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日誌

完美高三的成長姿態日誌

本文已影響 2.29W人 

完美高三的成長姿態

完美高三的成長姿態日誌

這是一道多項選擇題,請問:高三,我該用怎樣的姿態成長?答案:快樂、悲觀、張揚、積極、叛逆、隱忍、堅持、放棄、困苦飄搖、奮勇拼搏你可能會在狂風暴雨中迎接挑戰,也可能在失敗中學會堅強和隱忍。不管你的選擇是什麼,高三,本就是成長的一個奮鬥過程

俞敏洪曾在《贏在中國》裏發出過一番小草大樹論:人的生活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像草一樣活着:再成長,你還是長不大,人們可以踩過你,不會產生痛苦,因爲人們本身就沒有看到你,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像樹一樣成長。

即使我們現在什麼都不是,但是隻要你有樹的種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間,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你也許兩年三年長不大,但是十年八年二十年你一定能長成參天大樹。

樹,活着是美麗的風景,死了依然是棟樑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走在高三這條有點顛簸的道路上,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應懷揣一棵樹的種子。不管風雨浸溼眼眸或是寒風颳破皮膚,都應昂着頭堅毅地迎接屬於高處的.荊棘。於是,我們慢慢有了樹的軀幹,挺拔而矯健。雖然看得出粗糙的臂膀上有些許傷疤,但卻被傾注着豔羨的目光。

或許,高三的旅程,我們並不能長成爲像俞敏洪所說的參天大樹,但,只要我們始終懷揣這顆夢想的樹種,我們就一定能夠等到那一天陽光明媚,照在我們的綠葉上,閃着鮮豔的綠光。

超越今天比昨天好

高三的你不要幻想一飛沖天,這是不屬於高三學生的奢侈幻境。超越的意義在於你的今天比昨天多懂一些,多穩定一些,也多收穫一些。我們多去實踐那些一些,而不是等待一股腦地迅速拔節。

當小步的超越成爲習慣,你會發現,你離第一天開始學會超越,已經一飛沖天了很長一段距離。

高三時的我成績很好,被老師們當做勵志小說重點培養的對象。而我呢,學習也比較輕鬆,很少熬夜。在別人眼中,我總是輕鬆地學習,輕鬆地生活,也輕鬆地取得好成績。他們都說我的好成績來源於腦筋聰明。每次聽到這些,我總是笑笑。

高三第一次大考結束,我以優異的成績得到了很多人的矚目。高三年級開總結大會,給學生鼓勁加油。班主任叫我給大家談談學習經驗,我樂意地答應了,因爲我想要借這個機會談談大家認爲我的好成績來自於腦筋聰明的說法。

我是從劉墉的一本書談起的《超越自己,肯定自己,創造自己》。這本書中並沒說大道理也沒用華麗的詞藻,但樸實的句子卻深深印在了心裏。在書的前半部分,有劉墉寫給兒子的46封書信。

每一封都是一個啓迪,一份智慧!劉墉說:超越的意義在於你在超越別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在超越自己時,無謂的追求數量是虛假的超越,有意義的超越才能每天累加,變成大的飛躍。

我繼續說:很多同學認爲我的好成績是因爲我資質好,聰明。其實我們都一樣,我只是清楚地認定每天我要超越什麼今天弄懂昨天做錯的那道數學題,今天爭取完形填空比昨天少錯一個超越不是單純在數量上鋪天蓋地地做題,而是實實在在一步步地拾級而上。同一個類型的題目,會了,做一百道一樣的也不會錯;不會的,一題也不會對。

那麼何不抓緊我們寶貴的時間,用在超越那些小小的但珍貴重要的部分呢。搞笑語句

仔細想想自己的學習,每天的努力和付出達到了想要的效果嗎?有一位同學曾這樣跟我抱怨,每天課間休息的時間自己認真地背英語單詞,而且從不偷懶。如今天背50個,明天就在前一天的基礎上背100個,以此類推。

但考試時遇到自己讀過的單詞還是不知道什麼意思。我就問他,每天你背單詞,真正記住了意思嗎?或是具體語境下怎樣運用?他搖搖頭說只是覺得每天讀很多單詞非常有成就感。

我們總是把進步、超越諸如此類的詞彙和很大的數量掛上鉤,總想一口吃個大胖子,就像剛剛提到的那位同學。其實跨越這個詞本身很樸素,它只要求我們每天進步一點點就行。

何不像劉墉所說,有意義的超越纔是真正的超越。我們總忽略那些微小的進步,覺得它們沒有身着華服,不耀眼,沒有那些大的進步來得突然,來得驚豔。可是,我們等了很久都沒有等到大進步驚豔地駕到時,這就說明了自己存在的問題。其實我們不是不懂得努力,不懂得超越,而是付出的形式有誤,回報纔會遲遲不來。

成長感悟:用放大鏡般的心境看待每天跨越的一個小步,這種超越一定會變得很偉岸,並且很紮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