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設計(通用5篇)

本文已影響 2.21W人 

作爲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設計(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設計(通用5篇)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設計 篇1

學習目標

①認識“饒、嶼”等10個生字。會寫“藍、賴”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21個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③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瞭解西沙羣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④摘抄課文中優美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課前準備

①一張中國地圖。

②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彩色掛圖。

③小黑板三塊,或投影片四張。

第一課時

設疑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富饒的西沙羣島》,你知道西沙羣島在什麼地方嗎?西沙羣島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我們讀完這篇課文就會有所瞭解。

初讀課文

①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流利。

②檢查生字新詞。小黑板出示帶生字的詞語:深藍,懶洋洋,披甲,劃來劃去,威武,揀貝殼,形狀,漁業工人,肥料,祖祖輩輩,富饒,島嶼,山崖,棲息,鳥糞

a.指名讀,注意正音。

b.開火車練讀,齊讀。

c.重點指導難認難寫的字:懶,威武,揀,輩

d.學生練寫生字。

③交流老師提出的問題。

a.從地圖上指出西沙羣島的具體位置。

b.根據學生的回答,讀畫出文章的中心句:那裏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朗讀感悟

①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並想一想喜歡的原因。

②小組交流。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朗讀給小組同學聽,相互評價。

③全班交流。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說說喜歡的原因。

④重點感悟。

a.出示句式。

海底的岩石上長着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魚成羣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有的全身佈滿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着一簇紅纓;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遊動的時候飄飄搖搖;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了刺,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

b.朗讀體驗。這兩段話寫了什麼,你覺得寫得怎麼樣?

c.仿照句式寫話。

用“有的……有的……有的……”寫一句話。

課後拓展

①蒐集描寫祖國風光的詩句、諺語、歇後語等。

②背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再讀課文

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感受西沙羣島的美麗、富饒。

②教師出示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有關圖片,學生看圖背誦相應的段落。

舉行“可愛的祖國”古詩名言展示會

①學生交流描寫祖國風光的古詩。如:

《望廬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嶽》《錢塘湖春行》。

②學生交注描寫祖國風光的諺語。如: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峨嵋天下秀,三峽天下雄。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桂林山水甲天下,陰朔山水甲桂林。

積累語言

①學生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②聽寫剛纔抄寫的詞語,聽寫後自己對照批改、訂正。

③抄寫課文中優美的語句。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設計 篇2

一、說教材

《富饒的西沙羣島》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羣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羣島的熱愛之情。

二、說學情

三年級學生已初步具備了自主識字、獨立閱讀和與他人交流閱讀感受的能力,但是,對優美語言的賞析的能力、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進行習作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三、說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6自然段,背誦第4自然段。

(2)通過朗讀、想象、交流、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沙羣島的美麗、富饒,培養學生對西沙羣島的熱愛之情。

(3)能認真觀察、展開想象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4)學習文中總分總的構段方法,並試着運用。

(點評:目標明確,表述清楚,有利於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檢測;“學習文中總分總的構段方法,並試着運用。”這一目標體現出了學段的目標要求。)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朗讀課文2—6自然段,能在讀中想象,讀中感悟,並說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難點:學習總分總的構段方法,並試着運用。

五、說教法、學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閱讀教學,讀是關鍵,因此,教學中,我採用以讀代講,讀想結合,讀悟結合、讀背結合、讀寫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感悟語言,展開想象,交流討論。由於我們的學生地處中原,遠離大海,對西沙羣島優美的風景,物產的豐富比較陌生,因此,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感受西沙羣島的美,爲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藉此,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

六、說教學流程

1、複習導入整體感知

課始,先提出這樣兩個問題:西沙羣島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作者又是按什麼順序寫出西沙羣島的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呢?教師相機板書、板畫。

(點評:課伊始,老師能引導學生從整體感知課文。並直接切入到了作者的表達方法——按什麼順序寫出西沙羣島的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2、提出目標,自主學習

首先給學生出示本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點評: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學生學習要完成的任務,是學生努力的方向。直接昭示給學生學習目標,有利於激發學生的任務意識和努力學習的動機。)

接着,讓學生根據自主學習小建議自學2—6自然段中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西沙羣島的美麗富饒。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最大限度的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動手、獨立解決。)

