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胸有成竹是哪個朝代

本文已影響 3.46W人 

胸有成竹是哪個朝代呢?各位同學們,胸有成竹典故出自北宋,我們看看下面哦!

胸有成竹是哪個朝代

北宋時候,有一個著名的畫家,名叫文同,他是當時畫竹子的高手。

文同爲了畫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颳風下雨,或是天晴天陰,他都常年不斷地在竹林子裏頭鑽來鑽去。三伏天氣,日頭像一團火,烤得地面發燙。可是文同照樣跑到竹林子對着太陽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陽光底下,全神貫注地觀察竹子的變化。他一會兒用手指頭量一量竹子的節把有多長,一會兒又記一記竹葉子有多密。汗水溼透了他的衣衫,滿臉都流着汗,可是他連用手抹也沒抹一下,就跟沒事兒似的。

有一回,天空颳起了一陣狂風。接着,電閃雷鳴,眼看着一場暴雨就要來臨。人們都紛紛往家跑。可就在這時候,坐在家裏的.文同,急急忙忙抓過一頂草帽,往頭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裏奔去。他剛走出大門,大雨就跟用臉盆潑水似地下開了。

文同一心要看風雨當中的竹子,哪裏還顧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氣喘吁吁地跑進竹林,沒顧上抹一下流到臉上的雨水,就兩眼一眨不眨地觀察起竹子來了。只見竹子在風雨的吹打下,彎腰點頭,搖來晃去。文同細心地把竹子受風雨吹打的姿態記在心頭。

由於文同長年累月地對竹子作了細微的觀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狀有什麼變化;在陰晴雨雪天,竹子的顏色、姿勢又有什麼兩樣;在強烈的陽光照耀下和在明淨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麼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樣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畫起竹子來,根本用不着畫草圖。

有個名叫晁補之的人,稱讚文同說:文同畫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古文《胸有成竹》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自蜩腹蛇蚹②,以至於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

今畫者乃節節而爲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與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內外不一,心手不相應,不學之過也。故凡有見於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瞭然,而臨時忽焉喪之,豈獨竹乎?子由③爲《墨竹賦》以遺與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養生者取之;輪扁,斫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今夫夫子之託於斯竹也,而予以爲有道者則非耶?”子由未嘗畫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豈獨得其意,並得其法。

與可畫竹,初不自貴生。四方之人,持縑素而請者,足相躡於其門。與可厭之,投諸地而罵曰:“吾將以爲襪!”士大夫傳之,以爲口實。及與可自洋州還,而予爲徐州。與可以書遺予曰:“近語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④,可往求之。’襪材當萃於子矣。”書尾複寫一詩,其略曰:“擬將一段鵝溪絹,掃取⑤寒梢萬尺長。”予謂與可:“竹長萬尺,當用絹二百五十匹,知公倦於筆硯,願得此絹而已。”與可無以答,則曰:“吾言亡矣!世豈有萬尺竹哉?”餘因而實之,答其詩曰:“世間亦有千尋竹,月落庭空影許長。”與可笑曰:“蘇子辯矣,然二百五十匹絹,吾將買田而歸老焉!”因以所畫《谷偃竹》遺餘曰:“此竹數尺耳,英才而有萬尺之勢。”予詩云:“漢川修竹賤如篷,斤斧何曾赦籜龍⑥。料得清貧饞太守⑦,渭濱千畝在胸中。”與可是日與其妻遊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

元豐二看正月二十日,與可沒於陳州。是歲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書畫,見此竹,廢卷而哭失聲。

①文與可:文同,字與可。北宋著名畫家。篔簹(yúndāng)谷:在洋州(今陝西洋縣),盛產竹。

②蜩(tiáo)腹蛇蚹(fù):蟬後腹上的橫紋,蛇腹上的橫鱗。竹初生時爲筍,其狀似蜩腹蛇蚹。

③子由:蘇軾之弟蘇轍,字子由。

④彭城:徐州。

⑤掃取:畫得。

⑥籜(tuò)龍:筍。

⑦饞太守:戲指文與可。文曾任洋州知州。

8.累:堆積

9.逝:消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