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通用21篇)

本文已影響 2.24W人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通用21篇)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1

這節課是在學校組織的略讀課文研討活動中選擇的一篇選讀課文《駱駝和羊》來參加教學競賽活動。

一、猜謎激情。

用謎語導出課題,既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又可以直接入題,真的是一舉多得。

二、圖文結合。

讓學生觀察圖片,說一說。鮮豔、有趣的圖片很是吸引孩子。學生看圖說一說,給了孩子一個自由說、大膽說的機會。這一設計,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於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掌握課文內容。

三、品詞析句。

抓住重點詞句,採用指名讀、集體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朗讀感悟。朗讀也不是機械、單一的,毫無目的的朗讀,每次朗讀,都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駱駝和羊是如何爭吵,找出爭吵的句子引導分角色朗讀。駱駝和羊是怎麼做的?說一說,找一找,請你再讀讀句子,你還能體會到什麼?鼓勵學生個性化地解讀文本。比如,讓學生讀讀描寫羊的句子,說說還能體會到什麼。有的學生體會到羊很累了,有的學生體會到羊很努力了,還有的學生體會到羊當時苦惱的心情。

四、演一演。

讓學生模仿一下“大模大樣”,這一環節的設計,既幫助學生理解了詞語意思,又活躍了氣氛。如讓學生模仿羊的動作,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幫助學生理解動詞“扒”,低年級的學生理解能力有限,“扒”用語言也很難說清楚,讓學生做一做,看一看“扒”的動作,相信每位學生都能輕鬆地理解,並且也能留下較爲深刻的印象,真正理解“扒”。二是爲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讀懂句子。學生通過做動作,結合自己的感受,體會到了羊很累,很努力,甚至還體會到了羊當時的.心情。

五、即時評價。

從內心深處尊重、賞識學生。評價避免了簡單化、形式化的傾向。評價也一分爲二,該肯定的肯定,“你分析的很對,老師也這麼認爲……”。“你認爲你的小夥伴讀得怎麼樣?你真是一個會值得信任的小老師!”“你的朗讀太讓我驚歎,也得到了在座的各位老師的認可,你真棒!”“你的字音沒有讀正確,你能再讀一遍嗎?”該引導的引導,當學生讀錯時,即時指出。

當然任何一節課都有不足之處,因在教學中有些不可預測的教學問題,如“扒”“倆”等字的讀音,反覆強調,但還是有人讀錯。在讀的訓練中,雖然讀的意圖在教學環節中佔了很重的環節,但呈現在每個學生個體中,還是無法真正達到入情入境地自由朗讀的程度。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2

一、以讀爲本,激發興趣。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文中角色(雲、雨、雹子、雪)讀有關的句子,把自己當做那個角色,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走進課文,融入課文。爲更好的理解課文做好鋪墊。

在教學雲變成雨、雹子、雪這一段時,我抓住了“落、打、飄”三個動詞來感受它們的不同特點,讓學生加動作表演出來。同時又結合課件演示,使學生進一步感悟到文章用詞的.準確。然後滲透到感情朗讀上。我又請男生讀雹子的句子,女生讀雪的句子,體會雹子的力度,雪的輕盈。

在教學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再通過讀、說、演等各種形式,充分理解課文。學生自由讀,教師指導讀,讀得好的同學讀給大家欣賞……使整堂課聲情並茂,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不知不覺融入到課文描述的情境之中。

二、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撐,當學生通過讀課文理解了水變成汽的過程後,我又通過課件演示,把深奧的自然常識變得淺顯易懂,加強了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我還注意引導學生聯想和想象,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是他們懂得了課文寫的“我在池子裏睡覺,在……跳舞、唱歌、開大會。”中“睡覺”是水安靜的樣子;“散步、奔跑”是水在流動;“跳舞、唱歌”是海水在翻滾及它發出的聲音。“開大會”是指水很多,百川入海嘛。

三、學有所得,感悟提升。

學生通過課文學習,受到了環保知識的教育,相信在以後的生活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3

今天講了一節公開課,我自認爲講得還算成功。在教學環節設計上得到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我採用了抓重點,訓練寫作的方法,這方法易操作,能落實的教學設計思路,課堂上學生朗讀出感情,寫得非常精彩,我覺得我有個最大的進步就是我把課堂的評價語言作爲我指導朗讀教學的有力工具,是學生既感到激勵,還給別的學生以思考和啓發。我能把自己與學生的學習過程相融合,我覺得更容易指導學生去學習。我喜歡“乾乾淨淨”的語文課,沒有雜亂的環節,沒有盲目的訓練,只有有效地設計和可靠的訓練,今天我做到了,我上了一節“乾乾淨淨”的語文課,我很欣慰,這是我一直追尋的方向。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節課中我存在好多問題。導入時沒有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整個課堂不太活躍,板書中“1=20”的`數學算式沒有等進一步的給學生解釋說明,我應該強調這個算試只有加上多睡,遲到這樣的條件才能成立。在評價學生續寫的故事的時候,沒有及時引導學生準確用詞,好幾位學生說道“元元第二天到校不早也不晚”,我應該恰當點出不早也不晚就是“準時”。沒有把握好最後一分鐘,下課的時間,還猶豫不定的多知道一個寫字,如果調整一下策略也許恰到好處呢!

