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段落

《中華上下五千年》好詞好句好段

本文已影響 2.92W人 

導語:《上下五千年》是外文出版社出版圖書,爲現代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學家林漢達所著,講述了中國的實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國發展史、重大歷史事件及名人簡介爲一身的優秀歷史讀物。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好詞好句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華上下五千年》好詞好句好段

  《中華上下五千年》好詞精選:

1 . 背井離鄉:離開家鄉到外地

2 . 自相殘殺:殘:傷害。自己人互相殺害。

3 . 收復失地:表示以前有個地是你的,但是被別人奪去了,現在你有能力後把那塊地又重新給要回來了,就叫收復失地。

4 . 橫渡長江:那是意志和毅力的象徵。

5 . 中流擊楫:擊:敲打;楫:漿。比喻立志奮發圖強。

6 . 同甘共苦: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擔當艱苦。

7 . 明爭暗鬥:明裏暗裏都在進行爭鬥。形容各用心思,互相排擠。

8 . 文過飾非:文、飾:掩飾;過、非:錯誤。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9 . 白駒過隙:白駒:白色駿馬,比喻太陽;隙:縫隙。象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10 . 過猶不及:過:過分;猶:象;不及:達不到。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11 . 觀過知仁:察看一個人所犯過錯的性質,就可以瞭解他的爲人。

12 . 過眼煙雲:從眼前飄過的雲煙。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視。後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13 . 瞞天過海:用欺騙的手段在暗地裏活動。

14 . 言過其實:言:語言;過:超過;實:實際。話說得過分,超過了實際情況

15 . 棄過圖新:拋棄過錯,謀求更新。

16 . 雨過天晴:雨後轉晴。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

17 . 記功忘過:謂記其功績而略其小過。

18 . 計過自訟:檢討自己的過錯而內心自責。

19 . 操之過急:操:做,從事。處理事情,解決問題過於急躁。

20 . 事過景遷:事情已經過去,情況也變了。

21 . 棄瑕忘過:謂不追究缺點和過錯。

22 . 過河拆橋: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曾經幫助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23 . 騏驥過隙:形容時間過得飛快。

  《中華上下五千年》好句摘抄:

1 . 自從匈奴人佔領中原,北方有許多人避難到南方來。

2 . 現在中原的百姓遭到敵人殘酷迫害,人人想要起來反抗。

3 . 祖逖帶着隨同他一起來的幾百家鄉親,組成一支隊伍,橫渡長江。

4 . 當時,長江以北還有不少豪強地主,趁中原大亂的機會,佔據堡塢,互相爭奪。

5 . 劉琨在北方聽到老朋友祖逖起兵北伐,也很高興,說:“我夜間枕着兵器睡覺等天亮,就是一心要消滅敵人。

6 . 有一天,祖逖用布袋裝滿了泥土,派一千多名兵士扛着,運到了晉營,裝作運糧的樣子。

7 . 祖逖在戰鬥的艱苦環境中,和將士們同甘共苦,自己的生活很節約,把省下的錢儘量幫助部下。

8 . 即使是跟自己關係疏遠和地位低下的人,他也同樣熱情地對待。

9 . 我們都老了,今天能夠在活着的日子裏看到親人,死了也可以閉上眼睛了。

10 . 祖逖辛辛苦苦收復失地,反而受到朝廷的牽制,心裏很不舒坦。

11 . 豫州的男女老少聽到祖逖去世的消息,像死了自己的親人一樣傷心。

12 . 祖逖雖然沒有完成恢復中原的事業,但他那中流擊楫的英雄氣概,一直被後代的人所傳誦。

13 . 瞽叟和象並不甘心,他們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後,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塊塊土石丟下去,把井填沒,想把舜活活埋在裏面,沒想到舜下井後,在井邊掘了一個孔道,鑽了出來,又安全地回家了。

14 . 費了三年的工夫,周公終於平定了武庚的叛亂,把帶頭叛亂的武庚殺了。管叔一看武庚失敗,自己覺得沒有面目見他的哥哥和侄兒,上吊自殺了。周公平定了叛亂,把霍叔革了職,對蔡叔辦了一個充軍的罪。

