的契約。

世上有些事,我們大概永遠也找不到債主,永遠也不知道那個我們該去感恩報德的人是誰。甚至兩下里,誰都不被對方所知曉。但我們卻躲不過良心的自審。對於善良的人,活一生,莫過於良心上的安逸了。它是一種溫暖,一種可靠,一種約定,人生是萬萬不能失去的。人自然需要許許多多物質上的東西,但往往更離不開良心上的安撫。

奶奶在還清了“債務”之後,每晚睡 得特別踏實,夜夜香甜。記得有一句話:良心是一個溫柔的枕頭,枕着這個溫柔的枕頭,無論窗外有什麼樣的響動,我 們都可以安然入眠。

16.“人世間就是這樣,良心是需要安撫的。”“良心”在文中的含義是什麼?(4分)

答:

17.文章把仁慈守信、感恩圖報的奶奶作爲中心人物來表現,爲什麼還要寫到家庭其他人的“愣了”“惶恐”“惶恐不安”“盡情複雜”以及“如釋重負”?(5分)

答:

18.爲了安撫自己的良心,奶奶付出了哪些代價?請分條表述。(6分)

答:

19.在商品經濟大潮的席捲之下,我們怎樣完好安撫自己的良心?請結合實例談一談。不少於100字。(6分)

答:

六、作文(70分)

20.“觸”有接觸、碰撞的意思,例如第一次拍電影、電視劇稱爲觸電,第一次上網叫觸網,做事遇到挫折叫觸礁……

請以“觸 ”爲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