總之,沿用着有效的方法,改進着不足之處,我和學生的語文課堂會走出屬於我們自己的風采和特色!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4

時間飛逝,我所執教的培二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也已馬上結束。回首5個月左右的語文教學工作,感到心情很矛盾。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我爲班上一半學生優異的表現感到提別高興,又爲班上另一半學生怎麼也不會識記、書寫、認讀而感到憂心與無奈。下面,我從取得的成績與存在的不足來進行反思:

一、取得成績

(一)根據計劃,完成教學任務。

根據本冊語文有17篇課文、4個綜合練習以及本學期有5個月教學時間。學期初,我根據課文內容含量與本學期教學時間,打算用4個月的時間完成授新內容,1個月的時間進行復習鞏固。本學期下來,我按照初步預算有效完成了授新與複習的.時間。

(二)精心組織,提高學習效率。

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有效提高我的語文課堂效率。課前,我做到了認真鑽研教材來備課、製作每一節課的課件。課中,我用充滿激情的話語帶領學生走進學習的海洋;用形象直觀的教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新知;用比賽遊戲方式進行鞏固;用十足耐心開展輔導;課後,我根據學生學習情況佈置家庭作用,引導家長對學生進行鍼對性幫助。一學期以來,大部分學生的語文成績都有明顯的收穫。

二、存在不足

(一)課堂不能有效面對全體學生。

我班共有學生14人,年齡、學習水平、行爲習慣存在很大差異:有的學生因從普通小學五六年級轉來,他們能很快掌握所授新知識;有的學生學習接受與記憶力較差,剛學的知識馬上就會遺忘;有的學生上課紀律極差,不僅自己不能專心聽講,而且還會打擾別的同學;有的學生只能跟讀,不會識記與書寫;還有的學生至今沒有學習的慾望等。學生上述的種種表現,給我的教學帶來很大的挑戰,往往一節課只能照顧到一部分的學生。

(二)對於學習接受力極差和沒有學習慾望的學生感到束手無策。

至今爲止,我班上有兩個學生只能在反覆提示下跟讀,不能獨立描寫,自身完全沒有記憶,可以說一學期以來沒有進步;還有一個自閉學生完全不能參與課堂學習,在家長的陪讀下才能坐得住。對於這些學生,我想過很多辦法:如個別輔導、集體激勵等,但是他們仍然在原地踏步。可以說,我感到黔驢技窮了。

一學期,有喜悅、有無奈。在新的學期,我將針對不足,多學習、多思考,力爭讓我和學生共同進步。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5

當講到雪景一段時,我便讓學生閉上眼睛聽我講:“寒風呼呼地颳着,吹到臉上就像冰打一樣。風停了,鵝毛般的雪紛紛揚揚地飄下來,天地間滿是雪花在舞蹈。大雪整整舞了一夜。早晨,打開窗戶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上、樹上、房上、地上全是雪,白茫茫的一片。柳樹上生滿了毛茸茸的白髮;松樹穿了件花褂褂;杉樹尖尖像燈塔。我打開門衝進雪地裏,腳底下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我和小夥伴們打起了雪仗,堆起了雪人。你看,那雪人多美,紅高鼻,大眼睛,扁嘴巴。再看打雪仗,他們打得轟轟烈烈、熱火朝天。歡聲笑語把樹上的雪都震落下來了。”講完,學生睜眼。我問:“你剛纔看到了什麼?”學生的想象像開了閘的水,傾瀉而來:“我看見白茫茫的一片。大地像鋪了一牀潔白的地毯。”“我家門前的小樹被雪壓彎了腰。

我心疼地跑去使勁搖,雪花落在了我的頭上、衣服上,有的落進了我的脖子裏,冰涼冰涼的。可樹伸直了腰。我看着它笑了。”“我爬上了房頂,一不小心摔了下來,可一點兒也不疼,就像落在了棉花上一樣。”“我從山上一下滑到了山下,像飛一樣。好爽啊!”“我和小亮在打雪仗。他向我扔來一團雪,我一閃,馬上扔去一雪球,正好打在他臉上。我倆笑彎了腰。”“我們三個堆了一個大雪人,用釦子做眼睛,用胡蘿蔔做鼻子,用辣椒做嘴巴,再戴上一頂尖尖的帽子,還有兩串糖葫蘆插在肩上,它正在叫賣呢。我們圍着它唱啊、跳啊,開心極了。”“我呢,在雪地上踩了一串串深深的腳印。再聽那嘎吱嘎吱的響聲,就像在奏樂一樣。”“哎呀!我開着小汽車在冰河上奔跑,跑得真快。”……接下來我還給學生講了“瑞雪兆豐年”的知識。

想象力就像一匹烈馬,循規蹈矩的人,緊緊束縛住它。結果是平平淡淡一生,放蕩的人,任其胡亂馳騁。精力浪費不少,可最終一事無成。聰明的人馴服它,讓它按意志奔馳,從而使自己充滿創造精神。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6

一、本節課取得成功的地方。

1、充分利用課文插圖激發學生識字興趣,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通過看圖體會字義的形式幫助學生識字,既可使學生學到一種識字方法,提高識字能力,又有利於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情感。如古時以竹做筆桿,以羊毛做筆頭,故“筆”從“竹”從“毛”,砌竈要用土,砌成後燒火做飯,故“竈”從“火”從“土”。上小下大爲“尖”,不正爲“歪”等等。分析每個字是由哪幾個部件構成的,從而體會這生字的構字特點。這樣把文字的形狀與具體形象的畫面兩相對照,學生便從中悟出會意字的構字特點了。

2、“三動”參與兒歌教學。動口:藉助拼音將兒歌正流利地朗讀,同桌互讀互助,既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也培養了學生互學共進團結友愛的精神。動手:動手將寧寧的畫修改過來,做個細心的小畫家,加深了對“粗心”一詞的理解。同時,將畫改過來後,能否將兒歌也改改?小組內說後,彙報說,通過動手這一小環節,教育學生以後千萬別粗心,且讓學生說粗心的後果。從而使教學的教,從某種程度得以昇華。動腦:讓學生按照兒歌內容繼續往下編。讓孩子自編兒歌,既可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又可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看到自己編寫的兒歌出現在教室裏,出現在小報上,他們的.心裏該是多麼高興啊!讓學生自主學習,生動活潑地學習,這既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3、將兒歌以歌曲形式讓學生唱,使學生樂學易記。激發求知慾,從而也使課堂盡顯愉悅氣氛。

