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成語

廢寢忘食的意思及故事

本文已影響 2.31W人 

成語】:

廢寢忘食的意思及故事

廢寢忘食

【拼音】:

[fèi qǐn wàng shí]

【解釋】:

不但顧不得睡覺,而且還忘記了吃飯。這是常形容人們專心致志。

【出處】:

北齊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 元帝在江荊間,復所愛習,召置學生,親爲教授,廢寢忘食,以夜繼朝。”

【舉例造句】:

妻子對我的支持,使我加深着對妻子深摯的愛;妻子看到我廢寢忘食勤奮“攻關”,也比以往更體貼我了。

【成語典故】:

南北朝·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元帝在江、荊間、復所愛習;召置學生;親爲教授;廢寢忘食;以夜繼朝。”

原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的創始人。 孔子年老時,開始周遊列國。在他六十四歲那年,來到了楚國沈諸樑的封地葉邑(今河南葉縣附近)。楚國令尹、司馬沈諸樑,熱情接待了孔子。沈諸樑人稱葉公,他只聽說過孔子是個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許多優秀的學生,對孔子本人並不十分了解,於是向孔子的學生子路打聽孔子的爲人。子路雖然跟隨孔子多年,但一時卻不知怎麼回答,就沒有作聲。後來,孔子知道了這事,就對子路說:“你爲什麼不回答他:‘孔子的爲人呀,努力學習而不厭倦,甚至於忘記了吃飯,津津樂道於授業傳道,而從不擔憂受貧受苦;自強不息,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年紀。’這樣的話呢?”孔子的話,顯示出他由於有遠大的理想,所以生活得非常充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