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日誌

曾經的孩子,現在的我們-心情日記

本文已影響 1.22W人 

總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長大好像永遠都是明天的事情。其實心裏很清楚,自己早已不是個小孩子了,早已到該承擔責任打拼未來的年紀。

曾經的孩子,現在的我們-心情日記

有時細想覺得自己很好笑,因爲害怕長大而躲在象牙塔裏做自己的童話夢。然而,我並不害怕成長路上的坎坷與阻礙,也並不恐懼那一路上可能會有的寂寞與孤單,只是怕長大後就不再帶有孩子氣的純真,不再充滿幻想,不再相信童話,不再…

有時覺得,太現實了比太理想更可怕,因爲當已看清了現實的你爭我奪,爾虞我詐時,便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學着去掌握被現世俗所稱謂的“生存之道”,當學會了逢場作勢,人便會像是戴上了假面具,學會以虛僞示人,不能評價說這種人的太過現實不對,因爲他們並沒有錯,他們只是爲了可以更好的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下去,只是想跟着大部隊向前走。只是,或許因爲已被打磨的身經百鍊,他們早已經忘了什麼是真正的快樂,或許在追尋前面人步伐的途中,他們已丟失了最初的夢想。但他們可以在這兩難的社會裏獨善其身,明哲保身,可以較好的生活下去。這種人生觀並沒有錯,只是它並不是我想要的。有人說,那是每個人成長的最終歸宿,在經過社會的“礪造”後,所有人都會變成那樣,就如一句話所說:在降臨於世時,我們那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原創,但不知爲什麼,長大後都會變成翻版,一個摸樣。我把這認爲是社會的悲哀,但又是社會的無奈。

於是感慨還是做一個孩子最好,雖然充滿傻氣,但卻是最美好的,很懷念起年少時的勇敢,很想念童年時囫圇吞下的紅棗,雖不甜卻是最美的。想起一句話,“孩子與大人的笑不同在於:孩子是用眼睛微笑,而大人卻是用嘴巴微笑。”不知道這是不是長大的代價。但我知道,童年並不是我們可以永遠停留的'港灣,它只適合居住在心底,它就像是一個桃花源,再美好也是一個只能回憶的夢境。父母日漸變白的發提醒着我,該學會長大了;肩上的擔子提醒着我,該學會長大了。是的,該長大了。

我把長大理解爲是一種責任,一種對家人的責任,一種對社會的責任,更是一種對自己的責任。我想,長大了,並不代表我們就一定要學會去世故,去虛僞,長大意味着我們不再像小時候那樣眼中只有自己,口不擇言,處事只從主觀出發;長大了意味着我們學會如何照顧自己不讓家人操心,如何處事讓社會滿意,如何說話纔不傷害他人;長大了意味着我們不再只會用任性,使小性子來解決問題,而是學會怎樣用委婉言辭纔是既保護了他人的自尊心而又顧全了大局;長大了意味着我們不再只懂得愛自己,而是我們學會了如何去愛家人,愛朋友,甚至是愛一個陌生人;長大了是我們學會了如何讓他人和自己都可以幸福快樂的生活……

依然可以,長大了我們依然可以單純的快樂,純真的微笑,幸福的沒有任何理由;長大了我們依然可以真誠的鼓掌,傻傻的笑,痛快的哭,勇敢的去追求最初的夢想;長大了我們依然可以做着現實裏的童話夢;長大了我們依然可以用眼睛微笑。只是,曾經的孩子或許只懂得愛自己,但現在的我們卻懂得了愛他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