二、本課存在不足:

1、對於學習練習、鞏固性的作業沒有將範圍拓展,忽視了學生想象思維的培養。

2、沒有充分利用兒歌,因此,不利於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字詞的意思,使字、詞與兒歌有脫節的現象。

3、時間的把握不夠好,在讓學生自編兒歌時,沒有讓人人動口說,只照顧了部分,沒顧及全體。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7

“快樂讀書吧”是搭建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橋樑。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快樂讀書吧”的主題爲“讀書真快樂”,旨在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快樂讀書吧”的主題爲“讀讀童謠和兒歌”,本期“快樂讀書吧”的主題爲“讀讀童話故事”由此可見,“快樂讀書吧”的編排是按照文類進行整體設計安排的。而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關於“閱讀”第一條就是“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第四條“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基於以上所述,所以我認爲這部分的教學應始終定位在“快樂”兩字。愛護書本是快樂的,乾淨整潔的書本讓人心情愉悅;閱讀童話故事是快樂的,因爲故事中有有趣的人物形象,有意思的故事情節讓人對書愛不釋手;和同學分享童話故事是快樂的,多一次分享就多收穫一次快樂。因此我試着通過讓學生猜故事情節,猜角色形象,比一比誰的童話故事書最有趣等活動,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童話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願意主動閱讀童話故事。

因此本課確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一、對童話故事產生興趣,能主動閱讀童話故事。

二、逐步養成愛護書本,保護書本整潔的習慣。

三、學習和同學分享自己的閱讀收穫,體會分享的樂趣。

這節課的目標定位沒有問題,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有以下幾點值得反思:

一、要給學生提供語言交流的時間和空間

學生需要夥伴的語言交流,夥伴的'語言評價。而這節課始終是老師在前面引着走一環接一環,沒有給學生留下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同伴交流。導致給人一種“唱獨角戲”的感覺。

二、課堂常規管理不到位

低年級的課堂教學,行爲習慣的教育比知識的教育更重要。在本節課當中師生生命交流呈現一種“兒戲化”的狀態。課堂教學的內容課堂教學的養成是伴隨着行爲習慣養成的。

教書育人永遠是雙線進行的!

三、充分的尊重學生可以但不能僅僅是尊重個人,要學會引導學生靜靜地聽,課堂管理和課堂的教學環節應緊緊跟在一起的。

四、讀封面環節引導的不到位

封面信息的解讀,指導不到位,除了書名、作者還有比如“圖片與內容的聯繫”、出版社等信息也應該納入其中。

部編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快樂讀書吧: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8

讀了《贈劉景文》,你會沉醉在深秋的美麗景色之中,雖然荷盡菊殘,然而那開敗了的菊花枝還傲寒鬥霜,那“橙黃橘綠”,更有別有一番風味。古人寫秋總是“自古逢秋悲寂寥”,可是蘇軾卻一反悲秋的基調,突出了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傲霜枝”更是讚頌了傲霜凌寒的氣概。傳統的古詩教學要求字字落實,解釋詩句更是成了重點任務,然而這樣一來就會將充滿着深刻意蘊、豐富感情、詩情畫意的古詩支解得零離破碎。更何況面對的是一羣剛剛進入二年級的小學生,對於他們的要求:首先會認,會讀,會背;其次是藉助圖片、音樂、老師的.講解和自己由反覆朗讀所感悟到的進入詩歌所描繪的景象之中,瞭解詩意,會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和自己的體會;還有就是要體會古詩的韻味並用自己的朗誦將其表現出來。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9

《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是一首活潑、清新的小詩,詩中一株紫丁香是孩子們的一片心意,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這株紫丁香不僅僅是孩子們送給老師的一份珍貴的禮物,表達了孩子們對老師的熱愛和尊敬,更是一首師生情誼的頌歌。

這首小詩恬靜、深情,讀起來琅琅上口,回味悠長,這便決定了教學的重點──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在閱讀課文時,讓孩子選擇喜歡的一段爲大家讀一讀,然後說一說他喜歡的理由,在說的過程中,通過引導,聯繫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有時讓孩子們把自己當成枝葉,有時讓孩子成爲課文中的`小朋友,走入課文,有時又讓他們走出課文,說說他們自己對老師想說的話。

這既符合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徵,又能調動學生認知的積極性,觸發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閱讀的內在動力,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發展能力。在各種方式的朗讀中通過師生評價,生生評價使朗讀有聲有色,使理解與感悟也頗具特色。

詩貴在品讀,用“以讀代講,以讀代問,以讀代答”的教學形式很適合詩歌的教學。

但是在引導學生的深情朗讀中,我覺得還是有所欠缺。學生的情感始終激發不起,老師的深情朗讀帶動不了學生的激情,因此在朗讀教學這一環節中,整個課堂氛圍不是很好,學生不夠投入,顯得有點乏味。如何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將是我今後教學中要加以探索的問題,我將爲之而努力。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10

《父親和鳥》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通過“我”和“父親”關於鳥的對話,讓我們瞭解到“父親”對鳥不同尋常的瞭解,更感受到父親對鳥超乎常人的熱愛。教學中應讓學生充分地讀,體會父親對鳥的摯愛。閱讀本文,讓學生反覆閱讀,用心體味,使他們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融洽。教學中,我是這樣安排的:

一、學習生字,紮實有效

在本課的生字教學中,我採用了結合偏旁,歸類指導。如喃、嗯、味,這三個字都是口字旁,說明與嘴有關,解釋:喃喃就是一個人自說自話。嗯即嘴裏發出搭理別人的單音。味可以用鼻子聞,也可以用嘴巴品嚐。而教“蒙”時,我則結合霧裏看物體,就像眼睛蒙了一塊紗巾,所以“蒙”字裏面有兩橫,強調上面的一橫就是矇住眼睛的一塊紗巾。這樣結合字形,形象解說,學生就學得有興趣,記得牢固。

二、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在學生自讀了課文後,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感受,然後讓他們劃出課文中描寫“父親”知鳥的語句,我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朗讀,讓學生一邊讀書一邊交流之後,組織了多次層層深入的入情入境地朗讀。在朗讀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讀出情:對小鳥、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讀時我讓學生自己體會文中的語氣,讀的形式靈活多樣:聽讀、自讀、品讀、同桌互讀等,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引領學生逐步感悟父親知鳥愛鳥,使小鳥的可愛、小鳥的快樂、父親的情懷在孩子頭腦中活起來。通過朗讀,使學生悟出語言文字中所蘊含的情感。

三、抓關鍵詞句,學習表達方法

本文通過描寫父親只看了看樹林,聞了聞林中的氣味,就準確地知道林中有許多小鳥。充分說明“父親知鳥”、“父親愛鳥”。那如何讓學生知道作者怎樣寫出來的.?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你從課文的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父親是個知鳥、愛鳥、愛樹林的人?接着指導學生從“望了又望、聞了又聞”等詞句和父親的語言中體會到父親的“知鳥”;從“我知道父親這時候也最快活。”“喃喃地說”“深怕驚動小鳥”等詞句和父親的語言中領悟父親的“愛鳥”,從“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這一句中領會“我”的愛鳥、護鳥之情。

不足之處:教學中的引導語,仍然需要修改完善,加以精練。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11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對詩意的理解如果孤立地去品詞析句,往往對詩的意境領會不深。但是變換了角色,你就是詩人,你就處在詩中情境,孩子們的想象力就會被激活,他們幼稚天真的話語,往往自然地把詩的意思吻合了。教學的時候,學生讀詩後提出的問題和預想的相差無幾。一是“挺且直”不理解,二是“鬆高潔”不明白。教學前做了充分估計,也設想了引導的.辦法。

但是,受《登顴雀樓》教學時讓學生扮演王之渙父子能迅速進入詩境的啓發。我在教學時,注重了讓學生角色的進入。當學生提出“挺且直”不理解時,我問學生誰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學生結合插圖,做了最大努力,有的說出了雪雖然大,但是松樹能挺住,有的說出了松樹站得很直。我知道孩子們意會了,但不能言傳。我告訴學生“且”是而且的意思,然後問誰能做個挺且直的動作,結果,多數孩子都站了起來。他們挺着胸,擡着頭,一幅雄糾糾的樣子。我讓學生說說此時的感覺,學生說,雪太大了,落在我頭上,壓在我的胳膊上,但是我能挺得住。那你們就讀一讀,老師聽一聽,是這樣嗎?本來“大雪”讀得虛一些效果纔會有,可是孩子們不管這些,喊破了嗓子在讀大雪,我也沒“指正”,我知道這時候講朗讀技藝是多餘的,孩子們已經是小松樹了。“鬆高潔”理解起來確實有難度,引導學生看圖,想想雪化之後松樹葉子的變化,學生說出葉子是鮮亮鮮亮的,“鮮亮”這個詞我也沒想到,看來,學生有這方面的生活經歷。在網上曾看過花開的聲音老師設計的一個讓雪和松樹對話的環節。

還是讓孩子們做松樹吧!“大雪就是想壓折你們,可是你們卻堅強地與他較量,你們會說些什麼?”孩子們的想象力就是豐富:“雪,你來吧!我正好用你洗澡呢?你被太陽曬化就會變成水,讓我喝了,我會更漂亮、更堅強!”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12

上週星期四第一節課,我上了《紅領巾真好》這篇課文。本課是一首清新優美的兒童詩,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實際,語言生動活潑,課文插圖形象傳神。紅領巾和小鳥都是孩子們熟悉的事物,孩子們樂於接受。

在教學時,我充分利用詩歌易於朗讀和背誦的特點,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比如,學生集體讀,個別讀,自由讀,分組讀,範讀以及老師和學生合作讀。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熟悉課文內容,對理解課文和背誦課文都很有好處。

另外,在教學中,我還注意強調語文的基礎訓練,體現語文工具性這一特點,比如,在複習詞語時,強調難點字的讀音,在學習課文時,AABB、ABB式詞語的積累,以及一會兒一會兒因爲所以句子的訓練。我自己覺得這樣的訓練很有層次性,達到了積累詞句,學語文,用語文的觀念。語言是一種技巧,是一種技能,要想掌握必須通過多次訓練,因此,我在平時的教學中也特別注意這一點。

當然,在這一節課的教學中,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說,自己雖然滲透了一些新的課程觀念,但還不夠放手,教師的主導作用還比較突出,沒有很好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13

《初冬》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短小、圖文並茂,以“霧中、霧後”爲序,文脈清晰。以其優美的語言向我們展現出山村初冬早晨的美景。尤其文章是以時間爲序,每層又以空間順序清楚明瞭,是引導學生了解冬天景物特點,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良好載體。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二年級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感悟;在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從而使之受到情感的薰陶。

