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燕子專列》語文教學反思8篇

本文已影響 3.8W人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燕子專列》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燕子專列》語文教學反思8篇

《燕子專列》語文教學反思1

上週,我接受了中心學校對我們中層管理幹部的課堂考評,當時我執教的是《燕子專列》第二課時。這課時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品讀課文,感受人們愛護燕子、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感情。爲了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這樣兩處合作探究:

1、在燕子瀕臨死亡時刻,瑞士政府作出了什麼決定?爲什麼說作出這個決定真了不起?

2、居民們是怎樣做的,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小貝蒂是怎麼做的,談談讓你感動的地方。最後,設計了一個課堂練習,寫一寫你想對貝蒂說的話。上完之後,我有以下感受:

成功之處:

(一)、合作探究點設計得比較恰當。學生經過這兩次探究學習,對文本內容理解得比較到位,而且這幾個探究問題既能讓學生認真思考,又能讓同學們都有話可說。

(二)、電子導學課件設計得比較詳細,尤其是每一環節的學習方法指導比較細緻。怎樣讀課文、怎樣批畫、怎樣交流都有明確的提示。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做到有條不紊。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規範基本訓練到位。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培訓,同學們已經能夠按照“獨學-交流-展示”的模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每一個同學都能在組內發言,也能對別人的發言進行一定的評價。

(四)、教學中關注了全體學生,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示時既考慮了合作學習完成得最快的小組,也考慮了學習速度較慢的小組。課堂中我儘量把評價的機會讓給同學,做到以評促學,以評促思。

不足之處:1、朗讀的訓練不夠充分,沒有形成組間PK的氛圍。這節課上,我的設計是將第三自然段作爲訓練朗讀的重點段,通過個人讀-評價-組間賽讀的方式來進行。而在課堂中,因爲時間的關係,我只是在評價之後讓全班齊讀了一遍就草草收場,沒有達到訓練的目的。

2、學生的評價語言過於單調,不能做到評價具體化。當後一個同學(小組)對前一個同學(小組)進行評價時,往往都是公式化的“我認爲XX說(讀)得很好,我想補充一點”。聽起來似乎有了一個評價,但實際上這樣的評價是無效的。說得好,好在哪裏;說得不好,不足之處是什麼。只有學生說清楚了,纔是真正的聽清了別人的'答案,並經過自己的思考之後的評價。這一點,我在以後的課堂中要及時地指導學生並進行適當的示範。

3、課堂展示沒有非常精彩的地方。各組都在按部就班地交流展示,缺少思想的碰撞。課堂秩序井然,但少了幾分鮮活的靈氣。這是一個值得我思考的問題:怎樣在注重小組合作學習規範的前提下打造充滿生機、趣味盎然的語文課堂呢?

《燕子專列》語文教學反思2

反思《燕子專列》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爲比較滿意的地方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深入研讀文本,走進語言深處。

針對三年級教材特點,着重藉助對“紛紛”、“一點不在乎”等重點詞語的理解組織教學。通過多種理解詞語方法的滲透,經過多角度、多層次的語文訓練,包孕着豐厚的情感、豐富的內涵,實現語言訓練立體化,真正體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

二、創設一個個情境使學生融入文中,把孩子們帶進文中。

《新課標》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在學生理解政府號召居民拯救燕子時,讓學生當電臺主持人、記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呼籲居民救助燕子;在感受小貝蒂一心救燕子時,讓學生看圖說說貝蒂的動作、神情她好象在說些什麼?在送燕子的站臺上,讓學生想象,假如你就是車廂裏的一隻幸福的小燕子,你想對送行的人說些什麼?如果你是送行的居民,你又會對小燕子說些什麼?這些情境使學生更快的融入課文中,感受到人和動物間的美好情意,充分理解了課文。這些動情的語言把孩子們引入了課文中的世界,在那裏,他們激動着,感受着主人翁的感受。這樣就少了一些生硬的剖析,增加一些語文味。

三、注重對學生情感的關注,營造了一個“情感的課堂”、“感悟的課堂”、“對話的課堂”。

摒棄了繁瑣的分析,將靜態的文字鏈接成動人的.情境,在反覆品讀中豐富着語言的內涵,豐富着人物的精神,豐富着學生的人生體驗。引導學生於潛移默化中修身化性,於文字品味中弘揚人文精神。

