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15篇)

本文已影響 3.83W人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15篇)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1

本單元習作要求是寫自己去過的一個地方,抓住這個地方的特點寫,寫一寫這個地方怎麼吸引人,使別人讀了也對這個地方感興趣。也可以寫自己想去的地方。我是這樣指導的:

一、聯繫口語交際導入

上節課,同學們有聲有色地介紹了自己去過的地方,真讓我們大開眼界。如果把它寫下來,就會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麼寫呢?我們可以從剛學過的幾篇課文中學到一些方法。

二、聯繫本組課文具體指導。

按一定順序寫清楚

《富饒的西沙羣島》:海面—海底—海灘—海島

《美麗的小興安嶺》:春—夏—秋—冬

《東方之珠》:萬國市場—美食天堂—旅遊勝地—燈的海洋

另外,還可以回顧上學期的《日月潭》按一天中早上、中午、晚上的時間順序寫。補充寫作知識:怎麼寫不同季節的景物?寫景,要寫景物的特點,它是小學生作文的基本要求之一.所謂不同季節的.景物特點,就是抓住不同季節的景物的不同特徵.我們寫景,只有寫出景物的特點,才能給以如臨其景,如見其人的感覺.怎麼抓住不同季節的景物特點呢?首先要仔細觀察,觀察是認識客觀事物,獲得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徑.要寫不同季節的景物,必須細緻地觀察景物,而且觀察要有重點,要抓住特點。多感官寫景景更美,把視覺上、嗅覺上、聽覺上、觸覺上等方面的感受寫出來。

三、讓學生背背印象深的語句。

學生構思,自主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同學個別指導。

四、學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五、請幾個學生讀習作,師生共同評點,肯定優點,指出修改方向。

六、學生再次修改習作,謄抄在作文本上。

習作教學功在平時。特別是寫景的,一定要培養學生的觀察品質。世界並不缺少美,是缺少發現的眼睛。我們要擦亮學生的雙眼,讓他們去發現。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2

1.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重了知識的落實,在紮實上下了功夫,並在授課中注重了知識的延伸,併合理設計練習形式,降低了學生練習的難度。如在“字詞句運用”一欄中,以課本爲主,以練習爲輔,而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了知識。

2. 在“日積月累”的授課中,由於學生對詩中所描述的'內容極爲陌生,所以我創設情境,把學生們帶入那個年代,讓他們身臨其境的去體會、去感悟,然後再回到古詩,學生們自然而然的就理解了詩意,背誦起來也駕輕就熟了。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3

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口語交際的增設是一大亮點。它旨在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人與人之間交往、溝通的意識。面對這一“新鮮事物”。大家都在積極探索與研究,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口語交際的教學效果。筆者就自己的教學實踐也來談點體會。

創設情境、營造氛圍、激發興趣。如何營造口語交際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呢?教師要善於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情感體驗創設情境。如人教版實驗教材小學第二冊語文園地六的口語交際,內容是怎樣過“六一兒童節”。可讓學生帶照片互相介紹,回憶自己的快樂時光;有的小朋友特別想知道老師小時候過“六一”時的情況,教師可作示範性敘述,語言注意儘量兒童化。教學“說說小學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自己打算怎麼過”這一環節時,可採取多種有趣的形式交流。如:“打電話”“說悄悄話”“比一比”,通過這些情境,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提高學生交際的質量。同時,對於剛剛接觸口語交際的一年級小朋友,老師一定要訓練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如:態度大方、口齒清楚、聲音洪亮、認真傾聽等。當然教師自己也要認真專注地傾聽學生的每一句話,並及時做出適當的評價。另外,在進行口語交際時,我們一定要注意講清要求,明確交際的目標、內容,並隨時提醒。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4

教學要求:

1.在交流平臺上鍛鍊流利語言,學會寫作。

2.瞭解本課新學生字有什麼共同特點。

3.在詞句段運用中擴大見識、開闊視野。

4.在背誦中積累,增長知識。

教學重難點:

1.學會圍繞一句話,寫一段話。

2.加深對偏旁相同的生字的理解。

3.學習ABB式詞語,根據詞語寫句子。學會圍繞一句話寫一段話。

4.背誦古詩。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掛圖、照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出示幾個偏旁相同的.生字詞語:蝌蚪、飛蛾、螃蟹……

2.生自由輕聲讀詞語,注意每一行兩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有什麼發現?