3、合作交流品析語言

大膽處理教材,重點抓住第4自然段從讀、背、想、寫四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1)讀中感悟。

出示:“有的全身佈滿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着一簇紅纓;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遊動的時候飄飄搖搖;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了刺,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

引導學生抓住“飄飄搖搖”讀出魚身姿的優美。抓住“圓溜溜”讀出魚樣子的奇特。抓住“有的……有的……有的……”讀出魚品種的繁多。讓學生在讀中感悟。

問:孩子們,如果我把“。”改爲“……”,可以嗎?爲什麼?教師創設情景並播放視頻,(播放)

問:孩子們,欣賞了海底世界,你有什麼話要說嗎?

(點評:老師通過引導學生理解重點句子,通過標點符號的理解,不僅讓學生對魚的樣子有了直觀的感受,對海底世界魚之多,魚之美有了深刻的認識,還激發了學生表達的興趣,使多媒體的運用體現了實效性。)

爲了體現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引導學生繼續找出其他描寫魚多的句子。

根據學生的交流出示第1句和最後兩句。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充分感受西沙羣島豐富的物產、領悟總分總的構段方法。

(點評:新課程教材中對讀和寫的方法都沒有明晰的要求,這就要求老師要結合教材進行挖掘,結合學生特點和學段要求進行相機教學。此時,老師引導學生領悟文章的構段方法非常必要,只有這樣,教學才能做到讀寫結合,在閱讀中既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又爲學生習作提供仿寫方法。)

在交流中讓學生相機理解“西沙羣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句話。

設計意圖:“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正是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的讀,感悟作者是如何運用總分總的結構和生動的語言表達西沙羣島的魚之多,魚之美。真正做到了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2)背誦積累

“記背於童年,受益於終生。”在學生對第4自然段充分感悟的基礎上,爲了讓學生輕鬆背誦、有效積累,激發學習興趣。我設計了兩個層次的背誦練習。1、填空式背誦;2、根據視頻想象背誦。

(點評:朗讀和背誦一直是學習語文的最傳統而有效的方法之一,背誦纔是積累語言和學習語言的硬道理,真功夫!教學中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在理解和朗讀基礎上及時熟讀成誦。課程標準提出的積累語言的要求應該在課堂上體現,在老師指導下掌握一些常見的、有效方法。使學生對積累語言的方法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乃至得益於終身。此時,老師有讓學生背誦的意識,同時,爲學生背誦做了鋪墊,減輕了學生背誦的難度,方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背誦了語言。)

(3)遷移運用

在學生背誦結束後,教師用富有激情的語言評價學生,並激發學生交流其他自然段的興趣,當學生交流到第5、6自然段時,讓學生嘗試填空式說話練習。

設計意圖:在充分感悟文本語言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想象,運用平時閱讀中的積累對文本進行再創造,即是對語言的遷移運用,也是引導學生再次領悟本課總分總構段的表達方法,這不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而且也落實了課標中對三年級學段的教學要求。

(4)讀寫結合

葉老說過:“勞於讀書,逸於作文”,這就告訴我們應在讀書中學習寫作,本節課我突出讀寫結合。結合年級特點,尊重學生的差異,我設計了兩個層次的訓練。此時,讓學生看課件在優美的音樂中完成小練筆。然後進行展示。這樣讓學生在仿中創新,在借鑑中求異。

(點評:課堂上的語文學習,學生不能只動口不動手。每節課都應有讓學生在學習中動手寫一寫的環節。“好記性不如賴筆頭”,寫有利於學生記憶,有利於學生思維,有利於學生文字表達能力的培養。此時的小練筆環節比較適宜。)

4、拓展延伸感情昇華

今天我們共同領略了西沙羣島美麗的風景,富饒的物產。此時此刻,你想對西沙羣島說些什麼?

讓我們與作者共同祝願西沙羣島。學生齊讀,教師板書:美麗富饒

詩人李瑛也這樣讚美西沙羣島,現在,讓我們帶着這份祝願,帶着這份讚美,一起朗誦這首小詩。

白天,

你是片片雲影,

夜晚,

你是陣陣濤聲。

你是一朵朵花,怒放的小白花,

你是一顆顆星,雨後的星。

你是一枚枚大海遺落的貝殼,

是貝殼,卻並未失去生命;

靜靜裏,我聽見每架羅盤都莊嚴宣告:

這就是西沙,中國的西沙!