1、讀中感悟。

這篇文章是一篇語言優美,用詞精準的寫景例文,課文中好句連連,在學習中引導學生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既培養學生朗讀水平,又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句子美在哪裏。如:柿子樹上掛着許多大柿子,像一個一個的紅燈籠。首先,通過抓重點語句,啓發學生想象。從“爲什麼說大柿子像紅燈籠”入手,引導學生藉助圖畫,觀察想象,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從形狀、大小、顏色等方面把“大柿子”與“紅燈籠”聯繫起來,理解了這個比喻句,體會出柿子的可愛和農民看到豐收景象後的喜悅心情,使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了具體的活的表象。其次通過自讀自悟,促進表達能力的提高。霧散後的柿子如此之美,學生觀察圖畫,理解之後,肯定有很多感受。由此可以看出課堂上抓住重要契機,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不僅找準了語言訓練的能力訓練點,而且陶冶了學生的審美情操。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彷彿那些美的大柿子就在眼前,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初冬景色的美麗和農民豐收後的喜悅心情。

2、對比理解。

通過霧中、霧後景物的變化,體會大自然的美好。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可以抓住同一景物在霧中和霧後的不同,來體會大霧神奇的作用,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具體可抓住“望不見→望得見”“看不清→看得清”“不耀眼→射出光芒”等詞語,啓發學生理解:爲什麼望不見了?爲什麼又望得見了?也可以設問:說說霧中和霧後,下面的景物有什麼不同?(塔、小山、田野、樹林、太陽)通過學生同桌互讀,男女生互讀了解霧中、霧後的景色的不同。

3、逐步放手,由讀到背要由淺如入深。

遠處的( )、( )都望不見了。

近處的( )、( )像隔着一層紗,模模糊糊看不清。

( )像個紅球,慢慢地升起來。發出淡淡的( ),一點也不耀眼。

去掉景物和修飾詞你還能準確的填出來嗎?

遠處的`( )、( )都( )了。

近處的( )、( )像( ),( )。

( )像( ),( )地升起來。發出( )的( ),一點也不( )。

霧中的景象印在你的腦海了嗎?請全體同學試着背一背。

以讀促思,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脈絡來感受霧中和霧後小山村不同的景緻特徵。由自由讀文——同桌互相賽讀——分段讀文——藉助畫面進行情境觀察,激發學生讀文的慾望。依據低年級兒童語言特點,巧設教學情境,爲學生搭建交流溝通的平臺,把語言訓練和形象思維緊密地

結合起來,以語言訓練爲基本點,自讀、自悟、有感情地表達文本、背誦課文,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受語言表達的美感,又使學生內化了語言,學會運用語言。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14

今天,上完《坐井觀天》這一課後,自我感覺還是挺不錯的。雖然準備的時間急促,但由於對本課教材和教案比較熟悉,在備課時既備了教材也備了學生,所以上課時就比較有掌控,顯得成竹在胸。加上這是一篇經典的成語故事,課文生動有趣,所以學生學起來特別起勁、主動,課堂氣氛也就活躍起來了。由於學生學習愛好濃厚,使得全部教學進程較爲順利且流暢,對於預設的內容也都基本能夠完成,獲得較好的教學成效。

在教學設計上,我有以下幾個小創意和亮點:

第一,創設情形,以田雞獨白的方式貫穿全進程,問題的引出新穎、有趣,引導學生津津有味地去學習,去獲取新知識。

第二,本課較好地體現低年級的教學特點。將要求識字、寫字、學詞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有充分的時間將識字、寫字教學抓牢。引導學生在情形中識字,有的放矢地進行寫字指導。

第三,在課堂中讓學生主動積極地思維,根據課題質疑,帶着要求去讀書。學生的一個個“?”激活了他們潛伏的學習願望,使學生成了一個主動的探究者。讀對、讀順、讀好是瀏覽的基本要求,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摸索,以讀爲主,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澱語感。

第四,注意語文文字的訓練,在瀏覽中讓學生學習積存辭彙,將知道和運用有機結合起來。

對於這節課,在自我感覺良好的同時也存在着一些遺憾:在識字環節,如果在擴詞練習後,能緊扣文本立刻顯現課後練習“讀讀抄抄”的詞語讓學生認認讀讀的.話,對掌控本課的字詞更有幫助。對於這方面,我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這是一個難得的體會積存。

在瀏覽教學時,本來設計在知道“無邊無際”一詞後,進行一個拓展的說話練習,以“無邊無際的”練習擴大辭彙,再用“無邊無際”說一句話。但由於緊張給忘了,後來雖然嘗試在後面補充練習,但成效沒有預設中好了,銜接也顯得有點將就了。

在指導朗誦方面不夠細緻,在講授後,個別學生仍讀得不好時,我應當及時抓住時機進行範讀,讓學生仿照學習。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15

一、在想象中尋求知識的創新。

法國思想家狹鎮羅普說過:想象,就是一種特質,沒有了它,一個人既不能成爲詩人,也不能成爲哲學家,也就不能成其爲人。想象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活動,想象力作爲一種創造性的認識能力,是一種強大的創造力量。有了豐富的想象力。對課文的情景就能深入理解,浮想聯翩,並思維活躍,創造力強,學習生動活潑。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堅持以學生爲主體,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把新舊信息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想象力,使學生有所發現,有所發展。在教材中,有些課文刻意留下 “空白“,讓讀者去揣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用這些“空白”,巧妙地激發學生展開想象,用自己的才智來填補這些“空白”,以增強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

如《假如》一文,讓學生續接課文,我讓學生先自由想象,去挖掘“空白”的蘊含,然後再交流,學生的想象是多姿多彩的。有的說:“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災區的小朋友畫許多書本和學校,讓他們能夠再回到學校學到很多的知識。”有的說:“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給醫院的病人畫許多神醫和先進的醫療設備,讓他們早日康復……”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在想象中激活已有經驗表象,進入個體豐富的想象空間,越過語言的表層,與作者的心靈一同震顫,知識層出不窮,得到創新。