15 . 猿人的力氣比不上這些兇猛的野獸,但是他們和任何動物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猿人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這種工具十分簡單,一件是木棒,一件是石頭。木棒,樹林裏多的是,但它是經過人砍削的;石頭呢,是經過人工砸打過的,雖然很粗糙,但畢竟是人制造的工具。

16 . 以後,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氏本人也每天長高了一丈。這樣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就很高很高,地就很厚很厚,盤古氏當然也成了頂天立地的巨人。後來,盤古氏死了,他的身體的各個部分就變成了太陽、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等。

17 . 商朝雖然滅亡了,但是它留下的貴族和奴隸主在社會上還有一部分勢力。爲了安撫這些人,武王把紂王的兒子武庚封爲殷侯,留在殷都,又派自己的三個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去幫助武庚。名義上是幫助,實際上是監視,所以叫做“三監”。

18 . 管仲幫着齊桓公整頓內政,開發富源,大開鐵礦,多制農具,提高耕種技術,又大規模拿海水煮鹽,鼓勵老百姓入海捕魚。離海比較遠的諸侯國不得不依靠齊國供應食鹽和海產。別的東西可以不買,鹽是非吃不可的。齊國就越來越富強了。

19 . 過了三年,文王又發兵征伐崇國(在今陝西省灃水縣)。是商朝西邊最大的一個屬國。文王滅了崇國,就在那裏築起城牆,建立了都城,叫做豐邑。沒過幾年,周族逐漸佔領了大部分商朝統治的地區,歸附文王的部落也越來越多了。

20 . 傳說中的神農氏還親自嘗過各種野草野果的味兒,有甜的',也有苦的,甚至碰到有毒的。他不但發現了許多可以吃的食物,還發現了許多可以治病的藥材。據說,醫藥事業,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21 . 禹新婚不久,爲了治水,到處奔波,多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有一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啓,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狠下心沒進去探望。

22 . 管仲以爲小白已經死了,就不慌不忙護送公子糾回到齊國去。哪裏知道,他射中的不過是公子小白衣帶的鉤子,公子小白大叫倒下,原來是他的計策。等到公子糾和管仲進入齊國國境,小白和鮑叔牙早已抄小道搶先到了國都臨淄,小白當上了齊國國君,這就是齊桓公。

23 . 幽王寵着褒姒,後來乾脆把王后和太子廢了,立褒姒爲王后,立褒姒生的兒子伯服爲太子。原來王后的父親是申國的諸侯,得到這個消息,就連結犬戎進攻鎬京。

24 . 商湯建立商朝的時候,最早的國都在亳(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後三百年當中,都城一共搬遷了五次。這是因爲王族內部經常爭奪王位,發生內亂;再加上黃河下游常常鬧水災。有一次發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

25 . 少康從小在艱難的環境中長大,練了一身本領。他在有虞氏那裏招收人馬,開始有了自己的隊伍;後來,又得到忠於夏朝的大臣、部落幫助,反攻寒浞,終於把王位奪了回來。

26 . 周部落強大起來,對商朝是個很大的威脅。有個大臣崇侯虎在紂王面前說周文王的壞話,說周文王的影響太大了,這樣下去,對商朝不利。

27 . 湯又派人幫助葛伯耕田,還派一些老弱的人給耕作的人送酒送飯,不料在半路上,葛伯把那些酒飯都搶走,還殺了一個送飯的小孩。

28 .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29 .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中華上下五千年》好段摘抄:

1 . 可是,那七十萬商軍有一大半是臨時武裝起來的奴隸和從東夷抓來的俘虜。他們平日受盡紂的壓迫和虐待,早就對紂恨透了,誰也不想爲紂賣命。在牧野戰場上,當週軍勇猛進攻的時候,他們就掉轉矛頭,紛紛倒戈,大批奴隸配合周軍一起攻打商軍。七十萬商軍,一下子就土崩瓦解。太公望指揮周軍,趁勢追擊,一直追到商都朝歌。