二、引導學生。

1.請幾個同學上臺講述自己的發現。

2.老師點評。

3.揭示發現:

每一行兩個詞語中帶點字偏旁相同,讀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三、導入。

1.課件播放ABB式詞語。

2.生自由輕聲讀詞語,讓學生思考。

3.讓學生自由朗讀課件上面的詞語。

4.指名讀。

四、引導學生。

1.生自由選擇兩個詞語造句。

2.師指名講述。

3.老師點評。

4.齊讀鞏固。

五、擴展知識。

1.課件展示句子開頭,讓學生自由發揮說一段話。

2.老師點名,根據開頭說一段話。

3.老師點評。

六、日積月累

1.師範讀古詩。

2.師引導。

3.生模仿讀。

4.比賽讀。

5.師生合作、表演。

6.競賽背誦。

教學重難點:

本次在教學識字加油站時我特地把帶有“蟲”和“魚”的生字的動物圖片放出來給同學們看,讓他們自己說說這些圖片都有哪些動物,同桌間互相交流,這樣做可以幫助學生自己體會學習的快樂。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5

小學語文第七冊《語文園地六》圍繞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共安排了五個方面的訓練內容,分別是“感謝和安慰”的交際訓練、“勝似親人”的習作訓練、“我的發現”的閱讀方法訓練、誦讀《過故人莊》的積累訓練、朗讀理解《杏林春滿》的成語故事訓練等。在設計指導過程的時,我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並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及知識的儲備狀況,側重了幾點:一是整合資源,將“我的發現”和“成語故事”結合起來進行;二是注重了學習方法的自主性,將學生的獨立學習與有效交流結合起來;三是適度進行拓展訓練,在習作訓練中,不僅讓學生寫出來,而且還引導學生將習作“寫出去”。這樣設計並實踐,確保了訓練目標的實效性。從實踐來看,以下幾點還是比較滿意的:

(一)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園地”的勞動。比如在“口語交際”訓練和“習作訓練”中,老師都進行了各種形式的分組學習,由於調控得當,各種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鍛鍊。學生的全員參與和參與的有效性在這次訓練中體現得很充分。

(二)讓所有的學生在“園地”裏都能形成勞動技能。比如“口語交際”訓練中,不僅訓練學生“好好說”,更要求學生養成“好好聽”的`習慣。在“我的發現”的訓練中,引導學生了解並掌握了“小林”和“小東”的讀書方法後,還啓發學生回顧自己平時的一些閱讀方法,幫助學生總結,促使了閱讀技能的形成。

(三)指導體現了有序性、拓展性。如“口語交際”訓練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認識水平,以理解“感謝”和“安慰”爲切入點,有利於學生圍繞中心表達。另外,還適度地把學生引向“園地”以外,如回去把“感謝”和“安慰”的故事講給父母聽,習作完成後,把自己的作品整理後發給媒體等。

(四)注重了整合,體現了綜合性。如訓練了“我的發現”以後,爲鞏固形成的經驗,引導學生練習閱讀“成語故事”。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6

《語文園地六》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本課時注重了學生的積累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做到了以“遊戲”“創新思維”的智力開發爲主,拓寬了教材所要求的知識度,爲學生掌握“難音字”提供了巧記的捷徑。

不足之處在於,教學內容的容量過大,還可精簡一些,讓課程的知識緊跟“難音字積累”的主題,從而,讓學生以此方法,去自學《語文園地六》的前四項內容。如這樣改進後,本課的教學會在學生“積累難音字”能力方面,有較高的突破和提高,又可留出很多時間,讓學生靈活運用,去發現和尋找“難音字”,教學效果會更好。

《語文園地六》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本課時,最大的難點就是查字典這一部分,學生程度較好的.,能基本掌握查字典的方法。這需要在課下多加練習鞏固。尤其是在26個大小寫字母上面,出現回生現象。要繼續鞏固所學知識。

