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計劃

關於上冊語文教學計劃三篇大綱

本文已影響 3.4W人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翻開新的一頁,寫一份教學計劃,爲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那麼一份同事都拍手稱讚的教學計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上冊語文教學計劃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上冊語文教學計劃三篇

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1

一、教材簡析:

教材安排了意境優美的情境圖,把學習內容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整合起來的意境圖,有利於學習拼音,有利於培養觀察能力,有利於發展兒童的語言,有利於增強學習的興趣。要求拼讀的音節,大多展現的是拼讀過程,而這節題材主要以拼讀結果的形式呈現。

教學漢語拼音部分,首要任務是學拼音,其次是認字,再次是讀兒歌。

在拼讀教材中還安排認識了70個漢字,只要求認識,即能正確、結合語言環境大致瞭解意思,不要求書寫,也沒有認識偏旁的任務。

二、教學目標

1、學習聲母23個、韻母24個以及16個整體認讀音節。

2、學習拼音的同時學習認讀生字70個。

3、入學教育 ,指導學生認識校園,瞭解學校常規,熟悉校園周邊環境。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漢語拼音部分,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難點:能正確分清四個聲調,分清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

四、措施與方法:

漢語拼音是學習語文的重要工具,也是學好其它學科的基礎,學生不僅上小學,上中學乃至上大學都要用到漢語拼音。它是準確讀出一個字詞的關鍵,是一種抽象的發音符號。但是對於以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小學生來說無疑是單調、枯燥的。因此,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必須遵循兒童認識事物的規律,多采用活潑、多樣、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且調動學生的眼、耳、口、腦、手,讓學生們感覺到抽象的拼音符號變得具體起來。比如可以根據字母的音、形特點,採取編小故事、口訣、做遊戲的方法來促進他們的識記能力。又比如可以利用卡片,圖片、插圖和運用形象的語言進行教學。這樣不僅可以引發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的記憶,從而有效地掌握知識之外。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辨別能力,不易混雜新知,提高辨認記憶。具體如下:

1、漢語拼音的教學,從實際出發,採用直觀教學,如:圖片、卡片!

2、採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紮紮實實地把拼音基礎打牢!

3、重視讀寫訓練,有效地提高學生寫拼音字母的能力!

4、根據學生特點,誘發啓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課時安排:

Aoe 2課時

iuüyw 3課時

bpmf 3課時

dtnl 3課時

輕輕地 2課時

Gkh 2課時

猜一猜 2課時

jqx 2課時

在一起 2課時

Zcs 2課時

過橋 2課時

Zhchshr 2課時

aieiui 2課時

aoouiu 2課時

ieüeer 2課時

aneninunün 4課時

登山 2課時

Angengingong 2課時

共計41課時

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2

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指導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爲人民服務,要使學生成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充分說明了法制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作爲基礎學科的語文肯定也必須重視法制教育。那麼怎樣才能在語文教育教學中更好的滲透法制教育呢?

一、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起引領作用。法制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行爲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師的板書設計、語言的表達、教師的儀表等都可以無形中給學生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 。比如,爲了上好一堂語文課,老師做了大量的準備,採取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這樣學生不僅學得很愉快,而且在心裏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並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責任感,這樣對以後的學習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在教材中挖掘法制教育素材。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大部分法制教育內容並不佔明顯的地位,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法制因素,把法制教育貫穿於對知識的分析中。課題《11、去年的樹》 可滲透的法制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第三條國家依法實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記發證制度。依法登記的森林、林木和林 1

地所有權、使用權受法律法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的侵犯。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權屬證書式樣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十一條禁止毀林開墾、毀林採種和違反操作技術規程採脂、挖筍、掘根、剝樹皮及過度修枝的毀林行爲。 課 題《17、長城》可滲透的法制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 第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重視文物保護,正確處理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與文物保護的關係,確保文物安全。基本建設、旅遊發展必須遵守文物保護工作的方針,期活動不得對文物造成損害。公安機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海關、城鄉建設規劃部門和其他有關國家機關,應當依法認真旅行所承擔的保護文物的職責,維護文物管理秩序。課題 《19、秦兵馬俑》 可滲透的法制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第三條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古石窟、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蹟和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根據他們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可以分別確定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這樣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又瞭解了有關的法律法規。可以說是一舉多得。這樣的例子在語文中還很多,只要教師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法制教育的素材的。