2 . 在殷墟發掘的遺物中,還發現大量的青銅器皿、兵器,種類很多,製作很精巧。有一個叫做“司母戊”的大方鼎,重量有八百七十五公斤,高一百三十多釐米,大鼎上還刻着富麗堂皇的花紋。這樣大的青銅器,說明在殷商時期,冶銅的技術和藝術水平都是很高的。但是也可以想象得出,像這樣巨大的精美的大鼎,不知道滲透着多少奴隸的血汗哩!

3 . 火的現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發,有火;打雷閃電的時候,樹林裏也會起火。可是原始人開始看到火,不會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後來偶爾撿到被火燒死的野獸,拿來一嘗,味道挺香。經過多少次的試驗,人們漸漸學會用火燒東西吃,並且想法子把火種保存下來,使它常年不滅。

4 . 大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的一年,武王聽到探子的報告,知道紂已經到了衆叛親離的地步,認爲時機已經成熟,就發兵五萬,請精通兵法的太公望做元帥,渡過黃河東進。到了盟津,八百諸侯又重新會師在一起。周武王在盟津舉行一次誓師大會,宣佈了紂殘害人民的罪狀,鼓勵大家同心伐紂。

5 . 山頂洞人的勞動工具有了很大的改進,他們不但能夠把石頭砸成石斧、石錘,而且還把野獸的骨頭磨製成骨針。別看這一枚小小的骨針,在那時候,人們能磨製骨針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有了骨針,人們可以把獸皮縫成衣服,不像北京猿人時期那樣赤身裸體。

6 . 岳飛這首《滿江紅》作於紹興三年(1133),這時岳飛任鎮南軍宣承使、江南路沿江制置使,高宗御書“精忠岳飛”四字,制旗以賜,頗受信任。所以詞中情緒激昂,意氣風發,對收復河山的願望十分迫切,而且不無自豪的回顧了自己南征北戰的戎馬生涯。詞的情緒與當時處境甚爲吻合。

7 . 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中華民族向來以勤勞、勇敢、智慧著稱於世。我們的祖先們,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我們民族的優秀代表--許多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科學家、藝術家,不少民族英雄、起義領袖,都以他們的業績和成就,爲民族的歷史畫卷增添了光彩。重溫五千年曆史,的確使我們每個炎黃子孫感到自豪。我想,我們的讀者正是抱着這樣的深厚感情,喜愛這部書的。當然,學習歷史,不僅僅是懷戀過去,重要的是創造未來,發揚我們源遠流長的愛國主義傳統,激勵我們振興中華、建設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的強國的志氣。

8 . 把歷史知識故事化,首先是歷史,其次纔是故事。寧肯使故事性弱一點,也不虛構情節,敷演成文。這是編寫這部書遵循的一條原則。當然,在忠於史實和照顧歷史系統性的前提下,採用什麼史料,從什麼角度去反映歷史人物的活動;取什麼,舍什麼,哪些詳,哪些略,作者有很大的選擇餘地。例如寫明代東林黨和閹黨的鬥爭,沒有寫這場鬥爭前期的所謂“爭國本”、“三案”一類官闈瑣事和官僚集團之間的無謂紛爭,而直接採用了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和張溥《五人墓碑記》的材料。

9 . 歷史是不可能重複的,但歷史又是一面鏡子,這似乎是古往今來都承認的道理。在這部書所收集的故事中,讀者不難找到一些有借鑑作用的東西;在一些優秀的歷史人物身上,我們也可以我到某些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至今仍有一定教育意義。但正如我在《前言》中說過,我們不能憑一則故事對歷史人物作全面的反映。

10 . 1368年初,朱元璋以應天爲都城,稱皇帝,建立明朝,年號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秋天,明軍在大將徐達、常遇春率領下,攻入大都。元順帝北逃,元朝在全國的統治結束。此後,明朝又用了近20年的時間,完成了統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