展示臺部分,更大的激發了學生生活中識字的積極性。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7

本次《語文園地》中“交流平臺”安排的是讓同學們根據任務,選擇有效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

《語文園地》中“詞句段運用”安排的是:

1、讀出示的兩段話,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神態的方法;

2、讀出示的片段,注意加點的詞語,學習有條理,有次序地表述自己的觀點。

《語文園地》中“日積月累”安排的內容是宋代詩人朱熹的《春日》。

一、教學效果

本節課圍繞着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語文園地》中“交流平臺”教學時,首先讓學生回顧本單元學過的課文,交流不同的文章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有效的方法進行閱讀,既能提高閱讀速度又能達到閱讀目的。

《語文園地》中“日積月累”教學時,先讓學生自己用喜歡的方式讀《春日》這首古詩,把字音讀準,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不懂的詞語藉助詞典加以理解。從而感受詩人珍惜美好春天的情感。

二、成功之處

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語文園地》中“日積月累”教學時,設計巧妙,用闖關遊戲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前老師讓每位學生都自制了一張闖關卡。闖關卡的.形式多樣,別出心裁,可見每位學生的用心投入。課堂上,老師設計讀一讀、背一背、譯一譯、試一試四關,通過同桌互學互查、小組合作等形式,讓每位學生參與到活動中,獲得闖關成功的愉悅,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三、不足之處

要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學生在理解詩意時,浮於表面,與其說是理解詩意,不如說是在背誦詩意。學生彙報時,對詩的理解都是一個模式,缺乏新意,缺乏自己的理解,老師此時應及時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理解,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在教學古詩《春日》時,首先揭題。出示《春日》插圖,提問:這是怎樣的春天?讓學生暢談春天。接着初讀《春日》,感知“春”美。然後精讀《春日》,品悟“春”美:同桌或小組間互相說一說詩意。重點把握:“勝日”“尋芳”“等閒”等詞語的意思;理解詩句的意思;全班交流。最後賞讀《春日》,懂得惜“春”。延伸課文,佈置作業: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畫一畫你眼中的春天。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8

《語文課程標準》對三年級習作提出這樣的基本要求:樂於表達,對習作有興趣;留心周圍的事物,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內容要有趣、有益;課前可以引導學生看看有關寫自己的,以啓發思路。在習作中嘗試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特別優美的詞句;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標點。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向大家介紹一個真實的自己,不要胡編亂造。指導學生注意選取合適的角度來表現自己。

《說說我自己》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習作題,本次作文的內容是向別人介紹自己。本次習作和口語交際的訓練可以緊密結合。在口語交際課學生聽、說、評的一系列活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一兩篇寫自己的佳作,從讀中學寫。然後選擇最能反映自己特點的某一方面,將它們寫下來。

基於此,我在作文教學指導時,首先作了三方面的習作要求:一、介紹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二、介紹要抓住特點來講述;三、要說真話,寫完後加個題目。爲了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我還設計了一個&ldqu;題目套餐&rdqu;打開學生的思路,讓他們有話可說,有話可寫,感受到作文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然後要求學生們按下面的習作提示進行習作:1.選擇合適的角度來表現自己,可以突出個人的某一方面的特點,如<<電視迷>>.<<遊戲高手>> ,也可以是多角度介紹自己,如<<這就是我>>。2.怎樣寫自己?介紹自己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先向讀者問好,可以描寫自己的外貌.身材.性格.愛好等作自我介紹。 3.寫自己只要你能有條理的把自己的各方面情況介紹清楚就可以了。

最後爲了讓學生更好的把握的結構和重點,我通過出示了一篇習作範文,讓孩子們看看別人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幫助學生打開寫作的思路,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這樣指導,大部分的學生作文興趣高,基本上把自己的相貌介紹給別人,還寫得很形象,自己的特點方面寫得更好。尤其是有一部分學生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有趣的`、難忘的、與衆不同的事情,與自己的性格特點結合起來寫,更是生動有趣、別具一格!