二、爲學生提供寬裕的探究空間,尋求知識

質疑問難,是學生自主探究的中國和中心點。圍繞這個中心點,教師必須提供寬裕的空間,進一步引導他們深入探究。根據“合作互動”的原則,教學中要改變單純的師生交往形式,爲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爲此,教師可在教學的關鍵之處,重點之處設計同桌交流、小組討論的環節。這樣,可以讓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啓發,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使學生全面深入地探究問題,理解課文內容;又可以給學生提供展示個性的機會和場所,培養他們團結合作、互相競爭的精神。

《假如》一文的教學,我讓各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有的用表演形式,有的用分角色朗讀,有的邊讀邊演,形式豐富多彩。各小組都在積極地排演,密切的合作。通過交流反饋,同學的評價,他們發現本組的缺點,也學習了別組的優點,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自主探究的能力,爲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深入課文,挖掘豐富的情感因素,化生硬的技巧指導爲情感薰陶。

竇桂梅老師曾經說過:“語文課文的.朗讀,應是讀人家的書,把人家的情感變爲自己的。”也就是說,朗讀重在讀出感情,讀出味道。

如在教學《假如》一課時,課文中四次出現了“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一句,應重點指導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但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聯繫課文的內容,啓發學生想象小樹和小鳥以及西西會想些什麼?會說些什麼?從而使學生感受神筆的重要,這樣,學生在朗讀時,語速時而舒緩,時而急促,聲音時高時低,時重時輕,讀出了不同的效果,每個學生根據不同的理解,也讀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

四、與學生同朗讀,共感悟,用不同手段激發學生的情感點。

教師生動的語言,對學生是一種強烈的感染。

在教學《假如》一課時,爲了讓學生感受到殘疾兒童的不幸,我爲學生講述了一些關於殘疾兒童的感人故事,在聽了我的講述後,很多孩子掉下了眼淚。這時,他們再讀第三小節時,就能把那種對於不幸的人的關愛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了。而且,在讓學生續編課文時,他們考慮得也都是給那些需要關愛的人送去溫暖,來表達他們的愛。

五、主線推進,橫向聯動,加強整合。

就一篇課文或一節課的閱讀教學操作而言,一般都存在一個“主線推進”的問題。傳統語文教學是將“理解課文內容”作爲主線推進的,這是一種典型的“理解式閱讀”,且是單線獨進,不及其餘的直線式教學,其結果只能是少慢差費。在實驗過程中,我們根據語文課標的新要求和人教社實驗教材的獨特優勢,構建了一種以“朗讀課文”作爲主線推進的閱讀教學新模式,這樣就保證了學生充分的閱讀實踐,又強化了朗讀感悟,同時也十分有利於學生的閱讀積累。

我們以朗讀課文作爲主線推進,但不是單線獨進,不是讓學生死讀傻讀,而是着眼於三維目標和語文教學的諸多任務,實行“橫向聯動”,在朗讀課文的進程中左顧右盼,整體觀照,將識字、詞句體悟、內容理解、寫作技法、認識能力、創新思維、情感態度等等都一一滲透落實。橫向聯動的關鍵是“整合”,即將一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活動、教學手段都融於“讀”中,以讀促思,以讀促解,以讀促記,以讀促說,以讀促寫。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讓學生讀中識、讀中悟、讀中說、讀中問、讀中議、讀中寫、讀中練、讀中用。

南油小學劉慶元老師教學《假如》一課,文中“讓小鳥呆在家裏,苦苦等待,餓得哭泣。”一句中的“苦苦”這個詞語學生不懂,教師沒有抽象地下定義,而是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旬反覆誦讀,仔細體味,結果學生豁然明白:“苦苦”在這裏不是說嘴裏有苦味兒,是說等得“很辛苦”“很艱難”“很悲傷”。通過細細品讀,學生對“苦”字疊用也有所感悟,因此用了那麼多“很……”同時,在對“苦苦”一詞反覆品讀的過程中,學生的同情憐憫之心已由然而生,受到情感態度方面的教育感化,這就是成功的“整合”。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16

《風鈴草》一課寫的太美了,風鈴草那與風、小鳥、鬆、雲、小溪爲伴清脆的鈴聲似乎現在還在我的耳邊想起,文章的美足以讓孩子們喜歡聽語文課,今天我翻遍網也沒有找到《風鈴草》的課件,不過還好,我找到了七八張風鈴草的圖片,就幾張圖片足以讓孩子們"哇、哇、哇叫個不停。我今天給孩子們留的晚上作業是"一羣小姑娘變成了風鈴草,她們之間一定有一段動人的.故事,把它寫出來"今天我只簡單給孩子們說了寫作的思路,風鈴草有好多朋友:風、小鳥、小草、喇叭花、狗尾巴等,它們之間會發生有趣、動人的故事,我引導孩子們說出了小草有堅強的生命力,小草能美化環境,但它沒有漂亮的外表,風鈴草呢外表漂亮,如果風鈴草因爲漂亮而驕傲,我們就不會在喜歡風鈴草了,我感覺今天我在講寫作的時候講的太深了,不知道孩子們能不能把這個故事完整的寫下來,我急切的盼望着孩子們的作品。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17