(點評:課外資料的補充,師生的配樂,有利於學生情感的昇華,更是學生開放利用課外資源意識的培養和學生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培養)

5、開放作業彰顯個性

“善思則得,善誘則通,誘思交融,百鍊成鋼。”作業是學生吸收、消化、應用知識、發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爲了激發學生的`未知欲,,我根據教學目標,綜合學生實際,設計以下作業:

(1)背誦喜歡的段落,摘抄好詞佳句。(必做作業)

(2)如果你是西沙羣島的小導遊,你會怎麼給遊客們介紹呢?

(3)20年後的西沙羣島又是什麼樣子的?查找資料並展開想象,出一期以“20年後的西沙羣島”爲主題的手抄報。

(點評:作業呈現開放性,能滿足於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適合層次教學的要求。)

六、說板書

一個好的板書就是一份良好的微型教案,是對課文內容的提煉和再現。我的板書、板畫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凸顯了文章的寫作特點,點明瞭文章的主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安陽市走進新課程講師團成員示範課)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設計 篇3

《富饒的西沙羣島》是九年義務教材中的寫景名篇,作者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句,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形象地介紹了西沙羣島的瑰麗風光和豐富的特產,抒發了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本課的訓練重點是在學生運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學習聯繫句子和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培養理解詞語的能力,學會“抓重點詞句串聯起來歸納段的主要內容”的方法。

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17個生字及新詞,掌握一個多音字“參(shēn)”。

2、能用“富饒”和“寶貴”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自然段。

能力目標

1、通過第三自然段的教學,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把重點詞句串連起來歸納段的主要內容”的方法,培養學生具有概括段的主要內容的初步能力。

2、小組學習,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加強學生大膽質疑和語言表達能的訓練。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感受西沙羣島的美麗富饒,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學生查找有關西沙羣島的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7個生字及新詞,掌握一個多音字“參(shēn)”。

2、小組合作學習,通過、聯繫上下文和利用資料等方法理解本課詞語。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第1、2自然段。

教學重點

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把課文讀通讀熟,初步瞭解西沙羣島的美麗富饒,產生對西沙羣島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理解“五光十色”、“各式各樣”在句中的意思,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愛的家鄉》,說說歌中唱的是什麼地方?

(配錄像,教師解說“看,多麼迷人的畫面,美麗的小島,迷人的風光,海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這到底是什麼地方?”教師試圖通過一幅幅海島風光圖,給學生帶來視覺的衝擊。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下,彷彿來到了海邊,這時在學生頭腦中可能會產生種種遐想,正當學生想通過畫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時,屏幕中出現了最後一幅帶有文字資料的畫面,學生可以從中找到答案。尤其是黃色字體的文字資料,實際就是課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內容。這時,有的同學可能就會脫口說出“這裏是西沙羣島”,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追問“你怎麼知道的?讀一讀。?”那麼,第一自然段的分析在導入中就自然地展開了。)

2、學生藉助地圖找到西沙羣島的地理位置,教師揭示課題並板書。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小聲讀課文,畫出生字和不懂的詞。

2、小組合作學習,提自學要求。

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畫出不懂的詞,小組內解決。(用、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或課外資料等方法理解詞的意思。)

(這裏給足時間,讓每個學生在組內都有發言的機會,爭取讓學生在組內把自己的字詞問題解決。)

3、教師檢查,小組彙報。

(1)以字帶詞,理解字義。

檢查時採取有針對性的方法,如“富饒”一詞通過聯繫上下文理解。教師先出示“饒”,讓學生讀讀,再出示“富饒”,問:“在課文裏是什麼意思?”學生可以通過聯繫上下文理解。“綻開”、“蠕動”、“懶洋洋”等詞可以讓學生通過肢體語言表演;“珊瑚”、“海蔘”、等詞可以通過展示資料圖片,觀察圖片後理解等多種形式掌握。

(2)以詞帶句,加強朗讀。

五光十色

1、問:“五光十色”什麼樣兒?課文裏是怎麼寫的?(播放課件,展示不同顏色的海水的畫面,教師解釋“多麼美的海水呀!有深藍的、淡青的、淡綠的、杏黃的,多像一個變色的世界,真是五光十色”。)這麼美,我們怎麼讀?

