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日誌

五月菖蒲日誌

本文已影響 1.37W人 

初識得菖蒲,是在書本上。感覺有些生疏的兩個字,組合起來卻極美,相依相偎的,有着分外纏綿的味道。 光從字面上,就能讀出一幅波光澹澹,草色青青的鄉村圖畫。那時我想,菖蒲該是從詩經中長出來的草吧?和蒹葭,荇菜這些詞一樣,帶着詩的特質,長了千年。

五月菖蒲日誌

那時所有的認知,僅停留在文字和想像裏。就如幼年時,一直以爲,端午節掛在門楣上避邪的,長得像劍的草是蘆葦。後來稍大一些,才從母親口中得知它叫水劍草,與蘆葦並不同。及至成年後,忽一日得知菖蒲就是水劍,又大感詫異,如小時候聽神話故事中,織女可以下凡成爲牛郎的妻子一樣神奇!

青青的菖蒲,形狀像劍,其實並沒有凜然的劍氣。所以,相對於菖蒲化劍除魔斬妖的傳說,我更喜歡女子青英,因家貧用洗淨的菖蒲裝點門楣,卻得來好運這類的故事。這樣的故事裏,有美麗善良的女子,有真摯純美的愛情,有富有同情心的人們,更符合長在鄉間水中的菖蒲的純樸性情。據說菖蒲有毒,吃了能使人至幻,這一點像愛情。真正的愛情是毒藥,中了毒的人,情商爲零,智商爲零,滿心滿眼裏都是那個完美的他(她)。

摒去傳說和想像,菖蒲實是鄉下常見的一種草,它們羣聚而生,擇水而居。春天一到,春水盈盈的池塘裏,菖蒲們就開始自由生長。待到五月,已經長得極爲茂盛,遠遠望去,一片濃郁的清涼翠色。但清涼中又不泛熱鬧,如鄉村的鄰里之間,親親密密,和和睦睦的關係一般。如若有風吹過,還可以聽見它們竊竊的低語,或譁然的歡笑。坐在水邊放牛的孩子,聞到菖蒲散發出來的,越來越濃郁的清香,就知道,端午節快要到了。

端午,是唯一個充滿草木清氣的節日。每年端午的'前幾日,母親便會割一大把艾草和水劍草回來,放置在家中。小小陋室,便充滿了香氣,那是節日的氣味。我小小的心裏,也充滿了歡喜.還隔着日子,睡夢中,已經聞到了糉子和鹹蛋的香味。到了端午那天,家家戶戶的大人忙着包糉子,煮鹹蛋(雞子,鴨子),煎油姑子,煮蒜子,五種食味的名字裏都有子字,寓意爲五子登科。小孩子們,則忙着在門前與窗戶前掛艾草與菖蒲。鄉間隨處可見的菖蒲和艾草,忽然化身爲可以保衛家園的神劍利器,是件太有意思的事。更有意思的是還要在身上塗抹雄黃酒。母親用碗盛上自已做的白酒,然後放入雄黃攪勻,用紗棉沾了,便往我裸露的皮膚處塗抹。冰涼的雄黃酒,撲鼻的酒香,以及母親輕柔的耳語,揉合在一起,讓人有一種特別奇妙的感受。

這種感受,歡愉了整個童年。及至結婚,每一年端午,依然要掛菖蒲祈福。掛的菖蒲與艾草,常常是由孩子的爺爺割來。有時,我的母親,怕我們不記,也會專門的割了送過來。於是,青青的兩把菖蒲和艾草,還有雙方老人家們親手包的糉子,重疊在一起,散發着重重疊疊的香,重重疊疊的愛。

五月,守候在鄉間池塘裏的菖蒲,又該長得茂盛吧?想像之間,菖蒲那特有的香氣,混雜着幾分牽念,便穿過鄉村和田野,穿過山丘與河流,穿過城市的高樓和街道,嫋嫋挪挪地飄過來,飄過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