一、換種方式提問,提高教學實效

在以往的生字教學中,我常常問學生:“這個字你是怎麼認識的?”“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剛開始學生個個踊躍,爭相做答,但久而久之,這種刺激的效果越來越弱,部分學生的惰性開始顯露。於是,在這節課上,我嘗試着換了一種提問方式“你發現了什麼?”“你提醒大家要注意什麼?”鼓勵學生去探究去發現。結果在這堂課上,我又看到了學生按捺不住的興奮。在讀字音時,學生提醒到“慶”是後鼻音,“幟”是翹舌音,“曲”在課文裏讀第三聲。書寫時,學生髮現了“歡”是左窄右寬,“慶”字廣字旁的橫不宜太長,這樣的學習情景,這樣的學習效果只有在興奮的情緒狀態下,在思維得到了極大激活的情況下才能出現。

二、整體吟誦的高效

本詩內容可以分爲兩部分,一是自然景物用自己的方式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二是由物及人,十三億的孩子歡慶這美好的日子。如何讓學生領悟這部分的內容,我選擇了整體感悟的方式,一起出示這四句話,讓學生不斷誦讀,避免了逐句講解的支離,避免了詩意美感的破碎。詩是語言的精華,言簡意豐,一首詩,就是一幅畫或多幅畫使讀者可以展開各自富有個性的想象,在自己的頭腦中構建出形象生動的畫面。因此,在吟誦中引導學生想象,讓詩中景、詩中物在學生腦海裏浮現,展現一幅幅立體的圖景,引導學生步入詩境。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在誦讀中說說“眼前出現了什麼景,心中出現了什麼物?”同時展開想象“你彷彿聽到各自在說着什麼話呢?浪花會唱什麼歌?”給學生建立了語言與形象的聯繫,同時自然地滲透了誦讀的方法,即讀書的時候,只要眼前有景,心中有物,就能讀出感情,達到了整體的'高效。

三、真誠的課堂對話,喚起學生學習的歡樂:

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中進行,真誠的課堂對話能喚起學生的歡樂的課堂情趣。例如:“老師寫不好,等會你們寫的要比老師好。”“放開聲音讀,小朋友讀書的聲音最好聽了。”“再讀讀課文,肯定比上一次好。”“讀好了,就讀給同桌聽,讀正確了,就翹起大拇指,誇誇你的同桌,或着衝他笑一笑。”等,這真誠的語言,喚起學生學習上歡樂多多,童心無限,才使得本課誦讀聲聲,氣氛濃濃,才使的以學定教的思想得以落實。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18

《一分鐘》是二年級語文上冊的一篇課文,講述了小朋友元元因爲多睡了一分鐘,而遲到了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在生活中要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這篇文章之後,我對自己的教學有如下反思:

一、導入局部:

我以一道算式導入“一=20”,讓學生看了以後能產生疑問而進入本課,引起學生的興趣,讓閱讀成爲一種需要。

二、識字教學:

我在上這課之前,就要求學生自己回家做生字卡片,學生在做卡片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有一個識字的過程了。所以上這課時,我檢查、糾正就比擬容易了。面有些詞語讓學生聯繫生少實際進行表演。“嘆哈欠”“丁零零哈欠”讀輕聲。

三、閱讀教學:

通過字詞的教學,學生能把字寶寶放入課文中進行正確朗讀。讓學生根據板書“一=20”,說出文章的大概內容,並適時板書。但是這一環節,我在教學中由於沒有處理好,沒有到達預期的效果,我先抓住元元發生在上學路上的兩件事來學習,重點體會元元的心理。教學中,我以“元元一共說了幾句話?”讓學生很快找到了文章的'中心,也就是元元的兩次嘆氣:“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要讀好這兩次嘆氣,還要聯繫上下文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教學中我以幫元元找回20分鐘爲線索,抓住元元在綠燈前和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同時,在朗讀過程中,注意抓住重要字詞,體會感悟。如“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再引導學生對照插圖,想一想,演一演,學生體會到了元元當時的心情,再進行朗讀,自然就能讀出其中滋味。

四、教學缺乏:

我認爲在以後教學中我應該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1、評價語言不能模糊不清,做到聲情並茂,富有感染力,我認爲以於二年級的學生很重要。

2、在備課時應反覆研究教材,抓準教學的切入點,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完成學習任務。

3、在教學中,遇到難點,不能急於求成,要循循善誘,把課堂、時間留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動腦思考的好習慣。

4、在教學中,還存在缺乏,如對於課文的朗讀,大多數學生能積極參與,朗讀效果較好,但還是有同學參與積極性不高。今後的教學中既要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更應該大膽放手,充分挖掘學生潛能,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還應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聯繫,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

通過本次教學,我自己受益匪淺,今後,我將認真備好課,努力上好每一節課,拉高課堂效率。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19

《比本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北師大版)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9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合作,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樹立與別人合作的意識,並在學習和生活中努力培養與人合作的能力。本課通過童話故事的形式,寫金絲猴與梅花鹿相互合作,摘到樹上的果子的故事,告訴學生在生活中要學會與別人合作。

一、學習生字詞

1.第一課時主要用來學習生字詞。本課生字較多,但對學生來說並不難認識,因此我採用多種方法分批獨立識字。

2.“象、垂、喪”練習查難檢字筆畫索引。“猴、倆、伯、棵、急、摘、呀”讓學生合作練習分析字形。閱讀理解時繼續學習“考、垂、喪、急”。

3.寫字有三個難點:

一是“象”的'筆畫筆順;

二是“考”字容易錯誤多加一個橫,下面寫作“與”;

