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成語

形容一身正氣的經典成語

本文已影響 1.55W人 

導語:正氣是一種人格體現,出自於孟子的“浩然正氣”。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正氣的成語,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形容一身正氣的經典成語

扶正祛邪:祛:去除。扶持正氣,去除邪氣。現用來指扶持好的事物,糾正錯誤傾向。

負氣仗義:憑藉正氣,主持正義。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十九卷:“小娥雖小,身體健壯如男子形。父親把他許了歷陽一個俠士,姓段名居貞,那人負氣仗義,交遊豪俊,卻也在江湖上做大賈。”

浩氣長存:浩氣:即正氣,剛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氣永遠長存。

浩氣凜然:浩氣:即正氣,剛直正大的精神;凜然:嚴肅,令人敬畏的樣子。浩然之氣令人敬畏。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爲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爲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激昂慷慨:精神振奮,情緒激昂,充滿正氣。

出處:漢·李陵《錄別詩》:“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揚。”唐·柳宗元《上權德輿補闕溫卷決進退啓》:“今將慷慨激昂,奮攘布衣,縱談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門。”

慨當以慷:與“慷慨”意思相同,指充滿正氣,情緒激動。“當以”無實際意義。

出處:漢·曹操《短歌行》:“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慷慨陳詞:慷慨:情緒激動,充滿正氣;陳:陳述;詞:言詞。指意氣激昂地陳述自己的見解。

出處:宋·陸九淵《荊國王文公祠堂記》:“元豐之末,附麗匪人,自爲定策,至造詐以誣首相,則疇昔從容問學,慷慨陳義,而諸君子之所深與者也。”

慷慨激昂:慷慨:情緒激動;激昂:振奮昂揚。精神振奮,情緒激昂,充滿正氣。

出處:漢·李陵《錄別詩》:“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揚。”唐·柳宗元《上權輿補闕溫卷決進退啓》:“今將慷慨激昂,奮攘布衣,縱談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門。”

慷慨激烈:精神振奮,情緒激昂,充滿正氣。同“慷慨激昂”。

慷慨激揚:激揚:振奮昂揚。精神振奮,意氣昂揚。形容情緒、語調激動昂揚而充滿正氣。

出處:漢·李陵《錄別詩》:“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揚。”《周書·韋孝寬傳》:“孝寬慷慨激揚,略無顧意,士卒莫不激勵,人有死難之心。”

慷慨就義:慷慨:情緒激昂;就義:爲正義而死。正氣凜然,意氣高昂地爲正義而死。

出處:李六如《六十年代的變遷》:“現在是四更時分,彭、劉、楊三位,同在制臺衙門前慷慨就義了。”

明公正道:猶言正式;公開;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氣”。

明公正氣:猶言正式;公開;堂堂正正。

明公正義:猶言正式;公開;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氣”。

明堂正道:猶言正式;公開;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氣”。

氣逾霄漢:正氣昂揚,直衝雲天。形容魄力、勇氣非常大。霄漢,雲霄和銀河。

正氣凜然:正氣:剛正之氣。凜然:可敬畏的樣子。形容正氣威嚴不可侵犯。

出處:羅廣斌、楊益言《紅巖》第十章:“許雲峯把椅子一推,正氣凜然地站在大廳當中,昂頭命令道:‘送我回監獄!’”

正正氣氣:正派。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八:“[程朝奉]雖是纏得熟分了,那陳氏也自正正氣氣,一時也勾搭不上。”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