四、整個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讀書方法,如做批註、畫重點句子、圈重點詞。

五、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不斷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讓每一次讀都有目的性,每一次讀都有收穫,每一次讀都能使自己與文章的情感更貼近。這樣多種形式的讀,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而且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六、整節課圍繞“愛”之主題構建課堂,理解層層推進,情感步步昇華。課堂教學結構疏密有致、粗細結合。對整個教材的處理新穎、簡潔、深刻。

這堂課的不足之處是:由於教學密度比較大,課堂前半部分上得比較快,引導學生感悟、朗讀不夠紮實,我覺得上課時應多關注學生學習的狀況,根據課堂上生成的情景,推動教學的進程。視學生的學情,一邊上課,一邊調控、創造、發展、適應。對學生各方面瞭解得越充分,教學的主動性就越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認真鑽研教材,整合課程資源,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

《燕子專列》語文教學反思3

“仙境不在遠處,佛法只在心中”

整體的感受:一生參悟不透的語文教學研究。

這次我們組的老師有幸聆聽了專家的講評,結合自己的聽課感悟,紛紛說出了自己對本課《燕子專列》教學的所思、所感。現整理如下:

1、我們的語文教學,在整體備課時,還是隻停留在備教材上,“備學生”只是停留在教案上,沒有真正的走進學生,對於學生已會的知識,我們還在重複的講解。

2、我們的教學課堂還是基本停留在提問型的'教學水平。

3、要做好提前預設的,能讓精心設計的問題能在課堂上生成能閃出火花的教學資源。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我們的預設的問題具體的呈現出來,這個問題拋出後,又要做怎樣的適時引導,這需要我們有較高駕馭教材的能力。

4、要上成真實的課堂,例如:怎樣指導學生的朗讀,又以怎樣的方法讓學生能在每一段中抓住重點詞語,讓學生真正的愛讀,能在讀中各有所悟,爭取“百家爭鳴”。

5、整堂課上最少要有一個“閃光點”,哪怕僅僅在自己的教學中有一點的提高,“積少成多,滴水穿石”。

6、每一節課的課堂預設中,如何設計一個能“難”住學生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設計,要真正的讓學生拓寬思路,能讓學生對本課內容在領悟上有所昇華,真正生成課堂教學資源,更是能成爲自己的教學亮點。

《燕子專列》語文教學反思4

我作爲一個工作了十餘年的“老教師”是頭一次講授。本應該仔細備課,認真準備的,但由於此前曾經聽過學校的某位教師講的這篇課文的公開課,到現在爲止印象還是很深刻的,所以在我的頭腦裏簡單得認爲,講好這篇文章對於我來說,那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因此在教這篇文章之前,我並沒有像講別的課文那樣精心準備,只是走馬觀花的看了一下以前的聽課記錄,便寫出了一個比較簡練的備課教案------因爲我覺得這樣做足夠了。

結果卻出現了令我意想不到的問題(實際上也是情理之中的):當讓同學們扮演主持人發佈倡議,號召人們立即行動起來救助燕子的時候,全班34名同學舉手的只有一個人。這是我心想:也行,好歹有一個捧場的呢!但是他的發言卻讓人很是失望,其他的同學面對這種情況還是無動於衷。這可怎麼好?……本來我認爲應該很熱鬧的.場面一下子變得冷冷清清,頓時,站在講臺上的我傻了眼了,怎麼回事?人家別的老師講至一課的時候這個地方可是一個非常亮的亮點呀,怎麼到了我這裏卻……唉沒有辦法,眼看着下課時間到了,我靈機一動把它作爲家庭作業明天再接着說說吧!草草的收了場。

可後我靜下心來仔細一想問題究竟是出在了什麼地方呢?其實罪魁禍首就是我自己,怪就怪我在備課時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教學水平,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結果……真的對不起我可愛的孩子們,我在心裏默默祈禱希望孩子們原諒她們這個不合格的老師!今後這樣的教學一定不會存在了!