三是“都、考”不易寫好看。在書寫時,要注意學生這幾個難點。

4.學生已經學會部首查字法,因此生字讓學生在課下自己查字典組詞,課堂上讓學生畫出重點詞語積累。

二、學習課文

語文課標中指出:朗讀和默讀是最重要的最經常的閱讀訓練,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須具備的閱讀能力。感情朗讀是以理解課文爲基礎進行的,因此,在學習課文時,我抓每一段的特點來展開教學,如第一自然段通過找出梅花鹿和金絲猴的想法來引導學生讀句子,從而體會梅花鹿和金絲猴對自己充滿信心。第二段重點理解“得意洋洋、垂頭喪氣、急得團團轉”等詞語,朗讀時要從語氣中表現出梅花鹿由喜到憂的心情的變化以及金絲猴着急的心情。結尾重點抓課文的理解、想像。這樣循序漸進使課堂有活力,學生學習主動,思維活躍,朗讀熱情比較高,學習氛圍也比較好。第三、四自然段通過讓學生合作互讀,找出梅花鹿和金絲猴是怎麼摘到果子的,體會它們的心情讀課文,也引出“合作”。

上這節課,我始終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爲目的,極力調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課堂教學中,抓住重點詞句,創設主要問題,激發了學習興趣,課堂充滿活力。爲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多種形式朗讀,如個人讀、小組讀、男女分開讀、分角色朗讀來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朗讀能力。根據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梅花鹿和金絲猴比本領爲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20

《稱讚》選自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是一篇趣味性較強的童話故事,以小刺蝟和小獾的相互稱讚展開,讓學生初步瞭解如何恰如其分地去稱讚他人,並由此體會到稱讚他人所帶來的作用。本堂課在執教以及聽取了多位老師的意見後有如下幾點反思:

一、字詞教學方面

作爲低段的語文課,識字教學是重中之重,尤其是第一課時中。本堂課,我通過看情景動畫來引出本課的主人公:小刺蝟和小獾,並看圖識字“刺”、“蝟”,總結了反犬旁字的歸類,從字音再到字形循序漸進。但是在字形上指導過多。課下王老師在評課中也提到了這一點,低段的學生應該要注重字音的.準確,字形在識記上不過多強調,過於細化。如形聲字等專有分類只能作爲一種認字方法帶過,無需深入。現在的字詞教學,更多的傾向於隨文識字,因此在後面的環節中出現單個的用“加一加”方法來識記的字過於單調,可以結合具體的語境來識記。

二、朗讀教學方面

低段的年段目標中,朗讀是重點,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從正確朗讀到流利朗讀再到情感朗讀,本課文中小刺蝟和小獾的對話較多,可以結合生詞較多的語段來反覆訓練,但是我在教學設計中只講了它們之間互相稱讚的對話,朗讀指導的範圍也不夠廣,朗讀想要紮實就必須要反覆的讀。這樣通過反覆朗讀,也能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比如在清晨小獾做木工這一場景中,第二段生詞較爲集中,但是我在教學內容設計中沒有把這一語段作爲重點,這也是一大疏忽。如何減少學生朗讀過程中加字漏字的現象,就該給足學生自讀時間。我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自讀做出了至少課文讀三遍的要求,但是時間上不足,王老師指出可以在自讀時要求學生遇到難讀的多讀幾遍直至讀通順準確即可。

三、教學重難點的把握上

本課我主要圍繞着小刺蝟和小獾相互稱讚的對話來展開,把教學重點放在了指導朗讀稱讚的話,難點爲如何恰如其分地去稱讚他人。但是在內容的設計上,由於對話單獨出示訓練,缺少了一個情境的鋪墊,似乎顯得較爲孤立。這也給我在今後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中一啓示:要注意文本內容上的銜接,體現連貫性。只有把具體的情境加進去,學生才能更好地體會情感從而使情感朗讀水到渠成。

每一次的公開課,對我們年輕教師而言,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從初次的試教到成型,都凝聚了很多老師的意見和指導,這些都將引領着我在教師之路上走得更順暢。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21

課題是冀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八課《村景》,要求跟着所用班級的進度,不使用多媒體,做一節常態課。

低年級教學以識字教學爲主,本想做一節識字課,可這個班第一課時已經完成,只能講第二課時,原來想把整節課分爲兩個大部分,第一部分識字,第二部分簡單的講讀理解課文,可設計完成後發現時間不夠用,如果勉強上下來的話,估計會出現兩個部分都不精的情況,所以,修改了教學設計,在這節課中簡單的進行字詞複習,以講讀和理解課文內容做爲重點。

在複習字詞這一環節中,先用小黑板出示詞語指名讀出,然後讓學生從詞語裏任選一詞進行說話練習,這一設計把字、詞、句結合在一起,效果比較不錯。然後讓小組長利用字卡對本小組的成員進行了認字檢查,並要求每組的組長都進行了簡單的評價,學生的情緒很高,評價能用上很正確,很流利,特別棒等詞語。最後教師利用字卡進行開火車遊戲,對全班學生的認字進行了檢查,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很不錯。

這篇課文比較短,裏面有些文言文的語句,在講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難,講淺了沒東西可講,講深了又不適合學生的理解能力,經過深入的體會教材,我決定只進行簡單字面上的講解,然後用各種形式讓學生反覆的.進行朗讀,把短文讀通讀順,再引導他們讀出感情,讀出其中的美,在讀中感悟課文,理解課文。在讀的過程中運用了自由讀、指名讀、示範讀等形式,並抓住適當的時機引導學生根據文字感受到江南鄉村美麗的景色和人們幸福的生活,從而讀出感情讀出美。

在最後一個環節請學生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用心的去讀,把這句話讀給大家聽,並把這句話所描述的景色畫下來,這個環節學生很感興趣,雖然畫的很簡單,但也能表現出課文中描寫的內容,也算是對學生閱讀積累的一個小訓練。

整節課沒什麼大的失誤,但在細節處理上就比預想的要差一些,有些地方處理的顯粗糙,而且在備課中預設還不夠,也許是聽課的人多吧,開始的時候還有些緊張,看來在心理素質上還需鍛鍊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