2、再讀,思考:西沙羣島的海水爲什麼會是五光十色的?

(通過“五光十色”一詞爲切入點,引導學生理解第二自然段兩句話內容。)

各式各樣

1、問:想想什麼意思?(不要求學生急於說出答案,給半分鐘時間思考,用讀的方式表達。)

2、問:怎麼讀?

3、學生讀詞後,出示句子“海底的岩石上有各式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美麗的鹿角”再讀。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質疑。

1、同桌互讀,做到正確、流利,後在小組內檢查。

2、思考:你對西沙羣島的印象是什麼?(引導學生用課文中的詞句概括,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四、佈置作業

1、選擇最快的方法記憶生字,查找有關的字詞。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瞭解西沙羣島的概況。

3、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瞭解西沙羣島一帶海底的各種物產,並能用自己的話簡述。

3、初步體會西沙羣島的美麗富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

瞭解西沙羣島海底的物產,感知西沙羣島的美麗富饒

教學難點:

試着圍繞一個意思寫

教學準備:課件,地圖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揭題。

1、師生交流:同學們,假期裏,你們想和爸爸媽媽去哪些地方遊玩?

2、今天,老師帶你們一起去一個地方,它是祖國南海上的一羣島嶼,它由許多小島組成,從高空看,那一片片島嶼就象一朵朵蓮花,更像一顆顆珍珠浮於萬頃碧波之中,這就是令人嚮往而又充滿神祕色彩的西沙羣島。板書:(西沙羣島)那兒是個很富饒的地方,(板書:富饒的)

3、學生自主探究

觀看地圖,介紹西沙羣島的地理位置(媒體展示地圖)。

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抒發自己的初步感受。(課標)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播放錄像,欣賞西沙羣島的風光和物產,看後說說對西沙羣島的印象。(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作者是怎麼用文字描寫西沙羣島的。

2、自學課文,要求: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詞、讀通句子。

(2)思考:課文分別描寫了西沙羣島的哪些方面?

彙報:(海水(面)、海底、海島)板書

三、細讀文本,領略西沙羣島的富饒。(課標)

情境導入:根據咱們的遊程安排,今天我們先去遊覽神奇的海底世界。準備好潛水服……

1、找一找,課文寫海底的生物。

課件出示填空:海底有()、()、()、()。

(1)先來看看珊瑚吧,出示珊瑚圖片

、找出文中描寫珊瑚的句子,讀一讀(課件出示句子)

、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A、生長地點:岩石上

B、形狀多:有的像……,有的像……

明確這句話用比喻的方法寫的,把珊瑚比作盛開的花朵、美麗的鹿角,理解“盛開”。(點擊“珊瑚”兩字,出現形如盛開的花朵,美麗的鹿角的珊瑚圖片)

C、珊瑚形狀多,我們可用哪個詞來說,更爲恰當?(各種各樣)

D、齊讀句子:這些各種各樣的珊瑚是那樣的美麗,讓人百看不厭,現在我們一起把描寫珊瑚的句子再優美的讀一讀吧。

美麗的珊瑚真讓人駐足不前,不過小朋友們,你們仔細看,在珊瑚礁的下面有一隻胖嘟嘟的東西慢慢爬過來了,它是什麼呢?仔細看就這一隻嗎?

(2)海蔘:

看圖片,理解“懶洋洋”,瞭解海蔘的活動方式:蠕動。

快來找找課文是怎麼描寫海蔘的?

讀一讀。

你覺得海蔘怎麼樣?你是從哪裏知道的?(蠕動說明行動緩慢)

再慢慢的讀一讀

一起慢慢的齊讀

看着看着海蔘,那邊突然游過來一隻我們經常看到的小生物,它是———————(大龍蝦)

大龍蝦跟海蔘一樣嗎?課文是怎麼描寫大龍蝦的額?

(3)大龍蝦:

請同學們讀讀寫大龍蝦的句子,

你感覺大龍蝦怎麼樣?你是從哪裏知道的?

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動作把大龍蝦的樣子表示出來。

指兩生上臺表演

齊讀,讀出威武的氣勢。

2、這些生物有什麼特點呢?再讀課文,填空:(課件出示)

海底有()的珊瑚、()的海蔘、()的大龍蝦、()的魚

擡起你的眼睛,看看你的身邊,你有看到了什麼?

