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王幾何》語文教學反思4篇

本文已影響 1.42W人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王幾何》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王幾何》語文教學反思4篇

《王幾何》語文教學反思1

《王幾何》是今年選入的新課文。我自己上了一遍,又聽了兩個同事執教了這篇課文。有了一點想法,記下來。

這是一篇記人的散文。王幾何這個人物形象很鮮明,學生自學中能夠把握這個人物性格特點,所以確定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往往會落到“學習從不同角度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這個點上。可是,從我的自己課堂和聽同事的課堂來看,這個教學點做得都不夠紮實,比較膚淺。

“學習從不同角度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這也是一個教學的難點。

課堂上,學生能夠說到刻畫王幾何這個人物時,作者運用了動作、語言、神態等描寫方法,可惜教學中只是讓學生找一找書上的語句,對語言的琢磨、賞析沒有深入,淺嘗輒止,人物分析還是停留在標籤式的分析。

如何更深入開展學習,帶領學生學得跟紮實有效,在通過聽課評課後,我有了新的收穫。

在鄒老師的課堂,他講到這個環節的時候,我看到了他紮實的語文功底和嚴謹的教學態度。他是這樣處理的:先呈現了一段文字,介紹細節描寫,指出細節描寫涵蓋了動作、語言、心理等細節刻畫,並且讓學生欣賞了一段一個學生細節描寫的佳作;老師再引導學生探究描寫王老師的語言。這是一個有學法指導的教學環節。

但,接下來學生探究課文“描寫王老師的語言”還是浮光掠影的,學生學習時間短,草草收場。課後交流後,張老師的.一個建議挺好的:可以採用把書上句子進行壓縮和擴寫,體會細節描寫的作用。在讀課文,我們可以這樣去做。

原句:那矮胖老師一句話不說,像一尊笑面佛一樣,只是站在講臺上啞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說,他臉上的每一個器官,每一條皺紋,甚至每一根頭髮都在微笑。

改句:那矮胖老師一句話不說,只是站在講臺上啞笑。

讓學生通過比較分析,作者抓住“觀察視角”的轉化,具體展開細節描寫,刻畫了一個可愛風趣的王老師。

原文:一個方頭大耳、矮胖結實的中年人夾着一本厚書和一個大圓規、一個大三角板擠進門,

眨眼功夫就站到了講臺上。

改句:一箇中年人夾着一本厚書和一個大圓規、一個大三角板站到了講臺上。

讓學生通過比較分析,這樣作者抓住人物的形態的細節刻畫,觀察人物動作位置前後變化,由“擠進門”到“眨眼功夫站到講臺”之間的地點變化,刻畫出一個體態臃腫而動作敏捷的王老師。

講到這裏,我們會想到語文教學提到的“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關係。如何才能達到“用教材教”,這時候很有必要給學生寫作練習的時間,運用以上學到的描寫方法,讓學生抓住人物的鮮明特點,進行片段訓練。

《王幾何》語文教學反思2

《王幾何》這篇課文是一篇典型的寫人記事的文章。通過課前預設以及課堂上學生的現場生成,主要從以下幾點對這節課予以回顧。

首先,我認爲比較成功的設計是:

1、這節課從設計到具體操作達到了讓學生“動起來”的目的,整堂課基本上都是學生在讀、在表達、在歸納、在總結、在修改、再評議,而老師只是一根將這些環節串聯起來的“線”。

2、餘映潮大師提出“難文淺教”,而這篇淺顯易懂的文章就應另闢蹊徑教出新意,落實到《新課標》中則對應的是:“防止教師逐字逐句過深的分析文章”。因此,在我的設計中前半部分注重了學生的`口語訓練,後半部分注重的是現場的寫作指導及訓練,有立竿見影之功效。

3、最重要的是在整節課中始終貫穿着學生的體驗活動,以讀促寫,在掌握了文章中描寫人物的幾種方法之後,趁熱打鐵讓學生進行寫作模仿與寫作訓練,真正達到了體驗式教學中“少教多學”的理念。

當然,不足之處則體現在:

1、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引導語以及對下文的鋪墊語還不精準到位。

2、在修改學生習作的環節,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學生修改前與修改後的習作顯示在屏幕上,對比起來會更直觀,更能表現出採用多種人物描寫手法相結合的好處。

總之,傳統的一節課閱讀課,老師講完了,學生學完了,一節課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收穫甚微。只有學以致用,舉一反三,從教師教什麼怎麼教,落實到學生學會了什麼或者會學了什麼後,才能體現出高效課堂的“效”和體驗式教學方式中的“體驗”,更能挖掘出教材的真正價值。