從課堂上學生的表現看,孩子們對於自己的性格、優缺點以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有趣的、難忘的事還是講得相當有條理的,這說明他們確實很瞭解自己。雖然有時候表達的語句不是很清晰,但意思很明確,課堂上我們班的孩子給了我很多的收穫!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9

在學習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 讀讀背背”中的諺語“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時,在課堂上出現了兩種聲音,有學生讀“無雨山沒méi腰”,有學生讀“無雨山沒mò腰”,聽到這不同的聲音,我很是詫異,我從知道這個諺語開始,就一直讀無雨山沒méi腰,從來沒有產生過懷疑。意思就是說雲層遮住了山腰或雲層纏繞在山腰,山腰看不見了,不會有雨。今天我的學生讓我對自己的讀法產生了懷疑。

聽到學生的讀法,我試圖讓學生來說說爲什麼要這樣讀,有的學生說:“我也不知道爲什麼要這樣讀,是我爸爸教我讀mò的。”有的學生說:“我在電腦上查了的,應該讀沒mò。”有的學生說:“我認爲應該讀méi,這諺語的意思就是說山上雲霧籠罩就會下雨,如果山腰上被雲遮住了,山沒有腰,就沒有雨。”

聽了學生的回答,我決定回家查查相關資料,一探究竟。對於這個字的讀音,至今仍有兩種不同的讀法:

認爲應該讀“無雨山沒mò腰”的原因如下: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

1、這個氣象諺語,說的是山和雲的關係。山上的雲整個遮住了山頭,這時候往往是雨層雲,雲層很厚,是要下雨的徵兆,所以說“有雨山戴帽”。當山上的雲漂浮在半山腰,也就是雲直淹沒到山腰,這時候的雲層薄,一般不會有雨,所以說“無雨山沒腰”。這裏的“沒”讀mò。

2、這一個諺語使用了對仗的手法。“有”和“無”相對,“戴帽”和“沒腰”相對,“戴”是動詞,“沒”也應該是動詞,因此“沒”讀mò。

認爲讀“無雨山沒méi腰”的原因如下:

1、首先這句話應該是民間諺語,假如拿古代文學創作的原理來看就有些苛求或是較真,還不如從現實民俗來考慮。

2、哪怕是按照創作規律來看,“山戴帽”與“山沒腰”,從兩句關係來看,這兩句中的“山”在句中的成分應該一樣。前一句“山戴帽”中的“山”做主語,是“山”——“戴帽”!照這樣來看,下一句中的'也應該是“山”作主語。是“山”怎麼怎麼樣。照這樣看這個“沒”就應該讀méi。

看了這些答案,我仍拿不準到底應該讀哪個音更準確。前幾天去建始遊玩,登上黃鶴橋絕頂,看到了雲漂浮在半山腰上,頓時明白了:如果“山沒腰”的“沒”讀méi,就是山沒有腰的意思。照這樣的理解,原諺語“無雨山沒腰”的意思就應該是:未來無雨山沒有腰。這樣一來,原諺語就和雲沒有一點關係了。“雲”暗含在原諺語中,沒有明明白白地說出來。如果把“雲”明白地補充出來,這個諺語就應該說成:“有雨,雲給山戴帽;無雨,雲給山沒腰。” 沒mò腰,就是雲遮住了山的腰。:並不是從山腳到山腰淹沒在雲層中。這裏的“被擋住了”也有“隱藏”的意思,所以,這裏的“沒”應該讀mò。不知道我的看法是否正確?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10

這一單元的“語文園地”由三個板塊構成: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交流平臺”要求我們閱讀時,聯想類似的文章加以比較,動腦筋思考有什麼異同,從中有所收穫。

“詞句段運用”

1.讀出示的句子,體會排比的修辭方法;

2.讀出示的句子,說一說分號的用法。“日積月累”這裏選編了一首唐代詩人孟浩然的《過故人莊》。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交流平臺”教給學生閱讀時聯想相似的文章加以比較,動腦筋思考有什麼異同,再找出有關句子進行品析,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新發現,常讀常新。