3、魚:

1)、(課件出示句子)讀課文中寫魚的句子,思考,主要寫出了魚的什麼很多?(數量、品種)

2)、從哪看出魚的數量多及種類多?(一羣羣、數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魚、有的……有的……有的……)

理解:“有的……有的……有的……”一句主要寫出了魚的哪些特點?(形狀、顏色)

3)、文中哪句話寫出了這段話的主要意思。

4)、齊讀。

四、引讀第3段:下面根據老師的問題,請大家一起把在海底見到的物產說一說。

師:西沙羣島海底的物產可豐富啦!海底的岩石上有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海蔘到處都是,在海底_______。大龍蝦全身披甲,划過來,______,樣子______。_____的魚在珊瑚叢中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鼓起氣來,______。各種各樣的魚,多得_______。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羣島的海里,_______,_______。

五、說話訓練:介紹海底的物產。

剛纔同學們和老師一塊到了西沙羣島,遊覽了奇妙美麗的海底世界,坐在下面的老師都沒去過西沙羣島,現在我想請你把在海底所看到的向老師們介紹一下,介紹時,你可以看着課文說,也完全可以憑着記憶說。

(生上臺說、師生評議)

六、小結

今天,我們一塊領略了西沙羣島一帶海底的優美風光和豐富物產,大家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明天,我們還將去領略五光十色的海水,去沙灘上撿貝殼,到海島上認識各種海鳥。好了,今天的遊程就到此結束。

七、作業:(請同學們拿出練習紙,把你在今天的遊覽過程中所學到的新知識,見到的新事物按要求寫一寫)還可以寫一寫其它的場景。

部編版語文《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通過介紹西沙羣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羣島的熱愛之情。

全文共有七個自然段,條理清晰,是按先總述後分述最後又總述的順序從三個方面對西沙羣島進行介紹和說明的。先講西沙羣島的位置,再具體介紹西沙羣島的瑰麗風光和豐富的物產,最後寫西沙羣島將會建設得更加美麗和富饒。分述部分又按照“海面—海底—海灘—海島”這樣的層次圍繞“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展開了具體的敘述。文中着重寫了物產豐富,從而突出了主題“美麗、富饒”。課文又抓住每一事物的特點進行了描述。

本文表達上的突出特點,一是第一自然段寫出西沙羣島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第七自然段則寫西沙羣島將變得更加美麗、富饒,首尾呼應;二是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教學對象分析:

我們這裏屬北方半島內陸地區,學生對於西沙羣島一帶海水顏色鮮豔、異常美麗缺乏實際的感受;對海里魚的品種、數量之多,以及其他豐富的海域物產,也大都缺乏感性認識。但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之心的少年兒童來說,會很容易對這些內容產生興趣的。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了解西沙羣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過程與方法:

1、觀看海水、海底等有關錄象,強化學生的直觀效果,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通過朗讀,感受文章的語言美。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對文章的語言文字的理解, 體會文章描寫的祖國山河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西沙羣島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物產,在理解課文詞句的基礎上讀懂每個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是教學重點;西沙羣島一帶海水顏色以及豐富的海域產品,對於遠離海域的北方孩子來說,都缺乏感性認識,在教學時是一個難點。

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中國疆域圖一幅;海面(由遠及近)——海底(珊瑚礁圖,魚成羣結隊地在其中穿來穿去圖,海龜成羣遊動,海蔘蠕動圖,大龍蝦劃來劃去圖,各種游魚遊動的情景圖)、海灘(各種美麗的貝殼,海龜上岸)、海島(樹木茂密圖,配以解說);西沙羣島風光片,配以解說。

2、學生準備:

課前佈置學生自讀課文,蒐集與西沙羣島有關的圖片與文字資料,蒐集有關祖國風光的諺語。

教學設想及設想依據:

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以學生爲主體組織教學;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夥伴,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和發現;以讀爲主,讀中感悟,從中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課前和課後佈置學生蒐集關於西沙羣島的圖片與文字資料,以及有關祖國風光的諺語,讓學生對西沙羣島有更深層次的瞭解,同時培養學生蒐集知識的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

