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成語

矯枉過正的成語解釋大綱

本文已影響 3.46W人 

成語解釋:

矯枉過正的成語解釋

矯:糾正;枉:彎曲;過正:超過了限度。彎向另一方。把彎曲的東西扭直;超過了限度而彎向另一方。比喻糾正謬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

成語出處:南朝 宋 范曄《後漢書 仲長統傳》:“逮至清世,則復入矯枉過正之檢。”

成語繁體:矯枉過正

成語簡拼:JWGZ

成語注音:ㄐ一ㄠˇ ㄨㄤˇ ㄍㄨㄛˋ ㄓㄥ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矯枉過正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分句;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矯,不能讀作“jiāo”。

成語辨形:矯,不能寫作“嬌”或“驕”;枉,不能寫作“往”。

近義詞:矯枉過直、過猶不及

反義詞:差之千里

成語例子:或有避其謗者,又每矯枉過正,至坐視兒女之放縱,而不一置問。(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細柳》)

英語翻譯:lean over backward

日語翻譯:誤(あやま)りを正のに度(ど)を越()と,是正(ぜせい)が行きぎる

俄語翻譯:перегиать палку <переорщить>

其他翻譯:<德>beim Korrigieren eines Fehlers das Maβ überschreiten<法>tomber d'un excès dans un autre

成語故事

漢景帝擔心諸侯勢力過大會自己稱王,出現中央管不住地方的矯枉過正的局面,就採用晁錯的建議,藉故削了幾個諸侯王的封地。吳王劉濞竟借清君側的名義企圖謀反,迫使漢景帝殺死晁錯,從而出現歷史上的“七國之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