2.“日積月累”打破了以往古詩教學的思路,躍過了先理解詩句中的生詞,再將理解後的詞語連起來串講詩句,進而理解整首古詩,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感悟古詩所描繪的意境的教學過程,而是在學生熟讀古詩後,通過爲學生創設這樣一個問題情境:認真地讀一讀這首古詩,仔細地看一看這幅插圖,用心地聽一聽,你會聽到大詩人孟浩然正在對我們深情地訴說呢。讓學生自主地感悟古詩。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在進行“日積月累”的教學活動時,我採用導語將學生引入感受詩的意境中來。通過導語“同學們,你們真不愧是大詩人孟浩然的知己,這麼快就將好朋友的詩記了下來。那爲了讓更多人知道大詩人的所見所聞所感,你們能通過你們的筆把它寫下來嗎?學生:能。好,我將全班分爲四個大組,第一組的.同學寫第一句“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其他組依次類推,請你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詩句所描繪的情景儘可能具體地寫下來。”學生寫的過程其實就是他們感悟的過程,在這裏,他們盡其所能地還原了作者的生活場景,走進了詩中描繪的情景。而且是學生分組合作,節省了時間,創設了高效的課堂。

三、不足之處

“日積月累”對詩句的理解沒有給學生思考、討論和交流的時間,只是老師用口述的形式簡單地說給大家,學生對詩句根本沒有理解,以至於在背誦時死記硬背,感到困難。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教學《過故人莊》時,先讓學生自由練習讀。讀準“黍shǔ”“圃pǔ”等字音,接着認真地讀一讀這首古詩,仔細地看一看這幅插圖,用心地聽一聽,學生自由進行整體感悟,教師參與到學生中去。組織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然後教師相機指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如“具雞黍”“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等。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感受詩人與朋友相聚時的濃濃情誼,激發學生珍惜朋友之間情誼的美好情感。最後學生通過自己的體會,結合插圖練習寫片段,教師巡視輔導學習時有困難的學生。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11

一、口語交際

1、做好課前準備。

機器人離學生的生活比較遠,特別是在農村的孩子,可能聽過機器人,但對於機器人的本領,有很多同學可能不瞭解。因此要求教師在上課前讓學生先通過網絡或電視等渠道簡單瞭解機器人,對於一些後進生或者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教師還應恰當地引導和幫助。

2、創設情景要融入角色。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孔子說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好之”“樂之”,才能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創設情景的目的,就是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增強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激發學生的思維,喚醒學習的動機。創設情景在口語交際教學中非常重要,《我想發明的機器人》這課,我創設了設計師、老闆、主持人幾個角色,要想學生更好地融入角色,教師一定要先進入角色。所以我在發佈會一開始,就以主持人的角色開始發佈會的開場白,學生也就很快地進入了角色。

3、互動環節要靈活應變。

在設計師與老闆的互動環節中,作爲主持人要靈活應變。在設計師與老闆的交流互動時,作爲老闆的一方,可能有很多問題或者建議要對設計師說,設計師可能不會應對,出現交流中斷的現象。作爲主持人,可以引導設計師如何應對,幫助提高交互的深層次發展,使學生表達、應對能力的訓練落到實處。

二、習作六

1、教師角色至關重要。

由於本節課引導方面的設計主要是以通話故事,一種學生喜見樂聞的方式進行,因此要想引導有效,作爲教師,也要充滿童真和童趣。在講述通話故事的時候,語言要動人,這樣學生才能很好地進入情景。學生進入了童話的世界,這節習作課,學生上得就會輕鬆而有趣,就會由怕習作課變爲喜歡習作課。

2、注重引導學生拓寬想象。

未來的事物可以是衣、食、住、行的每一方面裏的種種事物,對於這些事物,學生都可以進行想象,但是由於學生的閱歷、生活經驗有限,能想象到的可能不多,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把拓寬學生想象這一環節落實到位,只有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纔會百花齊放。

3、寫作的時間要充分。

這節課的內容比較多,時間比較緊,教師在引導的環節要緊湊。經過教師的引導和啓發後,學生都有事物可以寫了,給充足的時間學生,他們才能把文章寫下來。否則,作文沒寫完,評點環節就落實不了。