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景,昇華理解和體驗。課前,出示中國疆域圖,激情導入。課中,形象演示西沙羣島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美麗景象,讓學生了解西沙羣島的美麗和物產豐富;播放海蔘蠕動、大龍蝦劃來劃去、魚成羣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的情景,讓學生體驗海產的種類多和數量多;播放海島美景圖,配以解說,使學生感受到西沙羣島確實是鳥的天下。課堂小結,課件播放西沙羣島風光片,讓學生回顧全文內容,用一句話表達對西沙羣島的讚美之情,在大腦中形成表象,突破了重點、難點,充分發揮了電教手段輔助教學的作用。從而昇華理解和體驗。

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學流程設計

設計思想

課前學生準備:

學生蒐集有關西沙羣島的圖片、資料

課前佈置學生蒐集有關西沙羣島的圖片、資料,一是培養蒐集資料的能力,二是爲學習課文,讓學生了解、感受西沙羣島的美麗、富饒做鋪墊。

一、創設意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創設氛圍

同學們,你們出去旅遊過嗎?到過什麼地方?

學生說自己旅遊過的地方,並談談感受。

師:在祖國的南海上,有一片島嶼,它像一顆顆珍珠浮在碧波上,那就是充滿神祕色彩的西沙羣島。(板書:西沙羣島)誰能把自己瞭解的西沙羣島的情況告訴大家?

學生根據蒐集的資料說一說。

2、出示中國地圖,瞭解西沙羣島的位置

課件出示:中國疆域圖

誰來指出西沙羣島的地理位置?

3、欣賞圖片,激發學習興趣

課件出示:西沙羣島的風景圖片。

師:西沙羣島的風光多麼美啊!看得出,大家被西沙羣島的景緻深深吸引住了。誰能說出自己現在的感受?

學生談談西沙羣島留給自己的印象。

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參觀富饒的西沙羣島,補充課題(22富饒的)

學生齊讀課題。

1、從學生喜歡的旅遊談起,創設意境,使學生交流了解的資料,心中產生學習的慾望。

2、教師利用CAI課件出示中國地圖,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蒐集掌握的關於西沙羣島的地理位置,使學生了解西沙羣島是我國的海防前哨。

3、觀看西沙羣島風光片,讓學生從畫面感知西沙羣島的美麗,創設一種獨特的情境和氛圍,讓學生享受到西沙羣島風光的可愛,從而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初讀課文

出示課件:讓學生自學課文,[要求:“不動筆墨不讀書。”]

[(1)自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語。

(2)你覺得西沙羣島是個怎樣的地方?

(3)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西沙羣島的?]

2、交流學習情況

(1)開火車讀課文,檢查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2)根據回答,板書:美麗、富饒

(3)根據回答,板書:海面,海底,海灘,海島。

師相機說明作者按照地點的變化介紹了西沙羣島。

3、同學們剛纔讀得真認真,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西沙羣島去旅遊,看一看它的海面,海底,海灘,海島到底是怎樣的美麗和富饒。

1.“不動筆墨不讀書”,注重學習方法的指

導。

2.全班學生交流初讀情況,整體感知課文。

3.教師引導學生談讀課文的感受,從而瞭解作者的敘述順序以及西沙羣島的風景和物產,整體把握課文的重點

三、自主選擇學習課文,探究理解課文內容 4-6’

出示課件:自學要求

[自學課文要求: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瞭解你所讀的段落介紹了西沙羣島的哪些景色和物產?

2、學習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可以大聲讀,可以默讀,重點的詞語要畫出來,喜歡畫畫的同學也可以用畫表示出課文的內容。]

學生自學課文,師巡視。

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選擇內容學習課文,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理念。

四、集體交流,深入理解

請你做小導遊。

師:我們要去西沙羣島旅遊了,誰願意爲大家做小導遊?

我們來到西沙羣島了,首先看到了什麼?

1、學習海面

(1)誰向大家介紹西沙羣島的海面是怎樣的?

從這位小導遊介紹中,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我看到了西沙羣島的海水是竟然是五光十色的?

(2)哪個小導遊再向我介紹一下海水的顏色?