《燕子專列》語文教學反思5

這篇課文進述的是和燕子有關的一個感人的故事,《燕子專列》教學反思。有一年春天,歐洲的瑞士氣溫驟降,風雪不止。這時,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經過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飢寒交迫,面臨死亡的危險。瑞士政府得知這一情況後,呼籲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將它們送到車站,並用帶有空調的列車將這些燕子送到了溫暖的地方。這個故事表現了人類對鳥兒博大的愛心,呼籲人們要保護動物。

根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和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我在教《燕子專列》時確定瞭如下的達成目標:知識能力目標:會流利、有感情讀課文,能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過程方法目標: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學會探究,在老師創設的情景中,自己學會想象,在老師的鼓勵聲中,自己學會表達,教學反思《《燕子專列》教學反思》。情感目標: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意,增強愛護鳥類的意識。從課堂的實施來看,這幾個目標還是基本能達到的。

在本課的教學中,爲了觸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很自主地進入情感。上課開始,我讓學生唱兒歌《小燕子》,讓學生從唱中感受到小燕子的活潑可愛,爲學生理解後面的燕子遭受寒冷凍僵,觸發學生同情之情。後從課題入手,讓學生質疑: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到底遇到了什麼麻煩?這樣,讓她們的心一下子爲燕子的遭遇而傷心着。接着,通過默讀、思考、交流的方式,引出瑞士人民是怎麼救助燕子的段落進行研究學習。

爲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動筆畫出描寫居民救助小燕子動作的詞,找出描寫小貝蒂的句子來加深理解。通過對重點段落的研讀,讓學生體會到瑞士居民們爲了救助燕子,不顧自己的.安慰。從而使他們認識到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動物,不去傷害它們。當他們的感情到達了一定的程度時,我又鍛鍊了他們寫的能力:你想對文中的誰(瑞士政府、小貝蒂、廣大居民、小燕子)說些什麼?是感情昇華。

這堂課的不足之處是,由於教學密度比較大,課堂前半部分上得比較快,引導學生感悟、朗讀不夠落實,我覺得上課是應關注的是學生學習的狀況,根據課堂上生成的情景,推動教學的進程。視學生的學情,一邊上課,一邊調控、創造、發展、適應。對學生各方面瞭解得越充分,教學的主動性就越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認真鑽研教材,整合課程資源,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

此次教學發現自己離收放自如的境界,還有一定的距離。平時還要不斷積累,注重課堂的生成資源,讓學生成爲真正的主人。

《燕子專列》語文教學反思6

週三,我和學生學習了《燕子專列》。在上週結束的第一單元的《燕子》教學後,學生對小燕子的可愛機靈已經非常熟悉。此時正值春天,小燕子又是春天的使者,是爲春天增添生機和活力的小精靈。可是在這篇課文中,燕子卻坐上了專列,怎麼回事呢?課堂開始,我把這個問題拋給學生,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迫不及待的'去到課文中去找原因,學習的興趣盎然。

讀完課文後,學生交流起來熱火朝天。我引導學生用幾個詞來概括燕子遇到的困難。學生很自然的找到了“氣溫驟降、風雪不止、飢寒交迫、瀕臨死亡”學生你說我聽,不同意見來補充。接着,我引導學生想象:假如情況繼續進行,會發生怎樣的後果?學生體會到成千上萬的燕子很可能就全都死在瑞士,瑞士境內將到處是燕子的屍體,這種情況讓人慘不忍睹,痛徹心扉……在學生小小的童心裏是不能容忍這種情況發生的。我接着補充,瑞士政府和人民是怎樣做的?學生找到瑞士政府的行動,找到瑞士人民的行動,感受瑞士人民對燕子的救護是多麼的及時,徹底,這是一種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典型例子。

在引導學生感受瑞士人民對燕子的救護時,我抓了關鍵詞語如“紛紛”“到處”“踏着”、“冒着”、“頂着“這幾個詞語,引導學生想像都有哪些人走出家門,學生交流“有老人,孩子,媽媽,青年教師工人律師……”各行各行,男女老少,這隻龐大的救護隊,是前所未有的團隊,他們不怕嚴寒,不嚴困難,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拯救燕子。這種人類愛鳥的舉動深深地打動着孩子。這時我的教學目標就順利達成了。

引導學生在語言文字中出生入死,死去活來,是我作爲語文老師的責任和義務,我深深地感到自豪和驕傲,我願意和孩子們享受在文字中穿梭,積累的快樂,也願意看到孩子們在語文課堂上積極交流,插上想像的翅膀,在文字中縱橫馳騁。

我願意,我幸福,我快樂!