三、我的發現

本次“我的'發現”旨在引導學生髮現多音多義詞。六個多音字出現在六組詞語中。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注意漢語中一字多音的現象,積累文中列舉的六個多音字和相關的十二個詞語,還可以做些拓展練習,找找本學期學過的課文中有哪些字是多音字。

四、日積月累這部分包括“讀讀認認”和“讀讀背背”兩項內容。“讀讀認認”是低年級歸類識字的繼續,內容和調味品有關,採用了韻語的形式編排。要求認識的8個生字中,“蒜、醋”是平舌音,“蒜、鹽、鹹”是前鼻音,“姜、醬”是後鼻音,要提醒學生讀準字音。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藉助拼音讀準字音,再讀讀短文,教師指名朗讀,以檢查學生認字情況。句子的意思可以不作過多的講解,但可以讓學生回家後,在家長的協助下,分辨這些調味品。

五、“讀讀背背”選的是和氣象有關的農諺。這些農諺句式工整,讀起來琅琅上口。教學時,教師可採用範讀、指名讀、師生對讀和自讀等多種方式反覆讀,最後背下來。這些農諺只是人們對氣候現象所做的觀察總結,不像科學定律那樣嚴密、準確。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自然現象,並試着用韻語的方式記錄觀察結果。

六、寬帶網“寬帶網”是本組學習進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培養學生圍繞專題,通過多種途徑收集信息的能力,這個項目有助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本次寬帶網的教學有三個要點。

1、資料蒐集要求圍繞科技新聞蒐集信息,除了教材中所舉的例子外,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看報、看電視和聽收音機等途徑,蒐集更多的和科技發展有關的信息。

2、資料整理教材中提示了做剪報和做卡片兩種信息整理的形式,這兩種樣式都着眼於信息的歸類,以方便資料的使用。

3、成果展示寬帶網的教學結束後還要利用各種方式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交流相關的科技新聞,可以用“我的科技信息剪報”或“我的科技新聞卡片”等主題,直接展示學生資料蒐集的成果,也可以分小組辦手抄報或黑板報、組織“科技新聞發佈會”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活動成果。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12

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口語交際的增設是一大亮點。它旨在訓練同學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人與人之間交往、溝通的意識。口語交際是一種雙向交流活動。聽者和說者雙方要不時地發出信息、接收信息。它實質是一種雙向互動的動態語言實踐活動。“雙向” 和“互動”應成爲口語交際課的最根本特徵。

在教學中注意強化思維的訓練。口語交際的訓練,實際上是思維的訓練。即聽的人思維要敏捷,說的人思維要流暢。在口語交際教學中不能停留在你說說我說說的層面上,只有目標明確,有的放矢地進行思維訓練,使同學的思維品質得到提高,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才幹真正達到。

爲了達到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首先要創設情境、營造氛圍、激發學生開口表達的興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善於聯繫同學的生活經驗、情感體驗創設情境。比如人教版實驗教材小學第二冊語文園地六的口語交際,內容是怎樣過“六一兒童節”。在上這個環節時,我提前佈置學生帶一些照片,上課時讓他們互相介紹,回憶自身的快樂時光。有的小朋友特別想知道老師小時候過“六一”時的情況,我也帶了自己的一些小時候的照片,然後拿着照片示範性敘述,在表述時,語言注意儘量兒童化。讓學生知道該怎麼來給大家敘述。教學“說說小學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自身打算怎麼過”這一環節時,我採取了多種有趣的形式交流。如:“打電話”“說悄悄話”“比一比”,通過這些情境,激發同學口語交際的興趣,提高學生交際的質量。有的學生說得很不錯,眉飛色舞的。當然,在學生說同時,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在說的不流暢的地方,適時糾正,讓學生儘量用規範性的語言來表述。在學生說完後,我都會做一個積極的評價,給學生以信心。

我也知道,口語交際的訓練不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不斷指導,不斷強化,才能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13