三、多角度分析便於在教學中進行法制滲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在語文中,有很多知識光靠老師口頭傳授是起不到作用了,這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思考,總結。這樣不斷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學方法來說,我們可以採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爲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爲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關係,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 2

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從小讓他們養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

成績的習慣。

法制滲透不能只侷限在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我們可以適當開展一些語文活動課和語文主題活動。另外要根據學生的愛好開展各種活動,比如知識競賽,講一講文學家小故事等,相信這樣一定會起到多重作用的。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賓奪主,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覆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以達到法制、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5人。通過上學期的語文學習,全班學生基本養成了較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特別是在習作方面,大多數學生基本養成了堅持寫日記、堅持每天讀書的習慣等。因此,本學期需加大對幾名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儘快促使他們跟上學習進度,使之成爲思想進步,成績合格的學生。 從整體看,大部分同學好學上進,能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發言面較廣,課堂氣氛較活躍。但約有五分之一的同學學習基礎較差,接受能力較慢。部分學生還沒有養成主動閱讀的好習慣,閱讀量不夠豐富,知識面較窄。本學期需要在學習習慣的養成方面多花力氣,力求改善。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結構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5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共40篇。

教材設計了8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啓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着的追求、故事長廊。其中第三單元“大自然的啓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還安排有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專題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1—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並豐富學生的閱讀。

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4個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全冊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

(二)教材的主要特點

本冊是在四年級上冊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是共同的,體現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現就本冊幾個主要方面作重點介紹。

1、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1)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

在本冊8個單元導語中,提示學習內容,點明專題,佈置學習任務。在內容上,力求激發閱讀興趣,引導單元學習;在語言敘述上,體現文學色彩,強調感染力。

(2)精讀與略讀課文的聯繫和整合。

爲了體現單元整合,加強在精讀與略讀課文中間的聯繫,本冊在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之間安排有“連接語”,這段文字承上啓下,內容突出,過渡自然,明確地提示了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體現學習方法的遷移,使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形成的整體感更強。

(3)單元學習活動的貫通和整合。

單元整合不僅體現在課文內容上,還體現在聽說讀寫的語文學習活動上。本冊教材繼續加強專題內學習活動的整合,力求設計的各項活動貫通、嚴密。全面推進語文各項能力的訓練。

2、安排“綜合性學習”,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

3、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

作爲中年級的最後一冊,本冊仍然採用第一人稱“我”的語言敘述方式,繼續強調自主學習意識。同時,爲了體現文本交流,精讀課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現,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培養質疑問難能力。

4、豐富課本內容,拓寬學習資源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精神,語文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

三、教學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四、教學措施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不隨意拔高或降低。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按課時提出教學目的要求,突出重難點,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啓發式、討論式教學,課堂上學生多讀多講,教師儘量少講精講。

2、紮實進行語言訓練,着重進行段的訓練——讀懂一段話,寫好一段話,繼續對學生的識字、寫字給予重視,幫助他們積累詞彙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達方法。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朗讀、默讀和做其他各種練習的時間。要擴大訓練面,使全體學生參與訓練,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個體活動時間,訓練應嚴格要求,及時反饋和矯正,講求實效。

3、注意聽說讀寫的聯繫。要讓學生通過新聞記者學表達,從讀中學寫。用好例文,讓學生從中學到寫作的方法,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4、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根據課文特點,選擇學法指導的時機,有的宜在學習課文中,如幾種連句成段的方法,有的可在學完課後總結,如理解重點詞語讀懂句子,讓學生多運用這種方法練習,在實踐中達到熟練的程度。

5、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加強培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對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蒐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如“舉辦童話故事會、編童話集” “詞語接龍”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