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成語

大逆不道成語故事大綱

本文已影響 3.03W人 

大逆不道成語故事1

【成語】:

大逆不道成語故事

大逆不道

【拼音】:

[dà nì bù dào]

【解釋】:

不合某種觀念和道德標準的行爲。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

【舉例造句】:

汝賴吾玉璽,僭稱帝號,背反漢室,大逆不道!吾方欲加兵問罪,豈肯反助賊乎!——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七回

成語故事】:

朝滅亡以後,劉邦和項羽展開了長達五年的楚漢戰爭。

有—天項羽在陣前向劉邦喊話,要與他決一雌雄。劉邦回答說:“我開始與你都受命於楚懷王,約定先定關中的爲王。但是我先定關中後你卻負約,讓我到巴蜀去當漢王。這是你第一條罪狀。你在去救援趙軍途中,殺死上將軍宋義,自稱上將軍,這是你第二條罪狀。你違抗懷王命令,擅自劫持各諸侯的兵馬人員,這是你的第三條罪狀。”接着,劉邦又揭露項羽燒燬秦宮、掘開秦皇墳墓,搜刮財物,殺死投降的秦王子嬰,活埋二十萬秦國百姓,殺害義帝等罪狀。在講到第十條罪狀時,劉邦說:“你作爲臣子而殺死君王,又殺害已經投降的人,爲政不平,對訂立的約定不講信義,爲天下所不容,屬於重大的叛逆。你犯下如此十條大罪,我興仁義之兵來討你這個逆賊,你還有什麼面目向我挑戰!”

項羽聽了劉邦的話,氣得渾身發抖,命令弓箭手向劉邦放箭。結果,一箭射中劉邦前胸,漢軍只好遲兵。

大逆不道成語故事2

出處:《漢書·高帝紀》。

意思:多指封建專制者對起來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意爲罪大惡極。逆:叛逆。無道:指不合封建理法。

秦王朝被推翻以後,劉邦和項羽展開了長達五年的楚漢戰爭。項羽曾在陣前向劉邦喊話,要與他決一雌雄。劉邦回答說:“我開始與你都受命於楚懷王,約定先定關中的爲王。但是我先定關中後你卻負約,讓我到巴蜀去當漢王,這是你第一條罪狀。你在去救援趙軍途中,殺死上將軍宋義,自稱上將軍,這是你第二條罪狀。你違抗懷王命令,擅自劫持各諸侯的兵馬人員,這是你的第三條罪狀。”

接着,劉邦又揭露項羽燒燬秦宮、掘開秦皇墳墓,搜刮財物,殺死投降的秦王子嬰,活埋二十萬秦國百姓,殺害義帝等罪狀。在講到第十條罪狀時,劉邦說:“你作爲臣子而殺死君王,又殺害已經投降的人,爲政不平,對訂立的約定不講信義,爲天下所不容,屬於重大的叛逆。你犯下如此十條大罪,我興仁義之兵來討你這個逆賊,你還有什麼面目向我挑戰!”

項羽聽了劉邦的話,氣得渾身發抖,命令弓箭手向劉邦放箭。結果,一箭射中劉邦前胸,漢軍只好退兵。

大逆不道成語故事3

1 大逆不道的故事

秦朝滅亡以後,劉邦和項羽展開了長達五年的楚漢戰爭。

有—天項羽在陣前向劉邦喊話,要與他決一雌雄。劉邦回答說:“我開始與你都受命於楚懷王,約定先定關中的爲王。但是我先定關中後你卻負約,讓我到巴蜀去當漢王。這是你第一條罪狀。你在去救援趙軍途中,殺死上將軍宋義,自稱上將軍,這是你第二條罪狀。你違抗懷王命令,擅自劫持各諸侯的兵馬人員,這是你的第三條罪狀。”接着,劉邦又揭露項羽燒燬秦宮、掘開秦皇墳墓,搜刮財物,殺死投降的秦王子嬰,活埋二十萬秦國百姓,殺害義帝等罪狀。在講到第十條罪狀時,劉邦說:“你作爲臣子而殺死君王,又殺害已經投降的人,爲政不平,對訂立的約定不講信義,爲天下所不容,屬於重大的'叛逆。你犯下如此十條大罪,我興仁義之兵來討你這個逆賊,你還有什麼面目向我挑戰!”

項羽聽了劉邦的話,氣得渾身發抖,命令弓箭手向劉邦放箭。結果,一箭射中劉邦前胸,漢軍只好遲兵。

2 大逆不道的材料

【注音】dà nì bù dào

【出處】 《史記·高祖本紀》:“天下所不容,大逆無道。”《漢書·楊惲傳》:“爲妖惡言,大逆不道,請逮捕治。”

【解釋】 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違反封建道德。舊時統治階級對破壞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用法】 常用來引述別人的觀點或摹擬他人的口吻;多含自己並不認爲如此的意思。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近義詞】: 倒行逆施、違法亂紀、犯上作亂、罪大惡極、罪孽深重、離經叛道

反義詞】: 安分守己、循規蹈矩、忠心耿耿、唯命是從

3 大逆不道的點評

故事中項羽做了許多大逆不道的事,這些都是違背道德倫理的,這樣的人是會遭世人唾棄的。所以小朋友們可千萬不能學項羽,我們要做一個善良,有原則的人,這樣你的朋友會越來越多。將心中的愛傳遞出去吧!讓生命無悔!

大逆不道成語故事4

【成語】: 大逆不道

【拼音】: dà nì bù dào

【解釋】: 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違反封建道德。舊時統治階級對破壞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成語故事】:

這句成語原作“大逆無道”,見於《史記·高祖本記》:“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

秦朝末年,繼陳勝、吳廣揭杆而起以後,不少英雄豪傑和諸侯也都紛紛起兵抗秦。其中勢力最大的要算劉邦和項羽領導的兩支隊伍。陳勝、吳廣死後,原來六國的一些貴族各搶各的地盤,秦將章邯、李由等則趁機打擊起義軍,予以各個擊破,這時,項羽的叔父項梁召開了會議,讓大夥推選一位楚王,以便統一領導抗秦的力量。找來找去,找到了楚懷王的一個13歲的孫子,於秦二世二年(公元208年),立爲楚王,也稱爲楚懷王。當時,包括項羽、劉邦在內,各路反秦*隊的將領在表面上服從楚王的領導,楚王也和大家約好,誰先進秦都咸陽誰就爲王。後來,劉邦先進了咸陽,項羽對此不甘心,想借楚王的命令改變原來的盟約,誰知一請示楚王,得到的回答是“照前約,誰先進關誰做王。”項羽一聽火了,就奪了楚王的實權,尊他爲義帝。後來,乾脆指使人把楚王殺了。

不久,劉邦興兵攻打項羽。當時,有一個被人稱爲董公的三老(縣或鄉中管理教化的老年人)對劉邦說,打項羽得找個名目,並給劉邦出主意說,可借義帝被殺這件事做點文章。劉邦一聽有道理,於是就大舉爲義帝發喪,並且派人告訴各路諸侯說:“義帝是大家立的,現在項羽指使人謀殺了義帝,真是大逆不道,我願意和你們一道去征伐殺害義帝的人。”

在以上這個故事中,“大逆不道”這句成語是指嚴重違背某種封建道德。後來,人們常用這句成語比喻專制者對起來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