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3篇

本文已影響 1.65W人 

《曹衝稱象》一課是一篇記敘文,主要寫曹衝小時候運用巧妙的方法稱出一頭大象重量的故事。接下來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曹衝稱象》教學反思3篇,僅供參考。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3篇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1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感覺自己得到了鍛鍊和提高,尤其是自己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和處理生成上有了一定的進步。回想整個教學過程,感到有以下幾點值得反思,以利於今後的教學。

首先,爲了本次講課,我深挖教材,制定了切合學生實際的、更爲學生所接受的三疑三探教學方法,先讓小組合作交流,學生也由過去的聽衆成了學習的主人,然後全班解疑合探,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其次,在突破難點上,我採用的是通過學生個別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畫示意圖理解理解稱象的步驟,課件展示、用表示時間的詞語的方式來複述稱象的過程,從而體會曹衝稱象的巧妙和學習曹衝遇事多動腦筋想辦法。另外,在學習了曹衝稱象的方法後,我拓展瞭如果是你,怎樣稱象的問題。沒想到學生們提出了用人或牛羊代替大象走上船、製作大的蹺蹺板、用地秤來稱等方案,發散了學生思維,不把曹衝當做神仙而不敢去突破,樹立了學生的信心。

整個課堂,我雖注意對學生的評價,但在評價中不免有些留於形式,如評價的不夠新穎,不能針對個體進行準確評價,表面看來是個語言技巧問題,實際上是一個教師的應變問題,回想起來還是教師知識儲備的不足使然。

總之,通過這節課使我認識到,要想講一節成功的課除了需要精心備課之外,更需要提高自己的調控課堂能力、處理生成問題、心理承受能力,多爲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成爲真正的學習的主人。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與積累、改進與創新,才能成爲一個優秀的教師。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2

《曹衝稱象》是一篇老課文了,學過文章的學生都會身深深記住這位聰明機智的孩子,會被他的聰明所折服。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與學科進行整合,力圖讓“趣”貫穿始終,讓學生樂在其中,思在其中,學生掌握課文內容的效果還是不錯的。下面是我教後的幾點反思:

優點:

一、我能把《新課程》的新理念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創造性地開發學習資源,營造了興趣盎然的語文學習生活,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學習。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係,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

二、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讓他們從感興趣的話題中產生濃厚的閱讀慾望,把課文學習作爲自主探究的需要。例如:課文伊始,從曹操的良種截然不同的表情入手,讓同學們到課文裏找一找。當同學們對曹操的表情產生興趣後,我有效的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讓他們滿懷興致的朗讀課文,在探究中解決問題。

三、課堂上我儘可能把時間歸還給學生,把我提出達到問題作爲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究,並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

四、我在教學中是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讓學生自由的說,進而有條理地說,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藉助FLASH動畫讓學生邊操作邊說明,幫助學生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樣稱出來的,有效的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

不足之處:

“奇思妙想”“有計可施”環節的設計,沒有更好的發散學生的形象思維。充分讓學生勤於動腦、富於聯想,用智慧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我相信只要我們引導及時,相信孩子們智慧的火花會及時閃現,個個都會成爲“智慧星”。

改進措施:

以小學生耳熟能詳的小故事,爲學習材料,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全文共五個自然段,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介紹的,教學中主要讓學生自讀,多種形式朗讀,解決不認識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過理解文字語言去理解曹衝稱象的辦法。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3

《稱象》一課主要寫曹衝想出一個好方法稱出了一頭大象的重量的故事。我在講這節課之前,深入鑽研教材,在年級組進行了多次研究,並參考了衆多的教學思路,根據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教學計劃,把教學重點放在課文的第四自然段,理解曹衝想出的辦法,感受曹衝是個聰明、愛動腦筋的孩子。

曹衝稱象的方法是:把大象趕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畫一條線。再把大象趕上岸,往船上裝石頭。等到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稱一稱船上的石頭。石頭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在教學這部分時,結合我們班學生的思維水平,我是這麼做的:

首先,幫助學生弄明白曹衝的辦法是什麼,他是怎麼稱出大象的重量的,理清文章脈絡。我先提出問題說說曹衝說的稱象的辦法可以分爲哪幾步?引導學生帶着問題仔細讀課文。然後點撥學生說說曹衝在稱象時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接着做什麼、最後做什麼,使學生更清楚地理解曹衝稱象一步步的過程。

接着,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練習說曹衝稱象的過程。剛開始學生不敢說、不會說,在我不斷地鼓勵下,纔有幾個學生舉手回答,但是表達不如人意。於是我讓學生邊看課文邊練習說,在理解課文內容、重難點的同時,鍛鍊了學生複述、口頭表達的能力。在練習讓學生用上表示先後順序的詞語“先、接着、然後、最後”有序表達曹衝稱象的過程時,出現了困難,耽誤了一點時間,課前我預設做的不充分,對學生情況不瞭解。

通過這樣反覆的語言訓練和演示課件讓學生直觀地去理解,我想,學生對於這個稱象的過程已經有了深刻的瞭解,於是我趁熱打鐵,問:你覺得曹衝稱象的辦法怎麼樣?好在哪?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學生能很快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回答出來。接着我問曹衝是個是個什麼樣的孩子?他的聰明表現在哪兒?第二個問題學生回答不出來。我引導學生思考曹衝是用什麼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學生說出是船和石頭,從而想到曹衝懂得這樣的知識:同一條船,如果每次裝載的物體重量相同,那麼船身每次下沉的幅度相同,或者反過來說,如果每次船身下沉的幅度相同,說明船上裝載的物體的重量也相同。曹衝能給運用上述知識和現有條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他運用“船身下沉的幅度相同,說明船上裝載的物體的重量也相同”的知識。先用一條船“稱出”(找到)與大象重量相同的替代物——若干塊石頭,再一稱一稱地稱這些石頭的重量。這樣,就把不能分開來稱的身高,體重的大象,換成了可以分開來稱的若干塊石頭,從而間接地稱出了大象的重量。曹衝是個聰明的孩子,他善於觀察、愛動腦筋。

我覺得這節課教學重點比較突出,教學設計對教學難點的突破有幫助,還是比較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