《王幾何》語文教學反思3

《王幾何》是今年選入的新課文,是我第一次上,有些小感受: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憶了兒童時代王幾何老師的一堂幾何課的難忘經歷,生動傳神地刻畫出了一位學業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教師形象。作者是用童心來回憶往事的,在敘事中融入了兒童自然而純真的感受,使得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事十分生動、感人。良好達到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導入新課的開場白非常關鍵。它有利用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使新舊知識自然銜接。因此我設計導語如下:“在黑板上畫一個橢圓,並詢問學生什麼叫做橢圓。以前我們的幾何老師告訴我們橢圓就是踩扁了的圓,他的課聽起來讓人很痛快,好想再上一節痛快幾何課。今天早上有一位同學邀請我和他一起去上一趟幾何課,現在我邀請你們和我們一起去上一堂痛快的幾何課好不?那就讓我們一起跟着馬及時同學去上一堂幾何課吧!提前告訴你們我們的幾何課老師是王幾何。”這節課的重點是欣賞文章中的細節,讓學生通過自己尋找細節描寫來深入體會文章中蘊涵的深情並學會用人物描寫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引導者、參與者,努力在作品與學生心靈之間架設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但是我的問題很多,

一、很難調動全部的學生參與到思考中來,很多學生的惰性,是一種懶與思考的惰性!

二、學生無法將自己感受到的東西順利的轉化成語言表達出來。或者體會不深,表達不清。能基本達到要求只有20多個學生而已。還有一半的學生依舊是聽甚至無法參與到課堂中來。

三、課堂時間把握不好,由於前面的感知老師形象環節囉嗦,後導致後面學生自己體會細節描寫的.時間不夠甚至是沒有。如:讓學生說一說王幾何老師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從文中哪裏可以看出來。結果後面的學生合作探究細節描寫環節沒有時間開展。看來還是要在課堂氣氛節奏的調控上多下些功夫。

四、自己引導學生和對學生的評語語言組織不夠精簡凝練。如:學生答老師是一個方頭大耳的人的時候,我應該引導他並且鼓勵他。總而言之,這堂課上我的問題很多。不過,和剛接手這個班的時候相比,學生畢竟已經有了體會探究獨立思考習慣,無論是好還是壞。這是值得我欣慰的一個地方,希望今後能和他們共同進步。

《王幾何》語文教學反思4

《王幾何》這一課教完了,但是對於課文的研究與思考還在延續。初讀似乎簡單,再讀並不簡單,要真正的讀懂它絕對不簡單。

成功之處在兩個方面。

點評式的自讀和預習學生做得很到位很厚實,保證了課堂交流的真實性、可靠性和豐富性,使得學生的自讀本領有一定的提升。

教學的活動設計相對合理,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趣,使學生有話可說,言之有物,讓學生盡情的展示了自己自覺學習的豐富成果,展示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活力。

這兩個方面的課堂運行也比較紮實。

自讀課要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第一個活動實際上就是爲了展示同學們預習課文點評內容的大檢查,從而讓學生明白“有細緻的勞動就會有巨大的收穫”這一道理,從而引導學生養成仔細閱讀,認真圈點的好習慣,爲終生學習打下基礎,形成一種自學能力。實踐證明他們做得非常好!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在課堂上積極表現與踊躍發言就是很好的見證。文章自得方爲貴,我們所提倡的就是這種自得意識,有了這種意識,學生的語言學習就會化難爲易,點石成金,假如這種自學習慣能持之以恆,本節課也就功不可沒。

教學活動的設計是循序漸進的,目的就是爲了引導學生研讀課文走向深入,絕不要停留在字面以及文面之上。這些教學活動也有一個目的,就是搭建研討的平臺,發現人才,激發創造力,同時使得學生對課文的研讀精細而準確,靈動而創新,展示自己自覺閱讀的豐厚收穫,形成了思想碰撞的大好局面,這既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但確實是一次值得欣慰的課堂經歷。

這節課的不足也很明顯。

首先是課堂教學最後的大總結比較倉促,這是比較遺憾的,因爲這個總結包含着這節課的精練的點評,包含着對課堂內容的梳理,也包含着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領,但沒有時間去完成,只是在匆忙中以佈置作業結束課堂確實帶來一個不小的遺憾。

其次原先設計的即興寫作“我的一位老師”這一活動沒有完成,只是當成作業佈置給了學生,說明前兩個環節的進行拖延了時間,沒有機會讓同學們借鑑《王幾何》的寫作智慧,這就是一大缺憾了。因該在課堂加快進程,讓即興寫作有足夠的展示時間,就會更精彩一些。

課堂永遠是一個神奇的領地,我們要能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就會更加神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