(3)大海應該是湛藍的,然而西沙羣島一帶的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是不是顏色多就叫五光十色?引導學生把“五光十色”與“五顏六色”做比較。 五光十色:海水色彩繽紛、鮮豔明亮。爲什麼會出現這麼美麗的景象呢?能不能畫出海水瑰麗無比的原因啊?讓一個同學到黑板上畫簡筆畫)(請同學們看着簡筆畫)(師引讀) 因爲——(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 所以——(從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現在,我們就親眼看一看那裏的海水。

(4) [播放課件:海水顏色的錄像]

(5)看了錄像,老師感到西沙羣島真是美麗啊!同學們,你感覺到西沙羣島的美麗了嗎?誰再來讀一讀課文,讀出西沙羣島的美麗。他讀得怎樣?(讓學生評價)

同學們自己讀課文,讀出西沙羣島的美麗。

2、海底部分

多麼神奇的海水啊!現在讓我們換上潛水服,潛入這五光十色的海水中,到海底去探寶吧!

(1)哪位小導遊領着我們去?

從這位小導遊的解說詞中我瞭解到海底有豐富的物產。

(2)哪位小導遊再來爲我們介紹一下海底裏有哪些物產?

板貼圖片:珊瑚、海蔘、大龍蝦、魚

(3)指導讀出每種海底物產的句子。

讓學生用手勢、動作演示出喜歡的生物的樣子。

剛纔同學們帶領老師進入了西沙羣島的海底世界,現在讓我們親眼來看一看。

[出示課件:珊瑚、海蔘、大龍蝦圖、魚遊動圖]

學生欣賞。

師:西沙羣島的海底真是景色美麗、物產豐富啊!你感覺到西沙羣島的富饒了嗎?讓我們一起來朗讀這一段,讀出作者對西沙羣島的讚美之情。

3、學習海灘

遊覽了海底世界,我們應該浮出水面來海灘上透透氣了。海灘上有什麼讓你喜歡?哪位小導遊來向大家介紹?

聽了小導遊的介紹,你瞭解到海灘上有些什麼?

(師板貼貝殼、海龜圖片)

你喜歡這些貝殼和海龜嗎?誰能讀出對他們的喜愛?

指名朗讀。

4、學習海島

剛纔我們遊覽了西沙羣島的海面、海底和海灘,下一步我們再到哪裏去遊覽呢?

哪位小導遊給我們介紹一下?

在海島上我們又看到了什麼?

(根據生回答板畫:茂密的樹林,鳥、鳥蛋)

你喜歡那裏嗎?讓我們一起來讀出對它的喜愛之情。

5、總結全文

剛纔,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遊覽了西沙羣島,

[出示課件:回顧課文內容]

[我們從海面上,看到了( )的( );潛入海底,發現了( ),( ),( ),( );來到海灘,目睹了( )和( );走上海島,感受到這裏是( )。]

小導遊們,我們就要從西沙羣島返回了,你想跟遊客們說些什麼?

遊覽完了西沙羣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請你用一句話跟小導遊說出來。

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交流學習收穫,充分體現以學生爲主體合作探究的新教學理念。

讓學生到黑板上用簡筆畫畫出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一是給學生展示自己繪畫才能的機會,二是師生共同完成板書,體現了學生是學習主體的理念。

利用多媒體,使學生感受西沙羣島的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激發學生對西沙羣島的熱愛之情。

由讀到悟,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體會海底物產的特點。

課件演示珊瑚的樣子和海蔘的蠕動、大龍蝦威武的形象,以及魚種類多、數量多的特點,使學生真切體會到海底珊瑚和動物的美麗和富饒。

感情朗讀,創設氣氛,讓學生感悟海底景色美麗、物產豐富。

讓學生充分合作探究,自主學習。

抓住重點詞句,指導朗讀。注重了讀的指導,體現在朗讀中理解和感悟。

師生共同回顧所學,充分體會西沙羣島的風景優美和物產豐富,使西沙羣島根植於心,激發學生保衛海島、建設海島的思想意識。

五、佈置作業,課外拓展

出示作業:

1、摘抄本課中的好詞佳句。

2、背誦第三自然段。

3、填寫西沙羣島物產統計表。

課後延伸,在學生了解了西沙羣島的美麗和富饒後,再讓學生轉述所學,在講述中表達出對美景的讚美和熱愛之情。

板書設計:

10 富饒的西沙羣島

風景優美 物產豐富

海面→海底→海灘→海島

富饒的西沙羣島資料目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