在語文教學的“強勢領域”──閱讀教學中,已倍受關注,並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落實。而在“弱勢領域”,特別是“語文園地”中,人們還是深受“強化訓練、專項集訓”的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老師們習慣於把目光聚焦在知識與能力上,把手段鎖定在反覆訓練上,師生根據語文園地原有的板塊,按圖索驥,就題解題,語文園地還是應試“練”獄──毫無情趣。要落實新教材改革的精神,讓豐富、有趣、具有人文內涵的園地綻放魅力,教師要肯動腦筋,善於分析園地中的各種題型特點,巧妙整合三維B標,變以往枯燥機械的練習爲情趣盎然的語言實踐。基於此,筆者認真鑽研“語文園地六”,從以下三方面整體規劃,讓三維目標在語文園地裏“結義”。①順路徑──根據題型特點,重新調整練習板塊。由“我的發現”中詞語重疊的特點引到“讀讀記記”,再由詞語──對應的特點引到“日積月累”,最後由詩句描繪的自然風光引到“寬帶網”。整個過程環環相扣,追求的是教學的自然順暢,情趣便暗含其中。②新刺激──圍繞練習的重點,變換實踐方式,新的刺激給學生新的感受,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習得。③巧滲透──在練習中滲透人文體驗,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教是爲了不用教。教學就是指導學生自己會學。當學生有了充分的`空間展示自我時,就會不斷地超越自己原有的認知水平和想像能力,就會形成積極的創造精神,促進自身的悟感、想像、思維的發展,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也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

語文終究姓“語”,語文學科的根本屬性是工具性,語文學科的根

本任務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知識在學生大腦中的形象不能是課本的翻版,而是充滿個性思辯和衆人智慧的個性化知識體系,是富有生命力和創造空間的知識框架。活動的開展首先要考慮的是千方百計給學生帶來認知的歡樂,讓學生在聽做、說唱、玩演、讀寫、視聽等活動方式中不斷將知識積累、儲存。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14

一、視頻拓寬了學生的思路。

在上課伊開始,我播放高科技的一段視頻,目的在於拓寬學生的思路。這個視頻的播放起到了極好的效果,學生看着看着情不自禁地發出了“哇”的驚歎,同時也要求學生認真觀看,並讓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視頻中的哪些新鮮事物時,學生也瞭解到了未來的食物與現在的食物有很大的不同。

二、說的效果

當要求學生們說說自己要寫的事物的特點的時候,很多同學都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心目中的事物的特點,功能說出來。但也有同學完成得不夠好。原因可能是對於未來的'概念還模糊。

三、範文的引路引領學生易於動筆。

在教學中,我故意用紅色筆描紅了神奇的筆和未來房子 “特性”;藍色筆描了“未來的的筆給我們生活所帶來的便利。”這讓學生再次明白了習作的方法以及路徑。

四、通過修改,再次點撥本次習作的重點。

我讓學生大約運用了205分鐘的時間進行習作,沒有一位學生能寫完。這一節課我主要是讓該瞭解未來事物的“特性”和“便利”兩點進行交流與修改。目的就是幫助習作上尚有困難的學生再次明確本次習作的重點,也讓同學們知道如何修改自己的習作。這堂課雖然達到了我預設的教學目標,但還是有不少的遺憾,還有學生沒有明白未來的事物爲何物。我可以讓學生明確習作要求上,讓學生先默讀,再指名讀,然後再讓學生明確本次習作的要求,這樣學生更能加深理解本次習作的要求。相信不斷地探索,交流我們的習作教學會開展得越來越好。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15

在口語交際時,我創設情境,激起學生說話的興趣。在交際過程中,學生調動了平時的生活積累和閱讀積累,展開了想象的翅膀,豐富了交際的內容,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想交際,也樂於交際。習作安排在口語交際後,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再明確習作要求,並示範引路,學生就會覺得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多元評價”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好辦法,通過評價、比較,學生能發現在以自己及他人的優點與不足,這樣,學生就能揚長避短,取百家之長,不斷提高自己的習作能力。雖然三年級的學生現在做得不是很好,但是,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關鍵。我相信,只要堅持這樣做,學生的習作能力會很快提高的。

“我的發現”與“日積月累”這部分,學生始終站在“主角”的位置,不斷地發現知識王國的'“祕密”,體驗了發現的樂趣,感受了成功的喜悅。“寬帶網”這部分,我主要讓學生自己動手,拓寬語文學習的渠道,學生興致極高。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