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成語

形容人特別多的成語及解釋大綱

本文已影響 2.23W人 

1、人山人海

形容人特別多的成語及解釋

解釋:人羣如山似海。 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 處“《西胡老人繁勝錄》:“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戲舞,或是吹彈,或是歌唱,賺得那人山人海價看。”

2、捱三頂四

解釋:形容人多,連接不斷。同“挨三頂五”。

出處:明·馮夢龍《平妖傳》:“衆人捱三頂四,簇擁將來,一個個伸出手來,求太醫看脈。”

3、比肩迭跡

釋 義:肩膀相靠,足跡相迭。形容人多。

出 處:唐·柳宗元《與友人論爲文書》:“榮古虐今者,比肩迭跡。”

4、比肩繼踵

釋 義 比:挨着;踵:腳跟。肩挨着肩,腳跟着腳。形容人很多,很擁擠。

出 處 《晏子春秋·雜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何爲無人。”

5、車水馬龍

解釋:車像流水,馬像游龍。形容來往車馬很多,連續不斷的熱鬧情景。

、出處:李煜《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多少淚,斷臉復橫頤。 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腸斷更無疑。

6、川流不息

解釋:川:河流、小溪。息:停止,停下。形容人、車馬等像水流一樣來來往往、連續不斷。

出處:南朝·樑·周興嗣《千字文》。

7、觀者如市

釋義:形容觀看的人多。

出處:唐·牛僧孺《玄怪錄·尼妙寂》:“元和初,泗州普光王寺有梵氏戒壇,人之爲僧者必由之。四方輻輳,僧尼繁會,觀者如市焉。”

8、戶限爲穿

釋義:戶限:門檻;爲:被。門檻都踩破了。形容進出的人很多。

出處:唐·張彥遠《法書要錄》:“智永禪師住吳興永欣寺,人來覓書者如市,所居戶限爲穿穴。”

9、濟濟一堂

解釋:濟濟:人多的樣子;堂:大廳。濟濟: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出處:《尚書˙大禹謨》:“濟濟一堂。”

10、接踵而來

解釋:指人們前腳跟着後腳,接連不斷地來。形容來者很多,絡繹不絕。

出處:《宋史·李顯忠傳》:“入城,宣佈德意,不戮一人,中原歸附者踵接。”

11、絡繹不絕

解釋:絕,斷。 絡繹,前後相接,連續不斷。形容車船人馬等前後相接,往來不斷。

出處:南宋·范曄《後漢書·南匈奴傳》:“竄逃去塞者,絡繹不絕。”

12、門庭若市

解釋:門:宮門,家門;庭:朝廷,庭院;若:好像;市:集市,市場。 門口和庭院裏熱鬧得像市場一樣。形容交際來往的人很多。

出處:出自《戰國策·齊策一》的.:“羣臣進諫,門庭若市。”

13、摩肩接踵

解釋:摩:摩擦。踵:腳後跟。 接:碰。肩碰着肩,腳碰着腳。形容人多擁擠。

出處:《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

14、千軍萬馬

解釋:形容兵馬很多或聲勢浩大。又作千兵萬馬

出處:《梁書·陳慶之傳》:“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15、前呼後擁

解釋:前面有人吆喝開路,後面有人簇擁護衛。多形容舊時官吏出巡時的聲勢。

出處: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二折:“想爲官的前呼後擁,衣輕乘肥,有多少榮耀!”

16、人來人往

解釋:人來來往往連續不斷。也形容忙於應酬。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10回:“這兩三天人來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應不到,想必你沒有吩咐。”

17、人聲鼎沸

解釋:形容人聲喧鬧。鼎,古代的一種銅鑄的鍋,一般是三足兩耳。沸,開水。鼎沸,本意是鍋中的水燒開了,發出聲響,現指人羣的聲音吵吵嚷嚷,就像煮開了鍋。

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一日午後,劉方在店中收拾,只聽得人聲鼎沸。”

18、人頭攢動

解釋:人很多,擁擠着移動。一般用於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19、水泄不通

解釋:形容擁擠或包圍得非常嚴密。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德山門下,水泄不通。”

20、萬人空巷

釋義:本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奔向一個地方;以致住宅空蕩蕩的。形容轟動一時的盛況。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的盛況或新奇事物轟動居民的情景。

出處:宋·蘇軾《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鬥新妝。”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