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嗟來之食的典故解析

本文已影響 3.53W人 

註釋嗟:不禮貌的招呼聲,相當於現在的“喂”。指帶有侮辱性的或不懷好意的施捨。

嗟來之食的典故解析

故事: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互相征戰,不得太平,如果再加上天災,老百姓就沒法活了。

這一年,齊國大旱,窮人眼看着都要被餓死了。一個名叫黔敖的富人在路上放了食物,施捨給過往的饑民們。有個人餓得很厲害,用衣袖蒙着臉面,拖着鞋子,踉踉蹌蹌地走來。黔敖見了,擺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左手拿着飯菜,右手端着湯,吆喝道:“喂,過來吃!”只見那饑民突然精神振作起來,瞪大雙眼看着黔敖說:“收起你的`東西吧,我寧願餓死也不願吃這樣的嗟來之食!”黔敖沒料到這個饑民竟如此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內心深感慚愧,連忙跟在後面表示歉意。但是這個人始終不肯吃,最後活活餓死了。

造句:只有喪失自尊心的人,纔會接受嗟來之食。

出處:西漢 戴勝《禮記 檀弓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