《燕子專列》語文教學反思7

這篇課文進述的是有一年春天,歐洲的瑞士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經過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飢寒交迫,瀕臨死亡。瑞士政府得知這一情況後,呼籲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將它們送到車站,並用帶有空調的列車將這些燕子送到了溫暖的地方。

首先,“燕子專列”這個題目就給人留下了較大的想象空間,怎麼還有燕子乘坐的“專列”呢?作者這樣獨特的視角激起讀者疑惑,引發閱讀的興趣。我的教學也順從了作者的意圖,從課題入手質疑激趣。通過課前對學生的學情分析,學生對“專列”這個詞會比較陌生,所以,課上我先讓學生說一說對這個詞的理解,然後藉助直觀的圖片,讓學生明白了“專列”的意思。掃清了詞語障礙,學生的疑問也就順勢產生。

其次,《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中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爲。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我充分尊重學生對於文本的閱讀體驗和感受。在“聚焦麻煩”這一教學環節中,從感受入手,進行詞語教學。每一個詞語教學的手段採用了不同的引導,意在滲透詞語理解的方法。“氣溫驟降”學生從詞語的字面意思推測出了當年瑞士這個春天溫度突然將到了多少度,老師再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去印證自己的推測,這正是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方法的滲透。“跋涉”這個詞語對於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所以我藉助“說文解字”促使學生在古代漢字書寫與現代漢字書寫相聯繫,從而瞭解“跋涉”這個詞語的意思,然後激發學生的想象空間,在想象燕子長途跋涉飛過哪些地方中感受“長途跋涉”所表達的路途的遙遠與艱辛。學生在詞語的'理解中自然的感受到了這些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還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所以,每個教學環節我都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後,請他們通過自己的朗讀把這種情感傳達出來,學生的朗讀也得到了提升,是真正的有感而發。

另外,《課程標準》中還指出要遵循語文教育的客觀規律,在閱讀和口語交際的發展上下功夫。所以這節課我學生有了閱讀感受的基礎上,我又設計了一個口語交際的環節,意在不僅讓學生理解“呼籲”這個詞,而且還要對剛纔的閱讀學習有一個內化的過程。學生在試當播音員的過程中,嘗試把剛剛學習的詞語用在播音中,還通過口語表達傳遞了自己愛護鳥類的心聲,更加學會了用自己飽含真情的、富有號召力的語言來感動和帶動更多的人蔘與到愛鳥的行動中。

在這次的賽課中,讓我收穫很多。正確把握學段目標去設計課堂教學,從學生的需要入手去指導課堂教學,全面的學情分析來提升課堂教學,這樣的課堂教學纔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燕子專列》語文教學反思8

一、根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和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我在《燕子專列》的第一課時確定瞭如下的達成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會通順、流利讀課文能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過程方法目標: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學會探究,在老師創設的情景中,自己學會想象,在老師的鼓勵聲中,自己學會表達。

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意,增強愛護鳥類的意識。從課堂的實施來看,這幾個目標還是基本能達到的。

二、今天比較滿意的地方,就是能創設一個個情景,把孩子們帶進文中。《新課標》要求: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所以,我在設計時,就儘量不讓學生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了解故事,而能入情入境地體驗課文,想方設法讓學生把自己當作小燕子,當作小貝蒂,設身處地地閱讀想象,交流感受。如指導理解第三自然段的時候:學生把自己當作小貝蒂,和老師對話:“小貝蒂,雪太大了,路太滑了,小貝蒂,我們回家吧。”“小貝蒂,你已經一天沒有吃東西了,我們回家吧”“小貝蒂,那山崖巖縫太危險了,我們回家吧。”再如拓展延伸環節:列車開動了,人類的愛心感動了春天的精靈,車廂裏的小燕子在唧唧喳喳,向人類致謝呢。你聽,你認真地聽,你安靜地聽,你聽到它們說什麼了嗎?

你看,那隻燕子正朝着一位抱孩子的阿姨張望,它在說什麼?你看,那隻燕子正不停地朝着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揮動翅膀,它在說什麼?你看,還有一隻可愛的燕子正深情地注視着貝蒂,它又在說什麼?。這些動情的語言把孩子們引入了課文中的世界,在那裏,他們激動着主人翁的激動,感受着主人翁的感受。這樣就少一些生硬的剖析,增加一些語文味。

三、比較遺憾的是:

1、自己相對緊張了,對孩子整體的情緒與表達把握不夠。特別是到了後面,感覺提出的問題不夠明確,不夠到位。

2、教學的整體設計感覺比較浮躁,教師說得多,整頓紀律的時間也用得多了,這樣學生就說得少,說得不夠好了。

3、朗讀的時間不夠,特別是教師在範讀方面不夠。

四、設想與重建:

1、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應該更關注學生的情態發展,挖掘課堂的生成資源,讓自己的教學教態更從容,更淡定。

2、在以後教學中,更多把平臺讓給學生,讓他們施展,把方法教給學生,讓孩子們發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